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还是人民艺术家的郭德纲致敬
郭德纲道歉,确实是得分之举。若是他真情流露,固然不错;即便是审时度势后的虚与委蛇,也可称高明。虽然这个道歉真的把BTV置于龌龊尴尬的境地。
大凡“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都带着些叛逆和抗拒的调调,调侃威权,标新立异。
拿我的个人感受来说,“相声瓦舍”是以知识分子的清高审视社会;黄子华是欲融入香港主流娱乐圈不成后的另辟蹊径;郭德纲更是以“非主流”自居,居江湖而对抗庙堂;即便是周立波这个自宫男,初出茅庐时也以“周立波扮演的周立波,与周立波本人毫无关系”的小聪明为幌子,乱打擦边球。
一两年前,和袁鸿聊过一次;作为当年郭德纲兴起时的媒体推手之一,他好像很耻于当年作为,也不屑于其时郭德纲“小人乍富”的作派。
但在我看来,这很有些洛丽塔情结的阴影(虽然将郭德纲比作萝莉实在有点恶心):把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幼女浇艳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不好好往原先规划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道路上奋进,却立即自立为深陷柴米油盐的悍妇,叫人情何以堪,幻灭,于是幻灭。
我不想去过多探讨体制外风餐露宿的不安全感,只要郭德纲还能持续提供些像样的作品,同时保持不妥协的独立姿态,我就投票给他,即便“在这个行业的正气与江湖气之间他选择了江湖气”。另外,由于周立波老先生这个参照物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民间搞笑艺人的立身标准,令我眼中的郭德纲越发高大起来……
我觉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艺术家”到“人民艺术家”的转变,基本能够给予不算离谱的评价。拿张艺谋为例,从《红高粱》到《活着》的“第五代导演”,变为《英雄》和《十面埋伏》的国际大导,再到奥运会开幕式的国师降临,各位的基本态度好像是怀有复杂情愫的扼腕叹息。可是,连瑞芬﹒斯塔尔面对希特勒提供的无限资源都难以抗拒,那么人民艺术家向强权政府或者强权人物的靠拢,我们又能多说什么呢?郭德纲那可以预见的半推半就,我和你,心连心,也就从了师太吧!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对于人民艺术家的膨胀,我也只好放低标准,只要他不装B,不自宫;甚至他自宫后不洋洋得意,还能贴个假胡子示人的,我也还能体贴入微的将心比心一下。从喜欢到尊重,从希望到幻灭,再从惋惜到怀念,大多如此!
大凡“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都带着些叛逆和抗拒的调调,调侃威权,标新立异。
拿我的个人感受来说,“相声瓦舍”是以知识分子的清高审视社会;黄子华是欲融入香港主流娱乐圈不成后的另辟蹊径;郭德纲更是以“非主流”自居,居江湖而对抗庙堂;即便是周立波这个自宫男,初出茅庐时也以“周立波扮演的周立波,与周立波本人毫无关系”的小聪明为幌子,乱打擦边球。
一两年前,和袁鸿聊过一次;作为当年郭德纲兴起时的媒体推手之一,他好像很耻于当年作为,也不屑于其时郭德纲“小人乍富”的作派。
但在我看来,这很有些洛丽塔情结的阴影(虽然将郭德纲比作萝莉实在有点恶心):把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幼女浇艳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不好好往原先规划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道路上奋进,却立即自立为深陷柴米油盐的悍妇,叫人情何以堪,幻灭,于是幻灭。
我不想去过多探讨体制外风餐露宿的不安全感,只要郭德纲还能持续提供些像样的作品,同时保持不妥协的独立姿态,我就投票给他,即便“在这个行业的正气与江湖气之间他选择了江湖气”。另外,由于周立波老先生这个参照物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民间搞笑艺人的立身标准,令我眼中的郭德纲越发高大起来……
我觉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艺术家”到“人民艺术家”的转变,基本能够给予不算离谱的评价。拿张艺谋为例,从《红高粱》到《活着》的“第五代导演”,变为《英雄》和《十面埋伏》的国际大导,再到奥运会开幕式的国师降临,各位的基本态度好像是怀有复杂情愫的扼腕叹息。可是,连瑞芬﹒斯塔尔面对希特勒提供的无限资源都难以抗拒,那么人民艺术家向强权政府或者强权人物的靠拢,我们又能多说什么呢?郭德纲那可以预见的半推半就,我和你,心连心,也就从了师太吧!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对于人民艺术家的膨胀,我也只好放低标准,只要他不装B,不自宫;甚至他自宫后不洋洋得意,还能贴个假胡子示人的,我也还能体贴入微的将心比心一下。从喜欢到尊重,从希望到幻灭,再从惋惜到怀念,大多如此!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