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首歌
我的晚间生活通常是这样:在把一切收拾停当、打开电脑时,已经过了看一部电影的最佳时间——但还够看几集电视剧。
于是我随意翻看着《性与都市》,心理初衷是这样变化的:在我匆匆见识过了那座城市的外观后,能不能再从一部他的影像集成中找到几丝他的踪迹?或者有一些新的对照和感受?于是当我一边观看一边在纸上随意记下剧中的话语时,观剧本身就具有了另外的功用。
好在(我的)非理性无处不在。当big伤心地“失恋”后跑到郊区来找carrie时,他车里放着的是一首billy joel的《New York state of mind》。我翻了翻原声文件夹,发现billy大师的这首大作赫然排在首位。我直接的想法是:这世界真他妈小啊。我们轻易地就能从自己的硬盘里找到生存于几千英里外的东西。
随便说说最近听的几首歌。
一)每次看到billy joel的名字都让我想到另一个名字:stevie wonder. 巧的是,在我播放器中,性与都市的原声距离stevie wonder非常近。在后者其中,第一首歌是一个叫做India Arie的女人的歌,《wonderful》——为了纪念wonder并向他拍马屁。不过,这首歌真的是够soul 够blue,听了那节奏你能感到这个女人恨不得压到wonder身上去“索爱”一样。一句公道话总结:很好听,下来听听试。
二)说到节奏,我又回到性与都市的原声中。第四季中,carrie穿着珍珠内裤走秀,结果一出场就摔一大跤。当此时的一首配乐销魂之极,用纽约妞的话来说,那叫"mind blowing"。Cheryl Lynn的《got to be real》,与彼时场景暗合。从前奏开始,你就能产生许多的疑惑,比如:人家黑人兄弟姐妹们是怎么他妈的玩节奏的。。。
三)直到在亚洲婚礼上听到丹丹的手机铃声,我都不知道《viva la vida》这首歌有这么走红。我在某个场馆内听到了这首歌(顺便说一句:在鬼子的场馆里听音乐,效果真他妈的是fucking great!),当时觉得进行曲的奋进和美国佬的淫乐格格不入,于是肃然起敬。回单位后,刚从西班牙德国等地流窜回国的大林告诉我:此曲于欧陆同样风靡。
此曲由大提琴担纲节奏,间有大小提琴串作旋律——从"I used to roll the dice"渐入;当彼时,两串音符交互奏鸣,仿如“无厚入有间”,而“恢恢乎”达成水乳交融。。。再者,此曲贯穿始终的大提琴的短促节奏与鼓的单一节奏相互切割,当真妙不可言!!!从第一句唱词起就能感受到——这就像两股钢筋绞在一起,铸成一个滴水不漏的网子,把你心里最后一点一滴对于节奏的渴望都一网打尽。至于第二段"It was wicked and wild wind"起始的大提琴“滑音”(我是外行)则像一个魅力无穷的“军健”(军痞)在行进路上调戏路旁少女一样。。。
关于歌词,我是文盲我不懂。只为了节奏,也该将其揽入怀中,使其常绕于耳际。
四)还是说点感情的事儿吧。今天好像有人提到了羽泉的歌,我想到羽泉时,总是联想到 air supply.
去听听他们的《Even the nights are better》吧,看在我的面子上——要是你已经麻木得淡忘了“爱情”是怎么一回事,听听他们"Even the nights are better"、"Even the days are brighter"那几句朴实的唱腔,你一定会回想起“爱”的炽烈和美好。相信我。
你说,这像不像“山无棱 天地合 冬雷震震 夏雨雪”的境界?我不太懂诗词。不过你得听听再说是非。
于是我随意翻看着《性与都市》,心理初衷是这样变化的:在我匆匆见识过了那座城市的外观后,能不能再从一部他的影像集成中找到几丝他的踪迹?或者有一些新的对照和感受?于是当我一边观看一边在纸上随意记下剧中的话语时,观剧本身就具有了另外的功用。
好在(我的)非理性无处不在。当big伤心地“失恋”后跑到郊区来找carrie时,他车里放着的是一首billy joel的《New York state of mind》。我翻了翻原声文件夹,发现billy大师的这首大作赫然排在首位。我直接的想法是:这世界真他妈小啊。我们轻易地就能从自己的硬盘里找到生存于几千英里外的东西。
随便说说最近听的几首歌。
一)每次看到billy joel的名字都让我想到另一个名字:stevie wonder. 巧的是,在我播放器中,性与都市的原声距离stevie wonder非常近。在后者其中,第一首歌是一个叫做India Arie的女人的歌,《wonderful》——为了纪念wonder并向他拍马屁。不过,这首歌真的是够soul 够blue,听了那节奏你能感到这个女人恨不得压到wonder身上去“索爱”一样。一句公道话总结:很好听,下来听听试。
二)说到节奏,我又回到性与都市的原声中。第四季中,carrie穿着珍珠内裤走秀,结果一出场就摔一大跤。当此时的一首配乐销魂之极,用纽约妞的话来说,那叫"mind blowing"。Cheryl Lynn的《got to be real》,与彼时场景暗合。从前奏开始,你就能产生许多的疑惑,比如:人家黑人兄弟姐妹们是怎么他妈的玩节奏的。。。
三)直到在亚洲婚礼上听到丹丹的手机铃声,我都不知道《viva la vida》这首歌有这么走红。我在某个场馆内听到了这首歌(顺便说一句:在鬼子的场馆里听音乐,效果真他妈的是fucking great!),当时觉得进行曲的奋进和美国佬的淫乐格格不入,于是肃然起敬。回单位后,刚从西班牙德国等地流窜回国的大林告诉我:此曲于欧陆同样风靡。
此曲由大提琴担纲节奏,间有大小提琴串作旋律——从"I used to roll the dice"渐入;当彼时,两串音符交互奏鸣,仿如“无厚入有间”,而“恢恢乎”达成水乳交融。。。再者,此曲贯穿始终的大提琴的短促节奏与鼓的单一节奏相互切割,当真妙不可言!!!从第一句唱词起就能感受到——这就像两股钢筋绞在一起,铸成一个滴水不漏的网子,把你心里最后一点一滴对于节奏的渴望都一网打尽。至于第二段"It was wicked and wild wind"起始的大提琴“滑音”(我是外行)则像一个魅力无穷的“军健”(军痞)在行进路上调戏路旁少女一样。。。
关于歌词,我是文盲我不懂。只为了节奏,也该将其揽入怀中,使其常绕于耳际。
四)还是说点感情的事儿吧。今天好像有人提到了羽泉的歌,我想到羽泉时,总是联想到 air supply.
去听听他们的《Even the nights are better》吧,看在我的面子上——要是你已经麻木得淡忘了“爱情”是怎么一回事,听听他们"Even the nights are better"、"Even the days are brighter"那几句朴实的唱腔,你一定会回想起“爱”的炽烈和美好。相信我。
你说,这像不像“山无棱 天地合 冬雷震震 夏雨雪”的境界?我不太懂诗词。不过你得听听再说是非。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