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看垒球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女子垒球首次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退出比赛项目。
竞赛规则
垒球比赛双方各有9名队员参赛。她们依照防守位置分为投手、捕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场手、中外场手、右外场手。进攻时,这9名队员要逐一上场击球,但投手可以只参加防守,不参与进攻。
9名队员进攻时的击球棒次,按照赛前双方提供给主裁判的击球次序严格执行,不能变动。赛前,主裁判主持抽签,决定哪方先攻,哪方先守。比赛开始后,先守一方9名队员进入各自防守位置准备防守,先攻一方根据上报主裁的击球棒次,由排在第一棒的选手出场击球。第一局以后,每局双方的第一个击球员应为上一局最后完成击球任务的下一个击球员。
每局比赛由投手向攻方击球员投球开始。如果投手投出的球,在落地前进入本垒板上空、低于击球员的腋部、高于击球员的膝部则为好球,否则为坏球。击球员有3次击球机会,如果3击不中,或者击出的球在落地前被防守队员接住,均判该击球员出局。如果击球员将投手投来的球打进界内,击球员就成为击跑员,取得跑垒的权利。此时击跑员可以根据自己击球的情况,按由一垒经二垒、三垒,最终到达本垒的顺序跑垒,也可以停在距离自己最近的垒包上成为跑垒员。在此过程中,如果击跑员被防守方封杀或触杀,均算为出局。跑垒员可以在投手再次投球出手的瞬间,选择继续向下一垒跑进或原地不动,但同一个垒包上不能同时有两名跑垒员。
进攻方每局累计有三人出局时,双方即交换攻守角色。但如果一名跑垒员能够在本方累计三名队员被杀出局前返回本垒,则计进攻方得一分。此外,如果投手在面对同一名击球员时,累计投出四记击球员未击的坏球,那么要保送击球员登上一垒,原来在一垒上的跑垒员则自动前进至二垒,依次类推。
垒球比赛共进行7局,每一局双方各进攻和防守一次。只有进攻方有权得分,最后以7局累计得分多的一方为胜。
垒球比赛场地是一块直角扇形平地,直角的两条边为垒球场的边线,各长67米。直角两边所夹的地面为界内,两边以外的地面为界外;界内和界外都是垒球比赛的有效地区。界内又分成“内场”和“外场”两个部分,其中内场为泥土场地,外场为除去内场区域的直角所夹剩余面积,为草坪覆盖。
在内场正方形的每个角上各设一个垒位,由本垒起,按逆时针的顺序,第一个垒位叫“一垒”,第二个垒位叫“二垒”,第三个垒位叫“三垒”。
在击球区的后面是捕手区,由本垒夹角延角平分线向二垒方向量12.19米,以终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2.44米的圆,这就是投手区。
比赛术语
得分和安全
在比赛中,进攻方的击球员击打防守方投手投出来的球后,待球落在边线以内后才能跑垒,落到边线以外为界外球,击球员继续击球。如击出的球在空中即被防守队员接住,无论界内界外,击球员都直接出局。球落在界内后,防守队员须迅速捡起球并传向指定垒位,如果击球员(或已经在垒上的跑垒员)在球传到相应垒位之前先到达,则为安全,否则就出局,如果击球员沿逆时针方向顺利到达一垒并转变为跑垒员,然后依次跑上二垒、三垒,最后跑回本垒时,得一分。在一局内,如果进攻方有3名队员出局,则进攻结束,双方交换攻守。双方各攻守一次为一局。
本垒打
本垒打是指击球员将球直接击出外场围网,此时击球员和所有在垒上的跑垒员都可以跑回本垒并得分。 垒球是一种以两支队伍交替击球和接球的比赛项目。比赛双方的目的是力争在7局比赛(即七轮击球)中获得最高分。如果一方有3名击球手被淘汰出局的话,那么,该队的半局就宣告结束。如果七局比赛之后两队打平的话,两队将进入附加赛,直到有一方获胜为止。 得分: 在一局比赛中,如果击球手击中球后沿逆时针方向顺利到达一垒,然后跑完所有的三垒,最后跑回本垒,此时,这支球队得一分。击球手击中对方队员投出来的球后,该击球手占得一垒。击球手击出来的球必须落在边线以内,对方接球队员之前,这样,对方接球队员就有可能用其手套将球接住。在接球手拿球上垒之前,击球手必须先到该垒。上垒
如果击球手将球击出场外(击球区外四个投球点以外)或者被对方投出来的球打到身上,击球手也能安全上垒。但是,如果是一个本垒打,经常是将球击出场外围栏,那么,击球手和所有跑垒球员都要绕各垒跑一周,然后马上得分。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击球队员安全到达第一垒后,然后其他击球手击中投球后,逐垒占领,这样才能得分。 击球队员和跑垒员可以跑到下一个没被其他跑垒员占领的垒。但是,如果击球队员在接球队员之后上垒,那么,该击球手就被淘汰出局。如果击球手打出一个地面球,那么,一垒的跑垒员就要尽快跑到第二垒,这样,击球手就能轻松的跑到第一垒。类似的,如果一名队员被迫跑到其队友原先所占的垒时,其他的跑垒员也要相应的跑到下一垒。 在这两种情况下,跑垒员都必须跑垒,而接球手在接到球后,只需比跑垒员先到下一垒,就可以将对方跑垒员淘汰出局。不需追赶对方跑垒员。.
触击球
有意的等来球碰到球棒或是用球棒轻轻触碰来球,使球缓慢地滚入内场的击球叫“触击球”。在垒球的比赛中,击打触击球时的隐蔽性很高,因此击球员可以通过击打触击球的方式快速上垒。同时,触击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在一垒有人或二垒有人的情况下,由击球员击打出触击球,用自己吸引防守队员的注意,使在垒位上的跑垒员成功的站上下一个垒位。这种牺牲自己使得同伴安全上垒的打法叫做牺牲触击。
触击球正是因为隐蔽性很高,可以使跑垒员安全的上垒。因此,在每场比赛中防守队员如何处理各种触击球就成了能否增加出局数的关键之一。
投球手的目的就是要将击球手(即跑垒员)淘汰出局。要达此目的,有如下三种途径:
1、迫使击球手向内场手击出一粒地面球,(内场手向一垒球员掷出球后,立即跑到一垒)。
2、迫使击球手将球击向空中,这样队友能将球接住。
3、迫使击球手三击不中出局。
垒球和棒球的区别
垒球与棒球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同时大家也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1、垒球使用的球比棒球大。
2、垒球各垒之间相距18.3米(60英尺),而棒球垒与垒之间的距离为27.45米(90英尺)。
3、在垒球中,投球距离为12.2米(40英尺),而棒球的投球距离为18.4米(60英尺,6英寸)。
4、垒球的投球手采用下手臂运动投球,而棒球投球手则采用举手过肩的办法投球。
5、与棒球的投球手不同,垒球投球手不在突出的土墩上掷球。
6、在垒球中,跑垒员在球投出掷前必须保持一只脚落地。
7、垒球有七局,而棒球有九局。
8、如果九局以后,两队仍是平局,垒球规则规定,各队在附加赛时,在各自的半局,跑垒员将从第二垒开始跑,以增加得分机会。
9、垒球在第一垒有一个安全垒,即附加在普通的白色垒旁边的橙色垒,用来避开冲撞。跑垒员必须跑到橙色的安全垒,而第一垒球员必须跑到白色垒。
赛程介绍:
广州亚运会垒球比赛设女子1个小项,比赛分两阶段进行:预赛阶段和佩寄制决赛阶段。预赛阶段采用单循环的方法,每队都与其他各队进行一场比赛。预赛排名前四名的队伍进入佩寄制决赛。
佩寄制决赛阶段由两场半决赛、一场决赛和一场总决赛组成。第一场半决赛是预赛第一名和预赛第二名的队伍进行比赛,胜者进总决赛,负者参加决赛。第二场半决赛是预赛第三名和第四名的队伍进行比赛,胜者进行决赛,负队列第四名。决赛是第一场半决赛的负者和第二场半决赛的胜者进行比赛,胜者进总决赛,负者第三名。最后的总决赛是第一场半决赛的胜者和决赛的胜者进行比赛,胜者获第一名,负者第二名。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退出比赛项目。
竞赛规则
垒球比赛双方各有9名队员参赛。她们依照防守位置分为投手、捕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场手、中外场手、右外场手。进攻时,这9名队员要逐一上场击球,但投手可以只参加防守,不参与进攻。
9名队员进攻时的击球棒次,按照赛前双方提供给主裁判的击球次序严格执行,不能变动。赛前,主裁判主持抽签,决定哪方先攻,哪方先守。比赛开始后,先守一方9名队员进入各自防守位置准备防守,先攻一方根据上报主裁的击球棒次,由排在第一棒的选手出场击球。第一局以后,每局双方的第一个击球员应为上一局最后完成击球任务的下一个击球员。
每局比赛由投手向攻方击球员投球开始。如果投手投出的球,在落地前进入本垒板上空、低于击球员的腋部、高于击球员的膝部则为好球,否则为坏球。击球员有3次击球机会,如果3击不中,或者击出的球在落地前被防守队员接住,均判该击球员出局。如果击球员将投手投来的球打进界内,击球员就成为击跑员,取得跑垒的权利。此时击跑员可以根据自己击球的情况,按由一垒经二垒、三垒,最终到达本垒的顺序跑垒,也可以停在距离自己最近的垒包上成为跑垒员。在此过程中,如果击跑员被防守方封杀或触杀,均算为出局。跑垒员可以在投手再次投球出手的瞬间,选择继续向下一垒跑进或原地不动,但同一个垒包上不能同时有两名跑垒员。
进攻方每局累计有三人出局时,双方即交换攻守角色。但如果一名跑垒员能够在本方累计三名队员被杀出局前返回本垒,则计进攻方得一分。此外,如果投手在面对同一名击球员时,累计投出四记击球员未击的坏球,那么要保送击球员登上一垒,原来在一垒上的跑垒员则自动前进至二垒,依次类推。
垒球比赛共进行7局,每一局双方各进攻和防守一次。只有进攻方有权得分,最后以7局累计得分多的一方为胜。
垒球比赛场地是一块直角扇形平地,直角的两条边为垒球场的边线,各长67米。直角两边所夹的地面为界内,两边以外的地面为界外;界内和界外都是垒球比赛的有效地区。界内又分成“内场”和“外场”两个部分,其中内场为泥土场地,外场为除去内场区域的直角所夹剩余面积,为草坪覆盖。
在内场正方形的每个角上各设一个垒位,由本垒起,按逆时针的顺序,第一个垒位叫“一垒”,第二个垒位叫“二垒”,第三个垒位叫“三垒”。
在击球区的后面是捕手区,由本垒夹角延角平分线向二垒方向量12.19米,以终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2.44米的圆,这就是投手区。
比赛术语
得分和安全
在比赛中,进攻方的击球员击打防守方投手投出来的球后,待球落在边线以内后才能跑垒,落到边线以外为界外球,击球员继续击球。如击出的球在空中即被防守队员接住,无论界内界外,击球员都直接出局。球落在界内后,防守队员须迅速捡起球并传向指定垒位,如果击球员(或已经在垒上的跑垒员)在球传到相应垒位之前先到达,则为安全,否则就出局,如果击球员沿逆时针方向顺利到达一垒并转变为跑垒员,然后依次跑上二垒、三垒,最后跑回本垒时,得一分。在一局内,如果进攻方有3名队员出局,则进攻结束,双方交换攻守。双方各攻守一次为一局。
本垒打
本垒打是指击球员将球直接击出外场围网,此时击球员和所有在垒上的跑垒员都可以跑回本垒并得分。 垒球是一种以两支队伍交替击球和接球的比赛项目。比赛双方的目的是力争在7局比赛(即七轮击球)中获得最高分。如果一方有3名击球手被淘汰出局的话,那么,该队的半局就宣告结束。如果七局比赛之后两队打平的话,两队将进入附加赛,直到有一方获胜为止。 得分: 在一局比赛中,如果击球手击中球后沿逆时针方向顺利到达一垒,然后跑完所有的三垒,最后跑回本垒,此时,这支球队得一分。击球手击中对方队员投出来的球后,该击球手占得一垒。击球手击出来的球必须落在边线以内,对方接球队员之前,这样,对方接球队员就有可能用其手套将球接住。在接球手拿球上垒之前,击球手必须先到该垒。上垒
如果击球手将球击出场外(击球区外四个投球点以外)或者被对方投出来的球打到身上,击球手也能安全上垒。但是,如果是一个本垒打,经常是将球击出场外围栏,那么,击球手和所有跑垒球员都要绕各垒跑一周,然后马上得分。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击球队员安全到达第一垒后,然后其他击球手击中投球后,逐垒占领,这样才能得分。 击球队员和跑垒员可以跑到下一个没被其他跑垒员占领的垒。但是,如果击球队员在接球队员之后上垒,那么,该击球手就被淘汰出局。如果击球手打出一个地面球,那么,一垒的跑垒员就要尽快跑到第二垒,这样,击球手就能轻松的跑到第一垒。类似的,如果一名队员被迫跑到其队友原先所占的垒时,其他的跑垒员也要相应的跑到下一垒。 在这两种情况下,跑垒员都必须跑垒,而接球手在接到球后,只需比跑垒员先到下一垒,就可以将对方跑垒员淘汰出局。不需追赶对方跑垒员。.
触击球
有意的等来球碰到球棒或是用球棒轻轻触碰来球,使球缓慢地滚入内场的击球叫“触击球”。在垒球的比赛中,击打触击球时的隐蔽性很高,因此击球员可以通过击打触击球的方式快速上垒。同时,触击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在一垒有人或二垒有人的情况下,由击球员击打出触击球,用自己吸引防守队员的注意,使在垒位上的跑垒员成功的站上下一个垒位。这种牺牲自己使得同伴安全上垒的打法叫做牺牲触击。
触击球正是因为隐蔽性很高,可以使跑垒员安全的上垒。因此,在每场比赛中防守队员如何处理各种触击球就成了能否增加出局数的关键之一。
投球手的目的就是要将击球手(即跑垒员)淘汰出局。要达此目的,有如下三种途径:
1、迫使击球手向内场手击出一粒地面球,(内场手向一垒球员掷出球后,立即跑到一垒)。
2、迫使击球手将球击向空中,这样队友能将球接住。
3、迫使击球手三击不中出局。
垒球和棒球的区别
垒球与棒球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同时大家也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1、垒球使用的球比棒球大。
2、垒球各垒之间相距18.3米(60英尺),而棒球垒与垒之间的距离为27.45米(90英尺)。
3、在垒球中,投球距离为12.2米(40英尺),而棒球的投球距离为18.4米(60英尺,6英寸)。
4、垒球的投球手采用下手臂运动投球,而棒球投球手则采用举手过肩的办法投球。
5、与棒球的投球手不同,垒球投球手不在突出的土墩上掷球。
6、在垒球中,跑垒员在球投出掷前必须保持一只脚落地。
7、垒球有七局,而棒球有九局。
8、如果九局以后,两队仍是平局,垒球规则规定,各队在附加赛时,在各自的半局,跑垒员将从第二垒开始跑,以增加得分机会。
9、垒球在第一垒有一个安全垒,即附加在普通的白色垒旁边的橙色垒,用来避开冲撞。跑垒员必须跑到橙色的安全垒,而第一垒球员必须跑到白色垒。
赛程介绍:
广州亚运会垒球比赛设女子1个小项,比赛分两阶段进行:预赛阶段和佩寄制决赛阶段。预赛阶段采用单循环的方法,每队都与其他各队进行一场比赛。预赛排名前四名的队伍进入佩寄制决赛。
佩寄制决赛阶段由两场半决赛、一场决赛和一场总决赛组成。第一场半决赛是预赛第一名和预赛第二名的队伍进行比赛,胜者进总决赛,负者参加决赛。第二场半决赛是预赛第三名和第四名的队伍进行比赛,胜者进行决赛,负队列第四名。决赛是第一场半决赛的负者和第二场半决赛的胜者进行比赛,胜者进总决赛,负者第三名。最后的总决赛是第一场半决赛的胜者和决赛的胜者进行比赛,胜者获第一名,负者第二名。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