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瑞典的幸福设计》读书报告
瑞典设计一向师法自然、以人为本,线条理性简洁,又极具功能性。本书从早晨的餐桌开始,循着北欧的生活步调,介绍日常的生活杂货、家具家饰,公共空间如地铁站、医院、社区住宅、图书馆、墓地,及办公用品、衣着等。让读者充分体验北欧拥抱自然、体贴入微的幸福况味。并特别介绍新生代的设计师,预测北欧未来设计潮流。“常与颠覆一般审美的设计邂逅,是生活在瑞典的最大乐趣。一包厕纸,一幢建筑,同样温馨感人。一起走进北欧纯净设计与自然生活态度的温暖旅程吧。”
第一章 像阳光,像水,无所不在的日用品设计。
精彩片段+心得:
(亚拉牛奶)的产品设计更能从视觉上刺激食欲,把日常餐桌装点得多彩多姿。配色简单明亮,依产品种类和口味不同,包装也跟着变化,让人光是选购就充满乐趣。(在食品的包装实际上,一定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变化)
(康泰超市的“a”商标)颜色、型态各不相同,以作间隔,生动活泼。
趣味盎然的设计,竟藏身在每天使用的东西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正是所谓的:看不见的设计)
每到感恩节或者圣诞节,饮料和啤酒也跟着换包装,虽然内容都一样,但瓶身上有了圣诞老爷爷的图案,味道好象也跟着不同了。(国内的产品也有类似的节日型设计,但是感觉还不够大胆,夸张)
瑞典:致力开发各种帮助老人或身心障碍者自立、过正常生活的产品。更令人佩服地是他们“助其自立、自主”的概念。“任何状况下人人都应该平等,靠一己之力生活,并为实现该理想不吝提供任何援助。”这是瑞典社会的共同理念,也成为人体工程学的起点。
秉持“人体工程学的极致便是美”的信念。1969年,人体工程学设计团队成立,为老年人和身心障碍者开发各种器具,除了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能力,也要提供他们满足感,同时实现设计的理想。……这类为需要社会援助的族群开发的产品,是瑞典设计中最让我感动之处。
“追求功能性,方便每个人使用,美感也随之提升”,就是瑞典工业设计的独到之处。(为什么设计会给人带来幸福感?是因为人们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感受到了设计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于是心生感激,倍感幸福。设计师只有心存责任,才能做出好设计。而这种责任感越强,设计就能越深入,越人性化)
第二章 献给所有人的美好设计
精彩片断+心得:
宜家成了观察瑞典生活最生动的博物馆,常常一逛就欲罢不能。
“将美好的设计以亲切的价格提供给更多人”的方针,落实了北欧瑞典重视平等与福利的古老传统。
“制造必需、实用又美丽的产品”是斯德哥尔摩设计工房的信条。
(参观家居展览时)如果看到特别中意的摊位,只要留下名片,几天后,最新的商品信息就会寄到家里。(个人认为这种互动方式特别好)
瑞典的设计风格前卫,正因不落俗套,有时也会难以理解。
日常生活的一切事物都是灵感来源。
第二章 在街头与设计相遇
精彩片断+心得:
地铁站,全世界最长的美术馆。
(斯德哥尔摩)利用艺术美化地铁,这种结合公共空间与艺术的构想,源于瑞典“设计或艺术不为少数人服务,任何人都有权利享受”的社会传统。(相比之下,北京的地铁环境设计实在是太严肃了,而且铺天盖地的都是商业广告。在这一点上,我们实在太值得跟瑞典学习了)
地铁艺术是心灵的绿洲,帮我们找回都市生活中容易被遗忘的悠闲。
*
瑞典现在的邮筒比较小,国际邮件投进黄色邮筒,国内则投进蓝色的,双色邮筒并排,果然很有瑞典味。既有的邮务系统也统一使用黄蓝两色区分,例如:黄色纸箱和信封是国际邮件,蓝色则是国际邮件。色彩成了传达概念的语言,而且非常简单易懂。(我们看瑞典的邮筒、信封,虽然只有两种色彩,简约,设计却绝不简单)
医院总是以卫生和功能为第一优先,常忽略装潢设计;在瑞典却反其道而行,追求卫生和功能之余,治愈人心的装潢也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的魔法,可以彻底改变医院灰暗的形象,真是太了不起了!(“设计”有魔法:此处可做设计改变生活或设计改变世界的举例)
舒适的公交车:婴儿车,轮椅——斜坡。如果乘客需要花较多时间才能到达车门下车,只要按下按钮,司机就会等你。(这点多值得我们学习啊)
美丽的设计,指的不一定是外表的虚荣豪华,应该要像这样,照顾环境与社会弱势族群的需求。(美丽的设计,幸福的设计)
第三章 从体贴人心,保护环境做起
精彩片断+心得:
大众速食店连锁店麦当劳,以全球一致的菜单及店面风格著称,在斯德哥尔摩却样貌迥异。店面的设计丰富多样,依据各店所在的区域和客户层次,展露不同风格。
“公共设施必须方便所有人使用”泛用设计概念,在瑞典已相当普遍。超市内.....没有任何台阶等障碍物。
智慧型办公室是提高竞争力的秘诀。
办公室是工作期间的家。从这个层面来看,它与每个人的家庭同等重要。(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瑞典相当注重办公家具,也难怪它在信息、通信等高科技产业的高科技市场上展现了高度竞争力。
设计办公室时,必须掌握员工的工作流程,并充分考虑办公桌该如何配置才能提高效率。最近很流行可调整高度的办公桌,必须取用文件、经常走动时就站着工作,专心处理文件时就坐下,桌子高度可随之自由调整。在现今的职场,使用电脑的机会很多,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会对身体造成负担,而可让人变换姿势的办公桌,有助于放松心情、加快工作速度。此外,办公室内另设休憩空间,供休息之用。这里的桌子高度较高,配上高脚椅,营造出有别于工作的环境,现煮的咖啡香飘其间,令人疲劳全消。
(马特利亚)连会议室的座椅都设计成彩色的,在这容易紧张的气氛里,可舒缓大家的心情。
人无法长时间集中精神,有了适度的喘息,才能保持高度的集中力,不用把工作拖到下班后,这十分重要。
博格加尔酒店,这是瑞典首家打造设计师客房的旅馆。它起用国内优秀设计师,采用国产家具及杂货,完成“极致的设计师客房”——这么令人惊羡的手笔,也惟有设计大国瑞典才办得到。……每个客房入口都镶有解说板,介绍设计理念,请大家一定要读一读,以便进一步了解该房间。(活动本身就很有创意,可作为展示本国文化和设计水准的窗口。而且给设计师提供了展现自己风格、才能的机会,还给国内家具制造商业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第四章 新生代设计师的冒险
精彩片断+心得:
琼纳斯想透过作品传达的,大概是潜伏在人心中饶富深意的情感吧。设计对于他而言,就是表现情感丰富的人类本身,以及他自己。(设计即表现)
碧雍•达斯多——设计即兴趣。
托马斯•伯修兰:他的设计具备解决日常生活的力量。
一般而言,瑞典人擅长团队合作,他们尊重彼此意见,同时勇于表达自我,共同寻找更好的方法。各有所长的设计师聚集一处,往往能跳脱窠臼,展现更新颖的创意及风格。
瑞典设计一般讲求极简,力排装饰、重视功能,颜色则以有北欧光之称的浅色系及白色等明亮色彩为基调。
说到家具,椅子是最有趣的了,它们各有各的表情,诉说着设计者迥异的个性。
菲利博K最能代瑞典风——具备瑞典一贯的特色:简单、时髦、功能性强、富洁净感。
在瑞典,随时关怀生物及大自然,是最重要的。
第六章 永恒的现在,20世纪50年代
后记 定居在斯德哥尔摩
生活在这亲近大自然的都市里,舒服而又惬意。在这里,设计已融入人生活周遭的每一个细节,居住起来更加舒适便利。小至每天早上的餐桌、屋内的家具饰品,大至车站、医院及街头巧妙的造景,设计精神无处不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北欧瑞典的构想、政策——“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美好的设计”。
设计改变生活。
相比之下,中国人生活得太严肃了。我们需要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和生活环境。和瑞典闲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和瑞典好好学习的地方:地铁,街道装饰,公交车。
关于作者:
山本由香,定居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设计记者,与瑞典籍搭档及爱犬托拉同住。报道当地时尚设计与生活风格。
与瑞典设计师、创作家等交流频繁,文章皆获高度好评。在自己的网站上定期发表电子报,提供瑞典设计相关咨询。
第一章 像阳光,像水,无所不在的日用品设计。
精彩片段+心得:
(亚拉牛奶)的产品设计更能从视觉上刺激食欲,把日常餐桌装点得多彩多姿。配色简单明亮,依产品种类和口味不同,包装也跟着变化,让人光是选购就充满乐趣。(在食品的包装实际上,一定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变化)
(康泰超市的“a”商标)颜色、型态各不相同,以作间隔,生动活泼。
趣味盎然的设计,竟藏身在每天使用的东西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正是所谓的:看不见的设计)
每到感恩节或者圣诞节,饮料和啤酒也跟着换包装,虽然内容都一样,但瓶身上有了圣诞老爷爷的图案,味道好象也跟着不同了。(国内的产品也有类似的节日型设计,但是感觉还不够大胆,夸张)
瑞典:致力开发各种帮助老人或身心障碍者自立、过正常生活的产品。更令人佩服地是他们“助其自立、自主”的概念。“任何状况下人人都应该平等,靠一己之力生活,并为实现该理想不吝提供任何援助。”这是瑞典社会的共同理念,也成为人体工程学的起点。
秉持“人体工程学的极致便是美”的信念。1969年,人体工程学设计团队成立,为老年人和身心障碍者开发各种器具,除了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能力,也要提供他们满足感,同时实现设计的理想。……这类为需要社会援助的族群开发的产品,是瑞典设计中最让我感动之处。
“追求功能性,方便每个人使用,美感也随之提升”,就是瑞典工业设计的独到之处。(为什么设计会给人带来幸福感?是因为人们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感受到了设计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于是心生感激,倍感幸福。设计师只有心存责任,才能做出好设计。而这种责任感越强,设计就能越深入,越人性化)
第二章 献给所有人的美好设计
精彩片断+心得:
宜家成了观察瑞典生活最生动的博物馆,常常一逛就欲罢不能。
“将美好的设计以亲切的价格提供给更多人”的方针,落实了北欧瑞典重视平等与福利的古老传统。
“制造必需、实用又美丽的产品”是斯德哥尔摩设计工房的信条。
(参观家居展览时)如果看到特别中意的摊位,只要留下名片,几天后,最新的商品信息就会寄到家里。(个人认为这种互动方式特别好)
瑞典的设计风格前卫,正因不落俗套,有时也会难以理解。
日常生活的一切事物都是灵感来源。
第二章 在街头与设计相遇
精彩片断+心得:
地铁站,全世界最长的美术馆。
(斯德哥尔摩)利用艺术美化地铁,这种结合公共空间与艺术的构想,源于瑞典“设计或艺术不为少数人服务,任何人都有权利享受”的社会传统。(相比之下,北京的地铁环境设计实在是太严肃了,而且铺天盖地的都是商业广告。在这一点上,我们实在太值得跟瑞典学习了)
地铁艺术是心灵的绿洲,帮我们找回都市生活中容易被遗忘的悠闲。
*
瑞典现在的邮筒比较小,国际邮件投进黄色邮筒,国内则投进蓝色的,双色邮筒并排,果然很有瑞典味。既有的邮务系统也统一使用黄蓝两色区分,例如:黄色纸箱和信封是国际邮件,蓝色则是国际邮件。色彩成了传达概念的语言,而且非常简单易懂。(我们看瑞典的邮筒、信封,虽然只有两种色彩,简约,设计却绝不简单)
医院总是以卫生和功能为第一优先,常忽略装潢设计;在瑞典却反其道而行,追求卫生和功能之余,治愈人心的装潢也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的魔法,可以彻底改变医院灰暗的形象,真是太了不起了!(“设计”有魔法:此处可做设计改变生活或设计改变世界的举例)
舒适的公交车:婴儿车,轮椅——斜坡。如果乘客需要花较多时间才能到达车门下车,只要按下按钮,司机就会等你。(这点多值得我们学习啊)
美丽的设计,指的不一定是外表的虚荣豪华,应该要像这样,照顾环境与社会弱势族群的需求。(美丽的设计,幸福的设计)
第三章 从体贴人心,保护环境做起
精彩片断+心得:
大众速食店连锁店麦当劳,以全球一致的菜单及店面风格著称,在斯德哥尔摩却样貌迥异。店面的设计丰富多样,依据各店所在的区域和客户层次,展露不同风格。
“公共设施必须方便所有人使用”泛用设计概念,在瑞典已相当普遍。超市内.....没有任何台阶等障碍物。
智慧型办公室是提高竞争力的秘诀。
办公室是工作期间的家。从这个层面来看,它与每个人的家庭同等重要。(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瑞典相当注重办公家具,也难怪它在信息、通信等高科技产业的高科技市场上展现了高度竞争力。
设计办公室时,必须掌握员工的工作流程,并充分考虑办公桌该如何配置才能提高效率。最近很流行可调整高度的办公桌,必须取用文件、经常走动时就站着工作,专心处理文件时就坐下,桌子高度可随之自由调整。在现今的职场,使用电脑的机会很多,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会对身体造成负担,而可让人变换姿势的办公桌,有助于放松心情、加快工作速度。此外,办公室内另设休憩空间,供休息之用。这里的桌子高度较高,配上高脚椅,营造出有别于工作的环境,现煮的咖啡香飘其间,令人疲劳全消。
(马特利亚)连会议室的座椅都设计成彩色的,在这容易紧张的气氛里,可舒缓大家的心情。
人无法长时间集中精神,有了适度的喘息,才能保持高度的集中力,不用把工作拖到下班后,这十分重要。
博格加尔酒店,这是瑞典首家打造设计师客房的旅馆。它起用国内优秀设计师,采用国产家具及杂货,完成“极致的设计师客房”——这么令人惊羡的手笔,也惟有设计大国瑞典才办得到。……每个客房入口都镶有解说板,介绍设计理念,请大家一定要读一读,以便进一步了解该房间。(活动本身就很有创意,可作为展示本国文化和设计水准的窗口。而且给设计师提供了展现自己风格、才能的机会,还给国内家具制造商业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第四章 新生代设计师的冒险
精彩片断+心得:
琼纳斯想透过作品传达的,大概是潜伏在人心中饶富深意的情感吧。设计对于他而言,就是表现情感丰富的人类本身,以及他自己。(设计即表现)
碧雍•达斯多——设计即兴趣。
托马斯•伯修兰:他的设计具备解决日常生活的力量。
一般而言,瑞典人擅长团队合作,他们尊重彼此意见,同时勇于表达自我,共同寻找更好的方法。各有所长的设计师聚集一处,往往能跳脱窠臼,展现更新颖的创意及风格。
瑞典设计一般讲求极简,力排装饰、重视功能,颜色则以有北欧光之称的浅色系及白色等明亮色彩为基调。
说到家具,椅子是最有趣的了,它们各有各的表情,诉说着设计者迥异的个性。
菲利博K最能代瑞典风——具备瑞典一贯的特色:简单、时髦、功能性强、富洁净感。
在瑞典,随时关怀生物及大自然,是最重要的。
第六章 永恒的现在,20世纪50年代
后记 定居在斯德哥尔摩
生活在这亲近大自然的都市里,舒服而又惬意。在这里,设计已融入人生活周遭的每一个细节,居住起来更加舒适便利。小至每天早上的餐桌、屋内的家具饰品,大至车站、医院及街头巧妙的造景,设计精神无处不在。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北欧瑞典的构想、政策——“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美好的设计”。
设计改变生活。
相比之下,中国人生活得太严肃了。我们需要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和生活环境。和瑞典闲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和瑞典好好学习的地方:地铁,街道装饰,公交车。
关于作者:
山本由香,定居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设计记者,与瑞典籍搭档及爱犬托拉同住。报道当地时尚设计与生活风格。
与瑞典设计师、创作家等交流频繁,文章皆获高度好评。在自己的网站上定期发表电子报,提供瑞典设计相关咨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