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记——独行江南
听一曲《茉莉花》又把我带回了那秀美的苏州,回忆自己几天的出游经历,数在苏州的感悟最多。趁着刚回来,还有些印象就赶紧把自己的感悟写下了,否则将来再回忆时就再也找不会原汁原味的感觉了。
13号晚上,坐上开往南京的火车,心情复杂:既有对江南美景的憧憬、期待,又对未知世界怀有担心、恐惧之情。车窗外的夜幕下外面的世界一片漆黑,无法向外眺望风景,只好搂着自己眯会儿,就这样怀着忐忑不安之情我开始了自己的江南之旅。
经过一夜飞驰后,6点半左右火车即将开进南京站,渐渐的车速在减慢着。由于知道驶过长江后才到南京站,所以当列车员提示即将到站后我就努力向外看,可外面的世界依然一片漆黑,不禁有些失落。就在此时对面类似船舱的东西映入我眼帘,洁白的船舱里一排排整齐的座位,好长时间都看不到船头。心中暗暗感慨到果然是临着长江啊,能有这么长的船,了不起!可过的会儿我才知道我错了——shit!早过长江了,已经进到站里面了,对面的‘船’原来是动车!我了个的去啊,真是汗牛满面啊!
下了火车,我直奔售票厅去买回去的火车票。由于担心春运即将到来,而且自己是一个人出来的不敢在外久留,所以只打算在南京玩两天就回去。到了售票厅,虽然还是早晨可排队买票的人已经不少了,来到一个窗口前我站在了一个长长的队伍后面。轮到我时,听见隔壁mm说要买张到郑州的车票,心中颇有些亲近感。我告诉售票员买张16号回去的车票,得到的答复竟然是没有车票了!囧囧的离开了售票窗口,心里盘算着只能按原计划买动车回去了,看着车票提示牌上标识的16号到郑州的动车还有那么多车票,就想着什么急啊,等临走再买票吧!想到这里就大步走出售票厅了。
出来火车站,天已经亮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玄武湖及周边的高楼大厦,湖面广阔甚是不错,可楼建的有些难看了,有一座外形扭曲特别难看。早就听人说出了南京站就是玄武湖,今天终于亲眼见到了!按照在网上找到的旅游攻略,我开始绕着玄武湖走起来。湖水浑浊,看不到里面是否有鱼,又由于是冬天,五洲上草木早已叶落尽枯黄,一派萧杀感。绕湖走不远进入玄武湖公园,多有晨练的老人,公园里时不时可见写小牌或雕像,讲述着玄武湖便曾经的历史。湖畔即是南京昔日城墙,城墙足有四五层楼高而且显得相当坚固,比起开封的城墙相对有气势些。不知不觉沿湖走了竟有一个多小时了,感觉有些累了就找个长椅坐下了。刚坐下向四处观看时,远处竟有山丘隐约可见,没错那就是毛主席诗“钟山风雨起仓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钟山,也叫紫金山。山上既有南京第一名胜——中山陵,还有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想到这里我的心早已飞到那里了,还犹豫什么,赶紧去啊!在路边报亭买了张地图,顺便打听了去中山陵的公交车,不一会儿我就坐上了开往中山陵的游1路公交车。途中也经过像总统府、明故宫、南京博物院及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感觉都一般,总统府两边建满了现代建筑没什么古迹的感觉,南航的校门那叫一个破啊,跟我们学校的东门差不多。
到中山陵后,即将瞻仰中山先生仪容,心中颇怀崇敬之情。由于是革命历史遗迹,从去年起中山陵已经免费向游人开放了,所以经陵园大门后我就直接进入中山陵了。中山陵是建在山腰上的,整个建筑都是白色石墙青蓝色琉璃瓦的风格。山脚下是博爱坊,经过一段步道后到达‘天下为公’大门,步道两旁种着高大的柏树。进入门后就是碑亭,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刻有“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字样。过碑亭后就是上山石阶,至于那个石阶的用意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不过真想知道的话可以上网查一下。经过三层台阶后终于来到了总理纪念堂,纪念堂的匾额上书“天地正气”,下面刻着先生生前的理念——民生、民权、民族。旁边卖花的喊着给总理献花的吆喝声,恰巧此时有个小女孩跟着大人也上了,听到吆喝声就问了句是免费的吗?卖花的人笑着答道是要钱的。哈哈,小女孩真可爱!进入纪念堂,一座大理石的先生坐像,大厅顶绘制着青天白日旗,石像后有个门里面正是真正的墓室。墓室是圆形的中间一个圆形的池子,池中是先生石棺,石棺上是先生雕像,墓室上方也是绘有青天白日旗。进入墓室的人绕池走一圈就出去了,不过有许多人会向先生鞠躬致敬。出纪念堂,站在山腰间向远处观看整个钟山风景尽收眼底。一个多小时中山陵之旅即将结束,如果单就作为旅游景点来说中山陵有些小而且没有什么玩的,但就作为伟人墓来说中山陵建的确实不错,相当有气势!下山时看了下中间一层平台上摆的两个大铜缸,右边一个里面有两个破损处,有些有人说是当年日本侵略南京是用飞机轰炸时炮弹打的,看来日本人真是坏,连伟人的墓也敢打扰!出中山陵才下午一点左右,按计划第一天只游览中山陵就行了,但由于时间太早,而且下了中山陵就有直达中华门的地铁,中华门距雨花台不远,所以我就直奔雨花台而去。
进入地铁站,觉得和北京的地铁差不多,可是票价就不同了,北京的是三元随便换乘,而南京的地铁还得按站数收费,1~8站时两元,8~14是4元,更多的还有六元,另外南京的地铁线也少,只有两条。由于多坐了一站,出地铁时我有向北走了许久,另外为了找雨花台也花费了不少时间,所以到时已经三点左右了。从北门进入雨花台,首先是一个塑像,纪念当年被屠杀的群众 。雕像后是一个小丘,上面有大屠杀纪念碑,由于维修不让近距离观看,不过远观就能看清全貌,纪念碑是断裂的,想是故意建成这般模样来提醒大家勿忘国耻。纪念碑对的小丘上是大屠杀纪念馆,由于行路匆忙没进里面观看。不过总体感觉是,雨花台和郑州的碧沙岗差不多,都是一个纪念性质的公园。不过在雨花台中还有雨花阁、江南第二泉、乾隆题字的石碑等历史遗物。 当从雨花台北门出去时已经四点左右了,天色有些黯淡。拿出地图差看,顺着北门出去的大街向北走就能到中华门,而且夫子庙也在不远处,就步行向北走去。一路上看到原来南京的旧街也很破啊!到中华门时,从正门看就是城墙上的一个普通的大门,连个城楼也没有。过大门后,从背面看去原来还是别有洞天,上城墙的楼梯有‘人’把守,颇有气势。过中华门后又向北走去,过了大约三四站路终于来到夫子庙了。整个夫子庙周围是南京比较繁华的历史商业街,有著名的江南贡院,也有秦淮河名妓门的种种历史传说。由于走了一天又累又饿,所以就找了个美食广场坐下吃饭。南京的名吃不少,不过很多都是跟鸭有关,像是盐水鸭、鸭血粉丝汤等。由于到了南京,为了正宗,虽然在学校了喝过鸭血粉丝汤,感觉不是很好,还是要了份汤。没想到这次的感觉更差,在学校里还能喝到几口汤,在这里汤喝一口既没有了,只剩下一大份粉丝和鸭肝、鸭血,为了不让人说浪费强我忍着口渴的痛苦,还是把一大碗粉条吃了个大半,后来实在是吃不下了就放下了。吃饭时旁边是几位藏族同胞,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几个人说着我听不懂的藏语用牙签扎西瓜吃,还一人要了瓶啤酒。看来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真是不错啊!
吃过饭后天色已黑,正是夫子庙的热闹时候。这时秦淮河两岸的灯光已亮,彩色灯光下的秦淮河更美丽。夫子庙就建在江南贡院旁,当年来赶考的江南举子当然要祭拜孔老夫子了,同时有才子更少不了佳人,正是二者促进了夫子庙的兴盛、繁华。曾经的江南贡院很大,占了数条街的地方,可经历了历史变迁后今日的江南贡院也只剩下名远楼等少许建筑了。绕夫子庙走一圈,有不少历史风情石像,和卖些土特产、纪念品以及诸如麦当劳,李宁等商户。夫子庙对岸的秦淮河上,有不少供人游玩、吃饭的仿古船。沿秦淮河走去,两岸沿河商户有些都建后门,真是一番江南水乡风景。这些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真是很有吸引力,促使我沿河走了一圈。脱离了刚才夫子庙的喧嚣,秦淮河畔显得分外宁静,每当身旁有五光十色的画舫船经过时更是韵味十足!正是这番景象带给我去苏州的冲动。当再次回到夫子庙门口时偶然听到有人说乌衣巷就在旁边,带着好奇我跟着他们也来到乌衣巷,进到里面看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巷就失落的出来了,后来得知朱雀桥也在乌衣巷旁边,也不知道自己经过没。从夫子庙出来时才7点左右,可是由于天气寒冷就找了个旅馆住下,一晚五十也不算太贵。就这样我结束了第一天的旅程。
整个南京带个我的感受是南京就是开封与郑州的结合体,既有开封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郑州的城市大小,不过南京还是比郑州大的。另外南京地处长三角,经济实力更是胜过郑州一筹。南京也不是很干净,可能是建筑老的原因始终觉得南京有些脏。另外还有南京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明明是红灯很多人还要走,很多老人也是这样,我觉得这点很不好!一天的南京之行带给我很多失落之情,外加孤独感让我决定提前结束旅行回家。
第二天一早我就坐公交去火车站决定买动车回去了,可是竟然没有动车车票,万般无奈下我还得留在这里,不过既然是这样我还不如多呆几天去苏州、上海看看。又排了次对后,我买到18号从南京开往开封的车票,是趟临时车。车票还相当便宜只40多,比来时便宜了一半。买完车票才十点左右,既然时间尚早而且南京也没我想去的地方了,我就跟随着人潮直奔汽车站而去。到汽车站我坐上了到苏州的市际班车,车上人也不多,只坐了三分之一左右的人。买票时,售票员还特别提醒我车是到苏州北站的车,我心中暗笑了:什么北站、南站我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关心,只要把我带到苏州就行了!到苏州后才知道,北站距老城区更近,很多景点都在老城区。汽车出南京,一路上丘陵、小山随处可见,南京果然是帝京之地,依山傍水有险可据。
车行三小时后到达苏州,刚出汽车站让我摸不着北了,车站刚修好,周边除了卖东西的,揽客的几乎找不到公交站牌。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报亭,在里面买了份苏州地图,才算稍微有些方向感。汽车站南边就是古运河,河面还算宽些,对面就是写白墙灰瓦的水乡建筑。经过一座桥后我进入了老城区,城区内都是些典型的水乡建筑,而且街道也不宽,许多公交站都是仿古样式,和两旁的建筑搭配起来十分和谐。由于时间尚早而且老城区较小,我开始沿街溜达起来,不知不觉我就到市中心的玄妙观了,寺庙前一个石质牌坊显得很有质感,不过由于对寺庙不感兴趣我没进入玄妙观里。玄妙观地处老城区中心地带,周边也是商业街。由于时间已经比较晚了,而且人生地不熟,所以吃过饭后我就找家旅馆住下了。虽然刚入城,但一路下来我就渐领略到苏州的美——典雅的水乡建筑,而且小城的的街道总显得十分干净整洁。
晚上在旅馆中翻地图,发现拙政园、留园、虎丘这些景点有一辆公交车能都到达,所以就初步定下要游览者些景点。第二天早早的就起床出旅馆了,由于拙政园离住的地方不远,所以步行前去了。到拙政园时才九点左右,人还不多,排队买票时售票员看我学生,没等我说人家就给我拿了张半价票,就等看完我的学生证给票了。拿到票后我直奔大门而去,拙政园虽负盛名可大门却极为朴实,只一个普普通通的大门上书"拙政园"三个字,可能是出于大巧藏于拙的目的,留园的大门相比拙政园来说更加朴实。进入门后首先看到一座屏风墙,中间是外形嶙峋的太湖石,两侧是入园小门。进入园中景色虽也普通,但一种难以名说的美感扑面而来,满眼都是奇石、幽池、草木、厅堂的世界。在一处池塘边的小榭下,我还看到了圈养的鸳鸯,雄鸟羽毛鲜亮甚是好看,只可惜水凉未能见到鸳鸯嬉戏水中的样子。虽是冬日,园中多值树木不乏绿意,池塘边杨柳随处可见,另外还有专门的花园种植珍稀草木。厅堂、走廊的白墙、棕木及古香古色的红穗灯笼更仿佛让我看到了身着古装的旧时美人,一时间整个世界真是美不胜收。拙政园不算大,仅占地百亩左右,所以不到一小时我就结束了游园过程,总的来说拙政园确实名不虚传,带给人美的视觉享受,不过遗憾的是时值冬日,池中荷花尚在淤泥中孕育着且许多树木早已叶落尽,所以未能领略园林的全部美丽实乃憾事!
出拙政园时才10点左右,恰巧苏州园林博物馆就在旁边且免费向公众开放,就顺便进去观看下。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虽是现代建筑倒也与苏州的建筑风格相搭调。馆中陈列着一些苏州出土的历史文物及当地风情古物,不过都是些复制品。馆中还定期举办些历史文化专题展览,我去的那天是周末,正赶上古蜀文化专题展示。馆中游人众多,而且还有老师带领下到博物馆内游玩的小学生,小朋友们或是观看展品,或是坐在地板上嬉戏,玩的不亦乐乎。随同博物馆一起开放的还有当年天平天国李秀成的忠王府,王府不是很大,而且也是典型的苏州建筑风格,所以随便走了一圈就出来了。
从博物馆出来,我就坐上公交车直奔下一目的地虎丘而去。本来没太在意虎丘,可家人告诉我虎丘是一大景点,另外地图上也有专门介绍虎丘的广告,上面还写了句苏东坡的话“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既然大文豪苏东坡都这样说了,那虎丘还能不去吗?到达虎丘后,山丘上的云岩寺斜塔直入眼帘,往前走不远即是一座牌坊,上写道“吴中第一胜景”。进入景区后,首先看到的是黄色的山门和远处的斜塔,可惜当时没人替我照相无法留影纪念,不过我还是把美景留在了相机中。围绕虎丘的是一条护城河将虎丘与四周隔离开来,跨过一座小桥后我正式步入了虎丘。虎丘只是一座低矮的小丘,一半是岩石,一半是泥土,由于此缘故也造成了山上云岩寺塔德倾斜。之所以取名虎丘是由于吴王阖闾葬于丘下,为了保护阖闾墓,吴国在当时还是岩石的虎丘下修筑了吴王墓,又人工的堆运泥土建造了虎丘的另一半,墓成之后有只白虎在虎丘山头卧了三日,由此山丘方的名虎丘。吴王墓在一处山缝间的小湖下,据说把池水抽干后可看见一个三角形的墓室入口,不过出于保护古墓和山上的虎丘斜塔的缘故至今还未对吴王墓进行发掘。虎丘上还留下了许多与苏州有关的典故,诸如吴王夫差试剑石、唐伯虎游山的枕石,孙武点兵处、申公讲法处的千人坐石等等。
留园是苏州的另一处著名园林,同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共称中国四大名园。同拙政园相同,留园的大门也是非常朴实,里面的风景也同拙政园大致相似,不过不同的是:拙政园是一个开放式的大院子,留园则被建造者以各种形式分割成一个个单独的小院,而且留园较小不过里面陈列的奇石更多些。至此,苏州园林的游览历程结束了,虽然还有沧浪亭、狮子林等一些富有盛名的园林,不过游览过两个园林后就能大致领略苏州园林的风格了。整个苏州的私家园林虽然都很小,不过经过造园者们的精雕细琢后将细腻、委婉的美向世人们展示的淋漓尽致,让人不由自主的产生久留之意。
出留园我就坐上去火车站的公交车,打算买张第二天去上海的车票,其实去上海也是我期待多年的心愿,现在终于要实现了心中怎能不激动呢!买过车票后闲来无事的我又开始在街上游荡了,再次翻开地图发现桃花坞离火车站不远,就直奔桃花坞而去。桃花坞大街是一条很窄的街道,路面还是旧时石砌的街道,再看两旁的建筑确实有古时的感觉。桃花坞是以年画出名,可是走遍整个大街也没找到专门的年画作坊,可能是那些小巷中吧,总之我没找到。走完桃花坞,我向苏州的另一条古街——山塘街走去。得知山塘街也是出于偶然,在公交车上时,有一栏介绍苏州美食的节目推荐去山塘街品尝苏州美食。到后才发现这里竟是苏州鼎鼎大名的历史文化街,后来从网上得知山塘街原是由于大诗人白居易解决虎丘附近河道淤塞而开凿了山塘河,沿河就渐渐形成了山塘街。由于山塘街七里到虎丘,所以又称“七里山塘”。有民歌还曾唱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整个山塘街分成东西两端东段多是店铺,西段近于郊外多是自然景色,由于时间缘故我只走了东段。山塘街上的商铺中卖茶叶盒臭豆腐的比较多,卖茶叶是由于苏州盛产名茶碧螺春,可是为什么卖臭豆腐的多这我就不太清楚了。天色已不早,我进了家小吃铺,点了份炒饭,又要了梅花糕和莲子粥。觉得炒饭太淡、太湿不太好吃,梅花糕和莲子粥都太甜,可能是由于江浙地带爱吃甜食的缘故,不过我觉得不太好吃。从小吃铺出来天已经黑了,夜幕下我再次走回头天住的地方投宿。由于第二天要去上海,心中激动不已。
苏州到上海的城际铁路二等舱要花41元,比天津到北京的城铁便宜。在车上我看到入座率还可以,在70%左右,不像网上说的那么低,不过也有可能是临近春节普通车票不好买的缘故才促使乘客增多的。到上海后,火车站果然有许多人,买票时的壮观景象我没见到,不过在苏州那些火车票代售点排队的人可是不少,一大早就排了很长的队伍。而且第二天坐火车从上海到南京时亲眼目睹了坐车时的那个惨烈情况,有一趟从上海发往成都的列车,在候车厅检票那一刻,从检票口到候车厅门口100米多一点挤得全是人,我当时目测了下上车的人绝对不下千人!出了火车站我就直接买了第二天从上海到南京的城际列车车票,146块大洋,是我从南京到家车票的三倍还多!不过没办法,谁让普通车票难买呢。不过后来我数次为买第二天的车票儿后悔。出了车站我直奔外滩而去,一路上欣赏上海的市区景色。上海果然是一个大都市,楼高路宽交通便利。到外滩后,由于是冬天没出现人们说的那种人挤人的状况。看到对面陆家嘴的那一刻,我忽然有些失落感,觉得现实不过如此,对面的东方明珠在经受了上海汽车尾气的熏陶后看起来很脏,而这边的洋式建筑也感觉一般般,没有电视中的那么有吸引力,看来宣传的力量就是厉害,本来很平常的东西只要经过众人的宣传就变得那么神秘、有吸引力。而且我还生出孤单、渺小的感觉。是啊,在上海滩这个花花世界,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能有什么作为呢?我是能到这里玩,可这大大的上海又哪是属于我呢?没有,我什么都没有,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所以这里根本就不是我久留之地!失去了兴致的我没有继续游览,而是选择返回火车站等待第二天回去,我也深深的为自己买了第二天的火车票而后悔,在上海已经没意思了,我却还要白白等待。
第二天走时上海已经飘起了雪花,真为开封而惭愧,连上海都下雪了,你这北边的开封竟不下雪!没想到回到南京后才发现,南京早已下过一夜地面上已经积了一层雪了。中午时刻,终于坐上了回家的火车,火车上虽然都坐满了可是竟然没有站票,很好!火车是太原铁路局发的临时列车车,所以车上的多是河南人、山西人。我不禁感慨,郑州铁路局真不是个东西,平时就知道赚我们的钱,过年时也不知道发趟车来接下河南人,去年从北京回来坐的还是人家江西发的临时列车。回来的火车上既目睹了长江的宽阔,也看到了安徽的丘陵地貌,另外还有许多河南人可以聊天,所以也没感觉太乏味。晚上10点左右,火车终于到家了,经历了几天的奔波终于回到家了,心中万分激动。晚上躺进被窝里我很快就睡着了,不过梦中我又回到了江南,再次品味了那迷人的苏州美景。这次江南之行真是让我见识不少、成长不少,我想在以后回忆时我还会有不少甜美收获的!
13号晚上,坐上开往南京的火车,心情复杂:既有对江南美景的憧憬、期待,又对未知世界怀有担心、恐惧之情。车窗外的夜幕下外面的世界一片漆黑,无法向外眺望风景,只好搂着自己眯会儿,就这样怀着忐忑不安之情我开始了自己的江南之旅。
经过一夜飞驰后,6点半左右火车即将开进南京站,渐渐的车速在减慢着。由于知道驶过长江后才到南京站,所以当列车员提示即将到站后我就努力向外看,可外面的世界依然一片漆黑,不禁有些失落。就在此时对面类似船舱的东西映入我眼帘,洁白的船舱里一排排整齐的座位,好长时间都看不到船头。心中暗暗感慨到果然是临着长江啊,能有这么长的船,了不起!可过的会儿我才知道我错了——shit!早过长江了,已经进到站里面了,对面的‘船’原来是动车!我了个的去啊,真是汗牛满面啊!
下了火车,我直奔售票厅去买回去的火车票。由于担心春运即将到来,而且自己是一个人出来的不敢在外久留,所以只打算在南京玩两天就回去。到了售票厅,虽然还是早晨可排队买票的人已经不少了,来到一个窗口前我站在了一个长长的队伍后面。轮到我时,听见隔壁mm说要买张到郑州的车票,心中颇有些亲近感。我告诉售票员买张16号回去的车票,得到的答复竟然是没有车票了!囧囧的离开了售票窗口,心里盘算着只能按原计划买动车回去了,看着车票提示牌上标识的16号到郑州的动车还有那么多车票,就想着什么急啊,等临走再买票吧!想到这里就大步走出售票厅了。
出来火车站,天已经亮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玄武湖及周边的高楼大厦,湖面广阔甚是不错,可楼建的有些难看了,有一座外形扭曲特别难看。早就听人说出了南京站就是玄武湖,今天终于亲眼见到了!按照在网上找到的旅游攻略,我开始绕着玄武湖走起来。湖水浑浊,看不到里面是否有鱼,又由于是冬天,五洲上草木早已叶落尽枯黄,一派萧杀感。绕湖走不远进入玄武湖公园,多有晨练的老人,公园里时不时可见写小牌或雕像,讲述着玄武湖便曾经的历史。湖畔即是南京昔日城墙,城墙足有四五层楼高而且显得相当坚固,比起开封的城墙相对有气势些。不知不觉沿湖走了竟有一个多小时了,感觉有些累了就找个长椅坐下了。刚坐下向四处观看时,远处竟有山丘隐约可见,没错那就是毛主席诗“钟山风雨起仓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钟山,也叫紫金山。山上既有南京第一名胜——中山陵,还有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想到这里我的心早已飞到那里了,还犹豫什么,赶紧去啊!在路边报亭买了张地图,顺便打听了去中山陵的公交车,不一会儿我就坐上了开往中山陵的游1路公交车。途中也经过像总统府、明故宫、南京博物院及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感觉都一般,总统府两边建满了现代建筑没什么古迹的感觉,南航的校门那叫一个破啊,跟我们学校的东门差不多。
到中山陵后,即将瞻仰中山先生仪容,心中颇怀崇敬之情。由于是革命历史遗迹,从去年起中山陵已经免费向游人开放了,所以经陵园大门后我就直接进入中山陵了。中山陵是建在山腰上的,整个建筑都是白色石墙青蓝色琉璃瓦的风格。山脚下是博爱坊,经过一段步道后到达‘天下为公’大门,步道两旁种着高大的柏树。进入门后就是碑亭,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刻有“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字样。过碑亭后就是上山石阶,至于那个石阶的用意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不过真想知道的话可以上网查一下。经过三层台阶后终于来到了总理纪念堂,纪念堂的匾额上书“天地正气”,下面刻着先生生前的理念——民生、民权、民族。旁边卖花的喊着给总理献花的吆喝声,恰巧此时有个小女孩跟着大人也上了,听到吆喝声就问了句是免费的吗?卖花的人笑着答道是要钱的。哈哈,小女孩真可爱!进入纪念堂,一座大理石的先生坐像,大厅顶绘制着青天白日旗,石像后有个门里面正是真正的墓室。墓室是圆形的中间一个圆形的池子,池中是先生石棺,石棺上是先生雕像,墓室上方也是绘有青天白日旗。进入墓室的人绕池走一圈就出去了,不过有许多人会向先生鞠躬致敬。出纪念堂,站在山腰间向远处观看整个钟山风景尽收眼底。一个多小时中山陵之旅即将结束,如果单就作为旅游景点来说中山陵有些小而且没有什么玩的,但就作为伟人墓来说中山陵建的确实不错,相当有气势!下山时看了下中间一层平台上摆的两个大铜缸,右边一个里面有两个破损处,有些有人说是当年日本侵略南京是用飞机轰炸时炮弹打的,看来日本人真是坏,连伟人的墓也敢打扰!出中山陵才下午一点左右,按计划第一天只游览中山陵就行了,但由于时间太早,而且下了中山陵就有直达中华门的地铁,中华门距雨花台不远,所以我就直奔雨花台而去。
进入地铁站,觉得和北京的地铁差不多,可是票价就不同了,北京的是三元随便换乘,而南京的地铁还得按站数收费,1~8站时两元,8~14是4元,更多的还有六元,另外南京的地铁线也少,只有两条。由于多坐了一站,出地铁时我有向北走了许久,另外为了找雨花台也花费了不少时间,所以到时已经三点左右了。从北门进入雨花台,首先是一个塑像,纪念当年被屠杀的群众 。雕像后是一个小丘,上面有大屠杀纪念碑,由于维修不让近距离观看,不过远观就能看清全貌,纪念碑是断裂的,想是故意建成这般模样来提醒大家勿忘国耻。纪念碑对的小丘上是大屠杀纪念馆,由于行路匆忙没进里面观看。不过总体感觉是,雨花台和郑州的碧沙岗差不多,都是一个纪念性质的公园。不过在雨花台中还有雨花阁、江南第二泉、乾隆题字的石碑等历史遗物。 当从雨花台北门出去时已经四点左右了,天色有些黯淡。拿出地图差看,顺着北门出去的大街向北走就能到中华门,而且夫子庙也在不远处,就步行向北走去。一路上看到原来南京的旧街也很破啊!到中华门时,从正门看就是城墙上的一个普通的大门,连个城楼也没有。过大门后,从背面看去原来还是别有洞天,上城墙的楼梯有‘人’把守,颇有气势。过中华门后又向北走去,过了大约三四站路终于来到夫子庙了。整个夫子庙周围是南京比较繁华的历史商业街,有著名的江南贡院,也有秦淮河名妓门的种种历史传说。由于走了一天又累又饿,所以就找了个美食广场坐下吃饭。南京的名吃不少,不过很多都是跟鸭有关,像是盐水鸭、鸭血粉丝汤等。由于到了南京,为了正宗,虽然在学校了喝过鸭血粉丝汤,感觉不是很好,还是要了份汤。没想到这次的感觉更差,在学校里还能喝到几口汤,在这里汤喝一口既没有了,只剩下一大份粉丝和鸭肝、鸭血,为了不让人说浪费强我忍着口渴的痛苦,还是把一大碗粉条吃了个大半,后来实在是吃不下了就放下了。吃饭时旁边是几位藏族同胞,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几个人说着我听不懂的藏语用牙签扎西瓜吃,还一人要了瓶啤酒。看来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真是不错啊!
吃过饭后天色已黑,正是夫子庙的热闹时候。这时秦淮河两岸的灯光已亮,彩色灯光下的秦淮河更美丽。夫子庙就建在江南贡院旁,当年来赶考的江南举子当然要祭拜孔老夫子了,同时有才子更少不了佳人,正是二者促进了夫子庙的兴盛、繁华。曾经的江南贡院很大,占了数条街的地方,可经历了历史变迁后今日的江南贡院也只剩下名远楼等少许建筑了。绕夫子庙走一圈,有不少历史风情石像,和卖些土特产、纪念品以及诸如麦当劳,李宁等商户。夫子庙对岸的秦淮河上,有不少供人游玩、吃饭的仿古船。沿秦淮河走去,两岸沿河商户有些都建后门,真是一番江南水乡风景。这些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真是很有吸引力,促使我沿河走了一圈。脱离了刚才夫子庙的喧嚣,秦淮河畔显得分外宁静,每当身旁有五光十色的画舫船经过时更是韵味十足!正是这番景象带给我去苏州的冲动。当再次回到夫子庙门口时偶然听到有人说乌衣巷就在旁边,带着好奇我跟着他们也来到乌衣巷,进到里面看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巷就失落的出来了,后来得知朱雀桥也在乌衣巷旁边,也不知道自己经过没。从夫子庙出来时才7点左右,可是由于天气寒冷就找了个旅馆住下,一晚五十也不算太贵。就这样我结束了第一天的旅程。
整个南京带个我的感受是南京就是开封与郑州的结合体,既有开封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郑州的城市大小,不过南京还是比郑州大的。另外南京地处长三角,经济实力更是胜过郑州一筹。南京也不是很干净,可能是建筑老的原因始终觉得南京有些脏。另外还有南京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明明是红灯很多人还要走,很多老人也是这样,我觉得这点很不好!一天的南京之行带给我很多失落之情,外加孤独感让我决定提前结束旅行回家。
第二天一早我就坐公交去火车站决定买动车回去了,可是竟然没有动车车票,万般无奈下我还得留在这里,不过既然是这样我还不如多呆几天去苏州、上海看看。又排了次对后,我买到18号从南京开往开封的车票,是趟临时车。车票还相当便宜只40多,比来时便宜了一半。买完车票才十点左右,既然时间尚早而且南京也没我想去的地方了,我就跟随着人潮直奔汽车站而去。到汽车站我坐上了到苏州的市际班车,车上人也不多,只坐了三分之一左右的人。买票时,售票员还特别提醒我车是到苏州北站的车,我心中暗笑了:什么北站、南站我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关心,只要把我带到苏州就行了!到苏州后才知道,北站距老城区更近,很多景点都在老城区。汽车出南京,一路上丘陵、小山随处可见,南京果然是帝京之地,依山傍水有险可据。
车行三小时后到达苏州,刚出汽车站让我摸不着北了,车站刚修好,周边除了卖东西的,揽客的几乎找不到公交站牌。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报亭,在里面买了份苏州地图,才算稍微有些方向感。汽车站南边就是古运河,河面还算宽些,对面就是写白墙灰瓦的水乡建筑。经过一座桥后我进入了老城区,城区内都是些典型的水乡建筑,而且街道也不宽,许多公交站都是仿古样式,和两旁的建筑搭配起来十分和谐。由于时间尚早而且老城区较小,我开始沿街溜达起来,不知不觉我就到市中心的玄妙观了,寺庙前一个石质牌坊显得很有质感,不过由于对寺庙不感兴趣我没进入玄妙观里。玄妙观地处老城区中心地带,周边也是商业街。由于时间已经比较晚了,而且人生地不熟,所以吃过饭后我就找家旅馆住下了。虽然刚入城,但一路下来我就渐领略到苏州的美——典雅的水乡建筑,而且小城的的街道总显得十分干净整洁。
晚上在旅馆中翻地图,发现拙政园、留园、虎丘这些景点有一辆公交车能都到达,所以就初步定下要游览者些景点。第二天早早的就起床出旅馆了,由于拙政园离住的地方不远,所以步行前去了。到拙政园时才九点左右,人还不多,排队买票时售票员看我学生,没等我说人家就给我拿了张半价票,就等看完我的学生证给票了。拿到票后我直奔大门而去,拙政园虽负盛名可大门却极为朴实,只一个普普通通的大门上书"拙政园"三个字,可能是出于大巧藏于拙的目的,留园的大门相比拙政园来说更加朴实。进入门后首先看到一座屏风墙,中间是外形嶙峋的太湖石,两侧是入园小门。进入园中景色虽也普通,但一种难以名说的美感扑面而来,满眼都是奇石、幽池、草木、厅堂的世界。在一处池塘边的小榭下,我还看到了圈养的鸳鸯,雄鸟羽毛鲜亮甚是好看,只可惜水凉未能见到鸳鸯嬉戏水中的样子。虽是冬日,园中多值树木不乏绿意,池塘边杨柳随处可见,另外还有专门的花园种植珍稀草木。厅堂、走廊的白墙、棕木及古香古色的红穗灯笼更仿佛让我看到了身着古装的旧时美人,一时间整个世界真是美不胜收。拙政园不算大,仅占地百亩左右,所以不到一小时我就结束了游园过程,总的来说拙政园确实名不虚传,带给人美的视觉享受,不过遗憾的是时值冬日,池中荷花尚在淤泥中孕育着且许多树木早已叶落尽,所以未能领略园林的全部美丽实乃憾事!
出拙政园时才10点左右,恰巧苏州园林博物馆就在旁边且免费向公众开放,就顺便进去观看下。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虽是现代建筑倒也与苏州的建筑风格相搭调。馆中陈列着一些苏州出土的历史文物及当地风情古物,不过都是些复制品。馆中还定期举办些历史文化专题展览,我去的那天是周末,正赶上古蜀文化专题展示。馆中游人众多,而且还有老师带领下到博物馆内游玩的小学生,小朋友们或是观看展品,或是坐在地板上嬉戏,玩的不亦乐乎。随同博物馆一起开放的还有当年天平天国李秀成的忠王府,王府不是很大,而且也是典型的苏州建筑风格,所以随便走了一圈就出来了。
从博物馆出来,我就坐上公交车直奔下一目的地虎丘而去。本来没太在意虎丘,可家人告诉我虎丘是一大景点,另外地图上也有专门介绍虎丘的广告,上面还写了句苏东坡的话“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既然大文豪苏东坡都这样说了,那虎丘还能不去吗?到达虎丘后,山丘上的云岩寺斜塔直入眼帘,往前走不远即是一座牌坊,上写道“吴中第一胜景”。进入景区后,首先看到的是黄色的山门和远处的斜塔,可惜当时没人替我照相无法留影纪念,不过我还是把美景留在了相机中。围绕虎丘的是一条护城河将虎丘与四周隔离开来,跨过一座小桥后我正式步入了虎丘。虎丘只是一座低矮的小丘,一半是岩石,一半是泥土,由于此缘故也造成了山上云岩寺塔德倾斜。之所以取名虎丘是由于吴王阖闾葬于丘下,为了保护阖闾墓,吴国在当时还是岩石的虎丘下修筑了吴王墓,又人工的堆运泥土建造了虎丘的另一半,墓成之后有只白虎在虎丘山头卧了三日,由此山丘方的名虎丘。吴王墓在一处山缝间的小湖下,据说把池水抽干后可看见一个三角形的墓室入口,不过出于保护古墓和山上的虎丘斜塔的缘故至今还未对吴王墓进行发掘。虎丘上还留下了许多与苏州有关的典故,诸如吴王夫差试剑石、唐伯虎游山的枕石,孙武点兵处、申公讲法处的千人坐石等等。
留园是苏州的另一处著名园林,同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共称中国四大名园。同拙政园相同,留园的大门也是非常朴实,里面的风景也同拙政园大致相似,不过不同的是:拙政园是一个开放式的大院子,留园则被建造者以各种形式分割成一个个单独的小院,而且留园较小不过里面陈列的奇石更多些。至此,苏州园林的游览历程结束了,虽然还有沧浪亭、狮子林等一些富有盛名的园林,不过游览过两个园林后就能大致领略苏州园林的风格了。整个苏州的私家园林虽然都很小,不过经过造园者们的精雕细琢后将细腻、委婉的美向世人们展示的淋漓尽致,让人不由自主的产生久留之意。
出留园我就坐上去火车站的公交车,打算买张第二天去上海的车票,其实去上海也是我期待多年的心愿,现在终于要实现了心中怎能不激动呢!买过车票后闲来无事的我又开始在街上游荡了,再次翻开地图发现桃花坞离火车站不远,就直奔桃花坞而去。桃花坞大街是一条很窄的街道,路面还是旧时石砌的街道,再看两旁的建筑确实有古时的感觉。桃花坞是以年画出名,可是走遍整个大街也没找到专门的年画作坊,可能是那些小巷中吧,总之我没找到。走完桃花坞,我向苏州的另一条古街——山塘街走去。得知山塘街也是出于偶然,在公交车上时,有一栏介绍苏州美食的节目推荐去山塘街品尝苏州美食。到后才发现这里竟是苏州鼎鼎大名的历史文化街,后来从网上得知山塘街原是由于大诗人白居易解决虎丘附近河道淤塞而开凿了山塘河,沿河就渐渐形成了山塘街。由于山塘街七里到虎丘,所以又称“七里山塘”。有民歌还曾唱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整个山塘街分成东西两端东段多是店铺,西段近于郊外多是自然景色,由于时间缘故我只走了东段。山塘街上的商铺中卖茶叶盒臭豆腐的比较多,卖茶叶是由于苏州盛产名茶碧螺春,可是为什么卖臭豆腐的多这我就不太清楚了。天色已不早,我进了家小吃铺,点了份炒饭,又要了梅花糕和莲子粥。觉得炒饭太淡、太湿不太好吃,梅花糕和莲子粥都太甜,可能是由于江浙地带爱吃甜食的缘故,不过我觉得不太好吃。从小吃铺出来天已经黑了,夜幕下我再次走回头天住的地方投宿。由于第二天要去上海,心中激动不已。
苏州到上海的城际铁路二等舱要花41元,比天津到北京的城铁便宜。在车上我看到入座率还可以,在70%左右,不像网上说的那么低,不过也有可能是临近春节普通车票不好买的缘故才促使乘客增多的。到上海后,火车站果然有许多人,买票时的壮观景象我没见到,不过在苏州那些火车票代售点排队的人可是不少,一大早就排了很长的队伍。而且第二天坐火车从上海到南京时亲眼目睹了坐车时的那个惨烈情况,有一趟从上海发往成都的列车,在候车厅检票那一刻,从检票口到候车厅门口100米多一点挤得全是人,我当时目测了下上车的人绝对不下千人!出了火车站我就直接买了第二天从上海到南京的城际列车车票,146块大洋,是我从南京到家车票的三倍还多!不过没办法,谁让普通车票难买呢。不过后来我数次为买第二天的车票儿后悔。出了车站我直奔外滩而去,一路上欣赏上海的市区景色。上海果然是一个大都市,楼高路宽交通便利。到外滩后,由于是冬天没出现人们说的那种人挤人的状况。看到对面陆家嘴的那一刻,我忽然有些失落感,觉得现实不过如此,对面的东方明珠在经受了上海汽车尾气的熏陶后看起来很脏,而这边的洋式建筑也感觉一般般,没有电视中的那么有吸引力,看来宣传的力量就是厉害,本来很平常的东西只要经过众人的宣传就变得那么神秘、有吸引力。而且我还生出孤单、渺小的感觉。是啊,在上海滩这个花花世界,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能有什么作为呢?我是能到这里玩,可这大大的上海又哪是属于我呢?没有,我什么都没有,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所以这里根本就不是我久留之地!失去了兴致的我没有继续游览,而是选择返回火车站等待第二天回去,我也深深的为自己买了第二天的火车票而后悔,在上海已经没意思了,我却还要白白等待。
第二天走时上海已经飘起了雪花,真为开封而惭愧,连上海都下雪了,你这北边的开封竟不下雪!没想到回到南京后才发现,南京早已下过一夜地面上已经积了一层雪了。中午时刻,终于坐上了回家的火车,火车上虽然都坐满了可是竟然没有站票,很好!火车是太原铁路局发的临时列车车,所以车上的多是河南人、山西人。我不禁感慨,郑州铁路局真不是个东西,平时就知道赚我们的钱,过年时也不知道发趟车来接下河南人,去年从北京回来坐的还是人家江西发的临时列车。回来的火车上既目睹了长江的宽阔,也看到了安徽的丘陵地貌,另外还有许多河南人可以聊天,所以也没感觉太乏味。晚上10点左右,火车终于到家了,经历了几天的奔波终于回到家了,心中万分激动。晚上躺进被窝里我很快就睡着了,不过梦中我又回到了江南,再次品味了那迷人的苏州美景。这次江南之行真是让我见识不少、成长不少,我想在以后回忆时我还会有不少甜美收获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