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游见闻---意大利之威尼斯.比萨斜塔.佛罗伦萨.罗马
进入意大利境内,窗外的景色与瑞士风光就截然不同了,有了农田和钢筋混凝土建筑。车行驶了110公里后抵达了闻名于世的水城---威尼斯。
10月3日
威尼斯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公元452年兴建,人口约34万。建在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威尼斯有“水上都市”之称。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它是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的港口,曾是地中海最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以生产珠宝玉石工艺品、花边、刺绣等著称。也是著名的旅游地。圣马可广场是城市活动中心,广场周围耸立着大教堂、钟楼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的房子都建在水上。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各种建筑风格的宫殿、豪宅和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我们在港口下船,沿水岸边的长道向圣马可广场前行,只见港囗停靠着一些游轮和其他大小船只,水中有穿流不息的各类船只来来往往。
前行中望见右侧有一座拱桥,名叫叹息桥。据说,过去这座挢的一头是关死刑犯的监狱,另-头则是法院。每当法院提审的死囚犯在跨跃这座桥时,知道死期到了,无奈只能长声叹息,此桥因此而得名。现在监狱和法院都不在了,此桥还让人参观,我想是为了警示世人罢了。
圣马可广场确实值得一看,除了有威尼斯的守护神--尊带翅膀的狮子像外,广场四周还有其他的建筑也非常雄伟壮观,设计风格很美很协调,看着让人兴奋。广场很大,成群结队的鸽子在广场中央与游人嘻戏,十分可爰。
穿过广场通往乘船码头的路边,还有一座圣马可大教堂,被人称为黄金教堂,里面坐着许多人,唱诗班的人们正在大声唱诗呢。
我们每6人乘坐一条贡多拉小船,船工都是意大利小伙子,他们熟练地撑着小船,带我们游览着水城中的大小水巷,行走于蜿蜒的水巷中,看着流动的清波,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这些房子看起来有些破旧,但横竖排列很整齐。横向的水道宽于纵向水道,船行起来也方便。有的门前还栓着一条小船,这是他们出入的交通工具。看来水位在不断上升,有的人家水已逼近进门台阶,铁栅栏门在水中已锈迹斑斑。看着这般情况,不由得担心起来,气候还在逐渐变暖,这些房子还能住吗?但这里的人日子过得还真优闲,有的人家的窗前还养着美丽的鲜花,有的人家还在后门囗小小的台阶上摆放着桌凳,好供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娱乐休闲,感觉很不错。
这里有一个水晶玻漓制造厂,不大。工人给我们现场表演了水晶玻璃工艺品制作的全过程,对于工人的高超技艺值得赞不绝口。他们门店内的各类玻璃制品更是品种繁多,式样新潮,制作精细,爰不失手。
10月3日
比萨斜塔
从威尼斯到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已近黄昏,我们匆匆赶往城北面的奇迹广场,想趁天黑之前一睹这座著名的钭塔。沿途有许多摊贩销售玩具.小饰品.服装及各种小礼品。一进入广场,就被这个大广场的一组宗教建筑振惊了,它们是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很有格局地摆布在这个绿茵广场上。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这些建筑均建在11-14世纪之间,钟楼建到笫4层时才发现整个建筑从第3层开始倾斜了,是由于地基不牢影起的。从远处看,钟楼在其它建筑的对比下明显倾斜许多,给人的感觉是马上就要倒了。由于它的倾斜,反而增添了这幅画面的整体美。比萨斜塔是圆形建筑,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目前的倾斜约10%,即5.5度,偏离地基外沿2.3米,是目前世界上倾斜度最高的一座奇特建筑。
1987年4月,国际古迹遗产理事会提名意大利比萨城的奇迹广场(包括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墓园)为世界遗产。
在比萨城内的一个中餐馆就晚餐。我们一路吃过的中餐馆都很忙禄,需排队等后。虽然就餐环境差点,但可解决我们的开水补给和上洗手间的问题。天已晚了,还得赶路住宿,一行人就着在该饭店门前的露天棚内的长条桌上吃罢晚饭。
当晚住宿佛罗伦萨附近酒店。意大利酒店与中国的酒店有类式之处,房间内除了没有牙刷牙膏和拖鞋外,有一次性口杯和无纺布毛巾。
电源插座的三个插孔成一字排开,我从没见过,用不起来,幸好白天买的矿泉水还没喝完。唉!这些西方人,为什么就不替外国来人着想呢?
10月4日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盆地中,阿诺河横贯市内,人口约44.4万,1865-1871年曾为意大利统一后的临时首都。
佛罗伦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它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15-16世纪,佛罗伦萨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全欧。全市共有40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及许许多多的大小教堂,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和珍贵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称。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保存地之一。
我们首先步入了市政厅广场,它是佛罗伦萨的政治中心。广场不很大,但有多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型雕像挺立其间,特别是那世界知名的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雕像更增添了这个广场的艺术气息。
然后再去参观花之圣母大教堂,也称佛罗伦萨大教堂.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大教堂钟楼前面有个小小的广场,与街道相通。站在广场上观望该教堂的门楼修饰工艺,技艺叫绝。教堂对面的墙壁上有一双开金门,显得非常豪华。站在广场上可以望见那个高高的雄伟而漂亮的教堂穹顶。
皮货工艺商店规模尚可,各类皮件品种居多,式样新,作工考就,很受大家欢迎,不过价格可观。
10月4日
罗马
罗马是意大利首都,全国第一大城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约280万。是古代罗马的发源地。已有2500余年历史。位于台伯河下游平原,东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约公元前二千年初,罗马人从东北移居于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纪筑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罗马城。公元756-1870年为教皇国的首都,1870年意大利王国统一后成为意大利首都,教皇国退至现在的梵蒂冈。 罗马城分古城和新城,古城居北,新城在南。新城是在20世纪20-50年代建成的,是拥有摩天大楼的现代化城市。而占城区面积40%的古罗马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那里有许多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闻名世界,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精美建筑和艺术精品。
我们是晚饭后才开始游览罗马古城的。沿途看到几个大片的古都遗址废墟,那里矗立着许多断璧残垣,庙墩孤柱,显示出它们曾经的辉煌。可惜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停留,只能坐在车上匆匆而过,听听当地导游的简单介绍,十分挽惜。我们步行经过了建于公元315年的凯旋门,它和法国的凯旋门比较起来小多了,由于没有灯光的照射,也没有宽阔而繁忙的马路衬托,有种它已被遗弃的感觉。稍前一点是著名的斗兽场,也没有灯光,让人觉得该处更黑暗.更血腥。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一部意大利电影的画面,斗兽场是对犯人的审判场,也是对死刑犯的处决场。罪犯被带到斗兽场内,分别与人决斗,与野兽决斗,供统治者们观赏取乐,同时,统治者根据犯人在这场决斗中的表观,当场决定犯人的死活,当然大多数人都会不死在这些兽蹄下,也会被判当场殊杀。那种胆颤心惊的血惺场面至今不忘。在夜色罗马古城里,我们还游览了自由英雄纪念碑及广场,许愿池,西班牙浪漫台阶,天使堡,威尼斯广场和玛利亚纪念碑。所有的景点都有些吸引眼球的精美雕塑作品,很漂亮,而且每个景点都有它们美丽的故事内容。据介绍,每年的12月8月,梵蒂冈教皇都会来玛利亚广场,为圣母玛利亚换戴花环,因为这天是她怀孕耶酥的日子。那天我们看见站在那里的玛利亚脖子上,确实是带着一个小小的花环。
太疲劳了,没兴趣再玩了,回罗马酒店休息。那晚吃的松子奶油冰激淋还不错。
10月3日
威尼斯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公元452年兴建,人口约34万。建在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威尼斯有“水上都市”之称。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期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350座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它是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的港口,曾是地中海最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以生产珠宝玉石工艺品、花边、刺绣等著称。也是著名的旅游地。圣马可广场是城市活动中心,广场周围耸立着大教堂、钟楼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的房子都建在水上。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各种建筑风格的宫殿、豪宅和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我们在港口下船,沿水岸边的长道向圣马可广场前行,只见港囗停靠着一些游轮和其他大小船只,水中有穿流不息的各类船只来来往往。
前行中望见右侧有一座拱桥,名叫叹息桥。据说,过去这座挢的一头是关死刑犯的监狱,另-头则是法院。每当法院提审的死囚犯在跨跃这座桥时,知道死期到了,无奈只能长声叹息,此桥因此而得名。现在监狱和法院都不在了,此桥还让人参观,我想是为了警示世人罢了。
圣马可广场确实值得一看,除了有威尼斯的守护神--尊带翅膀的狮子像外,广场四周还有其他的建筑也非常雄伟壮观,设计风格很美很协调,看着让人兴奋。广场很大,成群结队的鸽子在广场中央与游人嘻戏,十分可爰。
穿过广场通往乘船码头的路边,还有一座圣马可大教堂,被人称为黄金教堂,里面坐着许多人,唱诗班的人们正在大声唱诗呢。
我们每6人乘坐一条贡多拉小船,船工都是意大利小伙子,他们熟练地撑着小船,带我们游览着水城中的大小水巷,行走于蜿蜒的水巷中,看着流动的清波,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这些房子看起来有些破旧,但横竖排列很整齐。横向的水道宽于纵向水道,船行起来也方便。有的门前还栓着一条小船,这是他们出入的交通工具。看来水位在不断上升,有的人家水已逼近进门台阶,铁栅栏门在水中已锈迹斑斑。看着这般情况,不由得担心起来,气候还在逐渐变暖,这些房子还能住吗?但这里的人日子过得还真优闲,有的人家的窗前还养着美丽的鲜花,有的人家还在后门囗小小的台阶上摆放着桌凳,好供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娱乐休闲,感觉很不错。
这里有一个水晶玻漓制造厂,不大。工人给我们现场表演了水晶玻璃工艺品制作的全过程,对于工人的高超技艺值得赞不绝口。他们门店内的各类玻璃制品更是品种繁多,式样新潮,制作精细,爰不失手。
10月3日
比萨斜塔
从威尼斯到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已近黄昏,我们匆匆赶往城北面的奇迹广场,想趁天黑之前一睹这座著名的钭塔。沿途有许多摊贩销售玩具.小饰品.服装及各种小礼品。一进入广场,就被这个大广场的一组宗教建筑振惊了,它们是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很有格局地摆布在这个绿茵广场上。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这些建筑均建在11-14世纪之间,钟楼建到笫4层时才发现整个建筑从第3层开始倾斜了,是由于地基不牢影起的。从远处看,钟楼在其它建筑的对比下明显倾斜许多,给人的感觉是马上就要倒了。由于它的倾斜,反而增添了这幅画面的整体美。比萨斜塔是圆形建筑,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目前的倾斜约10%,即5.5度,偏离地基外沿2.3米,是目前世界上倾斜度最高的一座奇特建筑。
1987年4月,国际古迹遗产理事会提名意大利比萨城的奇迹广场(包括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墓园)为世界遗产。
在比萨城内的一个中餐馆就晚餐。我们一路吃过的中餐馆都很忙禄,需排队等后。虽然就餐环境差点,但可解决我们的开水补给和上洗手间的问题。天已晚了,还得赶路住宿,一行人就着在该饭店门前的露天棚内的长条桌上吃罢晚饭。
当晚住宿佛罗伦萨附近酒店。意大利酒店与中国的酒店有类式之处,房间内除了没有牙刷牙膏和拖鞋外,有一次性口杯和无纺布毛巾。
电源插座的三个插孔成一字排开,我从没见过,用不起来,幸好白天买的矿泉水还没喝完。唉!这些西方人,为什么就不替外国来人着想呢?
10月4日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盆地中,阿诺河横贯市内,人口约44.4万,1865-1871年曾为意大利统一后的临时首都。
佛罗伦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它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15-16世纪,佛罗伦萨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全欧。全市共有40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及许许多多的大小教堂,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和珍贵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称。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保存地之一。
我们首先步入了市政厅广场,它是佛罗伦萨的政治中心。广场不很大,但有多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型雕像挺立其间,特别是那世界知名的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雕像更增添了这个广场的艺术气息。
然后再去参观花之圣母大教堂,也称佛罗伦萨大教堂.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大教堂钟楼前面有个小小的广场,与街道相通。站在广场上观望该教堂的门楼修饰工艺,技艺叫绝。教堂对面的墙壁上有一双开金门,显得非常豪华。站在广场上可以望见那个高高的雄伟而漂亮的教堂穹顶。
皮货工艺商店规模尚可,各类皮件品种居多,式样新,作工考就,很受大家欢迎,不过价格可观。
10月4日
罗马
罗马是意大利首都,全国第一大城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约280万。是古代罗马的发源地。已有2500余年历史。位于台伯河下游平原,东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约公元前二千年初,罗马人从东北移居于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纪筑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罗马城。公元756-1870年为教皇国的首都,1870年意大利王国统一后成为意大利首都,教皇国退至现在的梵蒂冈。 罗马城分古城和新城,古城居北,新城在南。新城是在20世纪20-50年代建成的,是拥有摩天大楼的现代化城市。而占城区面积40%的古罗马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那里有许多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闻名世界,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精美建筑和艺术精品。
我们是晚饭后才开始游览罗马古城的。沿途看到几个大片的古都遗址废墟,那里矗立着许多断璧残垣,庙墩孤柱,显示出它们曾经的辉煌。可惜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停留,只能坐在车上匆匆而过,听听当地导游的简单介绍,十分挽惜。我们步行经过了建于公元315年的凯旋门,它和法国的凯旋门比较起来小多了,由于没有灯光的照射,也没有宽阔而繁忙的马路衬托,有种它已被遗弃的感觉。稍前一点是著名的斗兽场,也没有灯光,让人觉得该处更黑暗.更血腥。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一部意大利电影的画面,斗兽场是对犯人的审判场,也是对死刑犯的处决场。罪犯被带到斗兽场内,分别与人决斗,与野兽决斗,供统治者们观赏取乐,同时,统治者根据犯人在这场决斗中的表观,当场决定犯人的死活,当然大多数人都会不死在这些兽蹄下,也会被判当场殊杀。那种胆颤心惊的血惺场面至今不忘。在夜色罗马古城里,我们还游览了自由英雄纪念碑及广场,许愿池,西班牙浪漫台阶,天使堡,威尼斯广场和玛利亚纪念碑。所有的景点都有些吸引眼球的精美雕塑作品,很漂亮,而且每个景点都有它们美丽的故事内容。据介绍,每年的12月8月,梵蒂冈教皇都会来玛利亚广场,为圣母玛利亚换戴花环,因为这天是她怀孕耶酥的日子。那天我们看见站在那里的玛利亚脖子上,确实是带着一个小小的花环。
太疲劳了,没兴趣再玩了,回罗马酒店休息。那晚吃的松子奶油冰激淋还不错。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