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囊顺会,所以无咎
有志之士,在大志未展时往往牢记“志存于心而不张于口”,因此潜居抱道,隐藏起自己的锋芒,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进行表露,因此能够免于咎责。
毛遂是战国晚期人,曾在赵国平原君门下为食客三年,一直默默无闻,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围赵都邯郸,平原君急赴楚国求救援兵,在门客中挑选20名文武具备的随行人员。左挑右选得19人,毛遂以囊锥自喻,说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脱颖而出了,并自荐同往。19人谓其傻皆讥笑之。至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日出而言,日终不决。众人无奈,毛遂展露才华,按剑而上,陈述利害,威言并加,使楚王答应派兵救赵,同意马上发兵救赵,并立即歃血为盟。众皆佩服至极,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遂待毛遂为上客。
正是因为毛遂隐忍三年,一朝把握机会施展才华,便得以才惊四座、一鸣惊人,位列上宾之席。
毛遂是战国晚期人,曾在赵国平原君门下为食客三年,一直默默无闻,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围赵都邯郸,平原君急赴楚国求救援兵,在门客中挑选20名文武具备的随行人员。左挑右选得19人,毛遂以囊锥自喻,说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脱颖而出了,并自荐同往。19人谓其傻皆讥笑之。至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日出而言,日终不决。众人无奈,毛遂展露才华,按剑而上,陈述利害,威言并加,使楚王答应派兵救赵,同意马上发兵救赵,并立即歃血为盟。众皆佩服至极,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遂待毛遂为上客。
正是因为毛遂隐忍三年,一朝把握机会施展才华,便得以才惊四座、一鸣惊人,位列上宾之席。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