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优剧场做的四个剧
《四个方程式》在中间衔接上,我觉得办法不是很多,如果说一开始恶搞恒源祥,算是包袱的话,后面几次用得频繁些,也就没味了。如果照我的想法,我可能要砍掉蔡晓宇的那个角色,不是因为演得不好,只是我觉得直接用画外音,加上类似排比的手段。也许节奏能更快点,结构上,也能产生相似与不相似的对比效果。
《沐猴而冠》想表现的我知道。只是确实是在剧情逻辑上,我觉得有硬伤。四个人分摊2万块钱,也许是源于生活又脱离生活了。如果不是这么耸人听闻的命题,可能要好一些。猴戏呢,具体来说,是没看懂……
《搬家》因为拿了最优,所以不说了。其实它拿奖感觉还蛮和谐的。
《家庭教师》过于追求了西剧感,所以你可以感觉到七八十年代译制片的感觉。通过两个人的对话勾勒出一个未曾出现过的第三人的形象来。这方法不少见,优秀不优秀就得看台词。因为里面有太多充满感情色彩的“我的弟弟”“啊,葛瑞~~”这些莎式译制片感叹词,所以削弱了一点悬疑感。不过其中有些对白还是很冷幽默的。
最后要说的是,检票的短发眼镜娘还是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尽管看了6秒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沐猴而冠》想表现的我知道。只是确实是在剧情逻辑上,我觉得有硬伤。四个人分摊2万块钱,也许是源于生活又脱离生活了。如果不是这么耸人听闻的命题,可能要好一些。猴戏呢,具体来说,是没看懂……
《搬家》因为拿了最优,所以不说了。其实它拿奖感觉还蛮和谐的。
《家庭教师》过于追求了西剧感,所以你可以感觉到七八十年代译制片的感觉。通过两个人的对话勾勒出一个未曾出现过的第三人的形象来。这方法不少见,优秀不优秀就得看台词。因为里面有太多充满感情色彩的“我的弟弟”“啊,葛瑞~~”这些莎式译制片感叹词,所以削弱了一点悬疑感。不过其中有些对白还是很冷幽默的。
最后要说的是,检票的短发眼镜娘还是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尽管看了6秒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