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的阅读。
又是一年,忙完手里的事,刚好跨过一个新的年度,抽支烟老惯例,把今年看的书选出几本做个简短评论。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看。
这一年实在是太忙了,书买了不少,但看书的时间不多。
《今天的激情》
柏桦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几个华语诗人之一,我经常这么说是因为我时常忍不住要这么说。这本书柏桦写的那一代人关于诗歌、激情和没落。我没赶上那个时代,虽然我对洁癖有忌讳,不过诗歌就是这样,纯洁狂热。书里写的就是圈子里的人,你来我往,人走人留。还有在经济主宰这个国家以后难免会有的些许失落。当一群人最后终于被写进格式化的历史,一个时代结束了。仅仅是因为是柏桦写的才买,不过看过之后有觉得诗歌、设计、影像不过是一个圈子套一个圈子,一群人和另外一群人在里面晃来晃去,多少有点失望。
《此时此地》
艾写的,从朋友那借读的,还没看完,他的一些访谈。
《西方先锋派电影史论》
杨城推荐的,当当的时候顺便买了。一本2006年出的书,这类书很少见到,非常喜欢。这本是按时间和发展顺序对先锋派电影做了整理,提到的有些片子看多,大多都没看过,印象比较深的是美国先锋派的重要人物Maya Deren,因为以前看过她的《下午的网罗》和其它几部,黑白的,片子是那种具有启发性的。当然还提到了非常多对于先锋电影和影像艺术具有开创性的人物及导演,其中也有安迪。总之是本好书,可以经常翻翻,也许是个人习惯,我喜欢这种目录类的东西。
《顾城诗全集》(下卷)
从十五年前偶然看到顾城的句子到十五年后在单项街看到这本凤凰出的全集为止,十五年过去了,还是第一次仔细读他的全集。上下两册,装帧还不错。买回来直接读了下卷,个人觉得顾城早期那些成名诗都挺一般的。下卷才是顾城创作的精华所在。几乎每首都喜欢的反复去看,意象、词语、跳跃、节奏、干净而且清脆。绝对是那个时代最干净灵动、最细腻放纵的华语诗人。顺便带一句,下卷有一首诗和海子的那首《思念前生》很象,太象了,不知道是谁影响了谁。很多时候我们都能找到这种痕迹。比如博伊斯,谁让他这么强大呢。不过这首《思念前生》是海子所有写的东西里我最喜欢的一首,我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就想,这不象海子的东西啊。
《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插图第2版)
今年最有价值的书之一,关于电影镜头的技巧类的书。去年就说要出,一直等着。也是在单项街碰到,买回去看的爱不释手,我喜欢讲技术的书,全面细致,我爱技术。“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如何将拍摄前的构思以镜头为单位转化为可见的影像,诸如故事板制作、镜头的时空要素、镜头调度的原则、画面的构图、转场、叙事策略等。”
《涂鸦手记》
价格不便宜,作者是钟鸣,大学的时候读过他的一些诗歌作品,那时候就是才华横溢,这本刚读了一半,觉得内敛宽厚了许多,但内容仍然是洋洋洒洒不拘一格,确是很难见到的好文字。很多评论都说是文体大家,果然,作品是建立在扎实的汉语文化根基之上,显得庞杂跌宕、致密深厚。博学和智慧还是超越了普通的散文小说。唯一的问题是,对于我来说,对于这种阅读多少还是有些挑战。
《冷记忆1-5》
从去年就开始看,零零散散的看,到现在也没完全看完,博得里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就是这么不同。
《失控》
今年最喜欢的书之一,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作者是Kevin Kelly,如果让我评论,他的这本书一定是对当代以及未来社会形态、经济、科技、网络、生物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影响最大的著作。这本书是开放的,面向未知的,启发性的,这些启发性已逐一显现并主导这我们的存在以及人类的未来。可以作为我读过的最牛必的三本书之一(我还没想到其它两本的名字)。难得的是,我们有幸为这本书做了中文版设计,虽然几经周折,已经看不到我们设计的影子,但我已然很高兴。对于这本诞生在十年前的伟大著作来说,设计成什么样都无足轻重。
因为是由我们来做设计,所以在书还没出版的时候就先拜读过了。书中涉及了以上提到的诸多方面,并从分形学、控制论、群体关系、混沌学等诸多方面对世界、未来进行了开启性的阐释和展望⋯⋯。最后我想说的是:我被文明惊呆了。这种书只能出现在西方文明体系下。
《尤利西斯的凝视》
一本关于安哲以及他的影像的书,作为最喜欢的几个导演,对他了解太少了。这本书很详细,写的很好。安哲注定是个伟大的导演,因为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他对人们习惯看法的革命性的藐视。
《李银河文集006-虐恋亚文化》
草草的看了一遍,关于性和虐恋的调查和历史成因的一本书。这类型的书看的不多,所以拿出来提一下。
《沙发旅行》
一个朋友写的偏游记散文类的东西,很好看,很轻松。自己平时很少看这类的书,看到最后一页合上书居然也有一种想推开门去世界旅行的想法。当时写的一个简短文字:“看完巴比松这段刚好朋友叫我出去看个展览,路上讲给朋友听,他瞪大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听着电台里的英伦音乐,想起书中那些可爱的陌生人和大巴司机,让下午变得突然美好并且缓慢起来。”我不是一个生活的人,但这本书让我感觉到了美好。
《春秋来信》
大学时候买的,因为张枣的去世,又拿出来读了一遍。读完在豆瓣上看到很多人写的关于和张枣接触的文字,有点难过,诗人怎么渡过自己呢?一些人扛了,一些人衰了,难道没有别的?
《VIDEO ART》
关于影像艺术的一本书。好书,就是英文的,边查边看,累。国内这类书应该多翻译点,不过回过头来想想,费大劲翻译过来卖的还不如一本菜谱。这种事谁会去做呢。
《盐》
关于盐伴随人类发展的历史。挺好玩的一本,唯一让我厌烦的是书里面反复提到食物。不知道是写的原因还是翻译的原因,感觉象流水账,不过幸好我喜欢流水账的东西。
还有杉本博司的《直到长出青苔》、《另类表述》、《日本映画惊奇》⋯⋯
先这些吧,估计有错字,有时间再来修改。
写完这些已经2点多了,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两个多小时了。在开始的这两个多小时,我想到我在回顾关于文字的东西,这多少有点奢侈。
这一年实在是太忙了,书买了不少,但看书的时间不多。
《今天的激情》
柏桦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几个华语诗人之一,我经常这么说是因为我时常忍不住要这么说。这本书柏桦写的那一代人关于诗歌、激情和没落。我没赶上那个时代,虽然我对洁癖有忌讳,不过诗歌就是这样,纯洁狂热。书里写的就是圈子里的人,你来我往,人走人留。还有在经济主宰这个国家以后难免会有的些许失落。当一群人最后终于被写进格式化的历史,一个时代结束了。仅仅是因为是柏桦写的才买,不过看过之后有觉得诗歌、设计、影像不过是一个圈子套一个圈子,一群人和另外一群人在里面晃来晃去,多少有点失望。
《此时此地》
艾写的,从朋友那借读的,还没看完,他的一些访谈。
《西方先锋派电影史论》
杨城推荐的,当当的时候顺便买了。一本2006年出的书,这类书很少见到,非常喜欢。这本是按时间和发展顺序对先锋派电影做了整理,提到的有些片子看多,大多都没看过,印象比较深的是美国先锋派的重要人物Maya Deren,因为以前看过她的《下午的网罗》和其它几部,黑白的,片子是那种具有启发性的。当然还提到了非常多对于先锋电影和影像艺术具有开创性的人物及导演,其中也有安迪。总之是本好书,可以经常翻翻,也许是个人习惯,我喜欢这种目录类的东西。
《顾城诗全集》(下卷)
从十五年前偶然看到顾城的句子到十五年后在单项街看到这本凤凰出的全集为止,十五年过去了,还是第一次仔细读他的全集。上下两册,装帧还不错。买回来直接读了下卷,个人觉得顾城早期那些成名诗都挺一般的。下卷才是顾城创作的精华所在。几乎每首都喜欢的反复去看,意象、词语、跳跃、节奏、干净而且清脆。绝对是那个时代最干净灵动、最细腻放纵的华语诗人。顺便带一句,下卷有一首诗和海子的那首《思念前生》很象,太象了,不知道是谁影响了谁。很多时候我们都能找到这种痕迹。比如博伊斯,谁让他这么强大呢。不过这首《思念前生》是海子所有写的东西里我最喜欢的一首,我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就想,这不象海子的东西啊。
《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插图第2版)
今年最有价值的书之一,关于电影镜头的技巧类的书。去年就说要出,一直等着。也是在单项街碰到,买回去看的爱不释手,我喜欢讲技术的书,全面细致,我爱技术。“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如何将拍摄前的构思以镜头为单位转化为可见的影像,诸如故事板制作、镜头的时空要素、镜头调度的原则、画面的构图、转场、叙事策略等。”
《涂鸦手记》
价格不便宜,作者是钟鸣,大学的时候读过他的一些诗歌作品,那时候就是才华横溢,这本刚读了一半,觉得内敛宽厚了许多,但内容仍然是洋洋洒洒不拘一格,确是很难见到的好文字。很多评论都说是文体大家,果然,作品是建立在扎实的汉语文化根基之上,显得庞杂跌宕、致密深厚。博学和智慧还是超越了普通的散文小说。唯一的问题是,对于我来说,对于这种阅读多少还是有些挑战。
《冷记忆1-5》
从去年就开始看,零零散散的看,到现在也没完全看完,博得里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就是这么不同。
《失控》
今年最喜欢的书之一,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作者是Kevin Kelly,如果让我评论,他的这本书一定是对当代以及未来社会形态、经济、科技、网络、生物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影响最大的著作。这本书是开放的,面向未知的,启发性的,这些启发性已逐一显现并主导这我们的存在以及人类的未来。可以作为我读过的最牛必的三本书之一(我还没想到其它两本的名字)。难得的是,我们有幸为这本书做了中文版设计,虽然几经周折,已经看不到我们设计的影子,但我已然很高兴。对于这本诞生在十年前的伟大著作来说,设计成什么样都无足轻重。
因为是由我们来做设计,所以在书还没出版的时候就先拜读过了。书中涉及了以上提到的诸多方面,并从分形学、控制论、群体关系、混沌学等诸多方面对世界、未来进行了开启性的阐释和展望⋯⋯。最后我想说的是:我被文明惊呆了。这种书只能出现在西方文明体系下。
《尤利西斯的凝视》
一本关于安哲以及他的影像的书,作为最喜欢的几个导演,对他了解太少了。这本书很详细,写的很好。安哲注定是个伟大的导演,因为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他对人们习惯看法的革命性的藐视。
《李银河文集006-虐恋亚文化》
草草的看了一遍,关于性和虐恋的调查和历史成因的一本书。这类型的书看的不多,所以拿出来提一下。
《沙发旅行》
一个朋友写的偏游记散文类的东西,很好看,很轻松。自己平时很少看这类的书,看到最后一页合上书居然也有一种想推开门去世界旅行的想法。当时写的一个简短文字:“看完巴比松这段刚好朋友叫我出去看个展览,路上讲给朋友听,他瞪大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听着电台里的英伦音乐,想起书中那些可爱的陌生人和大巴司机,让下午变得突然美好并且缓慢起来。”我不是一个生活的人,但这本书让我感觉到了美好。
《春秋来信》
大学时候买的,因为张枣的去世,又拿出来读了一遍。读完在豆瓣上看到很多人写的关于和张枣接触的文字,有点难过,诗人怎么渡过自己呢?一些人扛了,一些人衰了,难道没有别的?
《VIDEO ART》
关于影像艺术的一本书。好书,就是英文的,边查边看,累。国内这类书应该多翻译点,不过回过头来想想,费大劲翻译过来卖的还不如一本菜谱。这种事谁会去做呢。
《盐》
关于盐伴随人类发展的历史。挺好玩的一本,唯一让我厌烦的是书里面反复提到食物。不知道是写的原因还是翻译的原因,感觉象流水账,不过幸好我喜欢流水账的东西。
还有杉本博司的《直到长出青苔》、《另类表述》、《日本映画惊奇》⋯⋯
先这些吧,估计有错字,有时间再来修改。
写完这些已经2点多了,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两个多小时了。在开始的这两个多小时,我想到我在回顾关于文字的东西,这多少有点奢侈。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