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流浪记【第二章:住在哪】
![]() |
船屋 |
这一次来鼓浪屿,觉得可能是淡季,房间会比较好找,所以就没有订房。可是其实因为刚好赶上周末,住处很不好找。这次在岛上的四个晚上,我换了三个住处,所以对于住在哪这个话题好像比较有话语权。不过这一章写的比较随性,可能有些内容和主题的关系不大。大家见谅。
1.娜雅家庭旅馆
晚上十点上岛,下了船,船上那本来好多同来岛上的游客们都渐隐在了夜幕里,全在这座夜晚都不怎么见路灯的小岛上消失不见。剩下的,仅仅是无尽的安静的夜晚。没有地图,所以开始漫无目的的寻找。提醒各位,来鼓浪屿的话,还是提前定好旅社比较好,就算是想体验不同的旅社也应该提前一一定好,如果是第一次来的话。因为晚上发现有露宿街头的可能还是非常冒险的。
从钢琴码头顺着左手边的鹿谯路走上去,看见一个买饮料和明信片的老阿姨的店还亮着灯,便上去询问附近有无住处,阿姨说明天是周末估计现在都住满了,拐角那里有一家,去问问吧。可是沿路问过去,很多家都没有房间了,而且那些安静的小院子的主人们多在锁门准备休息了。忐忑。还迷失在复兴路同福建路交错的巷弄里,周围是浓浓的夜色和暗黄的温暖的路灯微弱的光芒。有些惶然。手里仅有的是那本《迷失鼓浪屿》里面小小的岛屿地图。这是我对鼓浪屿的最初印象,后几天才突然发觉,我竟刚踏上这座岛时就撞见最有味道的街巷。而且是夜晚的她,带着一点点一点点的妩媚和娇羞。
毫无头绪地在无人的街巷中瞎走的时候,遇到一个住在岛上的年轻人,请他引路,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是就在那个转角,我第一次看到了那座天主堂,夜幕下的天主堂。当然这座建筑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她对面有一片不知道要用来干什么的工地,就在福建路旁边,有点煞风景。绕了一大圈,终于在著名的娜雅找到了容身之地。当然只有一晚,周末的房间全部被订满。
娜雅很著名,其实我很奇怪为什么,难道是因为以前这里是张三丰的家?娜雅家庭旅社是原来的德国领事馆,是一栋外墙蓝色的两层房子。有个小花园在侧面,地方不是特别大。它距离码头很近(而我是只瞎子猫,转了一个大圈),又是所谓的一个景点,早晨大概从七点多钟快八点的时候,就开始有各种各样声音的大喇叭经过窗户根:“从XXX来的朋友们,现在我们的左手边这座蓝色的房子就是原德国领事馆……”所以要是住娜雅的话想睡懒觉是不太可能的。对于穷游一族,娜雅的价格还算比较合理,如果不去住楼上的话。楼下的小左房和小右房价格是110元每天,屋里有一张双层床,一个小床头柜,没有卫浴。但是距离卫生间的距离蛮近的。
娜雅家现在发现三只猫,一只肥肥的白猫,一只很小的花的,一只看起来饱经沧桑的虎皮。住进来那一晚他们其中一只还给我准备了一场“非常热情的欢迎礼”。不过这个故事放在后面再说吧。
因为在娜雅只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被吵醒之后就退房出去了,所以在这里没有认识什么人,对他家的公共设施也没什么体会。只是门口那块木头牌子,我盯着它发了很久呆:“如果幸福不在路上,那一定在路的尽头”。我读不透这句话,猜不透写下它的人的感情。带来回归的那张明信片上,似乎有些满是不确定的笔触写着我的名字和这句话。也许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明白文字里的东西。其实这次旅行最初最初的动机,便是“回来”鼓浪屿,寻找一个答案。可是其实这里没有任何答案等着我,反倒找到了发现了一些我不曾计划遇到的东西,更珍贵的。只是第一天的我,觉得答案好像能出现在这个木板上,也许是明信片上那句子的出处,一切的开始。
![]() |
如果幸福不在路上,就在路的尽头. |
不过所谓“路上”和“路的尽头”,都没什么好说的。就好像第二日睡在我曾经睡过的那张床的人,我们有这样紧密的接触,可是仅仅一天之隔,我们就永远都不会认识对方。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就像有些朋友总会主动想起你,而有的,需要你每次都主动寒暄。会主动在意你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不是社交达人。可其实即使是为自己也要把生命变得丰富起来,不是做给什么人看,为自己便好。
![]() |
失焦 |
2.鼓浪屿国际青年旅舍
![]() |
鼓浪屿国际青年旅社 |
它是娜雅的隔壁,相邻的院子。去问的时候,只剩下大家房的一张床位了。决定还是找找有没有女生房或者其他可以住的地方,就没有在这一间落脚。不过后来见过一面的D5000哥哥住在那间大家房里,所以对里面还是略有了解的。院子比娜雅的要大很多,遇到好玩的人的几率也大些(因为娜雅价格还是更适合情侣出行或者全家)。价格比同属青年旅社的鹭飞要便宜一些,可能因为开的比较早吧。不过旅社的环境和条件因为年龄老所以不是那么的好。
![]() |
圣诞涂鸦 |
据说这个院子里有很多很多只猫,但是我一只都没有见到,也可能是因为天气太冷猫全都不出来了。另外听D5000哥哥说,不知道为什么,旅社住的很满但是公共区域没什么人。听起来不太温馨呀。还有就是,和娜雅一样早晨会有各种各样的导游小姐先生们持续不断地提供大喇叭叫早服务。不过好在旅社本身不是什么历史遗迹,至少不会站在窗户根底下嚷嚷。第二天,我们大家在一起聊天,D5000哥哥说起了早上的特殊叫早服务,看我一脸苦相地看着他,忽然善解人意地来了一句:“哦哦对,这还有个比我早一站的呢。”
3.嫣然小屋咖啡旅馆
在岛上的第二天,天气很冷,能穿的衣服都被穿上了,于是背了两个镜头和那本书(迷失·鼓浪屿)在背包里,开始了在岛上的游荡,一大目的就是找地方住。从大头咖啡寄了第一批明信片出去之后,就在对面的小岔路进去,找到了嫣然小屋。
我在这里住了两天,小屋的主人是姐妹两个,姐姐很安静,妹妹很爱笑。
小屋位于泉州街上,离繁华的龙头路不远,但是又不会很吵,门口的街上有几家奶茶咖啡店,包括大头咖啡还有茶语时光,还有那个专门寄明信片的船店也在附近。距离泉州街的三角小广场也很近,小吃街馅饼店要什么有什么。如此方便的位置,出门右手边是繁华的龙头路,左手边走上去一点就很安静了,夜晚也很少有路灯。很安静。
小屋还是更加适合全家来度假的。不过如果是淡季的话特价房99一天也还算比较便宜。旅社一共有三层,每一层都有一个露台,有个很小很精致的院子,院子里有厨房如果想自己做饭也是可以的。楼顶有一个小露台,主人家养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仙人掌在上面。从露台上可以看到四下里鼓浪屿经典的红顶子,从四面向远处延伸。
![]() |
于嫣然小屋楼顶眺望 |
一层房间不多,但是最便宜,主要是一个温馨的小咖啡厅,还有一台公用电脑。一面墙上是一幅巨大的手绘地图,粗粗的线条勾勒出那些交错的巷弄与街道。
![]() |
嫣然小屋手绘地图 |
房间的价格是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的,到第三层大约就是三百多了。房间很干净,不过有一点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家的床好硬就好像在木板床上直接铺了层床单一样,每天早上起来都浑身痛。
小屋的本子封面上写了一句“喜欢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没有方向的,一如鼓浪屿的路”这句话说的很对,没错没错鼓浪屿的路是一种感觉,喜欢或是平淡,都是一种感觉。时常觉得,这些路仿佛会变幻一般,不同的感觉,同样的路会走到不同的地方。发觉自己好像很久没有很浓烈的感情体验了,喜欢或是厌恶,好像已经陌生而遥远得似童年的记忆一样了。没有喜爱和厌恶,变得平静,然后小心翼翼。我想当人开始不再对生活抱有一种热情了,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哪怕是仅仅对于一件事情,有热情的人都很可爱。像是Phoenix拿起相机,或是肖先生谈论他的钢琴曲时候那种具有感染力的明亮感情。而我是个平静却没有主见的人,有时候渴望有一个人能够用毫无杂质的热情点亮我的感情,如不是这一路遇到很多同在旅途有着各种生活的人们,我所看到的,也许仅仅是一座阴冷的岛。
4.鹭飞国际青年旅社
鹭飞在鼓新路上,位置比较高视野很开阔。而且鼓新路相对泉州路那边少了很多商业化的元素,会安静很多。鹭飞是个有点地中海风格的青年旅社,一切都很新都是白色和蓝色。店门临街,有个长条形的小后院,看起来房间数量比鹿谯路那边要少些。不过就是价格好贵,四人间的女生房要70块天,对我来说真是蛮高的价格。
同样的,我也没有落脚在这间青年旅舍,Fi安娜姐姐住在这。我们约好了在这里见面,她check-in之后我们一起铺床单,把东西都整理好。她住在101房,是四人间的女生房,房间蛮大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柜子可以放东西。这里的设施都很好,比如这里公共卫生间就在房间门口,很干净很方便,不像娜雅的是在屋子外面自己搭的一间小屋。店员们都很热情,Fi安娜姐姐有天晚上讲给我说他们都说店主长得很像阮经天!可惜啦没有亲眼见到,也不知道属不属实。一个从四川来的帅哥店员还会给大家做晚饭吃,一群人交换着彼此经历的故事,这才是一场真正的旅行。
就在这一间蓝白的小旅社里我们还听到一个浪漫到窒息的故事。不过这个也放在后面再讲吧。
5.宾悦旅社
真正的鼓浪屿生活是什么样子?其实很多很多来岛上很多次的人都不一定了解。非得在那些墙都斑驳的的老房子里住上一阵才会知道。前面说的那些旅社,虽然各具特色,文艺浪漫又小资,但他们任何一个都不具有鼓浪屿的性格。
宾悦旅社,不管是书上还是网上都说她是一间老式旅社,也许是岛上最便宜的住处,Air夫妇写他们的书的时候,这里是20一张床位,40是一间屋子。现在有些涨价,床位是40一天 ,房间是80,有一间带单独卫浴的大概也是一百出点头。岛上再没有更便宜的住处了。
宾悦就在三一堂旁边,在花园里便能看见高高的红色的十字架。虽然只是最后一天住在这里,但是来岛上的第一天,我就被它的门楼,花园和毫无修饰的老别墅吸引住了。要找到宾悦并不容易,它的大门在一个窄窄的小巷的尽头,门楼很老式,不施粉黛。有时候铁门虚掩,你根本不会想到里面还有一个仿似能留住时光的大院子。轻轻地,轻轻地推门进去,一瞬间,院子外面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就好像进入了一个时间不会流动的幻境里。
![]() |
宾悦旅社 |
院子里所有的植物都仿似未经修剪,长的那般自然茂盛。院内有一株很老很老的榕树,树上斑驳的牌子说这位老人已经有一百五十岁高龄,长长的气根像胡子一样几乎垂到地面上来。浓绿,浓得几乎辩不出颜色来。我一直都觉得,有年头的东西都带有一种古老的神秘感。这棵老树,看到了多少的故事,听过多少人的欢笑与哭泣。他一定知道,这座房子的变迁故事。可是如今他只是这样安静地站着,带着一种不怕时光的安宁微笑。他也许是这院子和这老房子的守护神,像个父亲一样慈爱地看着一切。树下有一张小石桌,几把小石椅,安宁的画面便因此更加完整。古老的东西多是不常变化的,因为他们并不惧怕时间。而人是善变的,大概是因为,一辈子,这时间短如须臾。
![]() |
老榕树 |
再过去,就是一张长条石台,上面随意地摆着一些茂盛的盆栽,长的很恣意,本来盆栽中间摆放的白瓷雕塑和一只线织的大蓝兔子都被挡住若隐若现了。院子里除去很多鼓浪屿随处可见的绯红色三角梅,还有一株白色的三角梅,书上说它们非常少见,而她在这里,开的这样自然和平静。院子里的空气的味道带着一种清凉的甜,不知道是哪种植物的香味。
![]() |
白色三角梅 |
再来就是这座老别墅,样子很经典很规矩,两层高,上下两层都有方柱带拱门的走廊。房子是有些深的燕麦面包颜色。很老旧却很温暖。白天房子里黑洞洞的,凉凉的,走进去可以闻到一股只有老房子才有的潮湿味儿。有人说记忆里很大成分都是味道,老房子的味道让我想起很多很多,小时候的事。
![]() |
宾悦的老别墅 |
老板陈叔是个海归,从父亲那里继承来这座两层高的,也许从前很辉煌的别墅。开了一家旅社,岛上最便宜的旅社,给真正安安静静得探寻鼓浪屿的旅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歇脚之地。每次谈到厦门政府对鼓浪屿的改造,陈叔都显得很气愤,但也无能为力。他说鼓浪屿都不是鼓浪屿了,在这里居住的靠岛屿旅游谋生的人们很多都不是了解历史的老鼓浪屿人。他们不知道鼓浪屿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岛。可是一个人无法改变世界,他所能做的只有保护自己拥有的这一栋房子和一方院子。听小万说,网上有住过宾悦的人说她两次来鼓浪屿时间相隔了十年,十年,足够沧海桑田的时间,而宾悦旅社却没有变化,依旧带着一种岁月的优雅,用老旧而安详的面容迎接她。是什么一种感觉呢?仿似在宾悦,时间并不曾流走。她是不是仿佛又是十年前那个少女,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看院子里开得灿烂的那株白色的三角梅?再次走进院子的时候,她会不会突然卑微地感到一种接近永恒的静止?
![]() |
台阶上的盆景 |
旅社只有一层是客房,老板一家住在楼上。房间很干净,床位都是单人老式木板床,八人间里八张小床整齐地排列起来,像极了寄宿幼儿园的小宿舍。房间都是老板用PVC板子自己隔起来的,所以上面是空的,住隔壁的人晚上都可以一起聊天。最靠外侧的两个房间是有很大的窗户的,白天拉起窗帘,可以看见外面葱茏茂密的树。因为外面花园植物茂盛,所以即使到了冬天,也有文字,旅社的蚊帐也很老式,是从天花板上吊下来一个竹圈的蚊帐。公用洗手间和盥洗的水池都在屋后。虽然都在室外但是都很干净。晚上出去洗漱的时候,抬头竟看到了很明亮的星星。
在宾悦遇到了很多从各地来的女孩子,茵茵,小万还有曲艺,还有杭州的两个女孩。只是后悔没有早点搬过来,就能早一点认识他们。
不知道很多年之后,有一天我的女儿也像我现在的我这般大的时候,我再回到宾悦,会不会依旧能够坐在榕树下的石椅上,仿似一切不曾改变,时间没有流动一般。
![]() |
布兔子 |
鼓浪屿流浪记 系列
第〇章:序
第一章:怎么来
第二章:住在哪
第三章:吃什么
来源: 线条里的柒月阳光 | 本文链接: http://www.guanxin.name/733/
翡翠粤语歌词 http://feitsu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