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之我见——兼及勃拉姆斯
我理解音乐上的浪漫主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作为时代的浪漫主义,即浪漫主义时代。上可追溯至莫扎特的姻亲韦伯,由贝多芬、舒伯特开启,下至20世纪的理查施特劳斯、埃尔加和拉赫玛尼诺夫,并与现代主义时期有重叠。
2、作为音乐创作技法和体裁的浪漫主义。比如这一时期音乐旋律的丰富,乐句变长,表情幅度加大;曲式更为自由灵活,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前奏曲、夜曲,以及交响诗和比前代更多的艺术歌曲,这些形式的广泛大量运用。
3、作为体现在乐曲中的个人气质的浪漫主义。虽然浪漫作为一种个人的内心气质与情感存在于各个时代的人群之中,但并非在每个时代的音乐中都能得到强烈的体现与表达,比如现代主义音乐,就不再专注于表现个人的内心情感。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将这种个人的内心气质之表达推向了极致。
上述三个层次,第三层次是核心,是基础,为了实现它,必然出现第二层次的浪漫主义,而这种浪漫主义音乐实践的蔚为盛行,就形成了第一层次的浪漫主义时代。
以上述这三个层次为标准来衡量,勃拉姆斯身处浪漫主义时代,在音乐的创作上亦专注于通过作品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与感受。从形式上讲,尽管勃拉姆斯回避交响诗和标题音乐,没有写过歌剧(但作有许多艺术歌曲),喜欢运用奏鸣曲式和传统的四乐章无标题交响曲,使其看上去似乎“古典其面”,但其旋律和乐句的长度与发展,都超越了古典时期所推崇的乐句应尽量简短的标准,并且他作品中的力度与戏剧性的表情幅度也远远超越了作为早期浪漫主义者的舒伯特和门德尔松,在这一点上,我甚至可以说,勃拉姆斯的音乐连“面相”都是浪漫而非古典的,更不用说其音乐内容上所具有的“浪漫其心”的特质了。所以,毋庸置疑,勃拉姆斯必然作为一位当之无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而名留乐史。
P.s.
昨晚和师弟在网上聊,他谈到自己对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音乐的看法是:
“浪漫派是——音乐的形式为情感、场景、戏剧性等感性因素服务。
现代派音乐的一个特点是去浪漫化,就是探讨新的音乐形式,回避注入过多的感性成分。”
1、作为时代的浪漫主义,即浪漫主义时代。上可追溯至莫扎特的姻亲韦伯,由贝多芬、舒伯特开启,下至20世纪的理查施特劳斯、埃尔加和拉赫玛尼诺夫,并与现代主义时期有重叠。
2、作为音乐创作技法和体裁的浪漫主义。比如这一时期音乐旋律的丰富,乐句变长,表情幅度加大;曲式更为自由灵活,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前奏曲、夜曲,以及交响诗和比前代更多的艺术歌曲,这些形式的广泛大量运用。
3、作为体现在乐曲中的个人气质的浪漫主义。虽然浪漫作为一种个人的内心气质与情感存在于各个时代的人群之中,但并非在每个时代的音乐中都能得到强烈的体现与表达,比如现代主义音乐,就不再专注于表现个人的内心情感。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将这种个人的内心气质之表达推向了极致。
上述三个层次,第三层次是核心,是基础,为了实现它,必然出现第二层次的浪漫主义,而这种浪漫主义音乐实践的蔚为盛行,就形成了第一层次的浪漫主义时代。
以上述这三个层次为标准来衡量,勃拉姆斯身处浪漫主义时代,在音乐的创作上亦专注于通过作品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与感受。从形式上讲,尽管勃拉姆斯回避交响诗和标题音乐,没有写过歌剧(但作有许多艺术歌曲),喜欢运用奏鸣曲式和传统的四乐章无标题交响曲,使其看上去似乎“古典其面”,但其旋律和乐句的长度与发展,都超越了古典时期所推崇的乐句应尽量简短的标准,并且他作品中的力度与戏剧性的表情幅度也远远超越了作为早期浪漫主义者的舒伯特和门德尔松,在这一点上,我甚至可以说,勃拉姆斯的音乐连“面相”都是浪漫而非古典的,更不用说其音乐内容上所具有的“浪漫其心”的特质了。所以,毋庸置疑,勃拉姆斯必然作为一位当之无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而名留乐史。
P.s.
昨晚和师弟在网上聊,他谈到自己对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音乐的看法是:
“浪漫派是——音乐的形式为情感、场景、戏剧性等感性因素服务。
现代派音乐的一个特点是去浪漫化,就是探讨新的音乐形式,回避注入过多的感性成分。”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