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無間緣」一名二義
問:
《實證佛教導論》第185頁說:「第六識是前五識的等無間緣。」但末學從前讀過《成唯識論》,《成唯識論》對等無間緣(開導依)的開示:「是故八識各唯自類為開導依深契教理。」即眼識是眼識的等無間緣,意識是意識的等無間緣,而不能說第六識是前五識的等無間緣。(應當說第六識是前五識的俱有依。)請問我的理解對嗎?
答:
您所問的情形,屬於一名二義。也就是說「等無間緣」有兩個意思:一者相當於(異類、不同識的)俱有依,二者相當於(自類、同樣識種的)開導依。底下的經教,同為《瑜伽師地論》而有兩種解釋,第一為俱有依,第二為開導依。
「有四緣: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因緣者,謂種子。等無間緣者,謂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此是彼等無間緣。所緣緣者,謂諸心、心所所緣境界。增上緣者,謂除種子,餘所依,如眼及助伴法望眼識,所餘識亦爾。」《瑜伽師地論》卷3 (CBETA, T30, no. 1579, p. 292, a1-6)
「等無間緣者,謂前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滅,後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生。」《瑜伽師地論》卷85 (CBETA, T30, no. 1579, p. 775, c8-10)
真觀 2011/1/10
《實證佛教導論》第185頁說:「第六識是前五識的等無間緣。」但末學從前讀過《成唯識論》,《成唯識論》對等無間緣(開導依)的開示:「是故八識各唯自類為開導依深契教理。」即眼識是眼識的等無間緣,意識是意識的等無間緣,而不能說第六識是前五識的等無間緣。(應當說第六識是前五識的俱有依。)請問我的理解對嗎?
答:
您所問的情形,屬於一名二義。也就是說「等無間緣」有兩個意思:一者相當於(異類、不同識的)俱有依,二者相當於(自類、同樣識種的)開導依。底下的經教,同為《瑜伽師地論》而有兩種解釋,第一為俱有依,第二為開導依。
「有四緣: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因緣者,謂種子。等無間緣者,謂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此是彼等無間緣。所緣緣者,謂諸心、心所所緣境界。增上緣者,謂除種子,餘所依,如眼及助伴法望眼識,所餘識亦爾。」《瑜伽師地論》卷3 (CBETA, T30, no. 1579, p. 292, a1-6)
「等無間緣者,謂前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滅,後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生。」《瑜伽師地論》卷85 (CBETA, T30, no. 1579, p. 775, c8-10)
真觀 2011/1/10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