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爱”汇集起来
晨,七点,94路车厢还没有亮透,静安寺站上来一对中年男女,抖抖索索在门边的位子坐下,看分明了,都是盲人,拿着红白相间的拐杖。车到武宁新村站,他们又慢慢摸索着下去。两人一步一试地上车和下车,司机都是耐心等待,没有催促,更没有冷言相对。而站头上那些急于赶车上班的乘客也没有一哄而上,反是静静地让开一条道,待他们踏上站台后才拥挤上车。这对盲人下车后,面对着助动车横行的非机动车道,不知所措,久久伫立……
这些不幸的人,我们间或都能遇到——我知道,他们没有了不得的事是决不会轻易出门的。不知为啥,我总是不敢和他们目光相对,连同情的话都不敢讲——虽然他们的痛苦和不幸非因我而生,可自己还是“心虚”……
在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中,见到了一位年青的母亲,她有一个得了自闭症的女儿。得了这个可怕的毛病,一个人终身都不会有自理能力,这就意味着这位母亲这辈子唯一的“工作”,就是看着女儿,照顾她,伺候她,直到“永远”——那个“永远”是谁的,实在很难说。她那愚昧又自私的丈夫说自己家里没有这样的“遗传因子”,抛弃了母女;一副千斤重担就压到了她一个人的肩膀上! 每每看到听到这样的事例,我的心就隐隐作痛。这样的不幸,谁遇到谁都会崩溃;而谁崩溃谁还得打起精神来活下去,因为还有另一条活生生的性命维系于你!这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隧道,一个原本幸福的人、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只要出现了这样的病孩就掉进了万丈深渊。而专家说,全世界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有3500万。这么多呀!这还不包括那些得了其它“终极顽症”的儿童。加起来的相对数和绝对数都不会小了。如果把视野扩大到成人、老人,那么各种不幸者的总数又会成倍增长!难怪有朋友发给我一个统计资料,说的就是我们这些看似有很多“不如意”的寻常百姓,其实是多么幸运,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幸运儿哪!
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公平,我们这些“命运的宠儿”见到那些“命运的弃儿”,当然是不敢直视的:老天爷核定的“幸福总量”也许是不变的,是他们把可能会降临给我的那份灾难担走了,是因为我们大家把他们的那份快乐给“偷走”了。
我总觉得,一个政权去鼓吹什么“知足常乐”或“难得糊涂”,那是别有用心;可是作为个人却应该有满足、感恩的心态。因为虽然我们没有华美的鞋袜,可我们毕竟有两只完好无缺的脚。即使我们“很差”,但后面总有个“更差”;这样想,使生活轻松一点,与争取我们应得的一切无关。
其实,即使那些我们看来早会崩溃的人们,他们也没有放弃信念,他们也携起手来共同与厄运对抗;这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可是我们也应该替他们做点什么吧,全人类的苦难,怎么光能让他们承担呢?这是“第二次不公”了。我们没有“感动中国”的“英雄”那样伟大的胸怀,我们做不到“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我们也没有很多的财力、精力和时间,但是我们确实很想替那些苦难的人做点什么。想起国外回来的朋友,他们说自己在养老院、福利院当志愿护工,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每个月只是抽一个半天。真好。我们现在虽说“志愿者”遍地开花,可是在真正需要“志愿”的地方又能找到几个呢?真正的志愿者无需“宣誓”,更不需张扬。我宁可说,我需要的是灵魂的救赎,我的出发点是发自内心的爱——没有“无边”的“大爱”,可是当我们每个人的一点点的“小爱”汇集起来,就像那位耐心的司机,就像那些不急不慢的乘客,那些不幸人们就不会是孤军作战了。
这些不幸的人,我们间或都能遇到——我知道,他们没有了不得的事是决不会轻易出门的。不知为啥,我总是不敢和他们目光相对,连同情的话都不敢讲——虽然他们的痛苦和不幸非因我而生,可自己还是“心虚”……
在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中,见到了一位年青的母亲,她有一个得了自闭症的女儿。得了这个可怕的毛病,一个人终身都不会有自理能力,这就意味着这位母亲这辈子唯一的“工作”,就是看着女儿,照顾她,伺候她,直到“永远”——那个“永远”是谁的,实在很难说。她那愚昧又自私的丈夫说自己家里没有这样的“遗传因子”,抛弃了母女;一副千斤重担就压到了她一个人的肩膀上! 每每看到听到这样的事例,我的心就隐隐作痛。这样的不幸,谁遇到谁都会崩溃;而谁崩溃谁还得打起精神来活下去,因为还有另一条活生生的性命维系于你!这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隧道,一个原本幸福的人、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只要出现了这样的病孩就掉进了万丈深渊。而专家说,全世界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有3500万。这么多呀!这还不包括那些得了其它“终极顽症”的儿童。加起来的相对数和绝对数都不会小了。如果把视野扩大到成人、老人,那么各种不幸者的总数又会成倍增长!难怪有朋友发给我一个统计资料,说的就是我们这些看似有很多“不如意”的寻常百姓,其实是多么幸运,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幸运儿哪!
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公平,我们这些“命运的宠儿”见到那些“命运的弃儿”,当然是不敢直视的:老天爷核定的“幸福总量”也许是不变的,是他们把可能会降临给我的那份灾难担走了,是因为我们大家把他们的那份快乐给“偷走”了。
我总觉得,一个政权去鼓吹什么“知足常乐”或“难得糊涂”,那是别有用心;可是作为个人却应该有满足、感恩的心态。因为虽然我们没有华美的鞋袜,可我们毕竟有两只完好无缺的脚。即使我们“很差”,但后面总有个“更差”;这样想,使生活轻松一点,与争取我们应得的一切无关。
其实,即使那些我们看来早会崩溃的人们,他们也没有放弃信念,他们也携起手来共同与厄运对抗;这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可是我们也应该替他们做点什么吧,全人类的苦难,怎么光能让他们承担呢?这是“第二次不公”了。我们没有“感动中国”的“英雄”那样伟大的胸怀,我们做不到“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我们也没有很多的财力、精力和时间,但是我们确实很想替那些苦难的人做点什么。想起国外回来的朋友,他们说自己在养老院、福利院当志愿护工,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每个月只是抽一个半天。真好。我们现在虽说“志愿者”遍地开花,可是在真正需要“志愿”的地方又能找到几个呢?真正的志愿者无需“宣誓”,更不需张扬。我宁可说,我需要的是灵魂的救赎,我的出发点是发自内心的爱——没有“无边”的“大爱”,可是当我们每个人的一点点的“小爱”汇集起来,就像那位耐心的司机,就像那些不急不慢的乘客,那些不幸人们就不会是孤军作战了。
shouzho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日三“惊” (1人喜欢)
- 银发经济“银”几许
- 不做“多情人” (7人喜欢)
- 在“通”与“痛”之间 (7人喜欢)
- 不敢“任性”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