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脆弱
在一个物质极端发达的时代,人们却容易感到脆弱。可见,再优渥的生活、再奢华的享受,也很难让人真正安放。是的,一个真正而且真实的人,是无法被安放在任何物质搭建的空间里。
而我们又该何处安身立命?与许多抱定了家国理想的人不同,很多人很随意地把自己投放到爱里。每一个单独出生的个体,如何存活于这个世界而不感觉孤立,的确,爱是一个很温暖的方式。我也喜欢一种比喻,因为爱情,让我们原本单调的生活,染上色彩,充满情调,拥有成色。
尽管爱情不是唯一,你可以用兴趣、爱好、一生的理想来替换这个词,而使得人生的意义更为弘大,拥有多维的向度。可是,能实现这一理想的人很少,由于我们起初的教育、由于我们的出身,在中国这个时代,能够找到毕生的爱好作为人生支撑的人,只是少数的幸运儿。
于是,很多凡夫俗子,把自己投放到了爱里。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到乏味,对爱感到需求。这些人往往也是一些极度脆弱的人。
好比陈琳,就是自杀的那个。因为她生前的不起眼,我几乎没有听过她的歌,但是在她死后,我听了她的许多歌,我感觉到彻骨的绝望,我也能感受到为什么她能那么容易地把一个女人易碎的品质唱出来,为什么选择自杀,为什么“活着的疼会比选择死,更疼”。
特别是看了章诒和的文章,看了一个同事给她写的评论,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人为什么在爱情里选择死,为什么会走到死?这不全是脆弱,因为有勇气自杀的人,一定已经不脆弱。记得她在最后的时光,跑到了高原,一路走,一路哭,一路笑,她的情绪就随时释放在高原的路上,坐在街旁的石头台阶上,她说:“不是说了,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吗?”
还记得章诒和写她的一个片段,由于一次意外,在电话里,章诒和无意中说陈琳只是一个歌手,“一个歌手”,就是这句话,让原本热情的陈琳,瞬时间感觉畏惧,于是不再联络,消失在她原本信任的章诒和面前。
我想,每个人会有自己看待生命的方式。脆弱的人选择提早解脱,神经大条的人嘻嘻哈哈,活到死,乐到死。其实这两种姿态,并不能简单地置可否,置高下。
而我们又该何处安身立命?与许多抱定了家国理想的人不同,很多人很随意地把自己投放到爱里。每一个单独出生的个体,如何存活于这个世界而不感觉孤立,的确,爱是一个很温暖的方式。我也喜欢一种比喻,因为爱情,让我们原本单调的生活,染上色彩,充满情调,拥有成色。
尽管爱情不是唯一,你可以用兴趣、爱好、一生的理想来替换这个词,而使得人生的意义更为弘大,拥有多维的向度。可是,能实现这一理想的人很少,由于我们起初的教育、由于我们的出身,在中国这个时代,能够找到毕生的爱好作为人生支撑的人,只是少数的幸运儿。
于是,很多凡夫俗子,把自己投放到了爱里。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到乏味,对爱感到需求。这些人往往也是一些极度脆弱的人。
好比陈琳,就是自杀的那个。因为她生前的不起眼,我几乎没有听过她的歌,但是在她死后,我听了她的许多歌,我感觉到彻骨的绝望,我也能感受到为什么她能那么容易地把一个女人易碎的品质唱出来,为什么选择自杀,为什么“活着的疼会比选择死,更疼”。
特别是看了章诒和的文章,看了一个同事给她写的评论,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人为什么在爱情里选择死,为什么会走到死?这不全是脆弱,因为有勇气自杀的人,一定已经不脆弱。记得她在最后的时光,跑到了高原,一路走,一路哭,一路笑,她的情绪就随时释放在高原的路上,坐在街旁的石头台阶上,她说:“不是说了,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吗?”
还记得章诒和写她的一个片段,由于一次意外,在电话里,章诒和无意中说陈琳只是一个歌手,“一个歌手”,就是这句话,让原本热情的陈琳,瞬时间感觉畏惧,于是不再联络,消失在她原本信任的章诒和面前。
我想,每个人会有自己看待生命的方式。脆弱的人选择提早解脱,神经大条的人嘻嘻哈哈,活到死,乐到死。其实这两种姿态,并不能简单地置可否,置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