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划:80后回忆大泛滥
特别企划:
我们越来越爱回忆了
是不是因为不敢期待未来了?
80后回忆大泛滥
文/小宇脑子空空,两手也空空
2007年,一部美国大片《变形金刚》在国内的上映,引发了轰动效应。曾有人在影院里听到“我是擎天柱”这句话之后立刻像个孩子一样哇哇大哭,因为他已经没有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十几年了。从这之后,关于80后的回忆遍开始悄然拉开了序幕。上上网,各种缅怀小时候吃过的东西、玩过的玩具、听过的歌曲、读过的小说的帖子如洪水般袭来,犹如我们记忆的闸门无法遏制的打开一样。儿时的回忆怎么就那么美好呢?无暇地像纯洁的水晶。或许真的验证了欧阳锋说过的那句话:当你不能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Part 1 :那些影像那些文字
有人把回忆录进胶片,有人把回忆写进书中,有人把回忆刻进唱片,有人把回忆画满颜色。好在有它们,我们的回忆都鲜活了起来。
电影《80后》
一部为80后们立传的青春电影。虽没有史诗电影的大气度,也不具有百分之百的代表性,但《80后》还是在众多的青春电影中独树一帜。影片通过两个80后男女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揭示了80后这一代人“绝望地渴望被爱,却不懂得如何爱人”的本质。片中能看到小学时的集体舞、高中时的毕业典礼、非典时的恐慌,以及对张国荣的致敬,一些点点滴滴的片段还是会勾起我们的记忆神经。
电影《老男孩》
近期网络上窜出的一部神作,筷子兄弟凭借此片一举成名。主人公以迈克尔·杰克逊为自己的偶像,不断磨练舞技,却在现实的磨砺中渐渐丧失了光芒,最终在进入而立之年之时一鸣惊人。尽管乘上了大热的《中国达人秀》的顺风车,但导演在其中融入了80后一代人想法,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小人物卑微的辛酸和理想的伟大。主题曲激昂奋进,令人听后热血沸腾。影片在网络上点击量惊人,并由此引发了观众关于梦想与现实的反思。
在线观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4MDU1MDE2.html
短片《八零而立,你是公民》
《老男孩》红了之后,有一部短片引发了80后们的讨论。这就是由酷6网推出的短片《八零而立,你是公民》。短片的亮点在于形式的新颖,一个男生走在路上,边走边讲述自己从小到大经历的事情,把30年的时光浓缩在了5分钟的路上。绵延的路代表了生命的历程,而终点的“Start”也让人明白其实青春只是个开始而已。虽然本片自问世之后始终伴随着抄袭英国广告“行走于世的男人”的争议,但倘若除去形式,或许这个短片就真没有让人津津乐道的地方了。
在线观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ktJmNTk9k4/
短片《昨天》
短片开篇就写着“谨以此片献给80年代生人的朋友们”。这部短片化繁为简,不用台词的点缀,讲述一个小男孩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包括玩游戏机、上课睡觉、学抽烟等让人似曾相识的事情,同时也着重刻画了亲情的可贵。在片尾罗列出了许许多多80后最爱的玩具和食品,更让无数人静静地陷入回忆之中。虽然这只是黑龙江某电脑学校学生自创的作品,但是在网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线观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euM77JrmvI/
书籍《想当年》
有很多网友坚持追看白小帆在天涯上的帖子,那些帖子都是关于80后们从小到大的回忆的。白小帆将我们小时候吃的、玩的、看的、听的、读的东西都分门别类的罗列出来,就像一本80后大辞典。后来由于读者众多便集结成册,就是这本《想当年》。书中林林总总的汇集了80后们的所有童年事物,看着它,那些让我们忽略的东西都赫然蹦进我们的脑海。
书籍《80后的自己老照片:令人温暖而感伤的回忆》
本书由多名作者撰写,均为80后:有仍在求学的大学生,有投身于新闻行业的媒体人,有奋斗于企业的商场精英,有坚持自己创作梦想的文学界人士……这本书是80后的集体自传,代表了80后一代人的心声,记录了80后从童年一路走来的点滴生活。 从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玩啊吃啊,到现在的职场竞争、蚁族挣扎,80后们的心路历程跃然纸上。
电视节目《数字飙榜》
中央数字频道的“数字飙榜”节目,迎合了80后爱回忆的这一喜好,推出了“生于80后,而立之年”系列盘点。这个盘点围绕着“十”展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80后最爱的十大电视剧、十大电脑游戏、十大动画片、十大乐队组合等等,涵盖了几乎所有80后的精神领域的记忆。由于画面清晰、讲解到位,是80后们不可多得的回忆经典。
唱片《李雷和韩梅梅》
徐誉滕这个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是提到《李雷和韩梅梅》你就会恍然大悟了。一个并不算出名的歌手抓住了80后们爱回忆这个烫手山芋,推出了一些沾满80后记忆的歌曲,比如《短消息》《彩色粉笔》等,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热烈好评,甚至一些学生自己刻录徐誉滕的唱片。后来应广大歌迷的要求,《李雷和韩梅梅》终于退出了实体唱片,而这首同名歌曲的网络下载量也近百万。看来80后的怀旧风潮足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Part 2 :80后——突然想起回忆这个词
动不动就听见身边的同学说自己“老了老了”,比较雷人的是,有人一边说一边还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可是怎么都装不像,反而画蛇添足。从前人们都希望自己充满活力,精力四射,可是如今的80后们是怎么了?“老了”就是这么轻易说出口的?
廉价的回忆
30年不算长,放在100年里也不到三分之一,放到人类的历史里更是沧海一粟。但对于一个人来说30年足足等于半辈子。现在,年龄最长的80后也已经30岁了,对于他们来说这三十年的人生历程是整个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没有人会撼动得了它们在这一代人心目中的位置。它们神圣不可侵犯,然而又却是廉价的。因为对于人来说,动动脑子其实是最容易的,不需要浪费太多的力气,甚至都不需要你移动身体,只要转转想法就会在儿时的海洋里游个泳。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场合,一切都来得那么容易。随着这股回忆风,怀旧潮开始了。喇叭裤又被我们穿了起来,回力鞋又卖到脱销,录音带在淘宝上卖到上百元,小虎队又被我们迷恋。小时候的事物在新世纪重现,整个世界都爱回忆了。
回忆是资料库
要问什么题材的影视作品最能获得年轻人们的好感?什么题材的作品最赚钱?当然是80后回忆的!所以,放眼望去吧,几乎所有艺术圈的年轻新人们都瞄准了这个利润超大的市场。《老男孩》的成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11度青春》是优酷网推出的一个系列网络短片集锦,旨在挖掘更多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导演。而这几部短片中,《朝花夕拾》《李雷和韩梅梅》都是关于80后成长历程的作品。它们有的截取了小时候某个有趣难忘的片段,有的从往事中最对比展现现实的凋零和冷酷。这些小短片无一例外的获得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热烈追捧,这其中更是不乏默默流泪、掩面哭泣的人儿。这样成功的典范必然会引发日后更多的影视作品涉足该领域。
我们小时候的故事那真是说也说不完,似乎儿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纯净美好。正如歌词里唱到的那样“在回忆里总是那么明白”。那些随着时间流逝的人物和事物再次摆在你的面前,让你恍然大悟、感动流泪的力量源泉就是博得共鸣。共鸣达到了,你就会觉得再单薄再无力的东西也都是美的、好的。记忆就是一个百宝箱,里面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小惊喜,再加上每一个80后的儿时记忆又都不尽相同,所以将回忆资本转变为商业价值的砝码这是这一代人们独享的特权。
被回忆绑住
有人说,过得充实的人从来不会陷入回忆中无法自拔,只有那些对现实不满的人才会在回忆中寻找安慰。这话有足够的道理。80后们果断的爱回忆,就是因为现实果断的把他们的理想埋没了,工作、房贷等等各种各样的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所以他们喟叹人情淡漠,感叹儿时的快乐是那样的无忧无虑。渐渐的,80后们患上了现实恐惧症,同时兼具回忆综合症。现实的恐惧表现明显,它们不愿再与社会对抗,只希望能把自己装进一个小壳子里享受一个人的小天地,靠着自己的回忆取暖。这不禁让人担心,我们这代人是不是真的就这样停滞不前了?所以我们很难再看到天马行空的想象,难再看到充满创意的想法,难再听到与众不同的声音。前辈们的指责越是严厉,他们就将自己缩得越紧。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80后们要长大了。其实他们已经长大了。当明白回忆和过去只能代表过去时,希望会重新燃烧起来,会让年轻的一代更加奋发图强。加油,80后!
【你还有哪些难忘的儿时的回忆,欢迎与我们分享。电子邮件:tripod420@163.com】
我们越来越爱回忆了
是不是因为不敢期待未来了?
80后回忆大泛滥
文/小宇脑子空空,两手也空空
2007年,一部美国大片《变形金刚》在国内的上映,引发了轰动效应。曾有人在影院里听到“我是擎天柱”这句话之后立刻像个孩子一样哇哇大哭,因为他已经没有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十几年了。从这之后,关于80后的回忆遍开始悄然拉开了序幕。上上网,各种缅怀小时候吃过的东西、玩过的玩具、听过的歌曲、读过的小说的帖子如洪水般袭来,犹如我们记忆的闸门无法遏制的打开一样。儿时的回忆怎么就那么美好呢?无暇地像纯洁的水晶。或许真的验证了欧阳锋说过的那句话:当你不能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Part 1 :那些影像那些文字
有人把回忆录进胶片,有人把回忆写进书中,有人把回忆刻进唱片,有人把回忆画满颜色。好在有它们,我们的回忆都鲜活了起来。
电影《80后》
一部为80后们立传的青春电影。虽没有史诗电影的大气度,也不具有百分之百的代表性,但《80后》还是在众多的青春电影中独树一帜。影片通过两个80后男女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揭示了80后这一代人“绝望地渴望被爱,却不懂得如何爱人”的本质。片中能看到小学时的集体舞、高中时的毕业典礼、非典时的恐慌,以及对张国荣的致敬,一些点点滴滴的片段还是会勾起我们的记忆神经。
电影《老男孩》
近期网络上窜出的一部神作,筷子兄弟凭借此片一举成名。主人公以迈克尔·杰克逊为自己的偶像,不断磨练舞技,却在现实的磨砺中渐渐丧失了光芒,最终在进入而立之年之时一鸣惊人。尽管乘上了大热的《中国达人秀》的顺风车,但导演在其中融入了80后一代人想法,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小人物卑微的辛酸和理想的伟大。主题曲激昂奋进,令人听后热血沸腾。影片在网络上点击量惊人,并由此引发了观众关于梦想与现实的反思。
在线观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4MDU1MDE2.html
短片《八零而立,你是公民》
《老男孩》红了之后,有一部短片引发了80后们的讨论。这就是由酷6网推出的短片《八零而立,你是公民》。短片的亮点在于形式的新颖,一个男生走在路上,边走边讲述自己从小到大经历的事情,把30年的时光浓缩在了5分钟的路上。绵延的路代表了生命的历程,而终点的“Start”也让人明白其实青春只是个开始而已。虽然本片自问世之后始终伴随着抄袭英国广告“行走于世的男人”的争议,但倘若除去形式,或许这个短片就真没有让人津津乐道的地方了。
在线观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ktJmNTk9k4/
短片《昨天》
短片开篇就写着“谨以此片献给80年代生人的朋友们”。这部短片化繁为简,不用台词的点缀,讲述一个小男孩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包括玩游戏机、上课睡觉、学抽烟等让人似曾相识的事情,同时也着重刻画了亲情的可贵。在片尾罗列出了许许多多80后最爱的玩具和食品,更让无数人静静地陷入回忆之中。虽然这只是黑龙江某电脑学校学生自创的作品,但是在网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线观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euM77JrmvI/
书籍《想当年》
有很多网友坚持追看白小帆在天涯上的帖子,那些帖子都是关于80后们从小到大的回忆的。白小帆将我们小时候吃的、玩的、看的、听的、读的东西都分门别类的罗列出来,就像一本80后大辞典。后来由于读者众多便集结成册,就是这本《想当年》。书中林林总总的汇集了80后们的所有童年事物,看着它,那些让我们忽略的东西都赫然蹦进我们的脑海。
书籍《80后的自己老照片:令人温暖而感伤的回忆》
本书由多名作者撰写,均为80后:有仍在求学的大学生,有投身于新闻行业的媒体人,有奋斗于企业的商场精英,有坚持自己创作梦想的文学界人士……这本书是80后的集体自传,代表了80后一代人的心声,记录了80后从童年一路走来的点滴生活。 从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玩啊吃啊,到现在的职场竞争、蚁族挣扎,80后们的心路历程跃然纸上。
电视节目《数字飙榜》
中央数字频道的“数字飙榜”节目,迎合了80后爱回忆的这一喜好,推出了“生于80后,而立之年”系列盘点。这个盘点围绕着“十”展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80后最爱的十大电视剧、十大电脑游戏、十大动画片、十大乐队组合等等,涵盖了几乎所有80后的精神领域的记忆。由于画面清晰、讲解到位,是80后们不可多得的回忆经典。
唱片《李雷和韩梅梅》
徐誉滕这个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是提到《李雷和韩梅梅》你就会恍然大悟了。一个并不算出名的歌手抓住了80后们爱回忆这个烫手山芋,推出了一些沾满80后记忆的歌曲,比如《短消息》《彩色粉笔》等,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热烈好评,甚至一些学生自己刻录徐誉滕的唱片。后来应广大歌迷的要求,《李雷和韩梅梅》终于退出了实体唱片,而这首同名歌曲的网络下载量也近百万。看来80后的怀旧风潮足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Part 2 :80后——突然想起回忆这个词
动不动就听见身边的同学说自己“老了老了”,比较雷人的是,有人一边说一边还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可是怎么都装不像,反而画蛇添足。从前人们都希望自己充满活力,精力四射,可是如今的80后们是怎么了?“老了”就是这么轻易说出口的?
廉价的回忆
30年不算长,放在100年里也不到三分之一,放到人类的历史里更是沧海一粟。但对于一个人来说30年足足等于半辈子。现在,年龄最长的80后也已经30岁了,对于他们来说这三十年的人生历程是整个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没有人会撼动得了它们在这一代人心目中的位置。它们神圣不可侵犯,然而又却是廉价的。因为对于人来说,动动脑子其实是最容易的,不需要浪费太多的力气,甚至都不需要你移动身体,只要转转想法就会在儿时的海洋里游个泳。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场合,一切都来得那么容易。随着这股回忆风,怀旧潮开始了。喇叭裤又被我们穿了起来,回力鞋又卖到脱销,录音带在淘宝上卖到上百元,小虎队又被我们迷恋。小时候的事物在新世纪重现,整个世界都爱回忆了。
回忆是资料库
要问什么题材的影视作品最能获得年轻人们的好感?什么题材的作品最赚钱?当然是80后回忆的!所以,放眼望去吧,几乎所有艺术圈的年轻新人们都瞄准了这个利润超大的市场。《老男孩》的成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11度青春》是优酷网推出的一个系列网络短片集锦,旨在挖掘更多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导演。而这几部短片中,《朝花夕拾》《李雷和韩梅梅》都是关于80后成长历程的作品。它们有的截取了小时候某个有趣难忘的片段,有的从往事中最对比展现现实的凋零和冷酷。这些小短片无一例外的获得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热烈追捧,这其中更是不乏默默流泪、掩面哭泣的人儿。这样成功的典范必然会引发日后更多的影视作品涉足该领域。
我们小时候的故事那真是说也说不完,似乎儿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纯净美好。正如歌词里唱到的那样“在回忆里总是那么明白”。那些随着时间流逝的人物和事物再次摆在你的面前,让你恍然大悟、感动流泪的力量源泉就是博得共鸣。共鸣达到了,你就会觉得再单薄再无力的东西也都是美的、好的。记忆就是一个百宝箱,里面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小惊喜,再加上每一个80后的儿时记忆又都不尽相同,所以将回忆资本转变为商业价值的砝码这是这一代人们独享的特权。
被回忆绑住
有人说,过得充实的人从来不会陷入回忆中无法自拔,只有那些对现实不满的人才会在回忆中寻找安慰。这话有足够的道理。80后们果断的爱回忆,就是因为现实果断的把他们的理想埋没了,工作、房贷等等各种各样的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所以他们喟叹人情淡漠,感叹儿时的快乐是那样的无忧无虑。渐渐的,80后们患上了现实恐惧症,同时兼具回忆综合症。现实的恐惧表现明显,它们不愿再与社会对抗,只希望能把自己装进一个小壳子里享受一个人的小天地,靠着自己的回忆取暖。这不禁让人担心,我们这代人是不是真的就这样停滞不前了?所以我们很难再看到天马行空的想象,难再看到充满创意的想法,难再听到与众不同的声音。前辈们的指责越是严厉,他们就将自己缩得越紧。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80后们要长大了。其实他们已经长大了。当明白回忆和过去只能代表过去时,希望会重新燃烧起来,会让年轻的一代更加奋发图强。加油,80后!
【你还有哪些难忘的儿时的回忆,欢迎与我们分享。电子邮件:tripod4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