滚滚红尘中热爱 体无完肤被伤害
1990年看的《滚滚红尘》,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三毛爱玲是何许人也,记得和老母在夜里看,她看得专心,我看得一头雾水。
只是那首同名主题曲《滚滚红尘》却引得我涕泪纵横,老母瞅着抽噎的我,哭笑不得“你这是哭什么?”
我不能言语,只是觉得无比凄酸。
音乐劲道大,大佑是天王。
此剧在90年上映引起轰动,荣获当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造型设计、最佳摄影、最佳音乐八项大奖。
唯独,少了一个三毛的最佳编剧。
据说失意金马是一年后三毛自尽的导火线,是否实情,已无从得知,毕竟逝者已逝,只有那个表情欢悦却内心寂寥的女人才知道真相了。
今天看来,还是觉得当年剑眉星目的玉女祖母青霞残留着花瓶的痕迹。
那时她已经36岁,饰演的角色从叛逆的少女到受尽情伤的少妇,难度不小但是她还是完成了。只是在我看来,青霞也就只是“完成”了而已,而更为出彩的是剧中她的好友“月凤”——那个张曼玉!
从来不觉得曼玉是美女,哪怕至今,还是觉得她的扁平脸桃花眼有点怪异。
不过《滚滚红尘》让我大惊,原来十数年前的她已然如此演技出众,堪称流光溢彩。
我放下心来,原来《阮玲玉》和《甜蜜蜜》的精湛,不是横空出世,她,盛誉如此,受之无愧。
蚁民于世,不过浮尘。哪怕你是艳绝的青霞还是倜傥的秦汉,哪怕你是大才女张爱玲还是风流汉奸胡兰成。彷佛女人,最后都逃不开被辜负。
皆说乱世莫道男女情,其实乱世儿女情更长。动荡的年代,彼此的体温都显得太温暖。
女角韶华长在一个得不到父爱的封建家庭中,少女时代遭父亲禁闭,愤而为文,获读者章能才倾倒,两人迅速相恋。孰料章能才是替日本人做事的文官,是个汉奸文人,两人的爱情之路就是这条崎岖路走下来,直至大陆沦陷终于面临生离死别。
在乱世中能活下来已属不易,还要染指感情,那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只是,对于敏感纤细的韶华,那个温文尔雅成熟稳重深谙风情的章能才,是她命中注定的劫。
在她眼里,他是她的男人,是一个懂得送她高跟鞋红披肩,是会让她光脚踩着他皮鞋上跳舞的男人,汉奸与否,她已经不在乎了。
就如《色戒》里的易先生,后来在佳芝眼里,也只是她爱上了的忧郁沉重男人,所以,在千钧一发之际,她推开他低喝一声“快走!”
这样的故事,看似故事,又何曾是故事?
在男人的眼里,一个女人,终究也只是一个女人而已。
沉稳得甚至懦弱缺乏担当的章能才,最后还是辜负了韶华。
为了他,韶华受尽千夫所指,可是当她收拾家当兴高采烈寻到乡下,准备和能才一生一世的时候,能才已经勾搭上了房东太太,看见韶华第一句话是“你准备住多久?”
背着韶华,拉着作势要离开的房东太太的手,亲昵地一句“小傻瓜”
六十多的秦汉被娱记问到还有否和青霞来往
他不耐烦答“别人的事情我没有兴趣知道…..”
看着穿白衣戴黑框眼镜额头满是电车轨的他,我有了狠狠骂脏话的欲望且无加阻止。
易先生纵容落笔颤抖纸上有泪,终究还是在佳芝的名字下端正地写下一个“杀”
风月老手胡兰成融化了旷世才女张爱玲,最后还是发现,爱玲味淡性寡,旋即勾搭上小护士小寡妇之流。
越是无情的人,言语却越是多情,他的一句惟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感动了爱玲,也感动了无数女文青。
陈某也挤在内,想当日,对着他念着这八字,自觉荡气回肠
如今想想,哂笑一场。
剧中的韶华,是个为爱生的女子,她的爱热烈纯粹,如同飞蛾扑火,而能才,不是不爱,只是他远比韶华现实,在成长过程中他所遭遇的沧桑以及本身身份的特殊性令他对未来感到茫然,甚至恐惧——说到底他不过是个在乱世之中随波逐流的平凡男人,他如何能负担韶华的如此深情?于是在那场爱情战役里,韶华拼尽全力,勇往直前,而他却节节败退,最终溃不成军。
内战已至尾声,物价飞涨,在一顿饭要天文数字的西餐厅里依旧歌舞升平,韶华烫了老气的头发,抹着血红的嘴唇,夹着一根细长香烟,犹如末日的风尘女。
她对面坐着的是一直默默迷恋她的余老板,香港的谐星吴耀汉把这个粗鄙、庸俗、外形猥琐,远远望之,已令人心生厌恶的痴情男人演的活灵活现。
可章能才再次出现,还是轻易让韶华溃不成军,他的一句“我爱你”,如同让她到了圣城,那样欢欣着沦陷,让观者心酸。
她至为宏伟的愿望,也不过是能才能给她一个家,能与之相依为命。
在码头人海中,韶华把余老板给她的船票硬塞给能才,把生的机会让给了这个懦弱的男人,能才只会在哪里徒呼荷荷泪如雨下,而那个矮小粗鲁的余老板却毅然跳下船来,站在韶华面前,一脸的汗喏喏地讨好安慰
“让我照顾你吧…….不用怕的,等几年局势好些了,章先生就会回来的……..到时候…..我也不会介意的…..”
最后一幕
四十年后,耄耋的章能才终究打听到韶华的下落,远道而来。呵,我们该赞扬这个男人情深款款痴心不改?
不过,韶华却没能等到他。
章先生在雪地里落寞惆怅伴着字幕渐行渐远
喔,韶华的余生,余先生都在
就如青霞身边的老邢一般
想到
我忽然欢喜。
只是那首同名主题曲《滚滚红尘》却引得我涕泪纵横,老母瞅着抽噎的我,哭笑不得“你这是哭什么?”
我不能言语,只是觉得无比凄酸。
音乐劲道大,大佑是天王。
此剧在90年上映引起轰动,荣获当年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造型设计、最佳摄影、最佳音乐八项大奖。
唯独,少了一个三毛的最佳编剧。
据说失意金马是一年后三毛自尽的导火线,是否实情,已无从得知,毕竟逝者已逝,只有那个表情欢悦却内心寂寥的女人才知道真相了。
今天看来,还是觉得当年剑眉星目的玉女祖母青霞残留着花瓶的痕迹。
那时她已经36岁,饰演的角色从叛逆的少女到受尽情伤的少妇,难度不小但是她还是完成了。只是在我看来,青霞也就只是“完成”了而已,而更为出彩的是剧中她的好友“月凤”——那个张曼玉!
从来不觉得曼玉是美女,哪怕至今,还是觉得她的扁平脸桃花眼有点怪异。
不过《滚滚红尘》让我大惊,原来十数年前的她已然如此演技出众,堪称流光溢彩。
我放下心来,原来《阮玲玉》和《甜蜜蜜》的精湛,不是横空出世,她,盛誉如此,受之无愧。
蚁民于世,不过浮尘。哪怕你是艳绝的青霞还是倜傥的秦汉,哪怕你是大才女张爱玲还是风流汉奸胡兰成。彷佛女人,最后都逃不开被辜负。
皆说乱世莫道男女情,其实乱世儿女情更长。动荡的年代,彼此的体温都显得太温暖。
女角韶华长在一个得不到父爱的封建家庭中,少女时代遭父亲禁闭,愤而为文,获读者章能才倾倒,两人迅速相恋。孰料章能才是替日本人做事的文官,是个汉奸文人,两人的爱情之路就是这条崎岖路走下来,直至大陆沦陷终于面临生离死别。
在乱世中能活下来已属不易,还要染指感情,那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只是,对于敏感纤细的韶华,那个温文尔雅成熟稳重深谙风情的章能才,是她命中注定的劫。
在她眼里,他是她的男人,是一个懂得送她高跟鞋红披肩,是会让她光脚踩着他皮鞋上跳舞的男人,汉奸与否,她已经不在乎了。
就如《色戒》里的易先生,后来在佳芝眼里,也只是她爱上了的忧郁沉重男人,所以,在千钧一发之际,她推开他低喝一声“快走!”
这样的故事,看似故事,又何曾是故事?
在男人的眼里,一个女人,终究也只是一个女人而已。
沉稳得甚至懦弱缺乏担当的章能才,最后还是辜负了韶华。
为了他,韶华受尽千夫所指,可是当她收拾家当兴高采烈寻到乡下,准备和能才一生一世的时候,能才已经勾搭上了房东太太,看见韶华第一句话是“你准备住多久?”
背着韶华,拉着作势要离开的房东太太的手,亲昵地一句“小傻瓜”
六十多的秦汉被娱记问到还有否和青霞来往
他不耐烦答“别人的事情我没有兴趣知道…..”
看着穿白衣戴黑框眼镜额头满是电车轨的他,我有了狠狠骂脏话的欲望且无加阻止。
易先生纵容落笔颤抖纸上有泪,终究还是在佳芝的名字下端正地写下一个“杀”
风月老手胡兰成融化了旷世才女张爱玲,最后还是发现,爱玲味淡性寡,旋即勾搭上小护士小寡妇之流。
越是无情的人,言语却越是多情,他的一句惟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感动了爱玲,也感动了无数女文青。
陈某也挤在内,想当日,对着他念着这八字,自觉荡气回肠
如今想想,哂笑一场。
剧中的韶华,是个为爱生的女子,她的爱热烈纯粹,如同飞蛾扑火,而能才,不是不爱,只是他远比韶华现实,在成长过程中他所遭遇的沧桑以及本身身份的特殊性令他对未来感到茫然,甚至恐惧——说到底他不过是个在乱世之中随波逐流的平凡男人,他如何能负担韶华的如此深情?于是在那场爱情战役里,韶华拼尽全力,勇往直前,而他却节节败退,最终溃不成军。
内战已至尾声,物价飞涨,在一顿饭要天文数字的西餐厅里依旧歌舞升平,韶华烫了老气的头发,抹着血红的嘴唇,夹着一根细长香烟,犹如末日的风尘女。
她对面坐着的是一直默默迷恋她的余老板,香港的谐星吴耀汉把这个粗鄙、庸俗、外形猥琐,远远望之,已令人心生厌恶的痴情男人演的活灵活现。
可章能才再次出现,还是轻易让韶华溃不成军,他的一句“我爱你”,如同让她到了圣城,那样欢欣着沦陷,让观者心酸。
她至为宏伟的愿望,也不过是能才能给她一个家,能与之相依为命。
在码头人海中,韶华把余老板给她的船票硬塞给能才,把生的机会让给了这个懦弱的男人,能才只会在哪里徒呼荷荷泪如雨下,而那个矮小粗鲁的余老板却毅然跳下船来,站在韶华面前,一脸的汗喏喏地讨好安慰
“让我照顾你吧…….不用怕的,等几年局势好些了,章先生就会回来的……..到时候…..我也不会介意的…..”
最后一幕
四十年后,耄耋的章能才终究打听到韶华的下落,远道而来。呵,我们该赞扬这个男人情深款款痴心不改?
不过,韶华却没能等到他。
章先生在雪地里落寞惆怅伴着字幕渐行渐远
喔,韶华的余生,余先生都在
就如青霞身边的老邢一般
想到
我忽然欢喜。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