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十年写作,小记。-- 记一。
陈丹青是个画家,这是他最知名的“官方身份”,但我却是从“退步集”这本杂文集认识他的。
偶然在豆瓣上看到他为推出2本新书在首图举办“十年写作”的讲座,这个讲座也呼应着他刚结束不久的“归国十年”画展,最近我正为写不出自己的藏行游记而对写作苦恼,他的讲座正像是老天爷给我的一盏明灯。
丹青先生在近2个小时的讲座与问答中,细数了自己写作的楔因、文学的一些经历、自己的写作与画、写作的一些习惯,还聊了许多对国内教育、体制以及时事的看法。
《写作历程》
论十年写作,于是丹青先生从《纽约琐记》开始过了遍流水,他说他的文章大多不是自己开题的,除了《退步集》里几篇批评教育的文以外,为文总是应人邀约而作,《多余的素材》出版前因为原出版社总编辑(或是社长)几经考虑后觉得出版后会出事,愣是将已经印出一万册的书化作纸浆,后来另一个社的头找了陈丹青说:”我来出这本书,我有关系,不怕“。丹青先生开始感觉到那只无形的手的存在。
《音乐笔记》丹青先生同是应人之邀开始评论绘画以外的事情,后来他还说了摄影,结果也有越来越多摄影师想藉由他的影响力要求他给评论评论,丹青先生估计是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从讲座后的签售可以推测,他对读者的要求几乎来者不拒,合影、题字、写鼓励的话都行。《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和《音乐笔记》都在纽约完成,之后就回国当起了清华的教授。
回国之后,他开始接触“体制”并似乎与其格格不入,清华大学想将他驯化却失败了,《退步集》就成了丹青先生的咆哮,他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在语言,驴马猪狗没有语言,只有在快被宰杀之前,逼急了嘶叫几声,我被清华逼急了,就有了《退步集》。“,《退步集》之后,他先是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因为学生们开始觉得他在为他们说话,再后来人们觉得他是一个能”讲人话、讲真话“的人。
之后再持续写作的原因,是被告知有读者,一个读者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让他感知到,他就愿意写下去,于是有了之后的书,甚至他还开始应”华夏地理“之邀写了游记,他说从前他是最不爱看游记的,看别人写去玩的事有什么意思,还不如自己去!没想到自己也开始写了游记。
之后他还要写谈论近代史的东西,例如他现在开始谈文革、谈知青,还开始谈民国,他希望年轻人知道那些他们不知道但是却影响他们这一代人的事。
到了丹青老师写作20年的时候,他想挑出一些他觉得足以代表的文章,出版一本《自选集》。
《写作的渊源》
到了美国之后,他认识了木心先生,木心先生开始在沙发间办起了课堂,给丹青先生和当时一些在美华人讲起世界文学通史,历时5年,这个课堂将丹青先生与”文学“搭出了一条桥,木心成了将丹青先生送过桥的人,直到现在丹青先生对木心还是抱有相当高的敬意,以至于都不好意思告诉木心,他写了文章还出了书,出了不少。木心还是透过别人才知道丹青先生出了书。
在出国之前,关于写字的经历,他说到了当知青的时候,他说知青的生活,就是等信和写信,而所有的信,就象是写给别人的日记,而所有的日记,就象是写给自己的信。
~未完,待续。
偶然在豆瓣上看到他为推出2本新书在首图举办“十年写作”的讲座,这个讲座也呼应着他刚结束不久的“归国十年”画展,最近我正为写不出自己的藏行游记而对写作苦恼,他的讲座正像是老天爷给我的一盏明灯。
丹青先生在近2个小时的讲座与问答中,细数了自己写作的楔因、文学的一些经历、自己的写作与画、写作的一些习惯,还聊了许多对国内教育、体制以及时事的看法。
《写作历程》
论十年写作,于是丹青先生从《纽约琐记》开始过了遍流水,他说他的文章大多不是自己开题的,除了《退步集》里几篇批评教育的文以外,为文总是应人邀约而作,《多余的素材》出版前因为原出版社总编辑(或是社长)几经考虑后觉得出版后会出事,愣是将已经印出一万册的书化作纸浆,后来另一个社的头找了陈丹青说:”我来出这本书,我有关系,不怕“。丹青先生开始感觉到那只无形的手的存在。
《音乐笔记》丹青先生同是应人之邀开始评论绘画以外的事情,后来他还说了摄影,结果也有越来越多摄影师想藉由他的影响力要求他给评论评论,丹青先生估计是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从讲座后的签售可以推测,他对读者的要求几乎来者不拒,合影、题字、写鼓励的话都行。《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和《音乐笔记》都在纽约完成,之后就回国当起了清华的教授。
回国之后,他开始接触“体制”并似乎与其格格不入,清华大学想将他驯化却失败了,《退步集》就成了丹青先生的咆哮,他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在语言,驴马猪狗没有语言,只有在快被宰杀之前,逼急了嘶叫几声,我被清华逼急了,就有了《退步集》。“,《退步集》之后,他先是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因为学生们开始觉得他在为他们说话,再后来人们觉得他是一个能”讲人话、讲真话“的人。
之后再持续写作的原因,是被告知有读者,一个读者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让他感知到,他就愿意写下去,于是有了之后的书,甚至他还开始应”华夏地理“之邀写了游记,他说从前他是最不爱看游记的,看别人写去玩的事有什么意思,还不如自己去!没想到自己也开始写了游记。
之后他还要写谈论近代史的东西,例如他现在开始谈文革、谈知青,还开始谈民国,他希望年轻人知道那些他们不知道但是却影响他们这一代人的事。
到了丹青老师写作20年的时候,他想挑出一些他觉得足以代表的文章,出版一本《自选集》。
《写作的渊源》
到了美国之后,他认识了木心先生,木心先生开始在沙发间办起了课堂,给丹青先生和当时一些在美华人讲起世界文学通史,历时5年,这个课堂将丹青先生与”文学“搭出了一条桥,木心成了将丹青先生送过桥的人,直到现在丹青先生对木心还是抱有相当高的敬意,以至于都不好意思告诉木心,他写了文章还出了书,出了不少。木心还是透过别人才知道丹青先生出了书。
在出国之前,关于写字的经历,他说到了当知青的时候,他说知青的生活,就是等信和写信,而所有的信,就象是写给别人的日记,而所有的日记,就象是写给自己的信。
~未完,待续。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