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香草山》(20100304)
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这本书,北大怪才余杰的自传体爱情小说。余杰的这段传奇的爱情本科时就有所耳闻,没想到书信集整理下出书了。从艰涩到感动,最后熬夜看完了。
莫名其妙的开始了书信,两人敞开心扉,彼此感受与理解。但起初读起来的感觉是一个有思想的批判者的情书也这么深刻的,充满了批判与哲思。岂不有点累啊。很同意余杰的一点看法:中国法制的缺失是社会很大的一个问题,官本位已经制约了国家的发展。本书最令我感动的不是两人纯真跨越时空的爱情,而是珍爱蝴蝶的爷爷、不被人理解的奶奶、坚强的姥姥,老一辈的坚韧与纯真,一个时代的悲凉,让人感动。不禁想起了父母一辈的经历,艰难的生活,但至爱至孝!我只相信好人好报!老一辈的坚韧的性格似乎失传了,目前的我远不及当年的老爸。正如老爸所说:不论社会还是工作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不论发生什么,自己都有赌气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我需要努力!
《香草山》有点遗憾的是,作者夫妻两人对于《圣经》的引用是很多的,但对于自己国家的典籍的引用却是不多。对于这样一位饱读诗书的人来说,确实让我很意外。不过确实,我们国家对自己的文化理解是很少很少,我个人就这样,很惭愧就不多言了。看过于丹说论语,虽然有人批评有些理解是于丹的一家之言,但是我觉得于丹讲的挺好,有哲理,同时又可以被大家理解接受。有人对于典故理解不同可以把自己的理解讲出来,不要对人不对事,只为炒作,这样不好。
余杰,大一时开始读他的书,对于一直三点一线走过来的我来说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感受到了思想的火花儿。但是他的书读多了给人的感觉或多或少有些高高在上的味道,一味的批评,缺少解决之道。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在中国这个不道歉的国度里,这个太多利益纠葛的国家里肯定是会被排斥的。读了几本他的书之后再就没读了,不仅需要发现问题,更需要解决问题之道。读完本书,google了下,余杰近况已经无法知晓了,曾被封杀过,也被称为亲美,有关于亲美的只言片语,不知道是不是被断章取义。我们的国家需要不同的声音,也希望余杰不要被洗脑,不自觉的成为“代言人”。
说起来,薛涌老兄比这个北大师弟就从容多了,同样中文系毕业,当过记者的薛涌,更懂得周旋,也更辛辣从容。喜欢他讲教育和文化问题,他会去理解美国人的思维逻辑和文化,然后解读大家听,个人还是很喜欢的,看其想法,不要较真。
莫名其妙的开始了书信,两人敞开心扉,彼此感受与理解。但起初读起来的感觉是一个有思想的批判者的情书也这么深刻的,充满了批判与哲思。岂不有点累啊。很同意余杰的一点看法:中国法制的缺失是社会很大的一个问题,官本位已经制约了国家的发展。本书最令我感动的不是两人纯真跨越时空的爱情,而是珍爱蝴蝶的爷爷、不被人理解的奶奶、坚强的姥姥,老一辈的坚韧与纯真,一个时代的悲凉,让人感动。不禁想起了父母一辈的经历,艰难的生活,但至爱至孝!我只相信好人好报!老一辈的坚韧的性格似乎失传了,目前的我远不及当年的老爸。正如老爸所说:不论社会还是工作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不论发生什么,自己都有赌气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我需要努力!
《香草山》有点遗憾的是,作者夫妻两人对于《圣经》的引用是很多的,但对于自己国家的典籍的引用却是不多。对于这样一位饱读诗书的人来说,确实让我很意外。不过确实,我们国家对自己的文化理解是很少很少,我个人就这样,很惭愧就不多言了。看过于丹说论语,虽然有人批评有些理解是于丹的一家之言,但是我觉得于丹讲的挺好,有哲理,同时又可以被大家理解接受。有人对于典故理解不同可以把自己的理解讲出来,不要对人不对事,只为炒作,这样不好。
余杰,大一时开始读他的书,对于一直三点一线走过来的我来说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感受到了思想的火花儿。但是他的书读多了给人的感觉或多或少有些高高在上的味道,一味的批评,缺少解决之道。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在中国这个不道歉的国度里,这个太多利益纠葛的国家里肯定是会被排斥的。读了几本他的书之后再就没读了,不仅需要发现问题,更需要解决问题之道。读完本书,google了下,余杰近况已经无法知晓了,曾被封杀过,也被称为亲美,有关于亲美的只言片语,不知道是不是被断章取义。我们的国家需要不同的声音,也希望余杰不要被洗脑,不自觉的成为“代言人”。
说起来,薛涌老兄比这个北大师弟就从容多了,同样中文系毕业,当过记者的薛涌,更懂得周旋,也更辛辣从容。喜欢他讲教育和文化问题,他会去理解美国人的思维逻辑和文化,然后解读大家听,个人还是很喜欢的,看其想法,不要较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