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线上共读会

285篇内容 · 5528次浏览
查看话题 >

剑会消失,星星会留下来|《战争与和平》线上共读会
快闪楼 已结束

译林出版社

来自: 译林出版社(不过坏日子,不读坏东西。) 组长
2024-04-25 14:17:18 已编辑 江苏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9.2
列夫·托尔斯泰 / 2024 / 译林出版社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 2024-04-25 19:02:28 湖北

    怎么参加

  • 时栖

    时栖 2024-04-25 19:05:37 海南

    🙌🏻参加

  • 天亮就睡

    天亮就睡 2024-04-25 19:11:27 四川

    电子书可以吗

  • 勤奋小贺

    勤奋小贺 (知而获智 志达高远) 2024-04-25 19:25:07 河南

    不同版本可以吗?

  • 管⁢⁢理⁢员

    管⁢⁢理⁢员 2024-04-26 10:51:24 上海

    参加

  • 啤梨铁盒

    啤梨铁盒 2024-04-26 17:35:18 福建

    dd每天都要打卡是吗

  • 哆瑞咪

    哆瑞咪 2024-04-27 11:13:37 湖南

    怎么参加

  • 宇

    2024-04-27 11:13:44 江苏

    好 一定参加🥳

  • John伍尔夫

    John伍尔夫 2024-04-27 11:15:54 广东

    参加

  • L

    L (为了探索更大的世界而努力。) 2024-04-27 11:17:39 广东

    如何参加

  • 豆豆友

    豆豆友 (勇闯影院) 2024-04-27 11:24:04 广西

    上学的时候看过,太多年了。

  • brave-

    brave- 2024-04-27 11:43:20 宁夏

    参加

  • 小蜗

    小蜗 2024-04-27 11:45:39 北京

    怎么参加

  • Cerce

    Cerce 2024-04-27 12:34:18 山东

    参加🙋

  • 好好干活少挨骂

    好好干活少挨骂 (万事皆有规律,都Oj8K~) 2024-04-27 13:18:21 陕西

    怎么参加?

  • 阿喀琉斯之踵

    阿喀琉斯之踵 2024-04-27 13:35:30 浙江

    参加

  • yilia

    yilia 2024-04-27 14:00:55 江西

    参加

  • 也无风雨

    也无风雨 2024-04-27 14:21:55 江苏

    参加

  • 贝斯煎面

    贝斯煎面 2024-04-27 14:52:42 吉林

    参加

  • momo

    momo 2024-04-27 16:09:04 广东

    参加

  • 包日礼(暖冬)

    包日礼(暖冬) 2024-04-27 16:10:35 广西

    曾经读过刘辽逸译本和董秋斯译本?怎么样进入共读场内

  • LL

    LL 2024-04-27 16:23:54 辽宁

    参加

  • Jiayou

    Jiayou 2024-04-27 16:58:35 北京

    怎么参加

  • Gittes

    Gittes 2024-04-27 18:08:22 北京

    怎么参加

  • 飞边

    飞边 2024-04-27 18:57:59 天津

    妙呀

  • 林寒

    林寒 2024-04-27 20:11:44 上海

    参加参加!!战争与和平我无数次重看每次都没看完!超级喜欢安德鲁和皮埃尔,我感觉他们就是我灵魂的两面😭

  • 吉衡暄·Grace

    吉衡暄·Grace 2024-04-27 21:07:17 辽宁

    参加

  • jazmín

    jazmín (Escape to paradise) 2024-04-27 21:30:30 福建

    怎么参加

  • 伊一

    伊一 2024-04-27 22:46:02 马来西亚

    参加

  • 椼茠

    椼茠 2024-04-27 23:01:46 黑龙江

    你怎么知道我快读完战争与和平了。。

  • 收藏银河

    收藏银河 2024-04-27 23:13:07 上海

    刚好想看,举手报名

  • 虫豸

    虫豸 2024-04-27 23:17:51 云南

    怎么参加?

  • Nutcracker

    Nutcracker (希望能进一步学习) 2024-04-27 23:53:57 浙江

    巧了,正准备开始读

  • 造梦鹅

    造梦鹅 2024-04-28 01:02:11 美国

    参加

  • 六月

    六月 2024-04-28 06:09:13 浙江

    参加

  • 译林经典

    译林经典 (译林出版社·经典文学出版中心) 2024-04-28 08:51:46 江苏

    怎么参加 怎么参加 多晒太阳

    评论区打卡,同步自己的打卡时间、阅读进度等等; 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读后感、书摘,或者和其他读者一起交流讨论。

  • 西摩

    西摩 (垃圾时间大写的人) 2024-04-28 09:06:04 山东

    参加

  • 簡單點、很好

    簡單點、很好 (是该学着复杂点了) 2024-04-28 09:22:14 福建

    参加

  • momo

    momo (劳动人民) 2024-04-28 09:28:44 上海

    参加

  • 自由独木舟

    自由独木舟 2024-04-28 09:53:53 上海

    有蓝本,可以参加吗?

  • 潘潘

    潘潘 2024-04-28 10:31:01 北京

    参加,26天能读完吗😄

  • 恶魔的风

    恶魔的风 (恨得嚣张,爱的张狂。) 2024-04-28 11:26:42 广东

    刚刚10%

  • 煮熟的扇贝

    煮熟的扇贝 2024-04-28 13:21:26 上海

    参加

  • 极上诸白

    极上诸白 2024-04-28 14:42:29 山东

    参加😉

  • 晓颜

    晓颜 2024-04-28 15:26:11 四川

    占个座

  • 野狗

    野狗 (以字行。) 2024-04-28 16:07:56 广东

    建议拉群

  • 兰傲雪

    兰傲雪 2024-04-28 16:16:38 北京

    报名

  • Birthmark

    Birthmark 2024-04-28 18:15:26 北京

    参加

  • 葩葩 at sea

    葩葩 at sea 2024-04-28 19:18:46 河南

    怎么参加呀!!?

  • 热毛巾敷住脸

    热毛巾敷住脸 (易于心碎,很快复活) 2024-04-29 21:20:42 广东

    参加!

  • 十块钱16

    十块钱16 2024-04-30 01:40:44 陕西

    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五月想跟着这个活动把《战争与和平》读完。

  • 哦把敏

    哦把敏 2024-04-30 01:52:02 山西

    打卡

  • 星野宇治

    星野宇治 2024-04-30 03:46:59 美国

    占座

  • 牧野

    牧野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2024-04-30 12:59:43 北京

    参加

  • JokeISfun

    JokeISfun 2024-04-30 13:00:34 上海

    去年刚刚看完了战争与和平,这是一部大作,看了好久。托尔斯泰描写挺细致的,看起来有种小溪流水绵延不绝的感觉。

  • 红色胶订本

    红色胶订本 (愿一切安好,愿我勇敢。) 2024-04-30 14:19:33 湖北

    差不多8、9年前看过,现在重新再看一遍,相信会有新的感动。

  •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2024-04-30 23:12:59 广东

    参加

  • 无鸣镜

    无鸣镜 2024-05-01 23:12:52 福建

    5.1打卡 今日读完了译序。 之前对这部大部头是久仰其名但是一直没有准备好沉静下来阅读庞大的文字,在五一假期伊始突然决定参与这次共读活动,匆忙得读了译序。 译序写得十分详尽且条理分明,对于我这种在阅读前对于《战争与和平》的了解只是粗浅知道是一部“宏达”的史诗的读者来说非常友好,可以大概了解书籍的创作编撰过程以及概览故事中的剧情主线和人物脉络,同时知道一些引发兴趣的“小亮点”,是一个十分合适的开端。 读完译序,对本书“社会心理小说”的一面很感兴趣,其中提到几个安德烈公爵的经典场景,在后续的阅读过程中也许会因此引发的兴趣而更加打起精神格外关注一下XD “他受伤后躺在战场上仰望无限高远的天空觉得万事皆空的心情的描写,以及关于他在从奥特拉德诺耶回程途中看到老橡树发新芽而产生的喜悦和万象更新的春天感觉的描写,被公认为心理描写的出色篇章。” 无论如何,很期待接下来二十多天的阅读旅程,在那个时代的博云诡谲之中,各个人物轮番登场,彼此撕扯又彼此成就,完成各自的人物弧光,而我通过阅读也得以沐浴在这片弧光之中,与那个时代共同呼吸。

  • Cerce

    Cerce 2024-05-01 23:51:43 山东

    5.1 读了第一册第一部的一

  • 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 2024-05-02 18:34:41 湖北

    开始听微信读书

  • 无鸣镜

    无鸣镜 2024-05-02 23:59:59 福建

    5.2打卡 今日阅读到第一部第一卷的第九章 觉得托尔斯泰写作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他的开端多半是一步一步走出来、徐徐展开在读者面前。写战争而不直接上来先写真正战争场面,而是从俄国的上层社会开始,带我认识故事的背景和人。人物缓慢登场,宴会中的人一一出现,他们谈话他们交谈,用时而幽默时而细腻得场景描写和人物对话,抓住了这浩渺时代下的每个人物缩影。 开篇作为玛丽亚太后亲信女官安娜举办的一场舞会中,对于安娜在社交场上的游刃有余的描写就刻画得十分深刻。 “她在摆脱这个还不懂世故的年轻人后,回头做女主人应做的事,继续留心地倾听着和观察着,发现哪里客人谈得不大起劲了,就去帮他们一下。通常一个小纺纱厂的老板,在让工人各就各位后,便在厂里踱来踱去,发现纱锭停转或发出不正常的声音、咯吱咯吱作响、声音太大时,便急忙走过去把它停住,或设法使其正常转动。现在安娜·帕夫洛夫娜就是这样,她在自己的客厅里来回走着,不时走到停止说话或说得太多的人堆跟前,插上一句话或调换一下客人的位置,使得谈话机器又速度均匀、合乎礼节地运转起来。” 即使只是刚刚开始阅读,也觉得对于这五百多个角色的群像巨作有点困难,可能之后要逐渐一边梳理关系一边阅读hh

  • 十块钱16

    十块钱16 2024-05-03 00:25:27 陕西

    买的书📖今天晚上拿到了。译林出版社,经典译林,张婕译本。一晚上读到了64页,第一卷第一部分的前1/2part。 译序跳过了没有读,因为不喜欢被剧透小说情节,也不希望自己读的时候受到译者所概括的小说思想或者对某些人物角色评价的影响,所以一般序言我总会放在最后读完小说后再读 第一卷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了沙俄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各色上流人物在聚会中依次出场。 小时候如果让我读这部分内容,我肯定觉得很无聊,读不下去,因为没有什么男女主角的中心剧情。但是步入社会之后,自己也逐渐意识到了社交、察言观色、识人能力的必要性与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力不从心,再来看这些描写社交活动的内容,看得是津津有味,有点像抖音上经常看的一句评论:以前我不屑一顾,现在我逐帧分析。 必须说,托尔斯泰很🐮,寥寥几笔就可以描绘出人物的性格来。看到第64页,在社交活动中出场的人物已经有20多位了。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很会社交的人和在社交场上受大部分喜爱/尊敬的人,如安娜舌列尔(第一场社交活动的女主人)、轻松活力的鲍尔康斯基公爵夫人、不羁的浪子多洛霍夫。看到托对他们的描写的时候,我会特别注意,为什么他们受大部分人的喜欢。还有单纯的皮埃尔,我觉得他很可爱/搞笑,一面信誓旦旦地说要“改邪归正”了,一面又为自己开脱去放纵欢乐了,不过他很轻松,没有怎么指责自己,就是这么轻松愉快,没有什么太沉重的烦恼地生活着。还有就是安娜·米哈伊洛夫娜,没法不对这个 为了儿子的前途豁出去自己所有的脸面,不怕受任何屈辱的母亲不印象深刻,我觉得托也是着重描写了这位母亲形象的,现实中这样的母亲有太多了。但是年轻的儿子们,无一例外,还无法体会母亲的用心良苦,鲍里斯就是这样。鲍里斯目前来看是一个正直可爱的年轻人。 期待明天读第一卷第一部分的后1/2part,体味托对各色人物的描写。

  • 潘潘

    潘潘 2024-05-03 19:46:03 北京

    这人物属实是多呀,硬往下啃,第三天打卡,第一卷第一部十一

  • 无鸣镜

    无鸣镜 2024-05-03 23:38:28 福建

    5.3打卡 今日阅读到第一部第一卷的第十八章 这几章在日常故事的推进叙述中,各方人物的特点更为鲜明了。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带子鲍里斯上别祖霍夫伯爵家宅试图分遗产的那一场群像戏。瓦西里公爵态度冷淡,别祖霍夫伯爵的表侄女公爵小姐置之不理,而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让鲍里斯去请皮埃尔赴罗斯托夫伯爵家的宴会。 透过门口仆人的眼睛,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和她的儿子被描绘成“旧式斗篷外衣、破皮鞋、染过色的绸衣上的褶子”,彰显了他们困顿境地中的不堪一击。然而,尽管如此,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却始终以借势空手套白狼的姿态迎合着别祖霍夫伯爵家的马车、鲍里斯所住的房子。她不仅自己如此,还让儿子继承了这种隐忍、死缠烂打、反客为主的特质,通过华西里公爵谋取利益。儿子继承了这种特质,对公爵态度严厉却不激动,不愿参与谈话却显得从容和彬彬有礼,让瓦西里公爵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瓦西里公爵对罗斯托夫伯爵的评价是“肮脏的熊、愚蠢而滑稽可笑、赌徒”,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他的命运,甚至他儿子尼古拉的命运。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的“善良”既是因为吃软不吃硬,也是基于实际情况。 这一章短短的言语往来之中,塑造了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顽强不屈的态度、鲍里斯既低姿态又坚韧的尊严,以及瓦西里公爵的冷漠和公爵小姐的傲慢无礼等等形象,仅仅通过不长的对话就能不落窠臼的描绘出一个个人物具体而多面的形象,这也正是托翁的笔力之处。

  • 十块钱16

    十块钱16 2024-05-04 11:00:43 陕西

    打卡2 1.为安娜·米哈依洛夫娜与娜塔莉娅·罗斯托夫伯爵夫人之间的友情而感动。 从我对身边人的观察来看,大多数女生结婚生子之后,由于生活重心的变化,与朋友的友情会变得越来越淡最终成为那种 互相闲谈打发时间而不会提供什么实质性帮助 的浮于表面的关系。 而这俩位,却在结婚生子之后,在这虚伪的上流社会中,保持着这样真挚的友情,真的很宝贵。娜塔莉娅必定是心疼她的朋友的奔波受屈与痛苦,而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在四处求人时经历了那么多的白眼与侮辱,甚至还有自己儿子的不理解不体谅,也必定能在娜塔莉娅这里获得很大很大的温暖,娜塔莉娅可以说是唯一在心疼她的人。 托写她们哭的理由也写的很好,是的,为友情,为长大之后操心钱这样世俗可鄙的东西,为无忧无虑的青春一去不复返而哭。 2.读到托对德国男教师的描写时想到了蒋方舟对托的高度评价——“他给予了最微小的角色以个性和面目”。而且托真的很🐮,只有两句话而已,就这么准确地勾勒出了一个人的形象。 我会划线是因为觉得如果我在场,大概心理活动会和这个德国男教师一样,喝上流社会的酒只是出于一种实实在在的求知欲,或者对长见识见世面的一种执着追求。 3.玛丽亚公爵小姐,这个人物太服从基督教义了,当然很善良,但会有点圣母。有点期待之后对她的描写。 我觉得她很有自知之明,因为她对她自己评价:“我不希望过另一种生活,而且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希望,因为我不知道任何另一种生活,一个年轻的上流社会的女子,把最好的年华埋没在乡村里,孤零零的一个人,我要做过惯上流社会的女人的伴侣还缺乏本领” 她和她哥哥安德烈公爵的感情也很好,这俩人都是好人。 第一卷第一部完结。

  • 无鸣镜

    无鸣镜 2024-05-04 22:14:21 福建

    5.4打卡 第一部完。 终于慢悠悠得读完了第一卷第一部。目前的阅读是恶补俄法战争背景和努力被人名梳理关系XD 在阅读中确实见识到了托翁教科书级别的个体心理和人物群像描写!喜欢这种老辣而幽默的文风,时不时让我有种可以跨越时空、发出会心一笑的感应。 印象最深的人物还是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一个非常典型的人物,一个没落的、不再年轻贵族夫人。为了儿子的前程,无论是卖弄所剩无多的姿色,还是利用旧日交情或者不怕得罪任何人的勇气来威胁施压,无不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人物应该是如此具体的、多面的,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不再只是一个纸片般浮于表面的角色,而是在一颦一笑之间让人认定或是想起,在生活中或是影视中遇见过这样的人。每一句对话,每一个神色都无多赘笔,都是她过往和现下的证明。 在各色群像人物的轮番登场中,也会发现,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和阶层,就会有什么样的考量和动机,其原因和目的都是利己的生存需求。但是无论身处何种阶层,都有张开双眼看世界的选择,都有投身真实生活、拥抱人生真情实感的勇气。期待接下来的阅读中,在浩渺的时代下被命运牵动的各色人物变化。

  • 无鸣镜

    无鸣镜 2024-05-06 23:05:20 福建

    5.4+5.5打卡 开始阅读第一卷第二部。 实际上,我稍微研究了一下这些家族关系,浅读了20页后感觉昏昏欲睡。不过,手动抄写四大家族族谱对于阅读这部涉及500多个人物的小说还是有益的,这点我在今晚深刻体会到了。 其中,我记得了一些出场人物的特点。比如,安娜很喜欢谈论政治,热爱社交;瓦西里口若悬河,说话不加思索,总是夸张地赞美别人,让人难以置信(这算是掌控情绪吗)。 阅读零散的节选让我为他笔下垂死而孤独的老人流泪,为他“明天,一切都将会变化,明天”,却发现明天依然不变,后天以及以后的日子也如此的描述感到心痛。同时,也被他关于夏夜群星闪烁的思考所打动。我无法准确描述这种内心的“动容”。 出乎意料的,皮埃尔是一个带着些许哲学气质的角色,书中有一段关于他的描写令我印象很深刻。 “皮埃尔问自己。“对于我是好,对于别的旅客就是坏,对于他本人,是不得已的事,因为他一无所有:他说,为了这,一个军官鞭打过他。军官鞭打他因为他要兼程赶路。我射击多洛霍夫,是因为我受了侮辱。路易十六被处死,是因为人家把他当成罪人,一年以后,处死他的人被杀死了,也是因为某种原因。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应当爱什么,恨什么?为什么活着,我这个人是什么?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主宰一切的是什么力量?”他问自己。对于这些问题,连一个也得不到解答,只有一个完全不是针对这些问题的不合逻辑的解答。” “皮埃尔在想,“要这些钱有什么用?这些钱真的可以给她增加一根发丝的幸福和精神的慰藉吗?难道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使她和我少受点灾害和死亡吗?死,一切都归于完结,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就要降临的死,比起永恒来,只不过瞬间的经历罢了。”于是他又起劲地拧那颗空转的螺丝钉,它老在原地转个不停。” 而他最后的结论是,“我们只知道我们一无所知。这就是人类智慧的顶点。”这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最终答案,确实在一连串的发问之后这个无奈而又谦虚的答案 确实在那一刻触动到了我。

  • 圣安东尼的獴

    圣安东尼的獴 2024-05-12 19:15:01 江苏

    打卡2 1.为安娜·米哈依洛夫娜与娜塔莉娅·罗斯托夫伯爵夫人之间的友情而感动。 从我对身边人的 打卡2 1.为安娜·米哈依洛夫娜与娜塔莉娅·罗斯托夫伯爵夫人之间的友情而感动。 从我对身边人的观察来看,大多数女生结婚生子之后,由于生活重心的变化,与朋友的友情会变得越来越淡最终成为那种 互相闲谈打发时间而不会提供什么实质性帮助 的浮于表面的关系。 而这俩位,却在结婚生子之后,在这虚伪的上流社会中,保持着这样真挚的友情,真的很宝贵。娜塔莉娅必定是心疼她的朋友的奔波受屈与痛苦,而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在四处求人时经历了那么多的白眼与侮辱,甚至还有自己儿子的不理解不体谅,也必定能在娜塔莉娅这里获得很大很大的温暖,娜塔莉娅可以说是唯一在心疼她的人。 托写她们哭的理由也写的很好,是的,为友情,为长大之后操心钱这样世俗可鄙的东西,为无忧无虑的青春一去不复返而哭。 2.读到托对德国男教师的描写时想到了蒋方舟对托的高度评价——“他给予了最微小的角色以个性和面目”。而且托真的很🐮,只有两句话而已,就这么准确地勾勒出了一个人的形象。 我会划线是因为觉得如果我在场,大概心理活动会和这个德国男教师一样,喝上流社会的酒只是出于一种实实在在的求知欲,或者对长见识见世面的一种执着追求。 3.玛丽亚公爵小姐,这个人物太服从基督教义了,当然很善良,但会有点圣母。有点期待之后对她的描写。 我觉得她很有自知之明,因为她对她自己评价:“我不希望过另一种生活,而且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希望,因为我不知道任何另一种生活,一个年轻的上流社会的女子,把最好的年华埋没在乡村里,孤零零的一个人,我要做过惯上流社会的女人的伴侣还缺乏本领” 她和她哥哥安德烈公爵的感情也很好,这俩人都是好人。 第一卷第一部完结。 ... 十块钱16

    我也很赞同这句“他给予了最微小的角色以个性和面目”。很多人把《战争与和平》比作俄国版《红楼梦》,我觉得除了因为两本书的出场人物数量都很多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是两本书中的“配角”都很出彩。配角在里面不是单纯的背景板、工具人,而是有自己的心灵和声音,可以单独拿出来分析。就像《红楼梦》中不少旁系子弟和丫鬟等等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故事一样,《战争与和平》中的配角,例如您提到的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就很有意思。她是贵族家庭出身,一度风光过(她的父亲曾提携过瓦西里公爵),但家道中落,一场官司让她一无所有,丈夫早逝,无人帮助,如今需要动用自己的一切资源为儿子争个好前程。第一次读《战争与和平》的时候只觉得这个女人相当精明——不请自到地参加安娜·舍勒的聚会,只为见到瓦西里公爵,托他办事;而这种求情又略带pua性质(暗示公爵,我父亲曾经帮过你,莫忘恩负义);后面她又利用帮皮埃尔争遗产的机会为自己谋取利益。再往后读会发现,她的儿子鲍里斯也逐渐变得像母亲了,善于投机钻营,通过接近大人物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也终于跟童年好友尼古拉渐行渐远。后来我才理解了托尔斯泰的人物是多么真实、立体,多么典型。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算是“为母则刚”,活到这把年纪,什么都无所谓了,你看不起我也好,只要你能帮上我儿子。鲍里斯少年时期就生活在这种处境下,自然也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他们的圆滑精明,他们不加掩饰的进取心,是因为生活没有给他们提供一尘不染、与世无争的条件。他们不可能像大家喜欢的尼古拉、安德烈、皮埃尔那样高标。总之从类似的配角身上,能读出很多东西。

  • 圣安东尼的獴

    圣安东尼的獴 2024-05-12 19:16:30 江苏

    5.2打卡 今日阅读到第一部第一卷的第九章 觉得托尔斯泰写作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他的开端多半是一 5.2打卡 今日阅读到第一部第一卷的第九章 觉得托尔斯泰写作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他的开端多半是一步一步走出来、徐徐展开在读者面前。写战争而不直接上来先写真正战争场面,而是从俄国的上层社会开始,带我认识故事的背景和人。人物缓慢登场,宴会中的人一一出现,他们谈话他们交谈,用时而幽默时而细腻得场景描写和人物对话,抓住了这浩渺时代下的每个人物缩影。 开篇作为玛丽亚太后亲信女官安娜举办的一场舞会中,对于安娜在社交场上的游刃有余的描写就刻画得十分深刻。 “她在摆脱这个还不懂世故的年轻人后,回头做女主人应做的事,继续留心地倾听着和观察着,发现哪里客人谈得不大起劲了,就去帮他们一下。通常一个小纺纱厂的老板,在让工人各就各位后,便在厂里踱来踱去,发现纱锭停转或发出不正常的声音、咯吱咯吱作响、声音太大时,便急忙走过去把它停住,或设法使其正常转动。现在安娜·帕夫洛夫娜就是这样,她在自己的客厅里来回走着,不时走到停止说话或说得太多的人堆跟前,插上一句话或调换一下客人的位置,使得谈话机器又速度均匀、合乎礼节地运转起来。” 即使只是刚刚开始阅读,也觉得对于这五百多个角色的群像巨作有点困难,可能之后要逐渐一边梳理关系一边阅读hh ... 无鸣镜

    开篇写安娜张罗宴会时,把她比作“纺纱厂老板”的这个比喻,也让我印象深刻。 紧跟着还有一个比喻:“就像办事漂亮的领班会把一盘假如有人在肮脏的厨房里看见就不想吃的牛肉作为特别可口的美味端上来一样,在今天的晚会上,安娜·帕夫洛夫娜也先把子爵,然后把神父作为特别精致的菜肴来招待自己的客人。”就是说安娜为了让这场宴会更有趣,找来两个见多识广的客人作为吉祥物。 托尔斯泰写出了一个八面玲珑的社交女王应该是什么样的,对人情世故的洞察,以及对这场沙龙上“名流”的一种淡淡的嘲讽,也都在里面了。 托尔斯泰的比喻都特别生活化,他写那个经历了巨大变故的娜塔莎,在长久的悲痛之后偶遇故友,终于露出微笑:“像一扇生锈的铁门打开了似的,困难、吃力地露出了笑容。” 人衰老的标志,除了皱纹和白发,更主要的是失去情绪。精力充沛的伯爵夫人在接连失去爱子和老伴后,一下子老了。托尔斯泰说她最后常常“像婴儿那样哭泣”。对于一个麻木等死的老人来说,流泪只是本能的生理反应。但读者好像能从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里,感受到那种足以把人压垮的痛。 他也会在写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时候,突然荡出一笔,切到日常生活画面:“‘都用霰弹!’军官喊道。那个军士跑到军官面前,惊慌地低声说,已经没有火药了。好像一个管家报告说,宴会上需要的酒已经没有了。”这两种“惊慌”虽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放在一起好像也挺贴切。

  • Nutcracker

    Nutcracker (希望能进一步学习) 2024-05-12 23:17:28 浙江

    打卡,5月9日开读,今日读完。

  • 十块钱16

    十块钱16 2024-05-13 00:43:17 陕西

    我也很赞同这句“他给予了最微小的角色以个性和面目”。很多人把《战争与和平》比作俄国版《红楼 我也很赞同这句“他给予了最微小的角色以个性和面目”。很多人把《战争与和平》比作俄国版《红楼梦》,我觉得除了因为两本书的出场人物数量都很多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是两本书中的“配角”都很出彩。配角在里面不是单纯的背景板、工具人,而是有自己的心灵和声音,可以单独拿出来分析。就像《红楼梦》中不少旁系子弟和丫鬟等等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故事一样,《战争与和平》中的配角,例如您提到的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就很有意思。她是贵族家庭出身,一度风光过(她的父亲曾提携过瓦西里公爵),但家道中落,一场官司让她一无所有,丈夫早逝,无人帮助,如今需要动用自己的一切资源为儿子争个好前程。第一次读《战争与和平》的时候只觉得这个女人相当精明——不请自到地参加安娜·舍勒的聚会,只为见到瓦西里公爵,托他办事;而这种求情又略带pua性质(暗示公爵,我父亲曾经帮过你,莫忘恩负义);后面她又利用帮皮埃尔争遗产的机会为自己谋取利益。再往后读会发现,她的儿子鲍里斯也逐渐变得像母亲了,善于投机钻营,通过接近大人物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也终于跟童年好友尼古拉渐行渐远。后来我才理解了托尔斯泰的人物是多么真实、立体,多么典型。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算是“为母则刚”,活到这把年纪,什么都无所谓了,你看不起我也好,只要你能帮上我儿子。鲍里斯少年时期就生活在这种处境下,自然也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他们的圆滑精明,他们不加掩饰的进取心,是因为生活没有给他们提供一尘不染、与世无争的条件。他们不可能像大家喜欢的尼古拉、安德烈、皮埃尔那样高标。总之从类似的配角身上,能读出很多东西。 ... 圣安东尼的獴

    哇,谢谢你回复我这么多。我也喜欢读《红楼梦》,很喜欢能够在一本小说里面看到很多具体的人!后面的故事我还没读到,但是看你的回复,预感到会很有意思。

  • 锦瑟陬月生

    锦瑟陬月生 2024-05-15 22:42:56 山东

    现在加入还来得及吗?只为督促自己去读书而想加入。

  • montage_kiki

    montage_kiki 2024-05-17 12:38:05 天津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montage_kiki

    除了五位主角,第一卷第二部出现的炮兵土申曾令我印象深刻。 巴格拉基昂公爵在农舍询问战情细节,责难土申为何丢掉两门大炮,他没有以大炮已损毁无用为自己开脱,反而自我审查并“恐惧地意识到自己活着丢了两门大炮是一种失职和耻辱”,公爵进而反问为何不求助于掩护部队,土申担心掩护部队并未出现的事实会连累他人,而“没有作声”。——这一段看得内心百转,表达上的笨拙使土申在战斗时的英勇,以及他指挥炮兵连坚守行动对战局的关键影响全然被掩盖了,面对指责时,他反省自我、不愿波及他人,如果没有安德烈的正义申辩,他恐怕很难察觉自己拥有着多么美好的品格,更难以获得配得感。

  • 锦瑟陬月生

    锦瑟陬月生 2024-05-18 07:44:19 山东

    打卡!今天开始阅读《战争与和平》。明天来汇报阅读进度!

  • 蜻蜓县长楚雨荨

    蜻蜓县长楚雨荨 2024-05-20 02:50:08 内蒙古

    八百年没上豆瓣了,没赶上这次活动很可惜哎

  • 田小麦

    田小麦 2024-05-22 11:00:10 广东

    参加

  • montage_kiki

    montage_kiki 2024-05-23 09:10:34 天津

    印象深刻的片段太多太多,读完这部长篇对星轨的影响是要延续我往后的人生了,那摘两个小片花儿作纪念吧。 呜呜呜那种哭点: 被俘虏的法国龙骑兵是个年轻的阿尔萨斯人,说的法语带德国腔,当尼古拉用两个金币当着小伙子的面从哥萨克手里买走他的马,他不断重复且和善地说出,“可别糟蹋我的好马啊!” 《战争与和平》对马的描写很多,除了托尔斯泰本人爱好骑马打猎,也和俄罗斯人民对自然、动物的亲近感不无关系,读到这一段写被俘虏的马,他出自一个法国骑兵之口,人对驯养的马匹尚且珍视,我认为这是超越战争、超越国别,来自人类本性层面的悲悯,我哽咽了。 哈哈哈那个笑点: 被绿后恼羞枪伤情敌的皮埃尔,在失意绝望时莫名被纳入共济会,历经复杂漫长的神圣仪式,导师宣布三个宗旨和七项美德,皮埃尔掐指一算,对两个宗旨不感兴趣,美德里有一项实难做到,还有一项干脆没记住。 “最后,请您坦白说出您的主要嗜好,以表示您的诚意。”导师说。 “我的嗜好!我有过许多嗜好。”皮埃尔说。 “我是指那种在修行路上最使您动摇不定的嗜好。”共济会会员说。 皮埃尔停了停,思索着……他在心里列举他的毛病,但不知道哪一种是主要的。 “女色。”皮埃尔说。 私心里最喜欢皮埃尔这个主角,可能是源于他最没有私心,我这笑点不全是因为那场面的尴尬羞愧,更多来自皮埃尔的率真,对不属己之事物的真切渴望,我完全信任他口中的“女色”就是善美的,并为此由衷欢喜。

  • 豆友280658579

    豆友280658579 2024-05-25 11:37:03 广东

    评论区打卡,同步自己的打卡时间、阅读进度等等; 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读后感、 评论区打卡,同步自己的打卡时间、阅读进度等等; 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读后感、书摘,或者和其他读者一起交流讨论。 ... 译林经典

    1

  • 豆友280658579

    豆友280658579 2024-05-25 11:39:27 广东

    1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