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阳 《良宵》
此谓胡兰成口中的“天才少女”——钟晓阳的短篇小说,与朱家三姐妹《三三集刊》素有渊源,更是参与王家卫的编剧,杜琪峰的《铁三角》,且为歌曲填词……,只是喜欢粤剧唐涤生的《帝女花》,这个《良宵》与帝女花有关联,于是发上来……
《良宵》
洞房里,新娘坐在大床边缘,头脸蒙着一块红绸巾,觉得热。
像这样其实并没有多少时光,已觉得年华是冷冷清清的了。两只手的十只手指互相交叠于腿腹之间,弦一样,构成一种琴。
悔不该答应新郎玩这愚蠢的游戏。后悔着,不觉有点恨。算什么呢?红绸罩面,喜服加身,危坐于新购的“席梦思”边缘,身为他的新娘而得不到他的同样,竟就与他做了一对陌生人。不久之前它们的拥吻是何等的长而销魂啊!
同时念念于两三个街口远近仍旧进行着的那场火灾。
将来在丈夫的朋友的太太们所组成的集团中,缅怀一番倒是无伤大雅:平生第一次目击火灾是在我的洞房花烛夜。大家便都礼貌的给予她应得的注意,仿佛她破了新纪录。
游戏尚未开始的时候她与新郎正在作一次长长地拥吻。背景是两幅全新玫瑰红落地窗幔。出于新郎的建议,除了枫木五斗柜上一双龙凤红烛外,室内没有采用其它的灯光设备。由此可见新郎对于情调这一方面的认识很能代表一般现代人。热吻中它们把汗流到对方身上。
十万火急的救护车警报号就在这时候响起,尖锐得发了狂似的警报号听似来到了它们的脚下。总不成是这层楼失火吧!新郎伸出右手食中两指把窗幔拨开少许往外窥探,有些不敢似的。一个头先转向左边,再转向右边,仿佛预备过马路。警报灯的旋转迅速而耀目,看久了使人觉得自己的眼球也跟着呼呼旋转起来。
“你看。”
新娘已经看见。原来不远处一幢大厦失火了,火势甚大,消防员在抢救中。
“好像是……”新郎说至此便打住。
新娘喉头一紧,立刻明白过来。
“那不正是……”他们那晚上欢宴亲朋的那家酒楼吗?
“好像是。”新郎不知是重复着,抑或下结论。
这算得上是不幸地巧合使他们半晌没有话说。
顽皮的新郎去把留做饮合&酒的香槟取来,递出窗外瞄准火头开瓶,“扑”一声,一条奶白酒柱子喷射的老高,如此便尽了他身为市民的救火责任。
“天官赐酒。”新娘笑道,踮起脚尖,整个上身弯出去如出墙的植物,低头看几层楼底下行人们的头顶,密密的头顶一个接一个多远都有,行走其上如履平地,那种混乱可想而知了,或者比大战爆发的紧急疏散犹有过之。
“多么爱好灾难的人群。”新娘在心中叹息。
这样热热闹闹挤了一街子人到底难得,纵或不是为了喜庆的缘故。不过这一点乍然之间倒不容易确定,尤其人们一律是红光满面,任由火灾的颜色在他们脸上尽情发挥。
人声鼎沸。烧焦的气味浓烈起来,天气更热。
新郎新娘看了一会火烧水灭的情景,也看来了一双红光满面。更何况这是他们大喜的日子。
新郎选择这个时候在新娘耳边如此这般了一番。
“开玩笑!”新娘睁大眼睛,像要认清他的真面目。
“就当是个游戏。”新郎道。
新娘模糊地想了一想游戏与笑话的区别,还是说,“神经病!”
“来嘛,”新郎依依恳求,“依我这一次。”
“以前的人盲婚哑嫁才这样子,“这是什么时代,你又不是没有见过我,神经病!”
“不是的,‘帝女花’这出戏你总看过吧,周世显赫长平公主是早就相识的,可是完婚那天,长平还是把自己的脸蒙了起来。”
新娘不欲听他,走开两步,又走开了两步。
新郎笑笑的挨近她说道:“你做长平公主,我就做驸马爷周世显。”
新娘怔了一怔,觉得不详,虽不出声,心中对新郎可有点怨怨的。
新郎动之以情,“你不知道,从小时候起我就这么想,如果我也能够像以前的新郎一样,在新婚之夜揭开面纱看着自己的新娘,我就心满意足了,好不容易盼到了这一天,总算能够如愿以偿。只要你换上褂,蒙上红巾,我就可以效法那些新郎揭开面纱看自己的新娘了,就像从来没看见过你一样。”
新娘芳心一软,忖想道,不见得第一天做夫妻就跟他吵架,就依了他吧,难为他耐心等了这么些年,又何尝忍心叫他失望。因此她的下一句就不成其为抗议了,“早知你这么封建头脑,我就不嫁给你了。”
“只是一种仪式,和封建不封建完全没有关系。我总觉得新娘头上的面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面纱一揭开来,你将会更美丽的。”
新娘衷心笑起来说:“你以为是变魔术,生成这副样子就一辈子是这副样子,哪还会变!”
“你真的那么肯定?”新郎定定望住她,眼睛深的很。
新娘疑惑的看着他,不知怎么,一颗心扑腾扑腾跳响了许多。
相对片刻,新郎轻轻推她一推,“你先去把褂换上。”
她为婚宴共制了两件礼服:一套马褂长裙,一袭旗袍。她当时身着白缎滚闪红花边的旗袍,戴项链似的戴着旗袍领,别说有多累赘了。马褂则只有更甚。
换了成套的马褂长裙出来,新郎把一块正方红绸斗牛勇士一般提在腰边,笑向她道:“这是我特地留下来的,还有这个。”一个转身,手中已是多了一把垂红穗的檀香扇,“找不到别的扇子,只好用这把檀香扇了。”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蒙面的新娘所以坐在床沿想一场火灾的前后大抵如此。另外她也想到这是愚蠢的游戏。绣着一对凤凰的镶满五彩珠片的马褂原先以为一辈子不会再穿了。一个万行竟穿两次,实是意料之外。不知道可有特别的涵义。婚宴上她穿着它向公公婆婆跪地敬茶,就是在那失火的酒楼。曾几何时,大火烧尽了欢乐场……
她把手一边一个安放于腿旁的床的表面,用心感受床盖温和的质地,这将是今晚她与新郎同寝共被的眠床。未曾和另一个男人睡过觉的她不由得动了绮思。他为什么还不来呢?将时间数着来过,所有等待便成了一种惨淡经营。而且想起“春宵一刻值千金”这种话。
尝试估计他站立的位置,侧耳却听不见一点声息。地毯是把脚步声全瞒住了,更觉得新郎的无处不在。一个人的存在是莫名其妙的事,如今她却只感到新郎抽象的存在整个异常庞大,对准她呼吸着,如同一个未来的世界,正以莫大的压力向她绰绰逼近。她深呼吸了一下,红绸巾并没有什么味道。
宁愿房中根本无人,什么都是梦。
有可能这只不过是梦吗?新郎的理智与情感因而受到困扰。挑开红巾之际他会否发现自己醒来在床上。一个梦通常到达了最高潮便自醒了,果真如此那还是不要前去的好。好梦岂是易得的!这么一想新郎为之低回不已。
距离新娘大约有十尺左右。然而他往前移了两步又慢吞吞后退了一步,总是三思而后行的样子,似乎举步之间所使的氯力已令他感到不胜,更莫说拉起手来挑红巾了。多么愿意仅只是挑开锦被床的红筲帐,之后便是软玉温香了。
与眼前这个女人从恋爱到结婚,他对她的熟悉经常随着环境的变迁而程度上有所不同。当然环境几乎可以改变一切。此刻,记忆中的新娘的容貌,任他再努力变不能与红巾之下的身躯联为一体,这是顶奇怪的现象。仿佛新娘的头与身各自为政,如一具无头尸。
想不到一巾之隔今夕竟是咫尺天涯。回想方才她刚换上褂裙从门外走进来的时候,他觉得她是从三千后宫之中步步金莲地向他走来的,那真是难忘的惊艳。人生何所求,不过脂粉游……红绸之后自有神秘而美丽的承诺。
他为什么还不来呢?他在等什么?四围的沉静给了新娘紧张的感觉。这时她但愿新郎说一些话了,说些什么都好。无疑的,说一些她爱听的话则更能使他满意。“面纱一揭开来,你将会更美丽的。”那时新郎说的那么肯定,以至于她也将信将疑。
魔术师在表演的时候,常用一块大方绢覆盖应用中的道具,继而从方绢底下变出白鸽、兔子、一连串打着结儿的手帕等。莫非新郎竟会变魔术而一直瞒着她?这块红绸与魔术师手底下的方绢也许正是同一作用。新娘非常焦急。他为什么不先征求她的意见?总该问一问有哪些地方是她所希望改变的。她多么渴望拥有一对双眼皮,高些挺些的鼻子,稍宽一二分的嘴唇。
会否变得更美貌就在此一举了。她用手温柔抚摸自己的脸,然后她把手举得近近的端详半晌,仿佛手掌是一面镜子,而她对镜端详着自己,两颊都是热的。红绸贴着她的头部熊熊燃烧,像一种赤色的祸。她急促的呼吸扇火似的把眼睛的一片红扇得更其猛烈。她开始领略到新郎所说的红巾的魔力了,一时觉得口燥唇干。
仅由两只红烛照明的房间黑影戳戳。红绸因为新娘的呼吸而微微震荡的情景因而显得说不出的诡异。整个室内的气氛是试人胆量的,尤其因为他看不见她的脸孔。他发觉他从来没有面对过一个他看不见脸孔的人,越想越是惊疑不定。会不会是鬼?他想起童年时代听过的有关鬼新娘的故事。洞房之夜,新郎发现与他交拜天地的竟是一心复仇的鬼新娘,红绸背后出现骷髅头。
新郎害怕起来了,很想去开灯。
从来没有过这经验,与人共处一室而那个人却看不见她的脸孔,等于把自己的头除了下来。新娘开始幻想自己是个隐形人。虽然是近乎鸵鸟式的想法,以为只要把头藏起来,便可把众人蒙骗。不过希腊神话中是有这样的神物,穿戴上身人便隐形,只是并非红绸巾。
久久不见动静。新娘对新婚夫婿的不体贴,是气忿也早已气完了,唯剩下陌生感。她怀疑她对新郎的认识是否足够使他充当他的妻子。在红绸的蒙蔽下,想象新郎的面目在烛影摇红中,时而光,时而影,像极恐怖片里的灯光效果,使他看起来非常阴险骇人。这样的一个人即使谋杀她,她也不会过分惊愕。报章上曾经报道心理变态的丈夫如何处心积虑的折磨妻子,终至将她杀死。今晚之前她无论如何不能相信新郎是心理变态,可是此际,这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就很难说了。可不是吗?要她穿上褂,蒙上脸,专等他来挑巾看新娘,把好好地一个洞房花烛夜弄得鬼气森森。没有什么比静室中孤独的被谋杀更悲惨了。她竭力回忆房门的方位,准备一有异动便夺门逃命。
越想越觉得像。新娘害怕起来,心跳得像是婴孩的拳头猛力击打她的胸骨。真希望新郎去把灯开了,虽然开了灯她也看不见什么。低低头,首先接触视线的是双乳有力的坟起,再就是马褂的前襟,似乎专为了遮蔽双乳而存在着。她的世界就唯有这些。红绸巾已经毫不含糊的把她孤立了起来,不像新郎是属于外面的广大无边的世界的。
这世界会以怎样的一副面貌对待他?新郎把扇子放在鼻端嗅着的时候心中有此一问。他觉得这是富于深长意义的习俗,尤其当他想到过去世世代代无数个新郎官,新婚之夜一个一个勇敢上前揭发新娘的面貌,以及他们自己的命运。一场婚姻便仪式似的开幕了。
焉知变的是她而不是新郎?这其中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亦未可知。难道只准新郎看新娘,就不准新娘看新郎吗?新娘不知不觉矜持起来。就当作是初次见面也未尝不可。想长平初会周世显,对答有顷亦不望他,及至周世显傲慢顶撞……
【长平方才慢慢的回头见世显,惊其才貌,徐徐回笑曰:酒来。】
红巾不断扩大成为巨幅的帷幔,新郎仿佛可以一直走到红巾之后。以后的事情是早就安排好的,给她一吻就喝合&酒吧。想忠贞的周世显亦是挑红巾,看新娘,交杯举案……
【递过金杯慢咽轻尝,将砒霜带泪放落葡萄上。】
新郎会在酒中下毒吗?新娘不禁思疑。不然为何独独提起“帝女花”?新婚之夜双双自杀,这种事据说是有的。当年长平与周世显是殉了大明朝,距今约三百五十年,不过好像不是真的。
挑巾之后他会吻她吗?就像“睡美人”故事中的一吻,意味新生命。西洋婚礼也有新郎揭起婚纱亲吻新娘的一幕。
渐渐地,新娘对头上这块红巾产生了微妙的感情,这游戏于她也似是有了某种新意义。募然之间她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变了。
“红巾之变”新娘默默地笑了笑,在自己也防不到的情况下为今夜命了名,事情之后她很高兴,觉得像历史上的某一次变乱。也许挑巾之后整个世界都变了。她发现自己置身于烟消火灭的瓦砾堆,甚至回到了大明朝,公元一六四四年……
静静地等待中新娘仿佛也感到了深殿里长平公主的怨恨比天还长,周驸马的忠臣孤愤,父王吊死煤山,到处水深火热,众百姓作鸟兽散……长平公主以红绸覆面之际必定也想到父王自缢时以发覆面是羞见祖宗。然则她与驸马双双殉国又岂是意气之争而已。说道国恨家仇,总该接上一句江山有事英雄在吧……徘徊于前人国破家亡的回忆里,新娘觉得自己是坚强而屹然的。几千年的历史以深情的目光保护她。
头脸蒙着红绸无声的等待,坐在空气里静静热着。街上人声鼎沸,像两三个街口远近那样的火灾是需要很长时间方能灭得清的。她重新把两只手的十只手指互相交叠,弦一样,构成一种琴。
恍惚听闻渺渺的乐音吹吹打打……
【将柳阴当做芙蓉帐,明朝驸马看新娘,夜半挑灯有心做窥妆……】
是他来了吗?
新郎看着扇端慢慢去接触红绸的时候是深深爱着她的。
红绸深处的新娘的眼,正注视着徐徐伸进来的扇子的一端,那自扇上散发出来的幽幽的檀香,使她感到轻微的晕眩。
附注:凡【】内的乃粤剧《帝女花》戏文,唐涤生撰
《良宵》
洞房里,新娘坐在大床边缘,头脸蒙着一块红绸巾,觉得热。
像这样其实并没有多少时光,已觉得年华是冷冷清清的了。两只手的十只手指互相交叠于腿腹之间,弦一样,构成一种琴。
悔不该答应新郎玩这愚蠢的游戏。后悔着,不觉有点恨。算什么呢?红绸罩面,喜服加身,危坐于新购的“席梦思”边缘,身为他的新娘而得不到他的同样,竟就与他做了一对陌生人。不久之前它们的拥吻是何等的长而销魂啊!
同时念念于两三个街口远近仍旧进行着的那场火灾。
将来在丈夫的朋友的太太们所组成的集团中,缅怀一番倒是无伤大雅:平生第一次目击火灾是在我的洞房花烛夜。大家便都礼貌的给予她应得的注意,仿佛她破了新纪录。
游戏尚未开始的时候她与新郎正在作一次长长地拥吻。背景是两幅全新玫瑰红落地窗幔。出于新郎的建议,除了枫木五斗柜上一双龙凤红烛外,室内没有采用其它的灯光设备。由此可见新郎对于情调这一方面的认识很能代表一般现代人。热吻中它们把汗流到对方身上。
十万火急的救护车警报号就在这时候响起,尖锐得发了狂似的警报号听似来到了它们的脚下。总不成是这层楼失火吧!新郎伸出右手食中两指把窗幔拨开少许往外窥探,有些不敢似的。一个头先转向左边,再转向右边,仿佛预备过马路。警报灯的旋转迅速而耀目,看久了使人觉得自己的眼球也跟着呼呼旋转起来。
“你看。”
新娘已经看见。原来不远处一幢大厦失火了,火势甚大,消防员在抢救中。
“好像是……”新郎说至此便打住。
新娘喉头一紧,立刻明白过来。
“那不正是……”他们那晚上欢宴亲朋的那家酒楼吗?
“好像是。”新郎不知是重复着,抑或下结论。
这算得上是不幸地巧合使他们半晌没有话说。
顽皮的新郎去把留做饮合&酒的香槟取来,递出窗外瞄准火头开瓶,“扑”一声,一条奶白酒柱子喷射的老高,如此便尽了他身为市民的救火责任。
“天官赐酒。”新娘笑道,踮起脚尖,整个上身弯出去如出墙的植物,低头看几层楼底下行人们的头顶,密密的头顶一个接一个多远都有,行走其上如履平地,那种混乱可想而知了,或者比大战爆发的紧急疏散犹有过之。
“多么爱好灾难的人群。”新娘在心中叹息。
这样热热闹闹挤了一街子人到底难得,纵或不是为了喜庆的缘故。不过这一点乍然之间倒不容易确定,尤其人们一律是红光满面,任由火灾的颜色在他们脸上尽情发挥。
人声鼎沸。烧焦的气味浓烈起来,天气更热。
新郎新娘看了一会火烧水灭的情景,也看来了一双红光满面。更何况这是他们大喜的日子。
新郎选择这个时候在新娘耳边如此这般了一番。
“开玩笑!”新娘睁大眼睛,像要认清他的真面目。
“就当是个游戏。”新郎道。
新娘模糊地想了一想游戏与笑话的区别,还是说,“神经病!”
“来嘛,”新郎依依恳求,“依我这一次。”
“以前的人盲婚哑嫁才这样子,“这是什么时代,你又不是没有见过我,神经病!”
“不是的,‘帝女花’这出戏你总看过吧,周世显赫长平公主是早就相识的,可是完婚那天,长平还是把自己的脸蒙了起来。”
新娘不欲听他,走开两步,又走开了两步。
新郎笑笑的挨近她说道:“你做长平公主,我就做驸马爷周世显。”
新娘怔了一怔,觉得不详,虽不出声,心中对新郎可有点怨怨的。
新郎动之以情,“你不知道,从小时候起我就这么想,如果我也能够像以前的新郎一样,在新婚之夜揭开面纱看着自己的新娘,我就心满意足了,好不容易盼到了这一天,总算能够如愿以偿。只要你换上褂,蒙上红巾,我就可以效法那些新郎揭开面纱看自己的新娘了,就像从来没看见过你一样。”
新娘芳心一软,忖想道,不见得第一天做夫妻就跟他吵架,就依了他吧,难为他耐心等了这么些年,又何尝忍心叫他失望。因此她的下一句就不成其为抗议了,“早知你这么封建头脑,我就不嫁给你了。”
“只是一种仪式,和封建不封建完全没有关系。我总觉得新娘头上的面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面纱一揭开来,你将会更美丽的。”
新娘衷心笑起来说:“你以为是变魔术,生成这副样子就一辈子是这副样子,哪还会变!”
“你真的那么肯定?”新郎定定望住她,眼睛深的很。
新娘疑惑的看着他,不知怎么,一颗心扑腾扑腾跳响了许多。
相对片刻,新郎轻轻推她一推,“你先去把褂换上。”
她为婚宴共制了两件礼服:一套马褂长裙,一袭旗袍。她当时身着白缎滚闪红花边的旗袍,戴项链似的戴着旗袍领,别说有多累赘了。马褂则只有更甚。
换了成套的马褂长裙出来,新郎把一块正方红绸斗牛勇士一般提在腰边,笑向她道:“这是我特地留下来的,还有这个。”一个转身,手中已是多了一把垂红穗的檀香扇,“找不到别的扇子,只好用这把檀香扇了。”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蒙面的新娘所以坐在床沿想一场火灾的前后大抵如此。另外她也想到这是愚蠢的游戏。绣着一对凤凰的镶满五彩珠片的马褂原先以为一辈子不会再穿了。一个万行竟穿两次,实是意料之外。不知道可有特别的涵义。婚宴上她穿着它向公公婆婆跪地敬茶,就是在那失火的酒楼。曾几何时,大火烧尽了欢乐场……
她把手一边一个安放于腿旁的床的表面,用心感受床盖温和的质地,这将是今晚她与新郎同寝共被的眠床。未曾和另一个男人睡过觉的她不由得动了绮思。他为什么还不来呢?将时间数着来过,所有等待便成了一种惨淡经营。而且想起“春宵一刻值千金”这种话。
尝试估计他站立的位置,侧耳却听不见一点声息。地毯是把脚步声全瞒住了,更觉得新郎的无处不在。一个人的存在是莫名其妙的事,如今她却只感到新郎抽象的存在整个异常庞大,对准她呼吸着,如同一个未来的世界,正以莫大的压力向她绰绰逼近。她深呼吸了一下,红绸巾并没有什么味道。
宁愿房中根本无人,什么都是梦。
有可能这只不过是梦吗?新郎的理智与情感因而受到困扰。挑开红巾之际他会否发现自己醒来在床上。一个梦通常到达了最高潮便自醒了,果真如此那还是不要前去的好。好梦岂是易得的!这么一想新郎为之低回不已。
距离新娘大约有十尺左右。然而他往前移了两步又慢吞吞后退了一步,总是三思而后行的样子,似乎举步之间所使的氯力已令他感到不胜,更莫说拉起手来挑红巾了。多么愿意仅只是挑开锦被床的红筲帐,之后便是软玉温香了。
与眼前这个女人从恋爱到结婚,他对她的熟悉经常随着环境的变迁而程度上有所不同。当然环境几乎可以改变一切。此刻,记忆中的新娘的容貌,任他再努力变不能与红巾之下的身躯联为一体,这是顶奇怪的现象。仿佛新娘的头与身各自为政,如一具无头尸。
想不到一巾之隔今夕竟是咫尺天涯。回想方才她刚换上褂裙从门外走进来的时候,他觉得她是从三千后宫之中步步金莲地向他走来的,那真是难忘的惊艳。人生何所求,不过脂粉游……红绸之后自有神秘而美丽的承诺。
他为什么还不来呢?他在等什么?四围的沉静给了新娘紧张的感觉。这时她但愿新郎说一些话了,说些什么都好。无疑的,说一些她爱听的话则更能使他满意。“面纱一揭开来,你将会更美丽的。”那时新郎说的那么肯定,以至于她也将信将疑。
魔术师在表演的时候,常用一块大方绢覆盖应用中的道具,继而从方绢底下变出白鸽、兔子、一连串打着结儿的手帕等。莫非新郎竟会变魔术而一直瞒着她?这块红绸与魔术师手底下的方绢也许正是同一作用。新娘非常焦急。他为什么不先征求她的意见?总该问一问有哪些地方是她所希望改变的。她多么渴望拥有一对双眼皮,高些挺些的鼻子,稍宽一二分的嘴唇。
会否变得更美貌就在此一举了。她用手温柔抚摸自己的脸,然后她把手举得近近的端详半晌,仿佛手掌是一面镜子,而她对镜端详着自己,两颊都是热的。红绸贴着她的头部熊熊燃烧,像一种赤色的祸。她急促的呼吸扇火似的把眼睛的一片红扇得更其猛烈。她开始领略到新郎所说的红巾的魔力了,一时觉得口燥唇干。
仅由两只红烛照明的房间黑影戳戳。红绸因为新娘的呼吸而微微震荡的情景因而显得说不出的诡异。整个室内的气氛是试人胆量的,尤其因为他看不见她的脸孔。他发觉他从来没有面对过一个他看不见脸孔的人,越想越是惊疑不定。会不会是鬼?他想起童年时代听过的有关鬼新娘的故事。洞房之夜,新郎发现与他交拜天地的竟是一心复仇的鬼新娘,红绸背后出现骷髅头。
新郎害怕起来了,很想去开灯。
从来没有过这经验,与人共处一室而那个人却看不见她的脸孔,等于把自己的头除了下来。新娘开始幻想自己是个隐形人。虽然是近乎鸵鸟式的想法,以为只要把头藏起来,便可把众人蒙骗。不过希腊神话中是有这样的神物,穿戴上身人便隐形,只是并非红绸巾。
久久不见动静。新娘对新婚夫婿的不体贴,是气忿也早已气完了,唯剩下陌生感。她怀疑她对新郎的认识是否足够使他充当他的妻子。在红绸的蒙蔽下,想象新郎的面目在烛影摇红中,时而光,时而影,像极恐怖片里的灯光效果,使他看起来非常阴险骇人。这样的一个人即使谋杀她,她也不会过分惊愕。报章上曾经报道心理变态的丈夫如何处心积虑的折磨妻子,终至将她杀死。今晚之前她无论如何不能相信新郎是心理变态,可是此际,这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就很难说了。可不是吗?要她穿上褂,蒙上脸,专等他来挑巾看新娘,把好好地一个洞房花烛夜弄得鬼气森森。没有什么比静室中孤独的被谋杀更悲惨了。她竭力回忆房门的方位,准备一有异动便夺门逃命。
越想越觉得像。新娘害怕起来,心跳得像是婴孩的拳头猛力击打她的胸骨。真希望新郎去把灯开了,虽然开了灯她也看不见什么。低低头,首先接触视线的是双乳有力的坟起,再就是马褂的前襟,似乎专为了遮蔽双乳而存在着。她的世界就唯有这些。红绸巾已经毫不含糊的把她孤立了起来,不像新郎是属于外面的广大无边的世界的。
这世界会以怎样的一副面貌对待他?新郎把扇子放在鼻端嗅着的时候心中有此一问。他觉得这是富于深长意义的习俗,尤其当他想到过去世世代代无数个新郎官,新婚之夜一个一个勇敢上前揭发新娘的面貌,以及他们自己的命运。一场婚姻便仪式似的开幕了。
焉知变的是她而不是新郎?这其中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亦未可知。难道只准新郎看新娘,就不准新娘看新郎吗?新娘不知不觉矜持起来。就当作是初次见面也未尝不可。想长平初会周世显,对答有顷亦不望他,及至周世显傲慢顶撞……
【长平方才慢慢的回头见世显,惊其才貌,徐徐回笑曰:酒来。】
红巾不断扩大成为巨幅的帷幔,新郎仿佛可以一直走到红巾之后。以后的事情是早就安排好的,给她一吻就喝合&酒吧。想忠贞的周世显亦是挑红巾,看新娘,交杯举案……
【递过金杯慢咽轻尝,将砒霜带泪放落葡萄上。】
新郎会在酒中下毒吗?新娘不禁思疑。不然为何独独提起“帝女花”?新婚之夜双双自杀,这种事据说是有的。当年长平与周世显是殉了大明朝,距今约三百五十年,不过好像不是真的。
挑巾之后他会吻她吗?就像“睡美人”故事中的一吻,意味新生命。西洋婚礼也有新郎揭起婚纱亲吻新娘的一幕。
渐渐地,新娘对头上这块红巾产生了微妙的感情,这游戏于她也似是有了某种新意义。募然之间她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变了。
“红巾之变”新娘默默地笑了笑,在自己也防不到的情况下为今夜命了名,事情之后她很高兴,觉得像历史上的某一次变乱。也许挑巾之后整个世界都变了。她发现自己置身于烟消火灭的瓦砾堆,甚至回到了大明朝,公元一六四四年……
静静地等待中新娘仿佛也感到了深殿里长平公主的怨恨比天还长,周驸马的忠臣孤愤,父王吊死煤山,到处水深火热,众百姓作鸟兽散……长平公主以红绸覆面之际必定也想到父王自缢时以发覆面是羞见祖宗。然则她与驸马双双殉国又岂是意气之争而已。说道国恨家仇,总该接上一句江山有事英雄在吧……徘徊于前人国破家亡的回忆里,新娘觉得自己是坚强而屹然的。几千年的历史以深情的目光保护她。
头脸蒙着红绸无声的等待,坐在空气里静静热着。街上人声鼎沸,像两三个街口远近那样的火灾是需要很长时间方能灭得清的。她重新把两只手的十只手指互相交叠,弦一样,构成一种琴。
恍惚听闻渺渺的乐音吹吹打打……
【将柳阴当做芙蓉帐,明朝驸马看新娘,夜半挑灯有心做窥妆……】
是他来了吗?
新郎看着扇端慢慢去接触红绸的时候是深深爱着她的。
红绸深处的新娘的眼,正注视着徐徐伸进来的扇子的一端,那自扇上散发出来的幽幽的檀香,使她感到轻微的晕眩。
附注:凡【】内的乃粤剧《帝女花》戏文,唐涤生撰
-
jia-cinem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0-25 18:17:36
-
天徒想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7 23: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