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撒哈拉
最近看书上瘾,索性把旧书都拿出来看。手里这本三毛的书是几年前单位的姐姐给我的。我想再也没有人会看过这本89年买到的书籍了吧。那姐姐也是爱书之人,书都存到纸页发黄了,还留着,一直留到送给我。如今,她已经不和我一个单位了,我还是时时会想起她。多数爱三毛的人,都是骨子里很浪漫、爱情至上的人。
我上学的时候,也买过三毛的书,很厚很厚的一大本三毛精选集。被表姐借走,再也没给我,那上面我还作了批注。当时的心情很幼稚 ,只不过是一个孩子的一种浅显的感悟而已。现在再看三毛的书,我眼泪都流了下来。还有一个版本是成套的,每本书都有一个名字,我最初看的那本叫做《撒哈拉沙漠》,从单位的图书馆里面拿来的,再也没还回去。后来又陆续去借别的书,《梦里花落知多少》之类的,但是都还了回去而且没有细看。只有撒哈拉大沙漠那一本,舍不得还给图书馆,一直自己珍藏,结果还是丢了。撒哈拉那本看过好多遍,每次看,都自己对着书本痴痴的笑。
我还喜欢淘旧书,原来在桂林路一带好多的旧书摊子,可以淘到很好的小说。我淘到过几本画家的传记,徐悲鸿的,列宾的等等。
还淘到一本三毛的书,别人写的。那时候才知道三毛上学的时候,因为一次体罚,被数学老师侮辱,得了抑郁症。在家里休学三年。而后,看了大量的书籍,后来又开始写作。其实,有人会说,因为这次经历才会让她成为作家,她应该感谢这位老师,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个可恶的老师应该去死。若三毛当时寻了短见呢??这位老师这辈子还有的活吗?摧残小孩子的心灵,是最可恶的事情。
所以我知道了三毛小时候的遭遇之后,特别难过。后来她自杀,我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成年之后的很多行为,都和童年的创伤是有关联的。
三毛留给世间的,不单单是美丽的文字,还有一种做人的态度,还有一点平凡而伟大的爱情。
撒哈拉大沙漠是三毛和荷西共同生活的地方。正是这段爱情,成就了三毛写作的鼎盛时期。我每次看这些文字,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读的时候,还在学校念书,那时候同学们每天看的是爱情小说,或者八卦杂志,看三毛的,唯独我一个。后来便在班级里传阅。学生时代的我,看书的时候,一节课都不会听,看困了就睡大觉。所以我上课的状态基本都是看课外书和睡大觉。然后梦里跟着老师做题。这种习惯一直到上班了还有。参加培训的时候,不睡觉就不叫听课,然后考试也照样过去了。还好还好。那时候,做梦梦到的是自己也有一头长发,穿着牛仔裤白衬衣,素面朝天的去流浪,想离开家,离开父母和老师,离开长春,去一个自己没去过的地方。好象那才叫做自由。那时候傻乎乎的,岁数还小。也不知道男朋友是什么。但是很羡慕三毛的荷西,怎么会那么可爱呢。而且英俊啊,谁不希望有一个英俊的男朋友,但是我看了好几遍,也没弄懂,男朋友到底是什么东东。
于是很羡慕三毛和荷西的生活。对那段文字,描写荷西遇到三毛的那段情景,永远不能忘记。17岁的荷西,才上高三。拿着一摞书,捏着帽子,在三毛楼下等他。被同学们笑为表弟。三毛那时候,已经大三了,每天和这个弟弟出去玩,到最后,荷西说让她等他六年,六年一过,就来娶她。这件事居然在六年之后应验了,长了大胡子的荷西,在沙漠里娶了三毛,三毛的帽子上,只别了一把香菜。
茫茫沙漠中的家,荷西每天都惦记着。总要跑回家来。不见了三毛就要四处问,有没有见过他的老婆。潜水的职业,是东奔西走的,这个潜水师,在三十岁的时候,一次意外,失去了生命。在三毛的生命中存在了13年的一个男孩子,突然就不见了。
其实他们很平淡,其实他们从未有过什么浪漫,其实他们从未有过惊天动地,其实他们从未有过什么海誓山盟。他们就像其他夫妻一样,也会吵架,也会生气,也为了生存奔波,但是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一个英俊多情的男孩子再来爱三毛,无论三毛走到哪里都跟着她的小跟屁虫 。
也许这就是最早的姐弟恋了吧,虽然爱得深,爱得苦,但是却爱的快乐。一旦失去,这一生也就没了指望。后来三毛的作品,再也没了生机,没了灵动。后来的《滚滚红尘》诉说着无奈和悲哀。没有了爱情的女人,是无助的。
丈夫对于女人而言,比男朋友对一个女孩子而言,意义要深刻的多。
那是一生的承诺,不是一时的欢愉。
荷西:Echo,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就娶你。
荷西:我的愿望是拥有一栋小小的公寓。我外出赚钱,Echo在家煮饭给我吃,这是我人生最快乐的事。
三毛:我们都还年轻,你也才高三,怎么就想结婚了呢?
荷西:我是碰到你之后才想结婚的。
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
三毛: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
荷西:。。。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
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吗?
三毛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荷西:我们结婚吧
三毛:我的心已经碎了。
荷西:心碎了可以用胶水粘起来。
荷西:我知道你性情不好,心地却是很好的,吵架打架都可能发生,不过我们还是要结婚。
荷西: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吗?
就这句话,三毛看了十遍,然后去散了个步,回来就决定嫁给大胡子荷西。
三毛:如果有来生,你愿意再娶我吗?
荷西:不,我不要。如果有来生,我要活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三毛打荷西。
荷西:你也是这么想的,不是吗?
三毛看看荷西:还真是这么想的
既然下辈子不能在一起了,好好珍惜这辈子吧!
三毛:即使是岸上的机器坏了一个螺丝钉,只修两小时,荷西也不肯在工地等,不怕麻烦的脱掉潜水衣就往家里跑,家里的妻子不在,他便大街小巷地去找,一家一家店铺问过去:看见Echo了没有?看见Echo了没有?
三毛: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答应我,重新娶个女人。
荷西:你神经,不和你说话!
三毛:神经也要说,你不娶,我死了也不会安心的。
荷西:要是你死了我一把火把家烧掉,然后上船漂到老死。
三毛:放火烧房子也好,只要你肯再娶。
荷西:要到你很老我也很老,两个人都走不动也扶不动了,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一齐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说:好吧!一齐去吧!
荷西:快许十二个愿望,心里跟着钟声说。
三毛: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
三毛:荷西在婚后的第六年离开了这个世界,走得突然,我们来不及告别。这样也好,因为我们永远不告别。
三毛:荷西·马利安·葛罗,安息,你的妻子纪念你!
三毛:在塞而维亚的雪地里我们已经换了心,你的心就是我的,而我的是你的,今日埋下去的是我们。
三毛:这一回卖掉了那幢海边的家回到台湾来,当我收拾行李的时候,把这对人形用心包好,夹在软的衣服里给带回来。关箱子的时候,我轻轻的说:“好丈夫,我们一起回台湾去罗!”
三毛:一年多前,有份刊物嘱我写稿,题目已经指定了出来:如果你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你将会去做些什事?
荷西听说了这件事情,也曾好奇的问过我---“你会去做些什么呢?”
当时,我正在厨房揉面,我举起了沾满白粉的手,轻轻的摸了摸他的头发,慢慢地说“傻子,我不会死的,因为还得给你做饺子呢!”
以后我又想到这份欠稿,我的答案仍是那么的简单而固执:“我要守住我的家,护住我丈夫,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权利的”
三毛:我总是在想荷西,总是又在心头里自言自语:“感谢上天,今日活着的是我,痛着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来忍受这一分有一分钟的长夜,那我是万万不肯的。幸好这些都没有轮到他,要是他像我这样的活下去,那么我拼了命也要跟上帝争了回来换他”
三毛:荷西,我回来了,几个月前一袭黑衣离去,而今穿着彩衣回来,你看了欢喜吗?
向你告别的时候,阳光正烈,寂寂的墓园里,只有蝉鸣的声音。
我坐在地上,在你永眠的身边,双手环住我们的十字架。
我的手指,一遍一又一遍轻轻划过你的名字——荷西·马利安·葛罗。
我一次又一次的爱抚着你,就似每一次轻轻摸着你的头发一般的依恋和温柔。
我在心里对你说——荷西,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这一句
那个想要成为拾荒者的纯真女孩
那个四处流浪漂泊却传统到骨髓的女子
那个敢爱敢恨永远自由永远善良永远美丽的可爱女人
那个才念高三的英俊男孩
那个义无反顾去撒哈拉等待自己美丽新娘的男子
那个有脾气的有童心的有爱的伟大男人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我们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
PS:三毛:原名陈懋平,汉族,浙江舟山人,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我上学的时候,也买过三毛的书,很厚很厚的一大本三毛精选集。被表姐借走,再也没给我,那上面我还作了批注。当时的心情很幼稚 ,只不过是一个孩子的一种浅显的感悟而已。现在再看三毛的书,我眼泪都流了下来。还有一个版本是成套的,每本书都有一个名字,我最初看的那本叫做《撒哈拉沙漠》,从单位的图书馆里面拿来的,再也没还回去。后来又陆续去借别的书,《梦里花落知多少》之类的,但是都还了回去而且没有细看。只有撒哈拉大沙漠那一本,舍不得还给图书馆,一直自己珍藏,结果还是丢了。撒哈拉那本看过好多遍,每次看,都自己对着书本痴痴的笑。
我还喜欢淘旧书,原来在桂林路一带好多的旧书摊子,可以淘到很好的小说。我淘到过几本画家的传记,徐悲鸿的,列宾的等等。
还淘到一本三毛的书,别人写的。那时候才知道三毛上学的时候,因为一次体罚,被数学老师侮辱,得了抑郁症。在家里休学三年。而后,看了大量的书籍,后来又开始写作。其实,有人会说,因为这次经历才会让她成为作家,她应该感谢这位老师,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个可恶的老师应该去死。若三毛当时寻了短见呢??这位老师这辈子还有的活吗?摧残小孩子的心灵,是最可恶的事情。
所以我知道了三毛小时候的遭遇之后,特别难过。后来她自杀,我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人成年之后的很多行为,都和童年的创伤是有关联的。
三毛留给世间的,不单单是美丽的文字,还有一种做人的态度,还有一点平凡而伟大的爱情。
撒哈拉大沙漠是三毛和荷西共同生活的地方。正是这段爱情,成就了三毛写作的鼎盛时期。我每次看这些文字,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读的时候,还在学校念书,那时候同学们每天看的是爱情小说,或者八卦杂志,看三毛的,唯独我一个。后来便在班级里传阅。学生时代的我,看书的时候,一节课都不会听,看困了就睡大觉。所以我上课的状态基本都是看课外书和睡大觉。然后梦里跟着老师做题。这种习惯一直到上班了还有。参加培训的时候,不睡觉就不叫听课,然后考试也照样过去了。还好还好。那时候,做梦梦到的是自己也有一头长发,穿着牛仔裤白衬衣,素面朝天的去流浪,想离开家,离开父母和老师,离开长春,去一个自己没去过的地方。好象那才叫做自由。那时候傻乎乎的,岁数还小。也不知道男朋友是什么。但是很羡慕三毛的荷西,怎么会那么可爱呢。而且英俊啊,谁不希望有一个英俊的男朋友,但是我看了好几遍,也没弄懂,男朋友到底是什么东东。
于是很羡慕三毛和荷西的生活。对那段文字,描写荷西遇到三毛的那段情景,永远不能忘记。17岁的荷西,才上高三。拿着一摞书,捏着帽子,在三毛楼下等他。被同学们笑为表弟。三毛那时候,已经大三了,每天和这个弟弟出去玩,到最后,荷西说让她等他六年,六年一过,就来娶她。这件事居然在六年之后应验了,长了大胡子的荷西,在沙漠里娶了三毛,三毛的帽子上,只别了一把香菜。
茫茫沙漠中的家,荷西每天都惦记着。总要跑回家来。不见了三毛就要四处问,有没有见过他的老婆。潜水的职业,是东奔西走的,这个潜水师,在三十岁的时候,一次意外,失去了生命。在三毛的生命中存在了13年的一个男孩子,突然就不见了。
其实他们很平淡,其实他们从未有过什么浪漫,其实他们从未有过惊天动地,其实他们从未有过什么海誓山盟。他们就像其他夫妻一样,也会吵架,也会生气,也为了生存奔波,但是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一个英俊多情的男孩子再来爱三毛,无论三毛走到哪里都跟着她的小跟屁虫 。
也许这就是最早的姐弟恋了吧,虽然爱得深,爱得苦,但是却爱的快乐。一旦失去,这一生也就没了指望。后来三毛的作品,再也没了生机,没了灵动。后来的《滚滚红尘》诉说着无奈和悲哀。没有了爱情的女人,是无助的。
丈夫对于女人而言,比男朋友对一个女孩子而言,意义要深刻的多。
那是一生的承诺,不是一时的欢愉。
荷西:Echo,你等我六年,我有四年大学要念,还有两年兵役要服,六年一过,我就娶你。
荷西:我的愿望是拥有一栋小小的公寓。我外出赚钱,Echo在家煮饭给我吃,这是我人生最快乐的事。
三毛:我们都还年轻,你也才高三,怎么就想结婚了呢?
荷西:我是碰到你之后才想结婚的。
荷西:你是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
三毛:如果我不爱他,他是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爱他,他是千万富翁我也嫁。
荷西:。。。说来说去你还是要嫁有钱人。
三毛:也有例外的时候
荷西:如果跟我呢
三毛: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荷西思索了一下:你吃得多吗?
三毛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荷西:我们结婚吧
三毛:我的心已经碎了。
荷西:心碎了可以用胶水粘起来。
荷西:我知道你性情不好,心地却是很好的,吵架打架都可能发生,不过我们还是要结婚。
荷西: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吗?
就这句话,三毛看了十遍,然后去散了个步,回来就决定嫁给大胡子荷西。
三毛:如果有来生,你愿意再娶我吗?
荷西:不,我不要。如果有来生,我要活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三毛打荷西。
荷西:你也是这么想的,不是吗?
三毛看看荷西:还真是这么想的
既然下辈子不能在一起了,好好珍惜这辈子吧!
三毛:即使是岸上的机器坏了一个螺丝钉,只修两小时,荷西也不肯在工地等,不怕麻烦的脱掉潜水衣就往家里跑,家里的妻子不在,他便大街小巷地去找,一家一家店铺问过去:看见Echo了没有?看见Echo了没有?
三毛: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答应我,重新娶个女人。
荷西:你神经,不和你说话!
三毛:神经也要说,你不娶,我死了也不会安心的。
荷西:要是你死了我一把火把家烧掉,然后上船漂到老死。
三毛:放火烧房子也好,只要你肯再娶。
荷西:要到你很老我也很老,两个人都走不动也扶不动了,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一齐躺在床上,闭上眼睛说:好吧!一齐去吧!
荷西:快许十二个愿望,心里跟着钟声说。
三毛: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
三毛:荷西在婚后的第六年离开了这个世界,走得突然,我们来不及告别。这样也好,因为我们永远不告别。
三毛:荷西·马利安·葛罗,安息,你的妻子纪念你!
三毛:在塞而维亚的雪地里我们已经换了心,你的心就是我的,而我的是你的,今日埋下去的是我们。
三毛:这一回卖掉了那幢海边的家回到台湾来,当我收拾行李的时候,把这对人形用心包好,夹在软的衣服里给带回来。关箱子的时候,我轻轻的说:“好丈夫,我们一起回台湾去罗!”
三毛:一年多前,有份刊物嘱我写稿,题目已经指定了出来:如果你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你将会去做些什事?
荷西听说了这件事情,也曾好奇的问过我---“你会去做些什么呢?”
当时,我正在厨房揉面,我举起了沾满白粉的手,轻轻的摸了摸他的头发,慢慢地说“傻子,我不会死的,因为还得给你做饺子呢!”
以后我又想到这份欠稿,我的答案仍是那么的简单而固执:“我要守住我的家,护住我丈夫,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权利的”
三毛:我总是在想荷西,总是又在心头里自言自语:“感谢上天,今日活着的是我,痛着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来忍受这一分有一分钟的长夜,那我是万万不肯的。幸好这些都没有轮到他,要是他像我这样的活下去,那么我拼了命也要跟上帝争了回来换他”
三毛:荷西,我回来了,几个月前一袭黑衣离去,而今穿着彩衣回来,你看了欢喜吗?
向你告别的时候,阳光正烈,寂寂的墓园里,只有蝉鸣的声音。
我坐在地上,在你永眠的身边,双手环住我们的十字架。
我的手指,一遍一又一遍轻轻划过你的名字——荷西·马利安·葛罗。
我一次又一次的爱抚着你,就似每一次轻轻摸着你的头发一般的依恋和温柔。
我在心里对你说——荷西,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这一句
那个想要成为拾荒者的纯真女孩
那个四处流浪漂泊却传统到骨髓的女子
那个敢爱敢恨永远自由永远善良永远美丽的可爱女人
那个才念高三的英俊男孩
那个义无反顾去撒哈拉等待自己美丽新娘的男子
那个有脾气的有童心的有爱的伟大男人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我们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林梢鸟儿在叫
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梦里花落知多少》
PS:三毛:原名陈懋平,汉族,浙江舟山人,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