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h about Wine] 波尔多,左右岸? -- 之二
上周刚开始写波尔多左右岸, 写到有够呛. 结果草草收场. 右岸基本是个零.
这天把之前没时间整理的资料翻出来过了一遍. 发现了有趣的事情.
这是同一天上下午的两个tasting. 结果刚好一个是左岸组织, 一个是右岸组织. 两者都很权威(至少在波尔多很权威). 有必要对比一下?
先说左岸的(总是喜欢从左岸开始, 可能永远写不完右岸?) 左岸的这个"组织"叫"Les Crus Bourgeois du Médoc" -- 大概意思就是梅多克产区内的Bourgeois(这是个名字,译啥好呢?)特级葡萄酒. 先不管翻译. 这个组织顾名思义是在Médoc(梅多克)产区内. 每个酒庄都可以申请这个Bourgeois称号(暂且我们这么理解). 但是要获得这个称号并不是"一次性", 一劳永逸的. 其规定相当严格:
-- 首先组织对葡萄的采收,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所有申请的酒庄都必须完全按照Bourgeois的规定来做.每年检查. 不合规定即out.
-- 每年有blind tasting(盲品), 不合格又out.
-- 所有申请过了, 都只是代表你这一年是"Crus Bourgeois", 下一年又得重头来过.
这么严格的规定. 能够获得"Crus Bourgeois"称号的酒庄自然是一等一的好酒. 包装, 宣传册, 品酒会都无懈可击. 精致到不能再精致. 价格也比普通的波尔多"cru"贵上一截. 但是作为一个依然是"外行人"的我来说, 平心而论我暂时不能理解这么做对顾客的意义在哪. 我不知道在法国以外, 到底有多少人了解Bourgeois是个什么东东. 甚至,连读都读不出来这个名字. 我还是坚持认为, 要做国际化的宣传, 首先得把名字起对. 我的同学每天见着我见了半年, 硬是记不住我的中文名字拼音. 同理, 作为一个商品. 不能老是让人读不出名字,记不住你. 至于顾客如何去发掘你, 深入了解你, 那是建立在成功的第一步之上的事情了.
题外话说完, 终于! 终于说到波尔多右岸了.
如果还记得地图的话, 就会发现波尔多的右岸比左岸大得多, 分区也分得比左岸多得多. 加上右岸没有参加1855年在法国巴黎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举办的葡萄酒分级(还记得?), 所以右岸一直是没有统一, 或者是普遍认可的分级制度的. 每个小分区有每个小分区自己的游戏规则.
今天稍微介绍到的是波尔多右岸三个比较有名的分区. 分别是Saint-Emilion (圣艾米利翁), Pomerol (宝物隆) 和Fronsac (弗龙萨克).
-- Saint-Emilion (圣艾米利翁)
St-Emilion被视为是波尔多葡萄酒的起源,同时它也是法国最大的村庄级法定产区(AOC). 在法国人眼中, St-Emilion甚至比Médoc产区更值得推崇. St-Emilion有自己的分级制度, 每10年更新一次. 目前是我知道的, 最权威的右岸分级制度. (St-Emilion大区里面还分了6个小法定产区.但是解释起来大家都头晕,所以暂时不讨论)
是日酒庄介绍: Chateau Troplong Modot (卓龙梦特堡) / Chateau Franc Mayne (弗朗梅诺堡)
酒庄的资料可以在网上查到. 不作详细阐述.
这个酒庄是目前参观的我最喜欢的酒庄之一. 酒庄内一切都非常干净, 非常井井有条. 酒庄后还有一个很迷人的花园, 庄主养着两条狗, 我们去的那会, 正在悠闲地晒太阳. 完全不鸟我们. 如果有机会到St-Emilion的酒庄参观的话, 强烈推荐这家.
这是一家历史非常悠久的酒庄. 比较特别的是居然有个日本庭院式的后花园. 酒庄里面拥有自己的4星级酒店. 并且底下的酒窖非常大非常深入.
-- Pomerol (宝物隆)
Pormerol 一直被视为是St-Emilion的"小卫星", 直到20世纪才因为葡萄酒的高品质而被法国以外的人们所认识. 由于Pomerol的种植面积非常小, 产量低. 因此葡萄酒的价格也很高. 据说波尔多最高价格的葡萄酒, 都产于此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Pormerol是波尔多唯一一个没有建立酒庄分级制度的产区. 有性格吧?
-- Fronsac (弗龙萨克)
Fronsac是我来波尔多后第一个参观的右岸产区. 自然比较兴奋一点.所以特别摘录了一下当时的小笔记.
Chateau de la Rivière (河堡酒庄), Fronsac区最大的酒庄. 每年产区上百万.
在酒庄内试了几款酒, 最后选择了一瓶2009年的Rosé(桃红葡萄酒). 因为当时tasting的时候觉得它比一般的桃红葡萄酒味道浓烈一些, 很特别. 而且价格也不贵, 在酒庄里面的零售店购买, 才5欧. 后来才知道这瓶葡萄酒属于浅红葡萄酒,而不是Rosé. 简单来说就是介乎于红葡萄酒和Rosé之间的一种特别酿造法.
Chateau Mazeris, 暂时找不到这个酒庄的中文名字. 这家酒庄非常讨喜, 因为是家庭式的小酒庄, 非常传统, 完全没有商业化的味道. 酒庄每年的产量仅7千瓶. 而且完全没有在法国以外的地区销售.
Chateau Villars, 又是一家非常有条理的小酒庄.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家2004年的葡萄酒. 可惜, 因为没有好好写笔记, 现在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
话题绕回文章的最开始处,当天早上见识了波尔多左岸的"crus Bourgeois", 晚上学校的[Wine About] tasting 就恰好是波尔多右岸的一个组织, 叫"Le Cercle Rive Droite". 就是右岸的意思了. 这是波尔多右岸最大的联盟. 跟波尔多左岸高傲的Bourgeois不同的是, 右岸是平民化的组织, 谁都可以加入, Rive Droite现在已经拥有135个大大小小的酒庄, 每年产量达到6百万瓶. 右岸的组织旨在联合在一起,共同筹划出口, 宣传等活动. 我们其中一个小组作业就是帮rive droite筹划在Vinexpo (法国最大的葡萄酒展会, 在波尔多和香港轮流每年举行)期间的各项宣传活动. 真聪明, 把我们的好点子都用上了.
这天把之前没时间整理的资料翻出来过了一遍. 发现了有趣的事情.
![]() |
这是同一天上下午的两个tasting. 结果刚好一个是左岸组织, 一个是右岸组织. 两者都很权威(至少在波尔多很权威). 有必要对比一下?
先说左岸的(总是喜欢从左岸开始, 可能永远写不完右岸?) 左岸的这个"组织"叫"Les Crus Bourgeois du Médoc" -- 大概意思就是梅多克产区内的Bourgeois(这是个名字,译啥好呢?)特级葡萄酒. 先不管翻译. 这个组织顾名思义是在Médoc(梅多克)产区内. 每个酒庄都可以申请这个Bourgeois称号(暂且我们这么理解). 但是要获得这个称号并不是"一次性", 一劳永逸的. 其规定相当严格:
-- 首先组织对葡萄的采收,葡萄酒的酿造过程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所有申请的酒庄都必须完全按照Bourgeois的规定来做.每年检查. 不合规定即out.
-- 每年有blind tasting(盲品), 不合格又out.
-- 所有申请过了, 都只是代表你这一年是"Crus Bourgeois", 下一年又得重头来过.
这么严格的规定. 能够获得"Crus Bourgeois"称号的酒庄自然是一等一的好酒. 包装, 宣传册, 品酒会都无懈可击. 精致到不能再精致. 价格也比普通的波尔多"cru"贵上一截. 但是作为一个依然是"外行人"的我来说, 平心而论我暂时不能理解这么做对顾客的意义在哪. 我不知道在法国以外, 到底有多少人了解Bourgeois是个什么东东. 甚至,连读都读不出来这个名字. 我还是坚持认为, 要做国际化的宣传, 首先得把名字起对. 我的同学每天见着我见了半年, 硬是记不住我的中文名字拼音. 同理, 作为一个商品. 不能老是让人读不出名字,记不住你. 至于顾客如何去发掘你, 深入了解你, 那是建立在成功的第一步之上的事情了.
题外话说完, 终于! 终于说到波尔多右岸了.
如果还记得地图的话, 就会发现波尔多的右岸比左岸大得多, 分区也分得比左岸多得多. 加上右岸没有参加1855年在法国巴黎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举办的葡萄酒分级(还记得?), 所以右岸一直是没有统一, 或者是普遍认可的分级制度的. 每个小分区有每个小分区自己的游戏规则.
今天稍微介绍到的是波尔多右岸三个比较有名的分区. 分别是Saint-Emilion (圣艾米利翁), Pomerol (宝物隆) 和Fronsac (弗龙萨克).
-- Saint-Emilion (圣艾米利翁)
St-Emilion被视为是波尔多葡萄酒的起源,同时它也是法国最大的村庄级法定产区(AOC). 在法国人眼中, St-Emilion甚至比Médoc产区更值得推崇. St-Emilion有自己的分级制度, 每10年更新一次. 目前是我知道的, 最权威的右岸分级制度. (St-Emilion大区里面还分了6个小法定产区.但是解释起来大家都头晕,所以暂时不讨论)
是日酒庄介绍: Chateau Troplong Modot (卓龙梦特堡) / Chateau Franc Mayne (弗朗梅诺堡)
![]() |
Chateau Troplong Modot |
酒庄的资料可以在网上查到. 不作详细阐述.
这个酒庄是目前参观的我最喜欢的酒庄之一. 酒庄内一切都非常干净, 非常井井有条. 酒庄后还有一个很迷人的花园, 庄主养着两条狗, 我们去的那会, 正在悠闲地晒太阳. 完全不鸟我们. 如果有机会到St-Emilion的酒庄参观的话, 强烈推荐这家.
![]() |
Chateau Franc Mayne |
这是一家历史非常悠久的酒庄. 比较特别的是居然有个日本庭院式的后花园. 酒庄里面拥有自己的4星级酒店. 并且底下的酒窖非常大非常深入.
-- Pomerol (宝物隆)
Pormerol 一直被视为是St-Emilion的"小卫星", 直到20世纪才因为葡萄酒的高品质而被法国以外的人们所认识. 由于Pomerol的种植面积非常小, 产量低. 因此葡萄酒的价格也很高. 据说波尔多最高价格的葡萄酒, 都产于此地.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Pormerol是波尔多唯一一个没有建立酒庄分级制度的产区. 有性格吧?
-- Fronsac (弗龙萨克)
Fronsac是我来波尔多后第一个参观的右岸产区. 自然比较兴奋一点.所以特别摘录了一下当时的小笔记.
Chateau de la Rivière (河堡酒庄), Fronsac区最大的酒庄. 每年产区上百万.
在酒庄内试了几款酒, 最后选择了一瓶2009年的Rosé(桃红葡萄酒). 因为当时tasting的时候觉得它比一般的桃红葡萄酒味道浓烈一些, 很特别. 而且价格也不贵, 在酒庄里面的零售店购买, 才5欧. 后来才知道这瓶葡萄酒属于浅红葡萄酒,而不是Rosé. 简单来说就是介乎于红葡萄酒和Rosé之间的一种特别酿造法.
Chateau Mazeris, 暂时找不到这个酒庄的中文名字. 这家酒庄非常讨喜, 因为是家庭式的小酒庄, 非常传统, 完全没有商业化的味道. 酒庄每年的产量仅7千瓶. 而且完全没有在法国以外的地区销售.
Chateau Villars, 又是一家非常有条理的小酒庄.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家2004年的葡萄酒. 可惜, 因为没有好好写笔记, 现在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
话题绕回文章的最开始处,当天早上见识了波尔多左岸的"crus Bourgeois", 晚上学校的[Wine About] tasting 就恰好是波尔多右岸的一个组织, 叫"Le Cercle Rive Droite". 就是右岸的意思了. 这是波尔多右岸最大的联盟. 跟波尔多左岸高傲的Bourgeois不同的是, 右岸是平民化的组织, 谁都可以加入, Rive Droite现在已经拥有135个大大小小的酒庄, 每年产量达到6百万瓶. 右岸的组织旨在联合在一起,共同筹划出口, 宣传等活动. 我们其中一个小组作业就是帮rive droite筹划在Vinexpo (法国最大的葡萄酒展会, 在波尔多和香港轮流每年举行)期间的各项宣传活动. 真聪明, 把我们的好点子都用上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