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压力及压力之于爱情
(本文为社会科学论文,力求简单明了说明问题,不做文学渲染)
简单的说,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不平衡,比如物理学中的气压,水压,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产生,而社会学中的“压力”一词,同样如此。
根据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可以把压力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于外界因素的不平衡造成的,可称为“生理压力”
一种是由于内心因素的不平衡造成的,可称为“心理压力”
举例说明:
A和B同为公司职员,A每月工资2000,B每月工资1000。此时B会因为工资这个外界因素的不平衡而产生生理压力。
A和B同为公司职员,A每月工资2000,B每月工资1000,而A每月自愿拿出500送给B。这时候,A、B两人的工资一样了,但是由于B占了A的便宜导致A、B内心因素的不平衡,B会产生心理压力。
这两个例子很清晰的说明了两种压力之间的区别。
生理压力来自外界因素的不平衡,压力在处于低位的一方。
心理压力来自内心因素的不平衡,压力在处于高位的一方。
而造成这种不平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削弱自己,使对方相对高位;二是强化对方,使对方绝对高位。
心理压力并不是一定产生,它跟人的人格独立与否,道德感强弱有关系。
再举个例子:
妈妈跟儿子说:为了你上好学校,我们把房子买了,把工作丢了,balabala....这种话很容易让儿子产生心理压力,原因就是妈妈在通过自我削减,使儿子处于相对高位。
妈妈跟儿子说:这个东西好,我们舍不得用,给你!这个东西好吃,我们舍不得吃,给你吃!Balabala...这种话也很容易让儿子产生心理压力,原因是妈妈在通过强化对方,使其处于绝对高位。
当然不同孩子产生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这跟他们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和道德感的强弱有很大关系,总而言之,当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相信人人生而平等且道德感很强的人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心理因素处于相对或绝对高位的情况,他就会产生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与高位差和道德感等因素成正相关。
爱情中有一种古老的观点强调门当户对,这被后人指责为封建门第观念,经改良到现在强调要在精神上“门当户对”。而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是在着力避免爱情中压力的产生,不过一个是强调生理压力,而另一个强调心理压力。
很显然大家都认识到了爱情中压力的危害,所以想把它滋生的温床搞掉,搞了几千年,大概是一直没有成功的,比如:
某男扬言为了爱某女可以抛弃一切把学业废了生活误了最后连命也搭上了,这就是典型的削弱自己使对方处于相对高位。
某女声称为了爱某男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包括织毛衣,最后还倍儿煽情的说:我把我的一生都托付给你了!这就是典型的强化对方使其处于绝对高位。
这种心理压力的产生对爱情的危害是致命的,它会让爱情变得沉重,步履维艰,最终导致关起破裂,造就一批所谓被爱情伤透了心的痴男怨女。
而如果这种压力不幸存在于一段单相思的感情中,那其危害简直就是不言自明的了。上面人家好歹是两厢情愿,有压力人家可以一起扛,凑合凑合一辈子也就过去了,而对于单相思的你,如果一味给对方制造心理压力,对方想到的只会是赶紧摆脱而非去承担,所以这样只会让对方更加讨厌你害怕你远离你!
所以,对待爱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让她知道她比你高多少重要多少,而是让她感觉到两人在一起是心安理得的,轻松愉快的。
而追求爱人的最好方式,让我打个比方
应该像在菜市场卖菜,是的,我吆喝,我展示,我给你优惠,只是为了告诉你我想要向你出售新鲜健康的蔬菜,我不会用刀子威胁你让你购买,也不会跪下拉着你的衣服乞求你购买,我不会向你诉说这蔬菜多么来之不易,更不会命令你必须珍惜,我只是热情洋溢大大方方的告诉你,我卖菜,并会一直卖,值得被你或者别人买走。
至于你,我想你大概不会傻到因为你家旁边菜市场有个菜贩在卖菜而你路过他的摊位却没有买就产生心理压力甚至觉得不好意思再见这个菜贩吧!
这才是健康的“爱情买卖”,哈哈~
简单的说,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不平衡,比如物理学中的气压,水压,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产生,而社会学中的“压力”一词,同样如此。
根据造成这种不平衡的原因,可以把压力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于外界因素的不平衡造成的,可称为“生理压力”
一种是由于内心因素的不平衡造成的,可称为“心理压力”
举例说明:
A和B同为公司职员,A每月工资2000,B每月工资1000。此时B会因为工资这个外界因素的不平衡而产生生理压力。
A和B同为公司职员,A每月工资2000,B每月工资1000,而A每月自愿拿出500送给B。这时候,A、B两人的工资一样了,但是由于B占了A的便宜导致A、B内心因素的不平衡,B会产生心理压力。
这两个例子很清晰的说明了两种压力之间的区别。
生理压力来自外界因素的不平衡,压力在处于低位的一方。
心理压力来自内心因素的不平衡,压力在处于高位的一方。
而造成这种不平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削弱自己,使对方相对高位;二是强化对方,使对方绝对高位。
心理压力并不是一定产生,它跟人的人格独立与否,道德感强弱有关系。
再举个例子:
妈妈跟儿子说:为了你上好学校,我们把房子买了,把工作丢了,balabala....这种话很容易让儿子产生心理压力,原因就是妈妈在通过自我削减,使儿子处于相对高位。
妈妈跟儿子说:这个东西好,我们舍不得用,给你!这个东西好吃,我们舍不得吃,给你吃!Balabala...这种话也很容易让儿子产生心理压力,原因是妈妈在通过强化对方,使其处于绝对高位。
当然不同孩子产生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这跟他们是否具有独立人格和道德感的强弱有很大关系,总而言之,当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相信人人生而平等且道德感很强的人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心理因素处于相对或绝对高位的情况,他就会产生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与高位差和道德感等因素成正相关。
爱情中有一种古老的观点强调门当户对,这被后人指责为封建门第观念,经改良到现在强调要在精神上“门当户对”。而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是在着力避免爱情中压力的产生,不过一个是强调生理压力,而另一个强调心理压力。
很显然大家都认识到了爱情中压力的危害,所以想把它滋生的温床搞掉,搞了几千年,大概是一直没有成功的,比如:
某男扬言为了爱某女可以抛弃一切把学业废了生活误了最后连命也搭上了,这就是典型的削弱自己使对方处于相对高位。
某女声称为了爱某男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包括织毛衣,最后还倍儿煽情的说:我把我的一生都托付给你了!这就是典型的强化对方使其处于绝对高位。
这种心理压力的产生对爱情的危害是致命的,它会让爱情变得沉重,步履维艰,最终导致关起破裂,造就一批所谓被爱情伤透了心的痴男怨女。
而如果这种压力不幸存在于一段单相思的感情中,那其危害简直就是不言自明的了。上面人家好歹是两厢情愿,有压力人家可以一起扛,凑合凑合一辈子也就过去了,而对于单相思的你,如果一味给对方制造心理压力,对方想到的只会是赶紧摆脱而非去承担,所以这样只会让对方更加讨厌你害怕你远离你!
所以,对待爱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让她知道她比你高多少重要多少,而是让她感觉到两人在一起是心安理得的,轻松愉快的。
而追求爱人的最好方式,让我打个比方
应该像在菜市场卖菜,是的,我吆喝,我展示,我给你优惠,只是为了告诉你我想要向你出售新鲜健康的蔬菜,我不会用刀子威胁你让你购买,也不会跪下拉着你的衣服乞求你购买,我不会向你诉说这蔬菜多么来之不易,更不会命令你必须珍惜,我只是热情洋溢大大方方的告诉你,我卖菜,并会一直卖,值得被你或者别人买走。
至于你,我想你大概不会傻到因为你家旁边菜市场有个菜贩在卖菜而你路过他的摊位却没有买就产生心理压力甚至觉得不好意思再见这个菜贩吧!
这才是健康的“爱情买卖”,哈哈~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