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教育交流大事件
中国与美国建交之后,双方教育交流逐步深化和扩大,教育交流大事件印证了中美之间教育的发展道路。
1979年1月中美建交伊始,邓小平同志与美国总统卡特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在协定的框架下,中美两国教育部于2006年11月美教育部长来华访问期间在北京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教育合作与交流的谅解备忘录》。
1998年,教育部与美方签署《关于在华实施美国志愿者项目协议》,由美方派遣美国志愿者来华一些省从事英语等教学工作。
2002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时任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周济(现教育部长)和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佩奇分别代表两国政府于10月2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美利坚合众国教育部开展网络语言教学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
2003年5月至6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赴美访问。在此期间,为推动中美教育高层建立固定的磋商、对话机制,促进民间教育交流的持续发展,章副部长访问了美国教育部及有关大学和教育机构。
2003年9月,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率团赴美、加访问了美国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美国校企合作等情况。
2004年8月,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率团赴美访问。在美期间,参加了有28名中国著名高校领导参加的“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开幕式活动,并访问 了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匹兹堡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和NASA等科研机构。
2005年7月,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访问美国,出席了中美第三次基础教育论坛、美国州教育委员会年会、美国州长协会年会并顺访纽约市教育局、旧金山和犹他 州教育厅、杨伯翰大学和纽约市的中小学。通过这次访问,中美正式开始了政府间在中小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和数学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2005年11月,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访美,考察了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尤其是其医学教育体制,并慰问了美国南部地区遭受飓风灾害的中国留学人员代表。
2006年11月,由美教育部长斯佩林斯和国务院助理国务卿鲍威尔率领的美国高等教育代表团一行31人应我部邀请来华访问。期间,代表团拜会了温家宝总 理、陈至立国务委员,与我部进行了双边会谈;两国教育部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教育合作与交流的谅解备忘录》;中美双方在清华大学组织召开了“中美大学校 长圆桌会议”;斯佩林斯部长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题为“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的演讲。
1979年1月中美建交伊始,邓小平同志与美国总统卡特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在协定的框架下,中美两国教育部于2006年11月美教育部长来华访问期间在北京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教育合作与交流的谅解备忘录》。
1998年,教育部与美方签署《关于在华实施美国志愿者项目协议》,由美方派遣美国志愿者来华一些省从事英语等教学工作。
2002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时任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周济(现教育部长)和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佩奇分别代表两国政府于10月2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美利坚合众国教育部开展网络语言教学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
2003年5月至6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赴美访问。在此期间,为推动中美教育高层建立固定的磋商、对话机制,促进民间教育交流的持续发展,章副部长访问了美国教育部及有关大学和教育机构。
2003年9月,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率团赴美、加访问了美国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美国校企合作等情况。
2004年8月,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率团赴美访问。在美期间,参加了有28名中国著名高校领导参加的“耶鲁-中国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开幕式活动,并访问 了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匹兹堡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和NASA等科研机构。
2005年7月,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访问美国,出席了中美第三次基础教育论坛、美国州教育委员会年会、美国州长协会年会并顺访纽约市教育局、旧金山和犹他 州教育厅、杨伯翰大学和纽约市的中小学。通过这次访问,中美正式开始了政府间在中小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和数学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2005年11月,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访美,考察了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尤其是其医学教育体制,并慰问了美国南部地区遭受飓风灾害的中国留学人员代表。
2006年11月,由美教育部长斯佩林斯和国务院助理国务卿鲍威尔率领的美国高等教育代表团一行31人应我部邀请来华访问。期间,代表团拜会了温家宝总 理、陈至立国务委员,与我部进行了双边会谈;两国教育部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扩大教育合作与交流的谅解备忘录》;中美双方在清华大学组织召开了“中美大学校 长圆桌会议”;斯佩林斯部长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题为“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