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青年读后感
一句话,就是煽动青年造反嘛
-----------------------------------------------------------
论文字数不够,我又重新读了一遍,发现有些地方挺有道理的。那个时代的人要比现在的人眼睛明亮许多。
陈独秀在文中提出六点要求: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得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其他的就不多说了,那个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对于现在就很能说明问题,从始至终我们都沉迷于曾经的辉煌文明中,但曾经已经是曾经了,如果我们不能往前看也就只能是这样了,我们将不能再适应当今世界的环境。
还有陈独秀口中那糟糕的青年,“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华其发,泽其容,直其腰,广其膈,非不俨然青年也;及叩其头脑中所涉想,所怀抱,无一不与彼陈腐朽败者为一丘之貉。”现在的我们不也正是这样?
这样再一看,这篇文想革的不是旧中国的命,而是革中国青年思想一命
-----------------------------------------------------------
论文字数不够,我又重新读了一遍,发现有些地方挺有道理的。那个时代的人要比现在的人眼睛明亮许多。
陈独秀在文中提出六点要求: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得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其他的就不多说了,那个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对于现在就很能说明问题,从始至终我们都沉迷于曾经的辉煌文明中,但曾经已经是曾经了,如果我们不能往前看也就只能是这样了,我们将不能再适应当今世界的环境。
还有陈独秀口中那糟糕的青年,“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华其发,泽其容,直其腰,广其膈,非不俨然青年也;及叩其头脑中所涉想,所怀抱,无一不与彼陈腐朽败者为一丘之貉。”现在的我们不也正是这样?
这样再一看,这篇文想革的不是旧中国的命,而是革中国青年思想一命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