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独食”五:谁的乡音难改
电话一同事请教问题,我说话时他只是偶尔冒出两句“是的”,清亮的普通话,之后轮到他阐述意见,语音语调和他讲“是的”的时候判若两人,应该是中原地区的口音,在听筒这边都能感受他极力想言简意赅的心情。
在办公室里你总能听到普通话和方言夹杂着说的人,就像很多人会中英文掺到一起说一样,奇怪的很。以前我也会下意识注意自己的口音,时刻惦记着字正腔圆说好普通话。因为曾经有人对我说,每次你讲话东北味一重就知道你刚从老家回来,还有一次一个boss和我讲话,我没说三句,人家就笑着问“你是东北人吧”,自己那时年纪小,总觉得这样讲话很土气。因为东北话不像北京话贵气里带着丝丝贫气,也不像吴侬软语,女孩子家一说就招人疼,更不像粤语无论是唱歌还是说话都一样楚楚动听,东北话更多是耿直,莽撞,毫不掩饰,就像东北人。
不过在我来这座城市五年后,终于还是放弃不讲东北音的念头。谁让咱是东北人呢,虽然我也讨厌东北人喜欢扯淡,得瑟,冲动起来就要干仗,在公共场合总是高声喧哗的毛病,但是东北人对你好就是真好,会把你当自家人看,会上心关照你拜托的所有事。东北话就像东北人,简单质朴,直通人心,把你当朋友就会和你分享最真诚的快乐,即使这快乐往往是以挤兑人为条件的,不过正是因为关系亲密才会随意调侃哪。
有时候,我也会遇到那些西服笔挺或者职业装上身,讲着上海普通话的男男女女,看着他们摒着气息讲话我听着都觉得难受,这样辛辛苦苦把自己改造到无懈可击只会让人无法接近啊。相较和机器人打交道,我更愿意和一个说话带点乡音的人玩,因为后者人情味十足。
我是乡音难改了,又喜欢插科打诨,爱猪肉白菜炖粉条,无论在哪,我都是活脱脱一东北孩子。在上海难得遇到下雪天里,我还是会一溜小跑,在刚刚结好的冰面上前后脚一错,滑出两三米远。
把五花肉切块,飞水。然后重新起锅,用油煸香葱花,姜片,八角,香味出来后,放入五花肉翻炒,搁些酱油,提色,来点白糖,提味,接下来就是加水小火咕嘟炖上一个小时,等肉酥烂汤也收的差不多的时候放白菜和粉条,这时候粉条就是焖熟的不是煮熟的~ 配上白饭,一道地道的东北菜上桌~ 知道晚上吃会肥,我还是忍不住吃了一块油汪汪的五花肉,满足。
在办公室里你总能听到普通话和方言夹杂着说的人,就像很多人会中英文掺到一起说一样,奇怪的很。以前我也会下意识注意自己的口音,时刻惦记着字正腔圆说好普通话。因为曾经有人对我说,每次你讲话东北味一重就知道你刚从老家回来,还有一次一个boss和我讲话,我没说三句,人家就笑着问“你是东北人吧”,自己那时年纪小,总觉得这样讲话很土气。因为东北话不像北京话贵气里带着丝丝贫气,也不像吴侬软语,女孩子家一说就招人疼,更不像粤语无论是唱歌还是说话都一样楚楚动听,东北话更多是耿直,莽撞,毫不掩饰,就像东北人。
不过在我来这座城市五年后,终于还是放弃不讲东北音的念头。谁让咱是东北人呢,虽然我也讨厌东北人喜欢扯淡,得瑟,冲动起来就要干仗,在公共场合总是高声喧哗的毛病,但是东北人对你好就是真好,会把你当自家人看,会上心关照你拜托的所有事。东北话就像东北人,简单质朴,直通人心,把你当朋友就会和你分享最真诚的快乐,即使这快乐往往是以挤兑人为条件的,不过正是因为关系亲密才会随意调侃哪。
有时候,我也会遇到那些西服笔挺或者职业装上身,讲着上海普通话的男男女女,看着他们摒着气息讲话我听着都觉得难受,这样辛辛苦苦把自己改造到无懈可击只会让人无法接近啊。相较和机器人打交道,我更愿意和一个说话带点乡音的人玩,因为后者人情味十足。
我是乡音难改了,又喜欢插科打诨,爱猪肉白菜炖粉条,无论在哪,我都是活脱脱一东北孩子。在上海难得遇到下雪天里,我还是会一溜小跑,在刚刚结好的冰面上前后脚一错,滑出两三米远。
把五花肉切块,飞水。然后重新起锅,用油煸香葱花,姜片,八角,香味出来后,放入五花肉翻炒,搁些酱油,提色,来点白糖,提味,接下来就是加水小火咕嘟炖上一个小时,等肉酥烂汤也收的差不多的时候放白菜和粉条,这时候粉条就是焖熟的不是煮熟的~ 配上白饭,一道地道的东北菜上桌~ 知道晚上吃会肥,我还是忍不住吃了一块油汪汪的五花肉,满足。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