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最近每天大便的时候看拥抱战败,睡前和起床后看一会儿枕日闲谈。非常多感触,大概坐在马桶上是思考的最佳时机。日本从战败的完全溃烂和战后的潦倒腐坏,而至六七十年代的崛起,而至之后的泡沫崩溃,而至今日,不仅是经济,还有文化,文明之进步,至少局外人看过去,比我朝好出几条街。这几十年中国都干了什么啊!!!!!!!再给我们几十年,又能不能达到日本今日的发达程度呢?心里冷笑着想大概未必。日本这一民族,实在可敬可畏。从废墟中造成今日之日本的,除了内因还有外因,米国的占领不可说不是福祸相依的一件事。再说下去就不太和谐了,打住。
看完这两本计划开始并列读叶隐闻书和菊刀,知己知彼。
在靠谱正宗本土女青年三三带领下,去了各种好玩的地方,由衷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上海啊,很多我从没见过的面。即使是上海这样的城市,也需要有面料市场,需要七浦路,需要马路上的小摊,弄堂里的菜市,城市因此才是一个有机物,大人先生们理想里的士绅化街区,忽视了小民们的需求,而根据今日我朝的收入分布,他们反而是城市人口的大多数。规划者如果不去到这些地方亲眼看看,设计出的东西都透着一股中产味道,又有什么意思。
从城市想到建筑,我喜欢的建筑师都是自重而重人的,最不能忍受的一类就是恨不得在作品上写满“我”字,病态的社会培育出那么多病态的人格,另一类是埋头苦干不假思索型,所以满街都是一穷二白的建筑。城市更是沦为经济规律操纵的机械躯体,美只存在于夹缝中。
p.s.我英明神武地把猫爬架修好了,重新排列组合了箱子,柱子和板的次序,坏的部件不影响全局。作为一个规划师如果连这点拆东墙补西墙的能耐都没有就别混了,哈。
看完这两本计划开始并列读叶隐闻书和菊刀,知己知彼。
在靠谱正宗本土女青年三三带领下,去了各种好玩的地方,由衷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上海啊,很多我从没见过的面。即使是上海这样的城市,也需要有面料市场,需要七浦路,需要马路上的小摊,弄堂里的菜市,城市因此才是一个有机物,大人先生们理想里的士绅化街区,忽视了小民们的需求,而根据今日我朝的收入分布,他们反而是城市人口的大多数。规划者如果不去到这些地方亲眼看看,设计出的东西都透着一股中产味道,又有什么意思。
从城市想到建筑,我喜欢的建筑师都是自重而重人的,最不能忍受的一类就是恨不得在作品上写满“我”字,病态的社会培育出那么多病态的人格,另一类是埋头苦干不假思索型,所以满街都是一穷二白的建筑。城市更是沦为经济规律操纵的机械躯体,美只存在于夹缝中。
p.s.我英明神武地把猫爬架修好了,重新排列组合了箱子,柱子和板的次序,坏的部件不影响全局。作为一个规划师如果连这点拆东墙补西墙的能耐都没有就别混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