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混合莓子酱的主角儿们
这个世界处处是空洞,处处是缝隙,有一种缝隙叫做语言符号的缝隙。这么说也许很抽象,所以需要一些注脚,比如你常常在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中,见到蔓越莓、覆盆子、番红花或迷迭香,这时候心中自然而然地描摹它们的样子和甚至还能产生通感,仿佛品尝了它们的滋味抑或隐隐约约闻到它们的香味。就好像你在安静的午后看《追忆似水年华》,你也就着清茶吃了一口那令普鲁斯特有味觉回忆的玛德琳蛋糕一样。然后呢,就这样你的肉体也柔软了,再然后呢,就是记忆,附上你的灵魂。此时语言符号的缝隙也许早就已经被消解地无影无踪了。
深更半夜兴致勃勃地说玛德琳蛋糕,除了为了满足我这吃货的欲望。还要借玛德琳蛋糕来说今天的主角倒是真的。在此之前,我又不得不提玛德琳蛋糕制作过程。
主料:玛德琳蛋糕 山杏 牛奶
辅料:混合莓子酱(蔓越莓 蓝莓 黑莓 红加仑)
制作方法:玛德琳蛋糕来自法国,山杏来自本土,口感微酸甜。混合莓子酱,是将蔓越莓、蓝莓、黑莓、红加仑鲜果打碎熬煮收汁,香气浓郁,口感酸中带甜。
创意:这些莓子的混搭形成了特殊的紫红色酱,口感酸甜,开胃、解腻。
一提起小红莓(蔓越莓的别称),肯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来自爱尔兰的家喻户晓的小红莓合唱团(The Cranberries),不过今儿先按下小红莓乐队不表,主角自然是混合莓子酱中的各类的莓子们。
(一)蔓越莓(植物志作红莓苔子)拉丁文名:Vaccinium oxycoccos 英文名:Cranberry
杜鹃花科 Ericaceae 、越橘属 Vaccinium
蔓越莓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原称“鹤莓”,因为蔓越莓的花朵很象鹤的头和嘴,这大约也是为什么它的英文名叫做Cranberry的原因吧(系猜测,未考证)。
野生蔓越莓为常绿矮小灌木红色浆果(The evergreen dwarf shrub of the heath family that yields this fruit )。早在“新大陆”最早出口到英国的产品之一。水手们在船上随时备有蔓越莓,预防缺乏维生素C所引发的坏血病。现在更是美国家庭佐餐必备了。当然它的出名是源于1677年新英格兰殖民地政府进贡了3样北美洲著名的土产给当时英王查理二世,包括2大桶印第安玉米、3千条鳕鱼以及3大桶蔓越莓。但经过长久的航行后,鳕鱼和玉米都腐坏了,只有蔓越莓以新鲜原貌展现在英王面前,蔓越莓因此声名大噪。
由于它只能够种植在高酸性的沙土当中,而且喜欢寒冷的湿地气候,因此目前只有在美国北部五大洲、加拿大、南美的智利等地才能生长,全世界的产区还不到4万英亩,可说是相当珍贵的果实,也因此有着北美红宝石的美称。
它营养丰富,具有种种功效,亦是预防疾病,乃至预防癌症之佳品,这些自然也不消我说了。
遗憾的是,其实我并没有吃过新鲜的蔓越莓,也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味道,所以光看图片就已垂涎三尺了,更何况它那鲜艳欲滴的红彤彤的模样总是惹人爱的。据说它本身并不含有任何甜味,而市面上的蔓越莓加工产品,通常会加入大量的糖分或是其他香料,以此增加口感,所以还是纯天然的食品,比较有利健康。
接着来说说蓝莓,蓝莓狭义上是指一群越橘属越橘亚属青液果组(学名:Cyanococcus)的开花植物,广义上可以包括越橘属中长有蓝色浆果的所有物种。
(二)蓝莓(拉丁学名:Semen Trigonellae)英文名:Blueberry 、杜鹃花科 Ericaceae 、越橘属 Vaccinium 、 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
蓝莓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实为浆果,栽培历史较短,然而因其较高的保健以及经济价值如今已风靡全球,不论是酸甜可口的新鲜蓝莓,还是各类加工产品,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蓝莓可分为栽培种与野生种。在北美洲最常栽培的品种是北方高丛蓝莓(V. corymbosum)。与越橘属的其他品种杂交产生的种类则可以适应美国南部的气候,這些种常合称作南方高丛蓝莓。故高丛蓝莓又分为北方高丛蓝莓、南方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三类。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温带寒冷地区种植,北方高丛蓝莓和一些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暖温带地区种植,兔眼蓝莓和南方高丛蓝莓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
台湾高冷地区亦有引进蓝莓种植,产量不大。而说到野生蓝莓就不能不提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一带有野生的笃斯越橘,笃斯越橘(学名:Vaccinium uliginosum),(俗称笃斯、都柿)等蓝莓类植物的野生品种资源。东北当地百姓称笃斯越橘为牙疙瘩,而且按照当地的口音,大概应该叫“雅各大”,其实牙疙瘩也好,“雅各大”也好,都是俄语Ягода的音译,翻成汉语就是“浆果”的意思。这是因为东北与前苏联关系较为密切的缘故吧,俄语渗透入东北人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雅各大”就是舶来产物之一。以上都是个人闲扯,如有兴趣当然可以研习中国蓝莓专业网,内有普及各种蓝莓专业知识以及种植技术,如想从这寻找商机神马的,当然也未尝不可吧,当然这只是介绍,非植入广告。
说完蓝莓,按照顺序便该谈谈黑莓啦。黑莓与蔓越莓以及蓝莓,虽然都带莓字,但却没有亲属关系。其近亲是体型较小的近亲——欧洲露莓(dewberry,Rubus caesius)
(三)黑莓 blackberry,薔薇科 Rosaceae 、 悬钩子属Rubus
黑莓是一种广泛分布且知名的灌木,属于树莓类(薔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在不列颠群岛和西欧为常见萌生林和绿篱植物。通常二年生,茎直立、半直立或攀缘,有刺,也有的栽培种无刺。花序顶生,花白色、粉红色或红色。
虽然叫blackberry,但它们并非真正的浆果,而是一种聚合果,由許多小核果所組成,黑色或红紫色小核果著生于多汁的花托上。悬钩子属一些蔓生的种类茎上无木质纤维,称为露莓(dewberry)。
黑莓的经济价值:用作甜点、果酱、无子果冻,有时也用来制水果酒。好吧,我没吃过,也没喝过。=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与黑莓是近亲的,同属于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的植物---树莓,也就是人们常见的覆盆子,它与黑莓,分属于实心莓亚属和空心莓亚属(Idaeobatus),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果实成熟时,黑莓果实与花托不分离,形成实心的聚合果,而树莓的果实则与花托分离,形成空心的聚合果。
聚合果球形,直径1.5-2cm,红色,下垂;小核果密生灰白色柔毛。花期3-4月,果期5-8月。
覆盆子(学名:Rubus idaeus)花两性;单生于短枝的顶端,花萼5,宿存,卵状长圆形,萼裂片两面有短柔毛;花瓣5,白色,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圆钝;直径2.5-3.5cm;花梗长2-3.5cm;雄蕊多数,花丝宽扁;花药丁字着生,2室;雌蕊多数,具柔毛,着生在凸起的花托上。
关于覆盆子,大约得追溯到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了吧:“我的覆盆子,我的木莲!”小时候大抵吃过的,有种甜甜的美好的回忆。
此外,覆盆子植物可入药,有多种药物价值,其果实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开宝本草》记载:"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
(四)红加仑:Ribes rubrum 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 醋栗属(Ribesa)
最后要说的便是红加仑了。紅加仑是醋栗科的小型灌木,红醋栗的俗称,原产于欧洲。其成熟果实为紅色透亮之小浆果,内富含维生素C、花青素。维生素C含量达到236%,苹果只有16%,可见它是超级营养的小果子。果实可加工做果汁,果酱、果凍、果酒等。
提起红加仑,又怎能不想起同科同属的黑加仑呢,黑加仑别称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黑醋栗。果实为黑色小浆果,同样营养丰富,可以食用。当然,其药用价值也不可低估,人体从植物中摄取的18种氨基酸在黑加仑果实中一应俱全,实乃佳品。
嗯,就到这里吧。写到这儿,馋虫也全都出动了,不得消停,还是洗洗睡了吧。
![]() |
深更半夜兴致勃勃地说玛德琳蛋糕,除了为了满足我这吃货的欲望。还要借玛德琳蛋糕来说今天的主角倒是真的。在此之前,我又不得不提玛德琳蛋糕制作过程。
主料:玛德琳蛋糕 山杏 牛奶
辅料:混合莓子酱(蔓越莓 蓝莓 黑莓 红加仑)
制作方法:玛德琳蛋糕来自法国,山杏来自本土,口感微酸甜。混合莓子酱,是将蔓越莓、蓝莓、黑莓、红加仑鲜果打碎熬煮收汁,香气浓郁,口感酸中带甜。
创意:这些莓子的混搭形成了特殊的紫红色酱,口感酸甜,开胃、解腻。
![]() |
玛德琳蛋糕 |
一提起小红莓(蔓越莓的别称),肯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来自爱尔兰的家喻户晓的小红莓合唱团(The Cranberries),不过今儿先按下小红莓乐队不表,主角自然是混合莓子酱中的各类的莓子们。
(一)蔓越莓(植物志作红莓苔子)拉丁文名:Vaccinium oxycoccos 英文名:Cranberry
杜鹃花科 Ericaceae 、越橘属 Vaccinium
![]() |
红莓苔子 |
蔓越莓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原称“鹤莓”,因为蔓越莓的花朵很象鹤的头和嘴,这大约也是为什么它的英文名叫做Cranberry的原因吧(系猜测,未考证)。
野生蔓越莓为常绿矮小灌木红色浆果(The evergreen dwarf shrub of the heath family that yields this fruit )。早在“新大陆”最早出口到英国的产品之一。水手们在船上随时备有蔓越莓,预防缺乏维生素C所引发的坏血病。现在更是美国家庭佐餐必备了。当然它的出名是源于1677年新英格兰殖民地政府进贡了3样北美洲著名的土产给当时英王查理二世,包括2大桶印第安玉米、3千条鳕鱼以及3大桶蔓越莓。但经过长久的航行后,鳕鱼和玉米都腐坏了,只有蔓越莓以新鲜原貌展现在英王面前,蔓越莓因此声名大噪。
由于它只能够种植在高酸性的沙土当中,而且喜欢寒冷的湿地气候,因此目前只有在美国北部五大洲、加拿大、南美的智利等地才能生长,全世界的产区还不到4万英亩,可说是相当珍贵的果实,也因此有着北美红宝石的美称。
![]() |
小红莓(花) |
它营养丰富,具有种种功效,亦是预防疾病,乃至预防癌症之佳品,这些自然也不消我说了。
遗憾的是,其实我并没有吃过新鲜的蔓越莓,也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味道,所以光看图片就已垂涎三尺了,更何况它那鲜艳欲滴的红彤彤的模样总是惹人爱的。据说它本身并不含有任何甜味,而市面上的蔓越莓加工产品,通常会加入大量的糖分或是其他香料,以此增加口感,所以还是纯天然的食品,比较有利健康。
接着来说说蓝莓,蓝莓狭义上是指一群越橘属越橘亚属青液果组(学名:Cyanococcus)的开花植物,广义上可以包括越橘属中长有蓝色浆果的所有物种。
(二)蓝莓(拉丁学名:Semen Trigonellae)英文名:Blueberry 、杜鹃花科 Ericaceae 、越橘属 Vaccinium 、 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
蓝莓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实为浆果,栽培历史较短,然而因其较高的保健以及经济价值如今已风靡全球,不论是酸甜可口的新鲜蓝莓,还是各类加工产品,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蓝莓可分为栽培种与野生种。在北美洲最常栽培的品种是北方高丛蓝莓(V. corymbosum)。与越橘属的其他品种杂交产生的种类则可以适应美国南部的气候,這些种常合称作南方高丛蓝莓。故高丛蓝莓又分为北方高丛蓝莓、南方高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三类。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温带寒冷地区种植,北方高丛蓝莓和一些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暖温带地区种植,兔眼蓝莓和南方高丛蓝莓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
![]() |
矮丛蓝莓(花)by Kim Hansen |
台湾高冷地区亦有引进蓝莓种植,产量不大。而说到野生蓝莓就不能不提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一带有野生的笃斯越橘,笃斯越橘(学名:Vaccinium uliginosum),(俗称笃斯、都柿)等蓝莓类植物的野生品种资源。东北当地百姓称笃斯越橘为牙疙瘩,而且按照当地的口音,大概应该叫“雅各大”,其实牙疙瘩也好,“雅各大”也好,都是俄语Ягода的音译,翻成汉语就是“浆果”的意思。这是因为东北与前苏联关系较为密切的缘故吧,俄语渗透入东北人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雅各大”就是舶来产物之一。以上都是个人闲扯,如有兴趣当然可以研习中国蓝莓专业网,内有普及各种蓝莓专业知识以及种植技术,如想从这寻找商机神马的,当然也未尝不可吧,当然这只是介绍,非植入广告。
![]() |
蓝莓 |
![]() |
笃斯越橘 |
![]() |
北方高丛蓝莓(花) |
说完蓝莓,按照顺序便该谈谈黑莓啦。黑莓与蔓越莓以及蓝莓,虽然都带莓字,但却没有亲属关系。其近亲是体型较小的近亲——欧洲露莓(dewberry,Rubus caesius)
(三)黑莓 blackberry,薔薇科 Rosaceae 、 悬钩子属Rubus
黑莓是一种广泛分布且知名的灌木,属于树莓类(薔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在不列颠群岛和西欧为常见萌生林和绿篱植物。通常二年生,茎直立、半直立或攀缘,有刺,也有的栽培种无刺。花序顶生,花白色、粉红色或红色。
![]() |
黑莓(花) |
虽然叫blackberry,但它们并非真正的浆果,而是一种聚合果,由許多小核果所組成,黑色或红紫色小核果著生于多汁的花托上。悬钩子属一些蔓生的种类茎上无木质纤维,称为露莓(dewberry)。
黑莓的经济价值:用作甜点、果酱、无子果冻,有时也用来制水果酒。好吧,我没吃过,也没喝过。= =
![]() |
黑莓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与黑莓是近亲的,同属于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的植物---树莓,也就是人们常见的覆盆子,它与黑莓,分属于实心莓亚属和空心莓亚属(Idaeobatus),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果实成熟时,黑莓果实与花托不分离,形成实心的聚合果,而树莓的果实则与花托分离,形成空心的聚合果。
聚合果球形,直径1.5-2cm,红色,下垂;小核果密生灰白色柔毛。花期3-4月,果期5-8月。
![]() |
覆盆子 |
覆盆子(学名:Rubus idaeus)花两性;单生于短枝的顶端,花萼5,宿存,卵状长圆形,萼裂片两面有短柔毛;花瓣5,白色,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圆钝;直径2.5-3.5cm;花梗长2-3.5cm;雄蕊多数,花丝宽扁;花药丁字着生,2室;雌蕊多数,具柔毛,着生在凸起的花托上。
![]() |
覆盆子(花) |
关于覆盆子,大约得追溯到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了吧:“我的覆盆子,我的木莲!”小时候大抵吃过的,有种甜甜的美好的回忆。
此外,覆盆子植物可入药,有多种药物价值,其果实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开宝本草》记载:"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
(四)红加仑:Ribes rubrum 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 醋栗属(Ribesa)
最后要说的便是红加仑了。紅加仑是醋栗科的小型灌木,红醋栗的俗称,原产于欧洲。其成熟果实为紅色透亮之小浆果,内富含维生素C、花青素。维生素C含量达到236%,苹果只有16%,可见它是超级营养的小果子。果实可加工做果汁,果酱、果凍、果酒等。
![]() |
红加仑 |
![]() |
红加仑 |
![]() |
美味 |
提起红加仑,又怎能不想起同科同属的黑加仑呢,黑加仑别称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黑醋栗。果实为黑色小浆果,同样营养丰富,可以食用。当然,其药用价值也不可低估,人体从植物中摄取的18种氨基酸在黑加仑果实中一应俱全,实乃佳品。
![]() |
黑加仑 |
![]() |
黑加仑(花) |
嗯,就到这里吧。写到这儿,馋虫也全都出动了,不得消停,还是洗洗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