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长春】2011作品连载 自序。年轮
![]() |
夕阳 伊通河 |
我爱这座城市。很爱很爱。
一直以来,都想对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说。可是每一次话到嘴边的时候,又不由自主地咽了回去。我自己问我自己:你爱这座城市的什么?
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就像一个男人没有任何缘由地为一个女人而疯狂,想了解她的全部,也包容她的全部。就像找的是一个过日子的人而不是谈恋爱的人,我可以接受她不洗脸不打扮也依然觉得她有风致,突然擦脂抹粉起来反而倒不知所措。我就是爱她,我愿意把我的脚步、笑声、眼泪、血和精液……所有都给她。
故事可能就是从二零零八年八月末的那个清晨开始的。
从长春站北口拖着几大包行李出来,手勒得发疼,突然觉得无助和孤独。第一次来到离家数千里的陌生城市,并且是独自一人。以至于当校车沿着亚泰大街从东门把我载到学校,看着一路的残破,心里充满了失落与遗憾。太阳光越过逸夫楼,透过松树洒下耀眼的光芒。空气里有松香的清新味道。在学长的带领下找到寝室,简单地收拾东西,然后很沉地睡去。
大学生活就此开始。迷茫,疑惑,新鲜,惊喜。五味杂陈。
然后,军训的某一个休息日,到工农广场坐了6路公交车去找一家书店——那时的6路车还冒着滚滚的黑烟;可是那时的路不像现在这样拥挤。胜利公园下了车,沿着长长的嫩江路一直走,阳光灿烂,微风,树叶沙沙作响。
在那家书店待了一个下午的时光。最后买了安妮宝贝的《蔷薇岛屿》。许是因为补习的时候同桌买的《素年锦时》,一直爱着这个越来越淡然越来越有禅意的女子。
时光伴着南湖拍岸的浪花,时光随着伊通河静静的流水。时光像这座城市夏日里一场接着一场的雨,像是永远也不会有尽头;而时光终究像是秋日里一夜变黄的一城草木,又一夜北风后就此消残。
到现在,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半。从未停止在这里的行走与穿梭,仍然不时地发现惊喜与感动。她在同我一样,成长着,变化着。人民大街两侧的树更加地繁茂,6路公交车现在已经变成了混合动力车,整个长春也已经难找在冒黑烟的公交车了。可是也因为急速的发展,拥堵越来越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像是对爱人一样,欣喜地看到她的改变,也不得不承担这改变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
用两年半的时间去认识一座城市,似乎还是太短了。
而重新认识长春,是从桂林路开始的。
零九年的快乐女声,一个特别的身影进入视线——曾轶可,长春的在校大学生。她用她的创作打动了几乎所有的评审,却因为她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的唱功遭到几乎所有观众的声讨。很多人把她看作一个笑话,可是一张《Forever Road》,让很多无端批评她的人哑口无言——她的创作,真的有灵性,真的很生活。
她说,《Forever Road》这首歌,是她突然想起长春的桂林路而写下来的。她唱道:“有一条路,不会再去的一条路,曾经走厌倦的一条路,现在闭眼就浮现的一条路。”
后来,我有了这样一段文字——
……
茶马云南的旁边,那家永远排着长长的队伍的绿豆饼店,让空气里永远漂浮着香甜的感。尤其是冬天,冒着白白的热气,让人的心里有种平价的幸福感。
西康胡同的这边,常去的宝丽金。永远比卓越还要低的CD价格,找到很多年前的唱片的惊喜。
桂林路的那家总是人满为患的烤鱼,还有夏天常去吃的炸得松脆的臭豆腐……路面总是粘粘的,黑乎乎,很脏。
无数说不出名字的小店,衣服鲜亮;无数装修豪华的美发店,潮味十足。只是很昂贵。
街上总能见到的年轻面孔,洋溢只属于青春的气息。
而我呢,静静地走过这里,或者只是坐在某个靠窗的座位旁,看着一辆辆驶过的公交车,载着无论是谁的快乐和哀愁,在这条几步一红灯的商业街上,走走停停。
我能想象,她也曾经这样走过这里。她也曾用小小的声音,在依林小镇的格子铺旁边,和店老板一个劲儿地讨价还价。我能想象,她也曾牵着喜欢的人的手,在公交车站等着回去的公交车,天气很冷,车站旁边卖玉米的摊子生意不错……
总有一天,爱上的人会离开的。总有一天,我也会离开这个城市,去往更喧嚣的繁华中去。于是庆幸有这条路,承载我的喜悦和忧伤,默默地记录下属于我们的永恒。
……
作为那张专辑的乐评,这篇文章现在依然挂在首页上。
而写下的时候才发现,桂林路已经如此熟悉而亲切。虽然我不文艺不潮也不爱装逼,但我还是爱这里,像爱长春一样没有原因。
第一次去咖啡店,是那家很出名的老张光阴。
下雨的冷冷的下午,一杯摩卡一杯汤力水,和朋友静静地聊,微笑,大笑,叹息,纠结,释怀。曲曲折折的走廊里,一架不会响的风琴,倾听着来来往往的或沉重或轻盈的脚步声。路灯亮起,西康胡同安静得让人听得到自己的呼吸。
再之后,一杯热巧克力的温暖,认识了银杏树,认识了一群有梦想的人,拥有了难忘的、值得回味的三日时光。当然还会有更多。
于是也便有了这个梦想——用我这支拙笔,记录下这个城市的一些东西。哪怕是片刻美好。
![]() |
透过光阴的窗,你看到那棵和时间一起呼吸的银杏树了吗? 摄于西康胡同 |
二零一一年的一月一日,是在银杏树度过的。走之前,每个人带走了一颗银杏树的种子。并不看好它会生根发芽再长成一株银杏,可是它已经悄悄在我心里扎了根,为那些因经受风雨而惧怕过的梦想提供一片荫庇。
不知道工作后还有没有机会留在长春,但是我想,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完成的,不管在或不在。哪怕有一天离开了,也不再遗憾。因为毕竟为这里留下了记忆,而我,也在这里收获了成长。
“长春”两个字,不仅仅是生活的城市那么简单,它还应该是梦想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长春”,不仅仅代表着这个冬季漫长的北方城市美好的希冀,更应该是一种心境,一种永远蓬勃,永远有梦想,永远在努力的生活状态。
时光又在为这城市的每一棵树悄悄刻下一圈年轮,我们都一样平凡,每个人的一年,都只有365个日日夜夜。跋涉已然开始,我们一起,执著前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