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论文
这阵子写学位论文,总结着这两年来的学术工作,才发现这些年来自己的工作可真是够多够杂的,打个比方说,就好像是一锅老成都火锅,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倒到了里面,可让我尝够了学术百味,也重新品味了自己这两年多来的生活百味。那诸多名目的课程设计就不说了,从最初正儿八经地开始涉猎语音识别,到数据挖掘,回到实验室后开始从事神经网络的研究,反馈网络还没上轨,就因着与别人的合作关系折腾起竞争网络,也是因为合作关系开始了解气溶胶的化学专业知识。总算这合作完了,第一篇论文也整理成形了,希望继续就着这竞争网络的路子下去搞自己喜欢的数据挖掘、网络信息分析,却又被老板以项目之名调转枪头开始在计算神经科学领域开荒。苦苦耕耘半年,从信号分类,混沌、到序列复杂性分析,到那一堆堆的神经生物学背景的学习,却始终不得要领。无奈之下重归信号分类,刚做得有些模样,又因为在上海实验室工作的缘故,捡起丢下已久的ESN网络又作了一番时序预测的工作。忙忙碌碌之间不知觉地就到了毕业时分,幸而几个月前悬崖勒马,精心钻研神经信号分类,又收编了半监督学习、流形学习,终于整合出一篇可入自己与老板法眼的论文。前后两篇论文的整合,也可构成我学位论文的主要框架了,只是涉猎过泛,需得悉心打理,方才看不出来那大火锅之痕迹,实属不易。只是兜兜转转之间,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老路,然而其中最希望做的事,却没做多少,不免遗憾。可能研一时的那个数据挖掘课程设计,才真的算是出自自己热诚之作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