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只是彭州

从成都市区到彭州,一路上差不多两小时车程。几乎没有看到一座完好的房子。不是塌了,就是坏得惨不忍睹。

山体塌了。我们走的路是刚打通。一路上不少车辆行人,给本来狭窄的路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而且随时还有可能再次塌路。

这里原来是一座学校。 半旗下,村民在帐篷里做饭。

一片废墟。

到处都是横幅。 众志成城。

雨中帐篷。 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还要多久才能结束。 有些人已经开始在打麻将 并无太多表情 我想是麻木了。

这只猫大概是受过地震的惊吓 只要有人靠近就会很警惕

据说这里是一个奇迹。 地震发生的时候有30多位新人在教堂,他们全部跑到了前面的空地,无一人伤亡。 接着无数的记者或者志愿者来到了这里,一一采访。 今天看到一个老外扛着摄像机,他的助手焦急的问编导可不可以给他们一些素材,原来约了一对新人采访,后来听说不断有记者来约,他们已经不愿意说话了。
有三位小朋友的家都没了,被安置在帐篷里,好在家人都安好。 问到地震发生时的情况。一个小孩说,窗户墙壁都在摇晃,我们老师第一个跑出去了,我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也往外面跑。另外一个说,我们老师也是,但是他喊了一声 快跑,然后冲了出去,我们也跟着跑了。还有一个孩子的老师是等他们全部跑出去后自己才跑的。 后来得知,前面两位先跑的都是男老师,那个最后跑的是女老师。

小崽崽给孩子们送文具 忽然想起,儿童节要到了。 这一年的这个节日,他们会怎样度过。 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余震。据说是大地震以来最大的一次余震。 由于在彭州,然后在外面,除了地在晃,其他并无多大感觉。 在回程看到一路的萧条,心情低落到谷底。并不好走的山路,有人在倒塌的房屋前收拾残局,一脸迷茫,有人在拿着志愿者的衣服让每位过往的行人签名留念,更多的是笑容,有人在帐篷里打麻将,有人跑出来问要不要口罩,告诉我们重灾区已经进不去了。还有车辆写着某某电视台某某报社的在给迷彩服军人让道,再过来一辆车,就更麻烦了。 晚上7点多回到成都市区。这里看起来依然正常。火锅店依然热闹,灯火依然阑珊。 小秦说,这里的一半人在余震中等待生活,一半人在生活中等待余震。 毛毛虫的干妈说,离开灾区吧,人们的热情很快就会消失,你以后有的是机会。 是的。 我只想回北京。 我先食言了。我实在是不知道这个时候可以干嘛。我有些手足无措。 MSN签名换成 我的难过你看不见。 其实更多的是,你甚至想不出来一种具体的感觉来形容这种难过。 重建的时候再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