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的重构

行之

来自: 行之
2014-08-13 09:11:51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安西知己

    安西知己 清道夫 2014-08-13 12:34:04

    谁定义“我”? 东方哲学笑了,

  • 十根玉米

    十根玉米 2014-08-13 13:29:22

    好难。。。不过我觉得回答了之后,“我”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 王凰名

    王凰名 (只为我死后留下点文字) 2014-08-13 14:17:04

    谁定义“我”? 东方哲学笑了, 谁定义“我”? 东方哲学笑了, 安西知己

    东方哲学是无我的吗?可以展开下吗 想知道啊

  • 山里人

    山里人 (从远古走来。) 清道夫 2014-08-14 07:51:51

    等我空下来回答楼主的问题。

  • 行之

    行之 楼主 2014-08-14 08:55:32

    谁定义“我”? 东方哲学笑了, 谁定义“我”? 东方哲学笑了, 安西知己

    产生“我思”的那个存在吧,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 行之

    行之 楼主 2014-08-14 08:57:04

    好难。。。不过我觉得回答了之后,“我”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好难。。。不过我觉得回答了之后,“我”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十根玉米

    有可能的是,“我”存在的基础有所改变

  • 行之

    行之 楼主 2014-08-14 08:57:21

    等我空下来回答楼主的问题。 等我空下来回答楼主的问题。 山里人

    好的,期待!

  • 安西知己

    安西知己 清道夫 2014-08-15 23:16:19

    产生“我思”的那个存在吧,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产生“我思”的那个存在吧,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行之

    我,通过道与环境的交流感知存在, 一切自由意识的起点都是无,有起点就有过程,过程的另一个名叫道,道是自我, 我只存在于过程之中,一切的自我都在过程中,不在意识中,

  • 山里人

    山里人 (从远古走来。) 清道夫 2014-08-16 11:05:09

    具体的名字把某个人从群体中分别出来,而你、我、他仅仅把所有的人分成三类。可以把前者称作名字区分法,后者称作人称代词区分法。 尽管这两种区分法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并不总是被人们注意到。如果问“张三是谁”,那答案可以是张三在社会关系中位置,例如是“张麻子家的三儿子”;也可以是张三的个性,例如,“张三是个勤奋而有吝啬的人”。如果问“你是谁”“我是谁”,上面关于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和个性都是合法的答案,例如“我是个工程师”,“我是小明的爸爸”等等。如果问“你是什么”,尽管上面关于“我是谁”的回答是可以为人们接受的,但却不一定能为问话者接受,问者期望的答案可能与人称代词区分法有关,换句话说,他在质问你我他这种区分法的含义。根据后面接下来的问题判断,楼主在问这三个代词的含义。 人称代词区分法的核心在于确定了“我”这个主体,接着,你、他随之确定。按照名字区分法,世界上可以有几十亿个名字;而按照人称代词区分法,世界上只有三类人。显然,前者关注个性特征而后者在某个确定的维度关注共性,这里所谓确定的维度就是我的维度。如果三类人还嫌多,也即要关注更为“共性”的东西,那么,就应该是自我意识,因为你我他都在自我意识统领之下。 果真如此,“你的自我意识是什么”“我的自我意识是什么”这样的表述就是不合法的,因为自我意识中已经包含了你我他,或者说,自我意识观察的对象是你我他,因此就不可能被你我他界定。

  • 山里人

    山里人 (从远古走来。) 清道夫 2014-08-16 11:33:04

    自我意识是个过于庞大过于复杂的问题,我认为,至今还没有人敢于真正面对他。最近一段时间里,我甚至相信人类历史其实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当今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存在都是由自我意识派生出来的。而自我意识是如下过程的一个环节:生殖现象 -个体分离(生理独立)- 个体的一体体验 - 生理匮乏引发的自我意识 - 自我的奋斗(也即人们所谓的人生 西方哲学家所谓的个体经验以及大部分存在)- 痛苦和孤独引发的对自我的反思 - 宗教情感。 基于上述看法,“自我意识的重构”也是站不住脚的表达。

  • 山里人

    山里人 (从远古走来。) 清道夫 2014-08-16 11:44:00

    尽管自我意识不存在重构的问题,但“我”却可以重构或者再生。在我看来,“我”不仅可以重构和再生,而且的确在重构和再生之中,“我”构筑、重构正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现象。

  • 十根玉米

    十根玉米 2014-08-16 15:24:09

    以下为瞎扯: “谁”一般用来指代未明身份的人类,或者有自我意识的个体,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理解为在这一范围内。“你”“我”必然是属于这一范围内的个体,但这个体的维度显然要高于语言文字,因此无法用文字完全准确地重现出来,当然,语言文字本身就是高度指代性的工具。去问一个代号你代表的是什么,其实永远没法得到全部的答案,就像虽然得到了钥匙,却没法把房间里的东西全取出来,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当然也可以给出一些个人信息使这个指代的范围更准确,但我想提问者的目的不在于获取个人信息吧。根据题目以及后面的问题,推测一下也许lz意思是想让人去思考自我意识的由来,以及“我”这个范围是如何被定义和广泛接受的。第一个问题带有类别性质,第二个问题则更原始,也许只是想去掉各种分类属性定义之后更清楚地看意识的本质,只可惜这本质虽然显而易见,却似乎更加难以描述,只能通过类比,即用另一些本质为可视化物体的指代语言来描述其特性。例如:我觉得自我意识像大海中的波浪,空气中的风,原本是均匀的无差别的一团分子(记忆),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一些规律(逻辑),方向(意愿),厚度(我之与其他的差别)。当一次潮汐或风暴过去之后,这过程被记录了。波浪不断地从各个地方出现,因此记录形成了看似连续的一个整体。那么何为“重构”?其实我还没想清楚。。

  • 蒲公英

    蒲公英 2014-08-16 16:11:18

    这种问题是无解的

  • 山里人

    山里人 (从远古走来。) 清道夫 2014-08-16 19:40:01

    以下为瞎扯: “谁”一般用来指代未明身份的人类,或者有自我意识的个体,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以下为瞎扯: “谁”一般用来指代未明身份的人类,或者有自我意识的个体,所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理解为在这一范围内。“你”“我”必然是属于这一范围内的个体,但这个体的维度显然要高于语言文字,因此无法用文字完全准确地重现出来,当然,语言文字本身就是高度指代性的工具。去问一个代号你代表的是什么,其实永远没法得到全部的答案,就像虽然得到了钥匙,却没法把房间里的东西全取出来,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当然也可以给出一些个人信息使这个指代的范围更准确,但我想提问者的目的不在于获取个人信息吧。根据题目以及后面的问题,推测一下也许lz意思是想让人去思考自我意识的由来,以及“我”这个范围是如何被定义和广泛接受的。第一个问题带有类别性质,第二个问题则更原始,也许只是想去掉各种分类属性定义之后更清楚地看意识的本质,只可惜这本质虽然显而易见,却似乎更加难以描述,只能通过类比,即用另一些本质为可视化物体的指代语言来描述其特性。例如:我觉得自我意识像大海中的波浪,空气中的风,原本是均匀的无差别的一团分子(记忆),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一些规律(逻辑),方向(意愿),厚度(我之与其他的差别)。当一次潮汐或风暴过去之后,这过程被记录了。波浪不断地从各个地方出现,因此记录形成了看似连续的一个整体。那么何为“重构”?其实我还没想清楚。。 ... 十根玉米

    瞎扯地蛮有意思的,只是“例如...”之后的例子看不出意思。

  • 十根玉米

    十根玉米 2014-08-16 20:57:30

    瞎扯地蛮有意思的,只是“例如...”之后的例子看不出意思。 瞎扯地蛮有意思的,只是“例如...”之后的例子看不出意思。 山里人

    “看不出意思”是几个意思啊?hard to understand?nonsense?boring? “我”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认为是此时此刻正在思考的这一个意识,或者仅仅一个意念,从这个角度看,身体的其他部分,或者其他意识此时都是他者,但对于外界来说,不仅是“你”所认为的你,而应包括你的身体所作出的一切行为和思想的总和。忽然想如果所有的他者都消失了,“我”是不是也不存在了呢?

  • 山里人

    山里人 (从远古走来。) 清道夫 2014-08-17 00:48:39

    没有他人,没有“你”、“他”也就没有“我”。“我”、“自我”是一回事,自我意识则是另外一回事。 在我脑子里,自我意识首先是个体人对于其身体独立性的认识,对于自身主体性需要的认识。主体性则是个体人根据自己的感觉感受做出反应和行为的特性。另外,自我意识也可以是对于自我的意识,包括对于自我的产生、自我的实现方式的观察和思考。因为自我存在于你我他这样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需要通过考察具体的生活才能了解认识自我。正因为此,我无法把“大海中的波浪”“空气中的风”这样的形象和自己脑子里关于自我意识的看法挂上钩,换句话说,看不出意思。

  • 十根玉米

    十根玉米 2014-08-18 20:26:48

    没有他人,没有“你”、“他”也就没有“我”。“我”、“自我”是一回事,自我意识则是另外一回 没有他人,没有“你”、“他”也就没有“我”。“我”、“自我”是一回事,自我意识则是另外一回事。 在我脑子里,自我意识首先是个体人对于其身体独立性的认识,对于自身主体性需要的认识。主体性则是个体人根据自己的感觉感受做出反应和行为的特性。另外,自我意识也可以是对于自我的意识,包括对于自我的产生、自我的实现方式的观察和思考。因为自我存在于你我他这样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需要通过考察具体的生活才能了解认识自我。正因为此,我无法把“大海中的波浪”“空气中的风”这样的形象和自己脑子里关于自我意识的看法挂上钩,换句话说,看不出意思。 ... 山里人

    哈哈,应该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确实没仔细去了解自我意识的定义。我说的应该是意识本身的产生。意识的产生处便是“我”,就像一个坐标系的原点,从这个点去看其他的东西才有了取值。你说的是站在外部来看自我,个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范围更广一些,包括精神上的“我”以及人这个实体的所有属性。

  • 山里人

    山里人 (从远古走来。) 清道夫 2014-08-19 08:53:32

    意识的产生之处便是“我”,有了“我”这个坐标系,其它东西才有取值,这是很有意思的表达。 大脑里的信息并不是意识,只有这些信息被激活了之后才是意识,才成为记忆。例如,一个从小生活在九寨沟人不会意识到周围环境的特别(这环境是理所当然),等到离开家乡之后脑子里一幅幅地浮现出家乡的山山水水,之前存储在脑子里的信息被激活,成为记忆成为思考的对象。同样的,没有离开过家的孩子并不能意识到家庭的含义,只有等到他们开始流浪在外之后,过去的家庭生活才被激活成为思考的对象,才有了故乡这样的表述。类似的还有,生活在水中的鱼即便它们有人一样的大脑也不会意识到水的存在;古人不会意识到空气的存在。等等。 人离开家乡,离开家庭,离开空气,鱼离开水,都是痛苦的分离过程,而意识的诞生伴随着这样分离的痛苦。

  • 大萌金翅鸟

    大萌金翅鸟 (天是棺材盖 地是棺材底) 2020-02-24 18:53:08

    只明确回答最后一条 是

  • 行之

    行之 楼主 2020-03-05 18:34:45

    只明确回答最后一条 是 只明确回答最后一条 是 大萌金翅鸟

    多少年了,帖子竟然被考古学家发掘了出来:)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2239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