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子弹飞》
我是12.6晚去奥体中心看的 《让子弹飞 》的首映礼
回来后同事问:好看吗
我给了一个大概六七分的评分吧
多数同事感到失望, 放弃去电影院的打算
这几天 《让子弹飞》 也上线有一段时间了
有同事讲,自己身边的朋友多数都夸《让子弹飞》 不错, 现在电影院里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后悔听了我的评价 没有去看
自己对于姜文的了解仅仅是从他的几部电影电视剧中了解得来,
一直觉得, 姜文是一个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情结的电影人,
拍电影 就是为了 表现他的艺术
于是就有多数朋友都看不太懂的《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这两部电影
相信《太阳照常升起》上映后那铺天盖地的舆论及不那么景气的票房,一定是极大地触动了导演
正如姜文导演在首映礼上说“他要拍一部大家看得懂的电影”
于是就有这部《让子弹飞》
导演相信, 其中的动作及情色元素一定可以吸引观众
坦率的说, 影片在一些细节上确实处理的不错,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也会时不时被一些细节逗乐,放声大笑
只是当走出奥体中心, 却发现又什么都回想不起来
有的就是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 可能是第一部向商业靠拢的作品吧,导演还没有完全摸准观众的笑点,有些台词包袱过于简单,缺乏深度;某些台词、动作有故意做情色处理的嫌疑
二 整个剧本略显单薄,故事情节有拼凑夸张之嫌
三 导演有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 可能是那个年代的人看《董存瑞》《邱少云》看多了 吧。
四 导演从艺术的极端走到了商业的极端, 整部影片艺术的成分几乎可以忽略。
五 汤师爷和黄四仁的角色 并不太需要葛优、周润发如此的一线演员,角色本身并没有多少可以发挥的地方,换两个二线的演员不见得就会在单纯表演上出什么差错—— 当然,葛大爷、发哥在宣传上是票房的保证。
放弃自己理想的坚持开始向社会妥协 ,可能这是我们很多人都要经历的。
回来后同事问:好看吗
我给了一个大概六七分的评分吧
多数同事感到失望, 放弃去电影院的打算
这几天 《让子弹飞》 也上线有一段时间了
有同事讲,自己身边的朋友多数都夸《让子弹飞》 不错, 现在电影院里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后悔听了我的评价 没有去看
自己对于姜文的了解仅仅是从他的几部电影电视剧中了解得来,
一直觉得, 姜文是一个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情结的电影人,
拍电影 就是为了 表现他的艺术
于是就有多数朋友都看不太懂的《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这两部电影
相信《太阳照常升起》上映后那铺天盖地的舆论及不那么景气的票房,一定是极大地触动了导演
正如姜文导演在首映礼上说“他要拍一部大家看得懂的电影”
于是就有这部《让子弹飞》
导演相信, 其中的动作及情色元素一定可以吸引观众
坦率的说, 影片在一些细节上确实处理的不错,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也会时不时被一些细节逗乐,放声大笑
只是当走出奥体中心, 却发现又什么都回想不起来
有的就是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 可能是第一部向商业靠拢的作品吧,导演还没有完全摸准观众的笑点,有些台词包袱过于简单,缺乏深度;某些台词、动作有故意做情色处理的嫌疑
二 整个剧本略显单薄,故事情节有拼凑夸张之嫌
三 导演有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 可能是那个年代的人看《董存瑞》《邱少云》看多了 吧。
四 导演从艺术的极端走到了商业的极端, 整部影片艺术的成分几乎可以忽略。
五 汤师爷和黄四仁的角色 并不太需要葛优、周润发如此的一线演员,角色本身并没有多少可以发挥的地方,换两个二线的演员不见得就会在单纯表演上出什么差错—— 当然,葛大爷、发哥在宣传上是票房的保证。
放弃自己理想的坚持开始向社会妥协 ,可能这是我们很多人都要经历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