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你每天都来打卡!2024每日阅读与输出

归一

来自: 归一
2024-02-05 09:58:22 已编辑 广东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0:00:34 广东

    1.24——用系统取代目标 《呆伯特》漫画作者史考特·亚当斯著有《我的人生样样稀松照样赢》一书,英文原名是《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直译或许更生动一些——如何在几乎所有事情都失败的同时取得巨大成功。 在这本分享了他从青少年到中年大大小小的失败与挫折的书中,史考特(我更想叫他呆伯特)特别对“目标”和“系统”做出区分,并毫无保留地呈现出对后者的偏爱,这也是这段文字想分享的。 大致上,“系统”思维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重过程”,而“目标”思维则是“重结果”。从生活经验中不难发现,“目标”思维容易让我们遭受挫折(事情难有一帆风顺),而且即使实现了目标,满足感也稍纵即逝,很快又会被“新目标未达成”的焦虑或是“失去目标”的迷茫所困扰。 “系统”思维关注的则是“做对的事情”,可以将之理解为“稳定的日程规划”或“习惯”,只要自己是按照“(靠谱的)系统”在生活,便能提供良好的自我感觉(我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好),与把目光放在“要实现这个下一个目标”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呆伯特称之为“生活能量指标”——无疑只有更高的能量才能帮助我们走得更好更远。 书中这么写道:“目标导向的人们最多不过是处在持续的成功前的失败状态中,如果不能成功,则处在永久的失败中。以系统为导向的人们每次在应用他们的系统时都会成功,因为他们在做着他们想做的事。”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0:01:07 广东

    1.25——终结一切心理痛苦的办法 对各种大大小小心理不适的应对,有很多流派给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有关注过往心结的,关注家庭系统的,关注想法或行为改变的......于德志老师在《如何应对心里的难》中提出一种能“终结一切心理痛苦”的方法,但与上述这些方法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上述种种将痛苦根源定位在过往、家庭、想法或行为,并试图通过与之互动来解决痛苦,于老师在书中则提出另一种观点:往往创造痛苦的和想要去解决痛苦的是同一个“人”——一个由我们的经验、记忆、认知所组成的“观察-批判者”,与之相对的则是每时每刻体验生活的“体验者”。 如果只有“体验者”,便不会存在痛苦。痛苦必定源自“观察-评判者”的某种(基于经验/认知的)应然想法与现实的冲突,譬如“他撞到我了,至少得说声‘不好意思’吧。”,而如果现实中对方头也不回地走了,那么这个“批判者”便会跳出来,痛苦也就由此产生。 不难发现的是,无论是试图去分析自己是否存在某种低自尊的倾向,源自过往什么经验,在生活中是否有类似表现,或是告诉自己要改变自己的消极想法,都依然是“观察-批判者”在行动。只不过这个时候,上一秒的“观察-批判者”变成了被批判的现实(我居然这么生气!我为什么会这么生气!)——由此带来的可能是持续几分钟甚至几小时的思维相互批判大会,而脑海中充斥着这些玩意,可想而知我们的状态和表现都不会很好。 基于这一理解,作者所提出的“终结一切痛苦”的方法便有点类似于“正念”(但又不同于正念,作者还特意反对“闭关式冥想”,只因那脱离了现实的生活情境)关注生活体验,有意识地感受我们的感受,并“忽略/不要助长”脑海中喋喋不休的声音。对于经常经验到脑海中各种想法互相攻击(攻击来攻击去都是在攻击“我”)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些新的灵感和体悟。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0:01:41 广东

    1.26——建立向上的惯性系统 在《轻松主义》一书中,作者就如何保持“轻松状态”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其中就包括 “感恩,而不是抱怨”这一条,并指出这能帮我们在生活中建立一个“向上的惯性系统”。 其实无论是抱怨还是感恩,又或是任何其他习惯,都像是某种“惯性系统”——一开始或许让人觉得不容易/不习惯,但慢慢的,不仅这件事本身变得越来越简单,还会连带出更多相关属性的事情。(反过来想,我们身上已经具有的种种习惯爱好,大概也并不该孤立看待) 譬如一个开始早睡早起以维持良好身心状态的人,可能在慢慢养成习惯后,又“巧合”地开始尝试健身,减少吃油炸食品,或者是利用早起的时间阅读,冥想...... 同样的道理,抱怨得越多,我们也会越容易发现生活中其他“值得抱怨”的事情,感恩亦然,这不需要神秘的“吸引力法则/能量学说”便能解释得通。那些日常给我们带来心理压力的“自我怀疑”,“自我攻击”等也都是类似的“向下惯性系统”,形成习惯之后便如同一个铅球一般拖着我们往下沉。 对于种种会给我们带来伤害的“惯性系统”,作者在书中给出的建议例子或许值得我们参考:每次觉察到自己在抱怨,便立刻想出一个相反的感恩事件来结尾——要自己一夜之间不再抱怨并不现实,既然如此,就先从觉察到抱怨,并有意识地建立感恩惯性系统开始。 过阵子,我们会发现自己可能抱怨到一半就停下来了,甚至抱怨的念头刚起便能刹住车,而感恩的念头则继续坚持下去,再过一阵子,我们或许会变得习惯于感恩,并越来越感受到这一积极视角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益处。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0:02:12 广东

    1.27——从垃圾开始 创业点子,一门新外语,六块腹肌/马甲线......当我们在规划种种未来目标时,往往展望的都是其美好的景象:自己的项目如何在市场上快速崛起,一口流利的外语怎样赢得周围人的赞叹,镜子里的身材可以与某某明星/模特不相上下。 这并不难理解,也说不上有错,如果没有这些让人激动的预期,可能我们连开始的热情都没有,但在《轻松主义》一书中,作者却提出了“从垃圾开始”这样一个观点——与其说它是一个建议,倒不如说是一个事实,而作者则希望我们能对之有所预期,并做好接纳的准备。 《轻松主义》这本书的整体立意是通过种种原则来指导我们摒弃不必要的事情,让目标事项变得轻松易做。而“从垃圾开始”这个观点希望我们摒弃的,可以总结为两大不必要。 一:不必要在前期追求大而全。 如果我希望成为一个作家,不用非得买一个专用机械键盘、再专门开通个什么软件会员来整理素材,亦或者是要备齐好的钢笔和作家同款的本子才能开始。作家的核心是写作,所以我可以从每天创作两百字的内容开始,哪怕只是记在自己手机的备忘录里。 二:不必要,或者说不应该因为理想现实落差而自我打击。 大概没有任何一件事,会在前期就呈现出想象中那般美好的画面,但当我们饱受那些画面刺激而兴致满满的时候,却很容易忘记这一点。于是我们看着一周没变化的身材,记不住的前十个单词,读完脚趾抠地的小说,便开始怀疑起自己,怀疑起方法,甚至怀疑起目标,进而产生大量的内耗。 如果一开始就能带着“我就是从‘垃圾’开始创造起。”这样的念头,或许就能更好地把握事情的核心,不被纷繁的表象所分心,并且也能对自己抱有更多的耐心,让自己能有更好的状态,进而有更高的几率把事情做得长久,等来收获兑现的那一天。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0:02:52 广东

    1.28——我就是我的“习惯/系统” 《原子习惯》是一本讨论如何从微小的习惯开始培养,逐渐改变自己人生的书。在书的一开始,作者就分享了这样一个模型:目标--习惯/系统--认知。 前半部分的“目标--习惯/系统”与那篇“呆伯特”的笔记提到的类似(作者在前言中也讲自己是受“呆伯特”的启发),我们应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可持续运转的良好系统上,做到“每一天都在成功”,而不是时刻留意自己与目标的差距,在自我打击中“迎难而上”。 在后半部分“习惯/系统--认知”中,作者则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尝试分析“为什么我们会无法维持住一个良好的习惯/系统(譬如健身,读书)”以及“为什么不好的习惯/系统(譬如熬夜刷剧,拖延做家务)看起来那么根深蒂固、做起来毫不费力”。 不同于简单的“因为好习惯困难,坏习惯轻松”,作者的结论是:“这一切都受到自我认知在主导。” 以我自己为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实际上在多次尝试早起/健身增肌失败后,我的心中已经有了相当坚定的两条信念——1:我不是晨型人,不适合早起,一定要睡够8小时精神才好。 2:我是吃不胖的类型,或许是消化问题或许是体质问题,总是增肌是没希望了。 按照作者的观点,如果这两条信念没有改变,即使定再多闹钟,买再多蛋白粉和装备来辅助,都是白瞎。因为当我坚持了几天之后,大脑便会发现“自我认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与“现实”的割裂,接下来大概率便是情绪状态的下滑,新习惯的打破。 人的本能心理倾向是“维护自我”——譬如我们大多不喜欢被人指出错误,害怕出糗。 这种倾向不会理性分析“到底哪个是真正有益的”,所以当“我喜欢赖床/没有健身习惯”的认知与我们现实中“开始早起/健身”的行动相冲突时,最终的决定往往是“找个借口停止早起/健身”,进而恢复到“我是这样的人,我也这样生活”的稳态之中。 照这么说,想要改变似乎就没什么希望了,或者只得采用强硬对抗认知的方式,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才有可能成功。幸运的是,作者提醒我们:所谓的“自我认知”,本身就是从过往的经验(也包括我们的习惯)中形成的。 换句话说,“我不适合早起”是从过往的“十几次早起后放弃”的经验中得来的;“我无法增肌”是从之前练了两周身材没有大变样的经验中得来的。而一旦我们开始新的习惯/系统,那么新的认知也就在不断建立。 说到这里,重点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呆伯特那么强调“要系统不要目标”,以及这本书的作者想用“原子习惯”(意味着很微小)来改变人生(而不是“核弹习惯”——改变人生这么大的事情,难道不是得有点爆炸性的东西才能实现吗?) 认知的建立/改变更需要“持续性”,而不是“爆炸性”——“连续20天,每天5个俯卧撑”比起“连续3天,每天40个俯卧撑,然后中断”更能够培养起“我爱运动/有运动习惯”这样的认知,而形成了这样的认知就能帮助我们把习惯坚持下去,进而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结实的肌肉)。 另一方面,呆伯特强调的“要系统不要目标”,便是为了避免在前期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形成“看来我不适合早起/长不了肉”这样的负性认知。《原子习惯》书中写道:“结果是习惯的滞后指标”。如果我们能真的习惯了这个看法,不再死死盯着理想结果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是关注并切实认同于自己每一次执行习惯/系统,便有更大的概率能坚持走到收获的那一天。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0:03:15 广东

    1.29——(又一次)从垃圾开始 在《原子习惯》一书中,作者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佛罗里达大学的一位电影摄影教授在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就将学生们分为“质组”与“量组”,这两组的名字意味着他们期末成绩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 “质组”的学生的期末成绩取决于照片作品的质量,为了强调对质量的重视,教授甚至允许他们一整个学期只交一张照片,这相当于今天的“一个学期只要交一份作业,做得好就满分。” 对应的“量组”学生期末成绩则完全取决于照片作品的数量,不管拍得怎么样,交够100张就得A,90张就得B,以此类推。 第一眼看起来,“量组”的学生要获得好成绩简直不要太容易,随便糊弄凑够数量也能过关;而“质组”则需要真正花心思去探索到底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优秀,获得高分,相应地,我们应该预期“质组”的学生会拿出更高标准的作品才对。 出乎意料的是,在期末时,教授发现几乎所有称得上优秀的作品都来自于敷衍敷衍就能得A的“量组”,而非以“追求质量”为初衷的“质组”——个中缘由是:“量组”的学生在“敷衍”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通过大量实践和对比,学会了如何拍好照片;而“质组”的不少学生因为一开始就将目标放在“高品质作品”上,还被教授暗示了“只要一张就好”,导致他们在实操上来得少很多,虽然钻研的心思没少花,但却没能积累足够的行动经验来实现作品的迭代。 如上,我又用了前几天的“从垃圾开始”作为标题,因为这句话实在是太“生动”了——每次在努力养成新习惯的时候都这么告诉自己,减少自己的完美主义期待和随之而来的自我批判,对于坚持走过“蛰伏期”看到收获真的有非常大的帮助。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0:03:41 广东

    1.30——来点奇亚籽! 5-羟色胺,大脑内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与我们的情绪体验有很大的关系——许多抑郁症患者都呈现出明显较低的5-羟色胺水平,此外还影响我们的睡眠与记忆。 5-羟色胺需要消耗色氨酸来合成,而色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意味着我们无法自己合成),只能通过食物来获取——比较广为人知的一个色氨酸来源是“奇亚籽”,不仅是色氨酸的优质来源,也是不饱和脂肪酸的优质来源(ω-3与ω-6的配比十分理想)。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0:04:04 广东

    1.31——从更多角度理解“求助”与“助人” 前天在《八分》里听道长聊“影视作品里的善恶”时表达过与下述内容意思接近的看法:“小孩经常问大人‘这里面哪个是坏人,哪个是好人?’,但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意味着它深入地反映/探索了世界与人的真相,必然是难以分出‘黑白’,而是‘灰色’——没有绝对的好,没有绝对的坏。”在读龙虾教授这本《人生十二法则》里的“放弃损友”时,他的分析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常言道“助人为乐/慈悲为怀”,听上去高尚而美好,但以此代入一切生活情境却有“单纯得像张白纸”之嫌。龙虾教授在讨论“如何对待损友/深处低谷的朋友”这个话题时,给我感觉就像拿着一把剪刀,把看起来和谐的表面遮盖剪得千疮百孔,然后指出背后可能(不是必然)藏着的种种真相给我们看。 教授不反对“求助”,只是追问我们:“如何分辨一个人是真心想改变而向我们求助?” 有没有可能Ta是在利用别人的同情心,或是在合理化自己的困境,或是想将“高处”的人拉到跟自己同一水平线,又或者Ta丝毫不肯动摇内心的低自我价值信念(我配不上,不值得,做不到......)意味着即使改变出现,Ta也会在某一天自己将它毁掉...... 教授也不反对“帮助”,只是追问我们:“如何分辨你是真心,且有足够的能力帮助那位困境中的朋友?” 如果你的人格不稳,能力不足,不仅兜不住你的朋友还会把自己陷进去呢?有没有可能你“需要”一个身处逆境的朋友来获得自信呢?会不会你其实早已心生不耐,看着自己慢慢被拖下水,却只是因为拉不下面子,害怕对方指责而“不忍割舍”呢?又或者你也在逃避其他重要的事情(譬如学业/事业上的挑战)所谓的“帮助朋友”更像是你们彼此的默契配合,对方借着求助逃避困难,你则借着帮助逃避困难...... 这么一分析下来,或许会让人觉得教授心里也太多弯弯绕绕了,像是什么“阴谋论/被害妄想症患者”一样。不过好在教授也并非想论证“你我就是这样的人/不存在纯粹善良的助人”,只是利用自身在心理学领域的经验为我们提供更多视角,对我们来说就像照镜子一样,有则觉察/调整,无则当作一种对世界与人的认知拓展即可。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0:04:28 广东

    2.1——刻意练习带来的“希望”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的理念许多人应该有所耳闻,大意是:许多让我们觉得耀眼的,可望不可及的伟大/成功/天才人物,其背后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而如果我们也能“练习一万小时”,即使与我们追逐的目标还有距离,但也已经远远超越过去的自己,甚至成为别人眼中的“另一位天才”了。 书中讲到美国一类特殊学校——KIPP,它的特殊之处在于那几乎“万物皆可练习/规范”的理念。作者提到KIPP会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采用特定的走/跑姿势,特定的说话音量(分为大、中、小),听别人说话的体态要求(肩膀对准说话人,双眼直视),甚至连上厕所要用多少张手纸,洗手液挤多少下都有“正确答案”。 第一眼看上去,这种学校给我一种强烈的“窒息”感觉,但今天刚好看了一个街头采访的视频,两者结合给了我一种新的看法。 在那个街头采访的视频里,几位出身优越的男孩女孩表现出超龄的自信与成熟让采访的up主屡次夸赞;而书中的作者也提到,当他去访问KIPP校园的时候,一位成熟到让他感叹“这里面究竟有多少是他自己,又有多少是KIPP的塑造。”的六年级男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交谈过程中,这个孩子主动了解了作者的求学经历、家庭,为作者的孩子推荐书籍,讨论自己的目标,礼貌大方地握手告别......)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了KIPP那种“窒息式要求”的意义所在——当我们用“环境培养起的气质/从小到大的熏陶”来形容那些出身优越,往往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自信、成熟的孩子/年轻人时,往往也没有“给自己留下机会”。 毕竟我们都这么大了,别说小时候没能学乐器、练芭蕾、出入上流场合耳濡目染,就连现在可能都没办法做到。但KIPP/一万小时理论的理念给我们指出了另一条路:如果我想要变得那般自信优雅, 完全可以从开始健身,每次驼背就挺直,今天开始看着对方的眼睛与人交流做起......这听起来可能很“low”,很“呆板”,甚至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虚伪”,但问题在于,从最终呈现的结果(我看起来怎么样)来看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当然,这种练习必然是枯燥/乏味的,所以目标导向很重要——就像KIPP的老师会带来五六年级的孩子去参观各所大学,让他们从小学就开始规划“我要去哪所学校,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样。 随便拉个人来苦练仪态/学习/任何技能都不是好主意,但对于心中多多少少有了自己向往的样子的成年人来讲,我们的确可以给自己来上几个KIPP项目,慢慢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0:04:50 广东

    2.2——恐惧地社交,焦虑地努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社恐成了一个流行标签;同样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内卷与焦虑成为了许多人的生活共识,于是我挑选这两个例子来说明。 按我目前对森田教授的理解,他大概会说:社交不感到丝毫恐惧反而不是个正常人,在意自身形象和他人看法是十分正常的表现;面对挑战和未知没有丝毫的担忧/焦虑大概也不是正常人性所能至——所以与其说是一夜之间冒出来许多社恐/因内卷而焦虑的人,倒不如说是大家突然发现一个合适的形容,于是这些特质也就突然“被看到”了。【这让我想到一个例子,就是那些语言中缺乏形容A颜色词汇的古老部落会无法分辨出A颜色与其他颜色的不同,即使在我们看来再明显不过。】 在读《自觉与领悟之路》这本书时,森田教授的一个重要策略便是“带着(XX)去做”,这个(XX)可能是焦虑,是恐惧,是痛苦,是迷茫,或是其他任何让我们觉得不适的感受。这不同于常有的应对心理痛苦的思路——往往认为要先解决(XX),然后才能做好事情。譬如先解决焦虑问题,然后才能好好工作;先解决面对别人恐惧到不敢说话的问题,再去与人交流;先解决拖延的心态,然后才能把工作处理好。 森田教授对此有一个颇具禅意的描述:“任其软弱到极点,软弱到极点后便会迎来转机”。恐惧、焦虑、想回避困难都是正常的,就带着这种正常的心态去做事情,哪怕恐惧地社交说话哆哆嗦嗦,焦虑地工作效率很低,拖延地赶论文也写不了多少,那也坚持去做就好了。 既不假装自信,或是用高要求来批判自己(这两者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虚伪),也不试图规避痛苦本身,接纳内心的“冲突”,我们往往既有把事情做好的欲望,又有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这种意识到二者存在,不遮掩痛苦,也不遏制欲望——带着痛苦努力实现欲望,森田教授称之为“纯真的心”。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0:05:14 广东

    2.3——带着“痛苦”行动 上一篇笔记中提到森田教授在面对种种心理不适时给出的“以纯真的心,在(痛苦/焦虑/拖延......)中行动”这一解决方案,这篇再聊聊森田教授在另一本著作中提到的:他对“神经症”,我们也可以拓宽为“心理困扰”,的解读,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森田疗法看似“冷漠/过度理性”背后的逻辑。 在阅读《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一书的过程中,我认为森田教授对“神经症”的理解是这样的:在排除了物理/器质性问题之后(譬如呼吸急促的患者先检查、排除呼吸系统的病变可能性)患者的问题便大概率是“精神性”的,而那种种“精神性的问题”则可以归结到“独特性误解”和“过度关注”两个诱因上。 独特性误解:当事人往往会将“人之常情”理解为“我是那少数有问题的”——譬如人多在社交时在意他人眼光,面对生人/领导讲话会紧张,但我唯一能体会到的只有自己内心的感受。当我切实体会到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却看着其他人表面上毫无异常甚至谈笑风生的时候,难免生出一种“只有我格格不入”的想法,进而原本的“正常情况”也就成了“问题”。 过度关注:当我将“正常情况”理解为“独特问题”之后,必然对之施以更多关注,洞察更深刻,更敏锐——在小组讨论时自己一言不发,却密切关注着自己内心的恐惧和其他人看起来如此正常的表现,“震耳欲聋的沉默”是对这种情况一个极其生动的描述。 不难发现的一点是,“独特性误解”和“过度关注”是一对相互促进的难兄难弟。由于独特性误解,带来过度关注,过度关注导致一切变得更加深刻、明显,于是独特性误解进一步加重,这又带来更多的关注,现在我不仅在事情发生时关注,发生前,发生后也关注,慢慢演变为“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这就是我的毛病。”而森田教授所强调的“带着XX去行动”,便是为了等到那个“大破大立”的机缘,进而打破这种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 譬如我说话磕磕巴巴,也依然在小组中发言,等到某天讲得进入状态了,妙语生花得到他人好评,突然就意识到“谁说我社恐/没办法在大家面前说话的?”。 当然这是比较美好的发展方向,事情也有可能往相反的方向发展,有可能我磕巴到同事/领导心生不满,说了句“你能不能先组织好语言/要不你下次再讲?”,这种极度尴尬,几乎是完美契合我的负性信念(社恐/不能在大家面前说话)的时刻也有可能激发出我们的愤怒和不满(对自己,对他人),从而带着怒气完成“突破”。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0:05:53 广东

    2.4——借助“系统”培养“素质” 今天带来的分享依然是出自《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一书。 在书中,森田教授提出一种思路,他将带来痛苦(广义--包括生理上的疾病,也包括精神上的困扰,自然也包括二者的结合)的因素区分为“素质”,“境遇”和“病因”。 所谓“素质”,指的便是个体的性格特质/三观,“境遇”则是痛苦产生时的环境,“病因”则是那个导致痛苦的客观外因。按照这种理解和教授的分析,有几个点或许值得我们留意。 首先,“境遇”与“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人喝醉了,在酒吧与人产生冲突被打伤”,在这个痛苦事件里,打人者是“客观外因”,“境遇”则是酒吧里与人起争执的话题和环境,但教授会提醒我们: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人的“素质”(有可能是轻浮的性格,也可能是低自尊带来的日常过度压抑)在暗处发生作用,那他大概也不会在酒吧喝到烂醉,触发那个痛苦境遇。 其次教授会强调的是,有不少心理问题/神经症、甚至是生理性问题,都不需要有客观的“外因”。即使是那些直观感受必然有客观外因的,譬如急性肠胃炎,也完全有可能仅仅凭个体自身的“素质”(譬如自我怀疑、过度反刍)和“境遇”(明天需要在领导面前做汇报)引发。 最后一个值得提的是,教授还反过来强调,即使遭遇同样的“境遇”/“外因”,因个体“素质”不同,导致的最终结果很可能也大相径庭。对这一点能“现身说法”的例子有不少,譬如塞涅卡、曼德拉、维克托·弗兰克尔、史铁生等等。 分享了这么几点后不难发现,“素质”不仅是最关键的,而且也是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境遇”大概率跟随“素质”变化),这似乎给了我们某种极大的希望——只要我们培养起自己的“素质”,无论未来生命历程如何运转,都能够最大程度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 而“素质”就让我想起了在《原子习惯》一书中作者强调的“自我认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习惯反映了认知,但认知本身也是由习惯积累而成,所以通过构建带有新习惯的“系统”(强调单个习惯的简单易做与长期的坚持,反对追求短期效益),假以时日便能实现“自我认知”的改变,想来“素质”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于是便有了标题所说的“借系统培养素质”:如果我们有些轻浮的“素质”,不如就从每天正念行走1分钟开始;如果有些低自尊的“素质”,不如就从每天找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睡前夸夸自己开始。

  • jaja

    jaja 2024-02-05 11:12:19 重庆

    心理学上的森田疗法?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2:50:10 广东

    2.5——恐惧与焦虑 《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是一本在国外非常畅销的“焦虑自助书籍”,在书的一开头作者就为我们介绍了“焦虑”和“恐惧”的区别——“恐惧”往往是关于特定具体对象的,而“焦虑”则更像是一种“泛泛的感觉”,虽然硬要说大概也能说出因为这事或那事焦虑,但明显带有一种“哪哪都不对,哪哪都让人紧张”的特点。 既然“焦虑”是一种“泛泛的感受”,其对象往往不很具体甚至难说“真实”,不难想象那些给我们带来痛苦的内容多来自大脑的加工(自我暗示,对话,想象的画面等等),所以针对认知进行调整(改变负性的想象、寻找证据等认知处理技术)与减少认知左右生活的程度(正念地行动)会是应对焦虑症的两个常用并且有效的手段。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2:50:46 广东

    心理学上的森田疗法? 心理学上的森田疗法? jaja

    是的友友(新年快乐!)。

  • jaja

    jaja 2024-02-05 14:47:23 重庆

    是的友友(新年快乐!)。 是的友友(新年快乐!)。 归一

    新年快乐,加油。继续你的输出哦,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5 14:55:29 广东

    新年快乐,加油。继续你的输出哦, 新年快乐,加油。继续你的输出哦, jaja

    好嘞!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6 19:47:57 广东

    2.6——觉察内心的“巨婴倾向” 在《巨婴国》一书中,武志红先生指出了在他看来国人普遍存在的“巨婴心态”,并对这种不成熟人格的日常表现,历史渊源,代际循环都做了颇为详尽的讨论,颇为有趣并且也引人深思。 既然是“巨婴”,那么就像婴儿什么事都要找妈妈一样,作者指出我们在许多关系中都存在着“找妈/当妈”的惯性,在原生家庭、亲密关系或是同事朋友关系中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但却有着同样的本质。譬如不带边界感地要求他人付出,或者是不带边界感地为他人付出——“付出”听起来好像很善良,很伟大,但“让人窒息的付出”对许多中国子女来说应该都不陌生。 此外,习惯于发动“无助”技能而非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无论是认为“妻子要照顾好家务的各方各面”或是“丈夫要哄着我,惯着我”,都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助的孩子找妈妈”的心态。在书中武志红先生就表达过这样的意思:爱情的基础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在国内的大部分“爱情”里,其实更像是双方在轮流扮演“妈妈”和“巨婴”,互相满足对方的安全感与自恋需求。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07 20:20:44 广东

    2.7——变得“不好”或许才能“好” 依然是《巨婴国》这本书,武志红先生在书中分析了“中国式好人/推崇孝道”与“集体主义/缺乏独立自我,进而需要与他人共生”之间的关系。 在聊到如何活出独立自我,树立边界感的时候,武志红先生提到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代价就是“我不再成为众人口碑中的好人”,我认为这个观点可以再抽象一些:我要先变得“不好”,然后才能获得真正的“好”——前者是基于集体/共生体的价值判断,后者则是基于个人真实感受与意愿。 譬如我得丢掉一份亲朋好友交口称赞的高薪有面子工作,才能安顿自己那颗寻求意义与爱好的心;得变成一个孤苦伶仃的离异人士/单亲爸爸或妈妈,失去一个“温暖而稳定”的家庭,才能离开一段互相伤害(或者用书中的描述——“相互绞杀”)的亲密关系;得变得孤僻/不近人情,才能换来逢年过节舒心的独处以及与三两好友真心实意的相聚。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10 22:44:47 广东

    2.10——关系中真正重要的 在心理学家哈洛的依恋实验中,他通过为小猴子设置“有奶水的铁丝网妈妈”和“没奶水的绒布妈妈”两个对照,让我们意识到对小猴子(自然也包括基因相似度高达94%的我们)的成长来说:“喝奶”更像是“为了确保能继续维持亲密接触、得到(绒布妈妈的)爱抚”而不得不做的“自我保存”,只要吃饱了,他们立刻就又回到绒布妈妈身上。 这在当时极大冲击了盛行的行为主义观点,主张以“训练/构建习惯”的方式来养育小孩。譬如孩子哭闹,那就应该冷处理,让他意识到哭闹的坏结果,然后自己慢慢改掉这个习惯,而不是爱抚关心他——行为主义者认为这会给孩子建立起“一哭就有人关心我,那我就多哭多闹”的习惯。 不过哈洛的实验和结论虽然很有冲击力(这阵子读武志红所写的书,他也经常强调在6个月前对孩子应该提供几乎“有求必应”的周全照料),行为主义的观点也并非就被丢进历史的垃圾桶里,实际上这两套理论都有他们能解释得通并帮助到我们的地方。 我想哈洛的实验在今天能给我们的启发,更多的是提醒我们留意关系中(无论是亲子关系、亲密关系或朋友关系)真正重要的“接触”(情感上的、肢体上的、互动上的——虽然小猴子们有所谓的“绒布妈妈”,但他们长大后依然呈现出明显更低的发展程度,这说明被动存在的绒布妈妈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即使在今天,像“我没短你吃的短你穿的,你说说我哪里亏待你了。”这样的“虎狼之词”依然能从不少家长口中听到,而关注“你的分数/工资/恋爱状况......”等等要素的操心家长们在对孩子感到不满的时候,也要留意别踏入极端行为主义的陷阱——或许你想的是“考了差成绩我还给他好脸色,那他不是不长教训?”,但实际上你的“坏脸色/饭桌上的沉默”不仅没有让孩子真的对考试或学习有什么反思,还恶化了亲子的关系,而这无疑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10 22:45:25 广东

    2.7——变得“不好”或许才能“好” 依然是《巨婴国》这本书,武志红先生在书中分析了“中国式 2.7——变得“不好”或许才能“好” 依然是《巨婴国》这本书,武志红先生在书中分析了“中国式好人/推崇孝道”与“集体主义/缺乏独立自我,进而需要与他人共生”之间的关系。 在聊到如何活出独立自我,树立边界感的时候,武志红先生提到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代价就是“我不再成为众人口碑中的好人”,我认为这个观点可以再抽象一些:我要先变得“不好”,然后才能获得真正的“好”——前者是基于集体/共生体的价值判断,后者则是基于个人真实感受与意愿。 譬如我得丢掉一份亲朋好友交口称赞的高薪有面子工作,才能安顿自己那颗寻求意义与爱好的心;得变成一个孤苦伶仃的离异人士/单亲爸爸或妈妈,失去一个“温暖而稳定”的家庭,才能离开一段互相伤害(或者用书中的描述——“相互绞杀”)的亲密关系;得变得孤僻/不近人情,才能换来逢年过节舒心的独处以及与三两好友真心实意的相聚。 ... 归一

    补发 2.8——拖延与完美主义 一直以来我都对“拖延症”与“个体具有完美主义态度”二者的联系有所耳闻,但大都理解为“对事的完美主义”——因为个体具有完美主义倾向,所以做事情的时候总能发现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条件,不断修改或等待条件改善,最终变成拖延。 今天在阅读的时候有了一种新理解:拖延或许是出于对人(自己)的完美主义。 在《巨婴国》这本书中,武志红先生提到“婴儿/巨婴”具有“自我全能”式的自恋,在心底里有一种“世界要顺着我意,不能失控于我”的期待,信念。 从这个角度来看,“拖延症”可能是因为一旦做事,必然要遭遇或大或小的挫折,哪怕不遭受挫折,也至少要消耗时间和精力,而这与“全能/完美的我”这个信念相违背。只要当事人拖延下去,那么至少还能保有“全能的我如果认真做,那么一定非常轻松就能做好。”这样的想象。 再拓展下去,那些凡事计较到极其细微处,美其名曰自己“在意细节,比较严谨,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或许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全能自我”在细微的不如意处受到了挑战而无法释怀,所以必须揪出来一一料理。不能说所有具有这类表现的人都必然有如此内心世界,但至少能为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提供多一种视角。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11 20:20:31 广东

    2.11——完美主义是否曾让我们暗自骄傲? 在《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这本书的一开始,作者就指出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他并非要告诉我们如何留下完美主义中积极的那部分,消除那些负面的影响,而是要我们完全远离“完美主义”,成为一个“不完美主义者”。 在作者看来,并不存在“完美主义的优势”这种说法——当我嘴上反思着自己有些“完美主义”的时候,其实心中可能还带有些骄傲,认为“这毕竟代表了我在追求卓越”,而作者则指出: “追求卓越”并不是“完美主义的一部分”。 我完全可以追求卓越的同时不沾染完美主义的习性,也可以在完美主义的同时其实并不真的关心卓越(譬如是由内心焦虑驱动的完美主义)。或许在不少时候,“完美主义”只是我自己找的又一个漂亮借口,用来包装被迷茫困住不敢行动,害怕他人评价而不愿拿出成果等一系列大小阻碍。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12 22:36:51 广东

    2.12——“找水”,其他都别想。 在《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这本书中,作者给了我们不少关于“成为不完美主义者”的建议,其中“关注过程,而不是目标”这个建议的例子让我颇有感触。这个例子取自一本中文译为《孤独的幸存者》的书,讲的是美国海豹突击队队员马库斯在阿富汗当地与另外三名队友迎击上百名敌军后幸存下来的经历(红翼行动)。 在身体多处受伤,队友全部身亡的情况下,如果说马库斯当时有什么目标的话,大概会是“平安回到己方阵营”之类的——换位思考一下这个目标,我眼前浮现的却是种种“这目标不可能实现”的理由:身负重伤,缺乏弹药,深陷敌军势力范围,缺乏联络工具......这个时候,目标不仅没能给我提供力量,反而可能让我愈发感到绝望而放弃。 但在书中马库斯写到,当时在分析了一系列轻重缓急之后,他确定当下最要紧的目标是“找到水源补水”,接下来便一门心思扎到“找水”这个事情里去,不再考虑其他。 “时刻用目标提醒自己”这类观点似乎颇为常见,但这本书却给了一个不同的观点:“关注下一步有助于我们采取行动,一步步前进;关注目标反而有可能让我们‘知难而退’。”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13 12:14:40 广东

    2.13——关系中让我不满的你照出了我的什么需求 一个有点绕的标题,源自《亲密关系》一书中作者开篇所讨论的内容。 我们大多是普通人,人格称不上十分完善,三观也难说有多成熟,于是我们大多带着许多未被满足的需求进入一段关系(主动或被动),无论是亲子关系,朋友关系或是本书着重引以为例的亲密关系。 在任何关系中,都必然有摩擦,冲突的时候,这些摩擦和冲突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代沟,还是不合适的人,亦或是处理关系技巧的匮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两句话让我印象很深。 第一句是: “许多人相信争吵的时候一定有一方对,一方错。” 第二句是: “一旦找到有潜力满足我们需求的候选人,我们就着手将他们塑造成我们心中的理想伴侣。只要一点点的帮助,他们就可以变成能让我们快乐的人。” 在作者看来,让我们进入关系的其实是我们的需求,而关系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被视为,或者说他们的本质其实就是,需求得不到满足引发的痛苦。无论那些问题看起来是多么“明显有个对错”,如果我们只是执着于“分个对错”甚至是“换个伴侣”,就错过了最大的礼物——一个又一个揭示我们内在需求,让我们有机会变得更加完满的机会。 譬如一方约会老是迟到,或是脾气非常容易急躁,我们都有很“正当”的理由去表示不满:频繁迟到在哪里都是个“错误”,脾气急躁在任何关系中都无益处。 但我们为什么会因为这些问题“受伤”呢?真的是因为“迟到是错的/大家都觉得迟到不对”所以我们受伤吗?亦或者是“迟到”让我们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心底那些想要证明“自己是被爱的,是特别的”等等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才是真正让我们受伤的地方呢? 如果我们认同关键在于后者的话,《亲密关系》这本书希望带领我们看到的便是一条解脱之路,或许也是所谓的“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的正确打开方式:只有我们自己能够永久地,真正地填补内心的空洞和需求——我们的低自尊,无价值感,缺爱的孤独......任何我们希望所谓的“灵魂伴侣”能完美契合、满足缺口,其实都只能由我们自己来补上。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14 16:28:03 广东

    2.14——一种应对抑郁的思路与不足 标题只说抑郁,但这个思路或许可以对一切受“状态不好,易起伏”影响的情况起作用,譬如焦虑,拖延等等,只不过抑郁症对我来说比较具有代表性,故拿来作参考。 这个思路是两组理念的合并:《微习惯》/《原子习惯》+《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或其他应用森田疗法的书籍)今天早上意识到,虽然前者是个人成长/自我管理领域,后者则明显是心理治疗领域,但却有一个共通之处——“不看状态”。 《微习惯》/《原子习惯》这系列书籍普遍表达了对“动力/状态”的不信赖(我今天很想读书,所以今天读个一小时。可问题是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不会“很想读书”,而且很难让自己变得“很想读书”),主张将“动力/状态”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彩头,而每天行动依靠的则是“从微小处搭建起的系统/习惯”(因为极其微小,譬如读2分钟的书,所以即使状态不好也能做到;从而形成习惯乃至身份认同——就好像习惯了熬夜的人不需要哪天状态好才能熬夜,日常到了十二点他就是不困,甚至已经安排好了后续两三个小时的活动) 而森田疗法对治心理困扰的思路则是“顶着困扰去行动”。森田教授认为很多时候我们的“状态不好”是源自一种过度关注和解读,而试图去解决这种“状态不好”只会使我们投入更多关注,与问题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相反,顶着困扰,无论做得怎么样都去做,有可能做着做着就发现事情也不过如此,连“状态很差”的感受都在不经意间淡去了(但随着我们的意识,有可能再次浮现)。 但想了想,这套思路有至少两个比较明显的不足,或者说遗憾。 第一个最明显,而且听起来有点“找茬”的是,它可能短时间内真的不会让我们状态变好——尽管两类书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他们本就不在意状态,意图引导我们“超越状态”过上想要的生活。但对于正处抑郁或焦虑状态中的人来说,难免还是期待着摆脱心理上的不适,甚至会出现“虽然我知道微习惯可以帮助我一步步把生活变好,但我现在连好生活都觉得没意义了。”这样的尴尬情况(这也是作者们一再强调“微/原子”的原因所在,这些习惯一定要小到无阻力,让我们能坚持下去。 第二个不足则是既有社会环境整体趋向于高压、焦虑、比较......对于在挣扎着建立系统的人来说的确不友好。就好像一个运动员刚刚骨折做完手术,教练就已经走过来跟他说“已经给你报名下个月的比赛了,好好养伤!” 。怎么办呢?或许只能通过多读这类书籍,寻找相关的社群,自我肯定等方法来做心理建设了。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15 22:59:47 广东

    2.15——无状态地坚持有什么意义? 在《微习惯》/《原子习惯》这系列书中都强调不重视状态地坚持微小的行动,有时候难免让行动者自我怀疑:今天状态这么差,写的东西很烂,运动有气无力,画了一张毫无灵气的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干脆休息一下? 而这些书的作者们则会告诉我们:“坚持(哪怕很烂)的意义”,从认知角度来讲,是有助于形成身份认同(一个每天坚持写点东西的人,更容易认同自己为一个文字创作者,同理,每天做几个俯卧撑的人更容易认同自己为一个关注健康,有运动习惯的人。)而人是不喜欢“内外矛盾”的生物,一旦我们形成了身份认同,便会不自觉地让外在行动,选择变得符合内在认知,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的“习惯”无非是经过不断重复而得到强化的神经回路,神经并不会因为今天我状态好就多强化一些,也不会因为我觉得这幅画很烂/写得磕磕绊绊就不强化,只要我做了一件事情,就会强化该事情的回路,所以从养成习惯的角度来看,短期的好坏其实并没有什么影响。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16 21:06:06 广东

    2.16——品牌背后的意义 在《品牌学》一书的开头,作者就指出: 品牌或许大多起源于‘要卖产品’的需求,但能真正卖好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其品牌基本都成长为了更大的东西。 不止于一个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标志/名字,一个品牌可能会代表着某些画面、某些价值取向、特定的意义甚至某种文化。 就像“肥宅快乐水”不只是糖水,可能是年轻、是自由、是对焦虑内卷趋势的抗议,对价值投资者来说可能还意味着“股神光环”(巴菲特很喜欢喝可口可乐,喝了一辈子); “特斯拉”也不只是电动车,还意味着“传统颠覆者”,“人类之光”,“硬核科技”等众多马斯克身上的光环,乔帮主时期的苹果亦如是。 也难怪比亚迪在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的时候开始将车尾的'BYD'改为更有意义的'Build Your Dream',不过从22年电动车出口量增多后的情况来看,欧洲的消费者似乎对这个标语背后的意义并不太买账。有报道称英国的车主们经常将这个标语抠下来。这应该也侧面反映了“品牌的核心/本质是意义”这一事实,意义源自解读,所以不同社会环境、地域文化很自然地会对同一设计/内容有不同的解读,进而给出不同的反应。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17 20:13:18 广东

    2.17——品牌与虚无 在过往的阅读中,虽然没形成深刻的洞见,但我也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表述:随着传统秩序不断瓦解(宗教、宗族、传统伦理道德......),消费主义逐步盛行,在“金钱几乎成为万物尺度”的现代,我们普遍面临着意义与价值的缺失。 一切都变得“世俗化”,但是人心对意义,对终极问题的困惑却并不会简单消退,反而由于支持的匮乏而显得愈发突出,由此形成大规模的“虚无/空心”现象。 基于以前的浅薄理解中,我虽然清楚我们不可能通过“返祖”来重建秩序,只能在现有基础上朝前看,但也过分简化地将“消费主义/资本主导的一切”视为一种“缺乏内涵,只能带来浅层满足而无法愈合内心空洞”的不足产物,进而将改善的希望基本放在“人生哲学/心理学”的通识化上,认为藉此能赋予人们“自拾意义”的能力。 甚至在昨天,即使我再次梳理和确定了“商品的品牌核心在于意义,在于其背后的叙事/解读”这一观点,也依然没有发现一个漏洞,得到今日作者将其明明白白写在我面前时才意识到:“物质主义造成了意义的真空,于是品牌创建试图填补这一真空。” “品牌/人们赋予商品的叙事、意义”是否足以填补那个空洞?即使填补了,是否真能与宗教、传统道德等内容所带来的意义相提并论?这些问题我都没有答案,但至少“品牌”在我们生活中有意/无意已经开始扮演的那个“补漏”角色的确是毋庸置疑的。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18 21:50:15 广东

    2.18——品牌创建的虚与实 相较过往更为简单的市场营销内容,今天的品牌创建显得更“虚”——比起logo的颜色,某个具体产品的广告,货架位置......今天的品牌创建还会投注相当部分精力在企业整体(传递给消费者)的价值观/哲学上面。 但另一方面,今天的品牌创建又显得更“实”——信息冗余的时代,人们很少再简单地通过媒体广告、企业宣言来做出选择。他们在互联网上交流比对,切身体验,这使得品牌创建不仅仅是要讲一个好故事,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们“相信”这个好故事。而这就使得品牌创建者/团队很多时候得从企业内部开始品牌的影响——要先对员工讲故事,让员工们“配合演出”,这个故事才能最终传递到市场上并得到认同。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19 18:12:46 广东

    2.19——内容营销VS传统广告 内容营销——区别于传统的“直球式打广告”,旨在通过提供消费者密切关注的相关内容来实现曲线推荐。 其逻辑变化大概可以这样描述:从“告诉你这个品牌很棒”变成“告诉你一件你在意的事情,你觉得说得很棒,进而觉得诉说者(品牌)也很棒”。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20 22:37:56 广东

    2.20——全球化的连锁效应--《牛津通识:全球经济史》 在讲述全球化初期(大航海)种种活动(贸易为主,但也包括大量战争、殖民)带来的经济状况向好时,作者还指出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劳动力需求增大(主要是制造业),而农业人口比例的下降,这就倒逼农业革命的发生以更高效地产生粮食;同样被需求倒逼出现的还有能源革命,曾经的全球霸主英国在18世纪就以煤炭替代了木炭和木柴,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拥有大规模煤炭产业的国家。 此外作者还指出识字率/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样与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关系,书中列举出一系列读写能力在当时有显著提高的国家(既包括新教国家,也包括传统天主教国家)来补充说明:读写能力的提高并不仅仅源自宗教改革的推动。(宗教改革主张去掉“教会”,这个在信徒与上帝之间的中介角色,取而代之的是信徒们藉由阅读经书、祷告等“自己与上帝交流”,而这就需要信徒们有相应的阅读甚至写作能力) 有趣的是,今天我们的教育水平,或者说教育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但无论是其原因还是其效果,似乎都与过往明显不同了。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23 12:23:20 广东

    补发2.21——让人头大的权力制衡--《牛津通识:全球经济史》 作者在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社会背景时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尽管英国以议会限制王权,看似更开明(相比于光荣革命前试图集权化的詹姆斯二世,或者是法国的路易十六)许多教科书中也称之“向民主迈进一大步”,但实际上真正能参与做主的“民”其实很少,甚至可以说在当时,确立“国王受议会约束”这一条件,只不过是将“国王集权”换成“少数精英集权”而已。 譬如1689年议会与威廉三世签署的《权利宣言》中就要求“国王未经议会许可不能征税”,但反过来也意味着:议会如果要征税,就没有拒绝理由了。而参考作者在书中所举的数据来看,17世纪末期,英国的人均税额反而是法国的两倍。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23 12:24:38 广东

    补发2.22——工资相对资本服务价格的比率--《牛津通识:全球经济史》 作者在以纺纱业为例解释“为何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时,提出了“工资相对资本服务价格的比率”这个概念。由于18世纪英国的人力成本过高,导致企业家们更有动力投入资本改进技术(如珍妮纺纱机),因为对他们来讲,投入资本换来劳动力成本的节省(少发几个人的工资)是更划算的。 而在劳动力便宜的地区,极端一点譬如当时的印度,企业家们就几乎完全没有动力做这样的事情。虽然从马后炮的角度我们可能会觉得那有些“目光短浅”,但真的能心怀民族乃至人类,并且兼具智慧远见的人终归是极少数,在当时的大部分印度企业家看来,花那么多钱去创新技术,即使最终成功了,在人力成本极低的印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自然没有人会愿意去做。 作者在书中列示的数据比较直观地体现了这种有趣的关联。1780年,英国、法国和印度的“工资相对资本服务价格比率”分别约为1.5,0.8,0.35;同一年代,在上述三个国家建立一个水力纺纱工厂的投资回报率约为40%,9%以及不到1%;新建的工厂数量则为150+,4,0。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24 14:33:48 广东

    补发2.23——通用技术的启示 伴随着书中对工业革命进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蒸汽动力在发明出来之后(蒸汽机)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逐渐影响到从纺织、交通运输、工业等不同领域,即一种“通用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找到其所能结合、改进的对象和方式。类似的“通用技术”还包括我们今天离不开的电力,计算机。 这让我想到人发展或许也有类似的“通识/底层技能”,那些在许多不同领域、场景都能应用得当的,譬如逻辑能力,表达/演讲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等等......这些技能感觉在生活中用处不小,需要的场景也不少,但似乎并不被主流教育领域所重视。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29 23:43:18 广东

    补发2.24 一步到位! 与纺织业的蒸汽动力工厂是在英国成熟后才逐渐普及到其他国家类似,以焦炭替代木炭(后者强度不足,不能很好地起支撑作用,且杂质较多)来炼钢铁的技术从在英国正式建厂开始,也过了近40年才在欧洲大陆推广开来。 前者如上篇笔记所讲,部分是由于英国人力成本高于资本成本,或者说其他地区人力成本低,改进技术也没有回报,甚至会亏损导致的;后者则是因为欧洲大陆森林很多,所以木炭成本低,煤炭(提纯成为焦炭)价格反而高,因此也没有改进技术的动力,直到焦炭炼铁的技术和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投入产出比足够高后,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才“一步到位”般地开始采用新的炼铁体系。 这与我无知默认的“技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逻辑还是有明显不同的,从整个人类的角度看虽然是一步步发展,但从具体的地区、国家来看却很可能不是如此。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29 23:43:58 广东

    补发2.25——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牛津通识:全球经济史》 一个有趣的新知:“全球化”具有“让落后国家维持落后”这一非主观作用。 尽管在“全球化”早期,西方强国往往以殖民、战争的方式损害他国利益,但作者在书中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落后国家的差距并不仅仅,甚至并不主要是因为少数国家的“阴谋诡计”所导致,而是“全球化”带来的商品流通使得“发挥比较优势”这一经济原理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内在规律并不受任何国家支配。 就好像一个人很擅长做面包,一个人很擅长做衣服,当彼此了解后,他们自然会慢慢走向一个人专门做面包,一个人专门做衣服,各自发挥优势,实现总产能最大化,进而个体效益也最大化的局面。 同理,当原本在农业、手工业、工业等领域都要努力全面发展的单个国家们汇集到一起(全球化)时,那些工业技术落后的国家如果缺乏政府政策的干预引导,那么就会很自然地走向“比较优势”的道路,转投农业,初级产品领域这些自己能做,发达国家又“不乐意”做的领域。只不过问题在于,国家与国家间的“比较优势选择”并不像简单例子里的面包和衣服那样“无差别”,做面包或做衣服的都不会因为做了太久面包/衣服然后就“落后/贬值”,但低科技水平的行业能创造的综合价值的的确确会与高科技水平行业创造的综合价值差距越拉越大(譬如巴西的咖啡豆农和硅谷的芯片制造企业)。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29 23:44:23 广东

    补发2.27——如何用好脑子--《如何学习》 或许我们都听过一个比喻——将“使用大脑”比作“练肌肉”,无论这里的“使用”是指记忆某种东西,或者坚持冥想,又或者是理解某种概念。 当使用“练肌肉”这个比喻时,表达者往往强调的是“越练越强”这个概念,实际上也的确如此,脑神经科学的研究的确支持“越频繁的重复就能在大脑中形成越稳定、快速的神经通路,进而做得越熟练(某种程度上也会越好)”,但如果只谈这一点就有些太不全面了。 现在大部分人即使不是个专业健美人士,也都对健身/运动这件事情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要运动好,绝不是简单的“练得多,强得多”。虽然练是必须的,但是怎么练,以什么样的形式练,如何休息,如何补充营养,甚至如何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等许多问题都对“练好”至关重要;反而是“无脑狂练”最容易把自己先练废了,或者好一点的是形成了错误的姿势/习惯。 但在“用脑”,或者是这本书所关注的“学习”领域,我发现自己了解的内容仅仅局限于诸如“Omega3补脑,所以要多吃鱼。”,“保持充足睡眠”和有点烂大街的“把你要学的东西教给别人,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期待这本书能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可以应用的方法。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2-29 23:44:54 广东

    补发2.28——刻意中断的艺术--《如何学习》 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大部分人都会提到的一个关键词是“专注”,但这本书的作者却告诉我们,“被人打扰”未必是一件坏事,甚至我们可以主动在自己状态极佳的时候“中断”来获得某种奇效——该活动会在心里得到更加高优先级,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相关讯息/灵感的可能。 这个结论主要基于“蔡加尼克效应”和关于“目标与感知力的相关性”研究。 前者的主要结论是:一件事(无论其重要与否)如果在你做得劲头正猛时中断(主动或被动),那么它就会在你心中留下更深,更久的印象,让你更有迫切的欲望想把它做完(哪怕一开始你可能很不想做那件事情)。 关于后者的研究发现是:“我们的感知会受到目标的显著影响”。譬如你最近在撰写一篇关于女权主义的论文,那么你有可能会在一夜之间感觉街头巷尾,身边人的交流,网上的内容充斥了各种涉及性别歧视或反性别歧视的内容。不用心理学家来指明我们也能知道,这些内容不可能是一夜之间出现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了一个目标,无意识中我们的感知也开始向目标相关的方向进行聚焦。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04 22:32:18 广东

    补发2.29——交替学习的妙用--《如何学习》 如何熟练掌握某一种技巧?无论是罚球,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亦或者是画一只小鸡。 如果你跟我一样,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想法是“针对性反复练习”的话,那么这本书的第八章或许能给我们一些不一样的思路。作者在该篇章中引用了许多历史上的实验例子来向我们说明:交替不同的学习内容,反而有助于更好的掌握和发挥。 如果套用我们上面的例子,作者会推荐的练习方法可能长这样:交替性练习罚球、三分、两分;交替性练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交替性画小鸡,画花朵,画房子。 大量的同质重复会给我们一种进步飞快的错觉(的确会有进步,但并没有真的那么快),另一方面,交替性练习反而有助于我们把握某些更“本质性”的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表现。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04 22:32:49 广东

    补发3.1——用直觉帮助我们分辨--《如何学习》 一个有趣的学习思路,作者基于“大脑具有某种自发的,无意识的辨识提升能力”这一研究发现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艺术作品辨识工具。 他在20个不同流派的画作中各挑出几张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入ppt中,并制作出相应的选项和答案提示。(譬如《奢侈·静寂·逸乐》--A:野兽派 B印象派 C:古典主义) 经过几轮十分钟快速训练(看图,猜一个,得到答案,下一张,循环往复......)他实现了在面对新作品时超过90%的判断正确率。要知道,在此前他还是个对不同流派的作品几乎一窍不通的艺术门外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并没有进行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的“学习”步骤(譬如记住野兽派的用色特点,印象派的主题倾向,立体主义的画风等等)仅仅是这么刷刷刷地练过去,却取得了如此好的效果,印证了大脑的“无意识辨识优化能力”。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04 22:33:27 广东

    补发3.3——人的叙事习性与期待--《牛津通识:人生的意义》 书中简略提到的黑格尔,包括后来的马克思看待历史的视角,都带有一种“叙事”的特点,将历史视作发展的,可总结的,有内在精神/规律的,进而也是可预测的。 尽管上述两位伟大人物的思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影响,但他们的“叙事”视角/习惯却似乎是人类共通的,此刻我想起的是之前看过一个视频,视频中几个几何图形在无规律地乱跑乱窜,但观看影片的人却总能从中感觉出某些“内容”(譬如大正方形是坏人,小三角形和圆形是情侣之类的)。 人的思维似乎天然就带有“叙事解读”的特点,并且我们也会把这个特点应用在解读自己的过往经历上——短到今天起床后的每一步活动,长到自己从小学到成人的种种关键节点经历,我们似乎总是倾向于以某种“串起来”的方式去解读,一旦将一切串起来,下一步似乎自然而然就会导向未来的预测/计划,然后尝试把握整个故事的本质/核心(人生的意义)。 倒不是说这个逻辑有什么问题,但是否种种人生意义的困扰乃至痛苦,有相当一部分是因此惯性而起的呢?借用书中所说的“意外并不意味着不可理解,甚至在事后来看,所谓的意外其实是可以被解释/预测的,只是事前不知道而已。”那反过来看,有没有可能“人生虽然是一连串不间断的故事,看起来一个接一个有逻辑地发展,但实际上却并不意味着它们真的具有某种可以串起来/贯穿其中的本质或意义”呢?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04 22:53:13 广东

    3.4——如何“证明”我们所选择的“意义”?--《牛津通识:人生的意义》 上帝“死”了,万事万物(自然也包括人生)的意义都将由我们自己来书写,来赋予。 你决定你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你来活出你自己,这些话听起来很轻松,但却不容易做到。这不容易倒不是我们缺点子,想不出要赋予些什么意义,而是难在“证明”——如何“证明”我们所提出的意义的合理性? 这种对证明的要求并不明显,没有人会在我们心里给出答案的时候立刻跳出来说“你给我说明一下为什么这能作为你人生的意义?”,甚至当我们被“自由的自信”冲昏头脑时还可能会不屑地反问“我活着,为什么需要向别人证明?” 但“我活着就是我活着,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任何东西。”这句话听起来很棒,实践起来却再困难不过,作者在书中用到的一个词很是生动,叫“依赖”。 我们并非凭空活着,所以我们的自由也不是真的那么自由,我们“依赖”着这个世界,无论是其自然的部分,还是其人文的部分,这就导致我们给出“意义”的时候不得不受到这个世界的影响。 或许我们会告诉自己“拼命学习,考上这所学校”就是生命的意义,然后决心拼死努力,但夜里昏昏欲睡的大脑和早上赖床的舒适感却明显给出不同的意见;或许我们会认为“重视精神层面的内容”就是生命的意义,但这种追求却有可能让我们在相对更物质化的社会里格格不入,甚至接连受挫。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定义自己生命的意义”这条路是错的,或者说不可能实现,只是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地看到客观存在的“依赖”及其影响。

  • 进击的花火

    进击的花火 2024-03-05 00:08:51 辽宁

    为坚持点赞!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07 12:48:22 广东

    3.7——心理/精神压力的间接成本--《牛津通识:抑郁症》 这本书中,作者引用的来自《柳叶刀》和《全球疾病负担》的数据都表明,抑郁症是全球疾病负担数一数二的严重问题。 这里的“疾病负担”衡量的并非主观体验(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因为抑郁症患者普遍觉得生活灰暗痛苦,所以他们主观体验到的负担名列前茅也不奇怪了),而是将疾病所带来的直接医疗成本、对患者生活的连锁影响(包括社交、工作、学业、健康等方面的间接成本)、还有非常重要的,对患者身边的人进行的影响(家人、老师领导、工作伙伴等)进行评估加总。 广为流传的“抑郁症就是心灵的感冒”这类表达也在书中也被提到,并被予以严肃的提醒——“这种想法过于天真,而且非常危险。” 抑郁症的确可以被理解为心灵的感冒,但这更多是从其易感性,普遍性,甚至是非直接致死性等角度来看;如果我们看看譬如“疾病负担”这类更全面地衡量疾病对人、对社会造成影响的指标,就会发现抑郁症更像是会慢慢拖垮一个人乃至一个家的“癌症”。 更别提当我们抱着“抑郁症就是感冒”这样的想法,期待着患者坚强一点,多休息多运动就能好转的时候所耽误的治疗进程(甚至是火上浇油)——毕竟我们就是这么对待感冒的不是吗?多喝点水,多睡会觉就能好了。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08 09:38:30 广东

    3.8——运动对抑郁症一定有帮助吗?--《牛津通识:抑郁症》 “抑郁症”不可避免地有生理性的原因/症状,无论是基因表达层面,还是激素水平层面,而合适的运动(合适的种类,合适的强度)对这些方面的确有益处,另外运动还可能通过自我效能的提升,社交情况的改善等角度来帮助个体改善抑郁状态;所以相较于“你就是想太多/太懒”这种对抑郁症的理解,“多运动对抑郁症有益”还是比较科学的观点。 但尽管有其科学依据,运动也并非一定对抑郁症有帮助,这本书就及时地提醒我们要根据抑郁在不同层面上的原因/症状来理解运动的意义。 譬如对于一个完美主义,凡事都容易自我苛责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每增加一项活动,都有可能是增加一个自我攻击的机会(只能做五个俯卧撑,为什么我会这么垃圾;练了两周都没什么效果,这一切有什么用呢......) 这种对抑郁症结的多层次理解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至今都没能找到抑郁症的通用、完善疗法——药物、家庭系统、认知、正念、森田......每一种思路都有着特定的明显受益群体,但都做不到能彻底解决抑郁症难题。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11 17:03:49 广东

    3.10——举一反三所需要的耐性--《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就我的理解来看,叔本华在序言中反复强调的一点是:其哲学体系并非是“简单地”由浅入深。譬如A为B做基础,B为C做基础,于是我们只需先学好A,便能理解好B,再能理解好C,进而通达整体。 相反地,他强调那种“从每个细节都能看出整体(也应当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才正确),但如果不了解整体,便也无法真正看懂任何一个细节”的,听起来很矛盾的“有机”组织形式。(既然我一开始不可能理解整体,也就无法理解读到的细节;既然我读到的细节都不甚理解,那么即使我读完了也理解不了整体,淦!) 于是他说到:“尽管一本书就内容说和有机体是那么相像,但在形式上一本书总得以第一行开始,以最后一行结束......形式和内容在这儿就处于矛盾的地位了。” 那么对于这种无可奈何的“形式与内容之矛盾”该怎么办呢?叔本华的回答是“除了将这本书阅读两遍之外,别无良策可以奉告;而且还必须以很大的耐性来读第一遍......这是从一种信心中汲取的耐性,即深信在读第二遍时,对于许多东西,甚至对于所有一切的东西,都会用一种完全不同于此前的眼光来了解。” 我觉得这种“从信心中汲取的耐性”其实蛮适用于其他许多内容的学习。就我自己而言,在学习某个内容的时候往往抱有一种不自觉的“先理解好这部分基础,再往下走才会好走一些”的期待,结果却往往是每每进度推进受挫就跑回来“巩固基础”,久而久之不仅进度推进速度愈来愈慢,还越发有拖延之嫌。但自己却从没有想过,这种“先理解好前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便自然能通畅”的假设其实更像一种“惯性思维”,而非“可靠的结论”。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12 14:34:21 广东

    3.11——有界的能力表现与无界的成功--《巴拉巴西成功定律》 能力表现是有界的,但成功却是无界的,这或许已经提醒我们,我们不能用衡量能力的标准来衡量成功,反过来,也不能通过成功水平来判断能力。 老虎伍兹的高尔夫技术水平的确很高,但在各类相关指标中却并没有样样居于首位,前前后后都有在特定指标甚至整体水平与他不相上下的人,但却没有人能实现他那样的成功(从荣誉、知名度、经济收入等各个方面来看)。 同理,被誉为“世界飞人”的博尔特的确是最优秀的跑步运动员之一,但能够像他那样“飞”,差距不到1%的人也并不算少,为什么他们没有被并列为“世界飞人们”,取得的“成功果实”也与博尔特比相差了几十甚至上百倍呢? 如果说竞技类项目“只记得冠军”,那么在非竞技类项目,譬如艺术领域呢? 真的有人能量化出所谓“艺术大家”们的作品比他们同时期的同行优秀作品要精湛数百万倍,以此来支撑它们在拍卖会上的天价成交金额吗?再看看世界顶尖品酒大师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如何不约而同地对同一款优质葡萄酒前后给出从“金奖”到“不值一提”的不同打分的情况。 上述这些例子均出自本书作者的研究,从这些例子中不难看出,虽然“成功需要优秀的能力”这句话没什么问题,但以为“优秀的能力就能带来成功”却很可能是不准确的。 如果说“优秀的能力”还不足以带来“巨大成功”,那么又是什么在起作用?这本书的五大定律便是作者找到的答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再去书中细细察看。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16 11:03:36 广东

    3.14——内向者的精神避风港 不喜欢闲聊,却被人觉得性格孤僻? 想说的东西不在脑子里组织好就不轻易开口,久而久之大家都以为你脑袋空空? 与社会普遍的节奏和价值取向格格不入,在“融入”和“融入失败”二者间反复横跳? 经常被贴上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标签,久而久之自己也觉得是这样了? 或许导致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你我真的有什么问题,而仅仅是我们作为内向者,生活在一个75%是外向者,并且价值判断严重朝“外向特点”倾斜的社会里。 无论想要更深入认识自己、“抱抱”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向者,或者是想了解了解自己“亲爱的内向朋友”的外向者,这本书都是个非常好的入口。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16 11:04:50 广东

    3.15——沟通的魅力--《内向者优势》 在谈及内向/外向者搭配而成的亲密关系可能遭遇不同挑战以及应对方法的时候,作者给出了非常细致具体的引导,堪称沟通的教科书案例。一步步地,她引导我们如何轮流表达想法,不得打断;复述对方的观点和感受来相互确认;彼此观照和分享此刻内心的感受;制定下一步彼此改进的地方;约会实践;耐心地相互鼓励和支持...... 老实讲,最初把那么一长段读下来的时候我其实颇有几分偏见——这也太死板了,“感情/沟通”怎么可能是这么吭哧吭哧跟TDL一样刷下来的呢? 但回过头问问自己,不死板,跟着感觉走,过往又做得有多好呢?仔细捋一捋,但凡过往把冲突处理得比较好,事后双方很快又恢复和谐的,基本都是往那个“死板案例”上靠近才能实现。这让我对自己身上这种“抗拒死板约束、将感情美化的同时也虚幻化”的倾向有了一点警惕。 双向的,真切感情(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其他关系)的形成一定不是靠“抄答案”就能做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关系完全是一个“凭感觉”的事情。“套路”可以得人心,就说明人心其实是可以把握的,是有规律的;为了坏心思去利用这种规律十分可耻,但铁了心不参考“套路”行事,有时或许是坚持本心,有时则或许是自大甚至愚蠢。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16 11:05:50 广东

    状态低迷,在生命的痛苦和结束生命的痛苦之间横跳。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16 11:30:41 广东

    3.16——《解体概要》--在定义的墓地里 “精神把自已浪费在自己命名和规定的东西里了” 被抹掉的是什么呢?什么任务能提醒精神它是活的呢? 切实体会任何事情而不去定义它吗?真切地感受一切而不加判断吗?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16 22:29:51 广东

    3.16——警惕信念,脑袋空空万岁!《解体概要》 一切“应然”,一切“是非对错”的判断,都出自于对某种信念的明晰和坚持。 自出生起就习惯了被判断,被定义,长大了也学会了自己判断,自己定义。如果没有对某种信念的确切坚持,甚至会觉得空洞与迷茫无助。 萧沆给出的观点是“人一旦失去了保持淡漠的能力,便成为潜在的凶手......像哈姆雷特那样犹豫不决的心灵,从来不曾伤害过谁:邪恶的原质就在人的意志的张力当中,在他不解寂寞闲静的低能中......这种人理想多得要死, 信念也膨胀得快要爆炸,还时时津津乐道自己如何摒弃了怀疑与懒惰!”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3-17 12:26:40 广东

    3.17——自杀是困难的,自杀者会在极度痛苦中重新觅回生存的意义与价值,这真是极大的bug,生存本能的究极骗术,在将你骗回生活航线之后,那种曾经强烈而清晰的活下来的意义和冲动便荡然无存了。 “大痛大苦的人从不会倦闷:病痛占据着他们,就如同悔恨滋养着罪人一般。任何一种强烈的苦痛都会引出一种虚假的充实感,给意识提供一种可怕的现实,叫意识无从规避。”——《解体概要》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06 10:20:09 广东

    软瘾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很明显的,不明显而很致命的是它使我们变得麻木——因为那些重要的感受,情绪,需求,我们通通用这样那样的瘾来回避掉了,于是我们越来越不认识自己,也越来越感觉生活的许多时候变得乏味,不幸福——我们连自己都不认识,又怎么可能为自己带来幸福? 许多试图戒除软瘾的人重拾软瘾的原因便是无法直面那失去掩盖的迷茫、空虚、焦虑、自我怀疑......从这个角度上看,那种种建立良好习惯的小组(譬如阅读)颇有其意义所在,尤其是当其真切地推动交流的时候。 那种种不好的感受需要得到理解、支持、并且最好是避开可能会有的打击、冷嘲热讽与怀疑。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07 08:42:25 广东

    阅读《巨人的方法》——以一种跟各种各样的人聊天的心态去读这本书颇为享受,顺带分享一些今天的启发性内容。 1.忙是一种选择,不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客观情况——忙仅仅代表着我们在有限的时间精力里选择了做某些事情,而不是另外的事情。 2.稀缺是学习的欲望——读你想读的内容,而非“应该读”的内容,以此来培养这种欲望。 3.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外部世界,改变其他人,改变我们的身体,同时却始终认同自己在青年时代塑造的自己。(相当重要的一点是,那个在青年就基本稳固的所谓“自己”,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无意识中被他人塑造的——譬如在一次班级活动中被同学嘲笑种下的自卑种子。 所以要从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就引导他们习得有意识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并一步步用心中的愿景蓝图塑造生活的能力与习惯。) 4.专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犯过所有可能犯的错误。——玻尔 5.但我心目中还有一种人,这种人看来阔绰,实际上却是所有阶层中贫困得最可怕的,他们固然已积蓄了一些闲钱,却不懂得如何利用它,也不懂得如何摆脱它,因此他们给自己铸造了一副金银的镣铐。——梭罗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08 16:50:26 广东

    将我们的“临时的存在”看做不真实的,本身就是使犯人丧失对生活的把握的重要因素,一切都成为无所谓的了。这种人忘了,正是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人才有实现精神升华的机会。——《活出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在这个地方谈的是进入集中营的人们往往由于失去建立生命目标的斗志与能力(连是否能活着出去,集中营什么时候会解放都不能确定,又谈何未来目标)进而将眼下的生活“临时化”、“非真实化”的问题。 这让我想到一个看似相反的情况:对于相对安稳生活的大部分人来说,有目标是一件正常得多的事情,但我们似乎也有一种将日常生活“临时化”,“非真实化”的倾向,而这种倾向或许恰恰源自于“目标”。 目标/理想让当下显得失色不少,由此其“价值/珍惜的意义”似乎也显得不如那想象中的未来。 在想象中,身处一间侘寂风十足的屋子里,有舒适的藤椅,大量的书籍和禅意的石头茶桌,我暗自下决心,不会浪费一分一秒到种种肤浅娱乐上,而是浸润于精神海洋中自我提升,感受侘寂之中的内在富足,煮茶会友一起交流。 但回望现实,尽管努力把屋子收拾点缀,但离侘寂风还差得远,更别提高度并不合适的椅子和一点都不禅意的办公桌.......于是我将如此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临时化了”,“廉价化了”,于是时不时投向肤浅娱乐,时不时迷茫困惑。 这是一次不错的觉察和反思,或许可以称之为“理想的误用”,我看到的解法与弗兰克尔给出的思路是共通的——把握每个当下,将当下视作升华的机会。一滴清水在清水池中固然能融入得很好,但在墨水池中保持自身澄澈或许是更有力的,生命的自我宣告。 弗兰克尔在随后的一段中写道:“我们可以说集中营里绝大多数犯人都相信生命的真正机会已经过去了。但实际上仍有机会和挑战。除非你能够战胜那些经历,将生活转化为内在的胜利,否则就是忽视那些挑战,像绝大多数犯人那样,无声无息地枯萎下去。” 在我的问题上,或许要改为“你相信‘活出生命’的真正机会还没有到来,但实际上这个机会就在分分秒秒中从手中流逝。除非你能将这分分秒秒的生活转化为‘生命的自我宣告’,否则那‘活出生命’的时刻可能将永远不会到来。”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08 19:35:58 广东

    由于生命中每一种情况对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会提出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所以生命之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被颠倒了。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活出生命的意义》 一句很有触动的话,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从这种角度理解意义,其内涵其实与上一篇的结论是共通的——“在每个‘临时的’分秒中做出自己生命的宣告” 眼下我的面前是一台电脑,还是一个生命的问题——“打开读书网页,写下思考”与“打开B站刷视频”便是两个不同的答案,而我给出的答案,便是我提交的“生命意义”。 弗兰克尔在前面强调的另一点也很关键——“问一个棋手:‘告诉我,大师,世界上最佳的招法是什么?’离开特定的棋局和特定的对手,压根儿不存在什么最佳的招法,甚至连较好的招法也不存在,人的存在也是这样。” 生命意义是时刻变转的,每一刻我们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基于同一个价值观也可能在不同时刻做出不同甚至相反的选择,这避免了对生命意义的生硬应用带来的种种困扰与闹剧。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08 20:03:40 广东

    现在我们能够理解叔本华的话了: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事实上,对精神病学家来说,厌倦所带来的问题要比焦虑带来的多。而且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因为自动化可能导致普通工人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而许多工人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些大量的闲暇时间。——《活出生命的意义》 按弗兰克尔的理解来讲,“厌倦”大概是出自“生命意义缺失”的状态。 社会现状乍一看似乎与弗兰克尔的预测大相径庭,大部分人不仅没有“厌倦”,或仅仅口头上“厌倦/躺平”,而实际行动与精神状态反应的更多似乎是“焦虑”。 但如果“焦虑”的源头是“意义缺失造成的空虚”,因“空虚无从填补”而依附外在标准,由此带来的盲目“内卷与内耗”,那么其实弗兰克尔的预测就并没有出大错。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09 09:10:02 广东

    【人需要做的,不是像某些存在主义哲学家所教导的那样去忍受生命的无意义,而是忍受自己不能以合理的方式去把握生命之无限意义。】——《活出生命的意义》 挺有意思的一段话,意义疗法重意义到了无意义不可的地步(很难说这是错的)所以面对生命意义的不确定性,他们给出的答案是“这意味着我尚无法把握”,而不是“生命无意义”。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09 09:45:05 广东

    【 人类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通过实现内在潜藏于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意义来追寻幸福的理由...... 如果你想让某人笑,那你需要给他一个笑的理由,比如讲个笑话。】——《活出生命的意义》 人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幸福的理由,极端点说是“我凭什么觉得幸福?”一旦能对这个问题找到自己认同的答案(或多或少)那么便能获得相应程度的幸福。 这也揭示了每个人培养自己/自己的孩子追寻幸福的能力的重要性。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0 09:00:42 广东

    【同性恋者并不是同性恋物品,只有当他做出的行为是同性恋者行为时,他才是一个同性恋者。椅子为椅子与同性恋者为同性恋者不具可比性。】——《如何成为一名存在主义者》 ☕ 椅子为椅子并不具备选择、行动的自由,它就是它的“本质”;而人的本质是待定的,是自由选择、行动宣告了“生命所是”,而非“生命所是”决定了选择与行动。 我们所决定的“是”,定义了“我们所是”。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0 09:44:51 广东

    “本真性”似乎意味着:每时每刻,既认识到自己是“被过往行动所定义”的人为性,同时又意识到自已也是“每时每刻能再次自由做出选择,做出新的自我宣告”的超越性。 ☕ 书中讨论了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描写的:一个人做出同性恋行为,却又否认这是Ta行为的目的/意义,仅仅愿意称之为“一时好奇”,作者称这是一种“自欺”(换句话说,违背本真性)——Ta只把自己当作“超越性”(好奇、选择)而否认了自己“人为性”的一面(在每个超越性的瞬间做出的举动就被定格,并构成了过去的“我”所是)。 如果这个同性恋的朋友坚持Ta必须出柜,像大众宣告自己是一个同性恋者,这可能只是另一种自欺——Ta只把自己当作“人为性”,而否认了自己的“超越性”,即:我可以在每一个瞬间重新决定我所是。 🥐 按照本真性的视角来看,"我是什么?"是无从宣告的,或者说,能宣告的只是过去的“人为性自我”,而每个具有“超越性”的当下都给了我们重新定义自我的权利,同时也是责任——没有任何借口(如书的副标题里面写道,stop making excuse) 🍮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作者在这里提到:萨特书中的Ta与Ta的朋友之间发生了一次“超越性的斗争”,这是一种存在主义者理解人际关系/世界的模式。 我们姑且将“超越性”理解为“自由(所以是超越的)定义自我的能力”,当这位朋友劝导Ta宣告出柜的时候,便是试图将Ta定义为一个“固定”的“同性恋物”。 要注意,这位朋友在此时便是在发挥他的超越性。或许并无恶意,但他的超越性介入必然影响主人公Ta自身超越性的发挥,大白话就是“别人怎么看你会影响你怎么看自己,甚至有时候能直接决定你所是。” 🥖 我想这有助于理解“他人即地狱”这句存在主义名句所想揭示的——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超越性,但有意无意地,当我们相互接触时,超越性必然彼此妨碍。 以及作者在书的开头所说的“一名真正的存在主义者从来不会加入已有会员的任何俱乐部”,因为“俱乐部/标签/同类.....”这类东西本身便带有对“(过往)人为性”的固着和对“(当下/未来)超越性”的抵触,堪称“本真性”,这一存在主义者誓死追随的目标,的囚笼。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1 08:45:50 广东

    (洛克:)我将出卖我自己,我也遵守游戏规则,只是暂时的。 (吉丁内心独白:)这是个胜利,可是这个胜利似乎很空洞。而且,明明是自己一方胜利了,他却反倒觉得想要为此而感激洛克。 ——《源泉》 这段描写发生在对“建筑”有着坚定信念与强大能力的洛克失去工作维生,同意到昔日相识的吉丁所在的“弗兰肯建筑师事务所”工作之时。 ☕ 在书中,吉丁和他所在的全国顶尖事务所代表的“建筑风格”是抄袭的,追求众口一致,跟随过往的平庸,反对独创与思考,但恰恰是这样的事务所赚得盆满钵满;而对“建筑”有着独立理解和卓越能力,并且不愿意向平庸妥协的洛克及其导师落得无人问津。 吉丁自大学起便深知自己与洛克的差距,渴望被认可的他十分痛恨这一点,尤其是他所敬仰的洛克还屡屡展现出完全不在意他人评价的态度。 所以洛克接下工作的这一刻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场胜利——你以往追随理想,毫不妥协,活得如此让我触动,最终不还是得向现实低头,接受我的帮助?但这胜利却显得如此空洞。 🥃 这让我想起几日前与朋友讨论“做事的度”时她给出的回答——心安即可。吉丁的心安吗? 在书中安兰德安排了这么一个角色:毫无心机、单纯如纸并完全接纳、钟爱吉丁的女孩凯蒂,来作为照见吉丁内心的镜子。在与凯蒂相处时,吉丁总“忍不住”吐露心声。【我厌恶所有这一切!我的工作和职业,我现在做的和我即将要做的!】 但尽管直面内心可以带来心安【两个小时后,他告别她走了。他走时既干净轻松纯洁,又感到很愉快,将所有的惧怕都忘得一干二净......】吉丁,或者说人,本性似乎依然趋向于遮盖本心,我们或许更轻松地把本心遮盖住,以避免思考、独立判断与坚持所需要承担的种种挑战、责任与痛苦【那次分手后的第二天晚上,他并没有如约去看她。次日一早他醒过来,想起对她说过的,便恨起她来。】 🍸 洛克是第二个使得吉丁面对自我的人,尽管往往是“被迫”的。【“彼得(吉丁),你喜欢设计这种东西吗?”...吉丁的声音很刺耳“我就知道你不赞赏它...”走时,吉丁充满感激地冲他笑笑...下楼后,他感到受了伤害,满腹怨气——这段描述的背景是吉丁做不好第一次设计,上门寻求洛克帮助】 所以他清楚关于自己的一切,并且也清楚洛克骨子里依然是那个坚持自身信念到死的灵魂。所以他知道,自己并没有胜利——洛克“胜利”了,最该死的是他似乎从不在乎,甚至压根没意识到有这种“胜利”。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1 10:31:45 广东

    如果本真的保罗不想继续处于目前的处境,他就会毫无遗憾地离开,并且毫无遗憾地面对擅离职守的后果。如果他留下来,他就要为他的留下负责,并且尽心竭力地了解事物的精髓。 ...... 本真地生活就是毫无遗憾地生活。 ——《如何成为一名存在主义者》 ☕ 不找任何借口去给自己在情境中所需要做的事情“打折扣”,选择做便是做,选择不做便是不做。 只要我还在此情境中,我便尽己所能去做好,如果我下定决心直接离开此情境,便百分百地脱离。而不是身在此情境中(人为性过往),心却对此予以否定(超越性当下/未来),表现出来的便是不全然地投入生活。 但事情是否真的能如此“简单”呢?我们难道真能对每个情境事物做出如此终极的判断,区分“我要投入此事”和“我要远离此事”吗? 亦或者这就是如此“简单”——它只是每个当下的“选择”。 🍵 “每个当下”很是关键,如果在“当下”展望“(未来的)每个当下”,并试图提前考虑未来的每个当下,似乎就让简单变得困难乃至认为是妄想,尤其是当涉及他者的时候。 譬如此刻我坚定地与你做朋友,明天我因为考虑了某些因素而坚定地远离你,后天又经过思考我决定再次坚定地与你做朋友。不过存在主义者或许会说,我之所以觉得“奇怪”,是因为我被他者的超越性所“固着”。存在主义者大概不会担心“别人会如此看我”。 这种“每个当下的简单事情”让我想起<The mind illuminated>中的一句话,大意是:冥想就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一件简单的事情——关注你的呼吸。 任何时候发现思绪跑走了,关注你的呼吸,再次发现被新念头带跑了,关注你的呼吸......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3 07:34:06 广东

    他(福楼拜)7岁时都还不能识字,精神萎靡,他的家人把他看作是白痴 ...... 1844年,当时可能是由于他癫痫发作,以致精神崩溃,因此他无法从事他父亲为他选择的职业 ..... 这个病人,除了擅长写作,做不来其他事情,只好听任他写作了。这个白痴最终毫无阻碍地把自己变成了天才。 ...... 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像精神崩溃的行为,实则是对自由的积极肯定,通过这个行为,他不再为他人而存在,而开始为自己而存在。 ——《如何成为一名存在主义者》 ☕ 这让我想起来另一本很棒的书——《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因为觉得未来的日子单调得一眼望穿(工作、和一个差不多的人恋爱、结婚、生子……),维罗妮卡服下大量安眠药,但却被救了过来并送进疯人院。 在疯人院中,维罗妮卡发现许多人其实都没“病”。他们仅仅是为了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远离不想做的工作、烦人的家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假扮成疯子或是花钱买通医生来让自己继续待在疯人院中。 而随着一次次“发疯”,维罗妮卡逐渐意识到那“单调得一眼望穿”的生活实际上是可以挣脱的精神囚笼,并且疯人院里的正常人也并没有真正解放——他们给自己套上了“疯人院”这层带有保护意味的枷锁——我在这里发疯就不会被干涉了。 而她的最终决定是:回到“正常”的社会里,做个自在的“疯子”。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3 07:34:27 广东

    在历史上,我们曾经见证过不止一次的“乌托邦”理想沦为“反乌托邦”,甚至把整个世界拉入恐惧与痛苦之中,这或许部分地定下了如今世界整体的“务实”基调和“乌托邦”隐隐沦为贬义的倾向。 【政治已经淡化为问题管理,选民们摇摆不定,并非因为政党之间分歧太大,而是因为几乎无法将它们区分开来。】 但作者提出了解法——那是乌托邦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并非给出确切的答案与信条,而是一个模糊的方向,一个大致的轮廓。 【它没有给我们套上紧身衣,而是鼓励我们做出改变。】 今天下午与朋友 @Scarlet killer 讨论到“为了保持开放、接纳、尽量客观而悬置价值判断”,以及悬置判断导致的“难以定义/概括,进而难以被理解与辨识”这样一个困扰(当我们试图吸引志同道合之人的时候),彼时我依然觉得这种“悬置判断/难下定义”可能更多是一种问题,但在今晚想法却有所转变。 如同这本书所探讨的,或许在追随理想的路上保持一定程度的“悬置判断”,是避免“乌托邦反噬”的关键。 【完美是优秀的敌人。——伏尔泰】 我们关注的是人的内在探索与自我实现,亦可以说是对幸福的追求,作者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思路:无论是想要推动人的自我实现、让大家活得更幸福,亦或者是实现社会的进步(这本书更侧重的).......我们需要的或许并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中,最聪明的都在琢磨如何才能使人们点击广告......发展已经变成经济繁荣的同义词,但21世纪将要求我们想出其他的方法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乌托邦/理想或许不应当以“标准答案”的形式存在,而应当以“问题”的形式存在。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3 09:18:02 广东

    如果想要帮助生存困难的底层人民,“直接给钱”比起无论人力、财力、物力都消耗更多的“扶贫救助”明显更有效果,这是作者在书中得出的一个结论,也是他眼中乌托邦的一环——全民基本收入。 书中援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例子,由政府主导或客观环境改变带来的“直接给钱”性质项目都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并没有出现人们经常担心、假设的:发钱只会让懒人更懒;他们会把这些钱拿去赌博、喝酒...... ☕ 这对于个体人生的参考价值或许在于帮我们意识到:“认识自己,追随本心去探索与发展”这件事对主观的幸福体验和客观的生活发展都非常重要。 为什么“直接给钱,后面啥都不管”的效果远远好过“为你提供吃的,提供就业培训,提供财商课程,提供健身机会......”这种体贴入微的全方位扶贫?后者往往被称赞为“授人以渔”,但问题在于那些被帮助的人未必想成为渔夫——“授人以渔”本质上或许难逃一种“我希望你按照我指出的方向去发展”的意味,而这可能会打压人的生命自主权。 个体能够在后一种扶持中活下去,但却难以焕发对自己生命的热情并负起责任,它实现了“消极自由”,但并没有建立起“积极自由”,而积极自由或许才是进一步发展与幸福的关键。 就好比如果想要发展生命、在幸福体验上有质的改变,我们需要的或许不再是别人告诉我们的更有趣的娱乐,更先进的车子和电子产品,而是向内探索并发挥本心的倾向、兴趣、生命的意义——在我们迷失于前述种种之前(这是否又是一种“授人以渔”?有可能) 🧀 【我们的自由已经成了一种空洞的自由......无论我们如何地高谈言论自由,我们的价值观却与那些付得起黄金时段广告费的企业所鼓吹的恰恰非常接近,这不禁令人生疑.....无数的援助组织和政府认为自己知道穷人需要什么......事实上,我认为自己并不清楚穷人的需要......】——《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建构一个理想世界》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3 09:23:24 广东

    我们是否迷失于“通往幸福的台阶” 【不满远非冷漠,全世界的人都患上了思乡病,都在怀念那个从未存在过的过去,这说明我们仍然怀有理想,即使我们亲手将其埋葬了。】——《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建构一个理想世界》 以前在了解韦伯关于“现代化祛魅”的理论时,我尽管知道“被宗教与传统编织而成的意义之网包裹的‘祛魅前时代’比现代好”这样一个观点很可能并非正解,但却不清楚究竟要将这“意义需求/空档”置于何处,而书中的这段话给了我答案——放在未来。 我们所怀念的,是一个“从未存在的过去”——过往的人尽管人生之问被宗教、传统所解答,但那更多是一种“取消提问权”,而非我们真正所追求的生命解放与自我实现——仅仅是其远不完善的追寻与复刻。 而在过往被迭代后我们所面临的危机是,如作者在书中所指出的,我们似乎停止了追寻,迷失、自醉于我们搭建的“漂亮台阶”上,而忘了“想往上走”这一初衷——追寻那幸福的、富有意义的、让生命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生活。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5 15:08:03 广东

    就要离开波特兰了,我在想,我是不是一直在逃离。我离开这座城市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只能去到那里,还是说我一直都在逃离,寄希望于找到自己归属的地方?——《我会一直跑,直到太阳下山》 对于抑郁、焦虑症患者来说,抑郁与焦虑常在——至少在彻底治愈(真的存在吗)之前。 永远的自我怀疑,希望、怀疑希望、失望、不断交替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7 09:50:23 广东

    不是“向来如此”,也不是“非得如此” 我们生活中所习惯的种种并不是“向来如此”,也不是“非得如此”,这是阅读社会学类书籍能为我们带来一种启发。 - 【韦伯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官僚制既是无可避免也是必须的......官僚制会带来去人格化的科层组织,用标准化的程序对个人施加影响。 理性科层制的权利和权威同样也会影响个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理性化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做事效率,因此,个人的需求就从属于组织目标,进而导致个体自主性的丧失。 人们会感到他们在社会中的价值是由其他人而不是他们自己的技能或收益决定的。追求更好职位,更多金钱或更高社会地位的野心取代了自我完善的需求。】——《DK社会百科》 - 我们或许屡屡感慨社会变得越来越“势利”,生活变得越来越没有“灵魂”,但更多可能只是从个体层面去思考:是不是这份工作不适合我,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兴趣爱好,是不是我还不够“爱自己”......上述答案都有可能,并且都有深挖的价值。 但值得我们留意的是,像社会学这类看起来与个人生活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领域也能对个人生活带来帮助——通过带我们超越生活局限,在宏观的视角下收获别样的感悟与灵感。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7 09:50:49 广东

    【I prefer to use the more accurate and useful term, “stable attention.” It’s more descriptive of what we’re actually trying to do in meditation.】——<The mind illuminated> - - 作者在书中用“稳固的注意力”来替代/解释“专注”,意味着“可控”、“时间上的持续”与“对象上的专一”三者的结合。 不少人可能有过关于冥想的难受体验——烦躁、焦虑、难以集中,并得出结论:“冥想不适合我。”这或许只是因为冥想使我们看清了头脑的不专注,在增加觉察的同时我们也给自己带来了自我批判与阻抗。 实际上,如果做不到专注呼吸,那么几乎可以同步获得的结论便是:我们并不具备“稳固的注意力”这一技能。 - - 那如何解释生活中那些“很专注”的片段呢? 答案是:那些“专注”的真实面貌或许更接近“事情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和“注意力不断转移,只不过我没意识到/不当回事”,而非“我们主动控制注意力、稳固聚焦于在选定对象上。” 【Attention moves spontaneously in three different ways: scanning, getting captured, and alternating.】——<The mind illuminated>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注意力“自己跑来跑去”的三种模式:搜索(看看有什么好玩的),被逮捕(被有趣的东西抓住--被动专注),交替(一心二用的本质是注意力在高速交替对象,只不过我们往往没能意识到) - - 值得高兴的是,即便不能很好地控制注意力,我们也依然能活得还不错!有可能抓住我们注意力的那些事情能持续起效,并且是对生活、事业有益……这都没问题,不过“冥想大师”想提醒我们的可能是:还能更好,远超现状。 譬如在许多工作并不真的使我们热爱,但又不得不做;书籍、瑜伽、自己做菜等滋养生命的活动远不如低质量娱乐、便捷的外卖有吸引力的今天,或许我们会更希望能不被种种情绪与想法阻碍我们做完该做的事情,专注享受生活,而这正是“可控的,持续的,专一的注意力”所能帮到我们的地方。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7 13:53:03 广东

    【社会学家有责任向一般读者阐明,他们的私人困扰并不只是个人命运的问题,而是和全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密不可分;社会结构若不发生根本性转变,他们的私人境遇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改善。】——《社会学的想象力》--序 - - 即使没有一名社会学家在面前帮我们分析,也没有加入某个推动变革的群体,但当我们自身通过阅读、思考,意识到这种“社会学想象力”之存在的时候,便已经松动了环境的“镣铐”,带来了自主探索与改善个人生活的可能性。 ☕ 当不适应于“高压、琐碎而无意义的工作”,因似乎一眼望得到头的生命而眼中无光时,思想家们对“官僚制度”、“异化”的分析能带给我们一丝支持,让我们不再那么严厉地自我怀疑“是不是我有病?”。 - - 【最正常的人也就是病得最厉害的人,而病得最厉害的人也就是最健康的人......我说这话是很认真的,不是开玩笑......许多正常的人们只知道适应外界的需要,身上连一点自己的东西都没有,异化到变成了一件工具,一个机器人的程度,以至于感觉不到任何对立了。】——弗洛姆 🥞 另一方面,尽管听起来像是“拿着大炮打麻雀”,但社会学家们提出的社会变革方案的确能为我们改善自己的生活提供灵感。 - - 【“对于涉世未深的圈外人来说,从表面上看,消费世界似乎是相当自由的。毕竟只要我们拥有货币,我们似乎就可以自由地购买我们想买的任何东西。但实际上,我们是在自由地消费一些只有细微区别的物品和符号。”】——瑞泽尔(我们可以藉此意识到:创造、而不是消费,或许更能让生命焕发“生命力”。) 🥗 而当我们的行动忤逆现状遭遇打压时,无论是为了更人性化的生活而被指责“摆烂”,还是拒绝命运捆绑、原生家庭模式再现的“不孝”,亦或者是自信地展示自己却不被尊重,反被种种“你怎么会这么想/XXX才适合你”乃至更不堪入耳的声音环绕时,社会学家关于“权力”、“秩序的建构性”的思考或许能给我们更多坚持下去的勇气。 - - 【这种普遍存在的权力取决于社会对其成员的态度、信仰以及行为的控制能力:即福柯称之为“话语”的思想体系......他们经常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话语”指导了他们的行动,使其他对立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不可想象的。】——《DK社会学百科》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造就的。】——《第二性》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7 16:53:32 广东

    社会学的想象力有何用? 米尔斯在书中举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为例,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思想家们的“梳理”,以及对应地,人民们对珍视的价值与背后的矛盾的清晰感知、理解与行动,进而表现为“讲政治的年代”。 【大家都很容易看到是哪些价值受到威胁并予以珍视,而威胁它们的结构性矛盾也似乎一目了然。】 - - 而作为比较的是,二战后至作者写作期间所观察到的不安却漠然的状态——受侵扰的价值未经确认、威胁源头也无法定位,更别提改变应对之道的年代。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遭受威胁的这些价值,人们往往既没能广泛承认其为价值,也没能普遍感受到它们面临威胁。大量私人的不安就这么得不到梳理......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童工,而是漫画;不再是贫困,而是大众休闲。】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17 16:54:08 广东

    从个体视角思考、解决问题的局限 米尔斯补充的一点是,除了”不被看到“之外,“从低效的角度(譬如‘个人化’)被看到和理解”亦成了困境改进的阻碍。 这是我之前没有考虑过的一个情况,即“想实现个人生活幸福”是好事,但“过度聚焦于个体层面”不仅真实作用有限,还有可能无意(或有意)中掩盖了真正的问题。 【有许多重大公共议题,都被从“精神病学”的角度来描述。这样的努力往往显得可悲,因为这是在回避现代社会的大议题、大问题。】 - - 抑郁的人数比例到今日依然在上涨,难道仅仅只是因为我们还不具备普及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医疗来让每个人得到心理支持吗?这与社会价值取向,教育的“工具化”,工作的异化与重压默认为合理,福利制度不健全等等没有关系吗? 当精英主义观念盛行,将失败/贫困仅仅归结为个体的不努力时,是否也在为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和种种不平等的现状打掩护? 而如果后者一直未被看到,那么就如同老话说的“治标不治本”,问题或许将一直“被改善”,但永远等不到“被解决”的那一天。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24 10:17:19 广东

    弗洛姆在书中强调教育孩子一定需要权威,但他指的是那种“高度成熟和完善”的个体的自然权威。 . . 而这种人/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其他人自发地被承认了,换句话说,他的权威很少需要体现于命令、要求,而更多是体现为被模仿,被跟从;孩子并不感到被压迫或灌输,而是发自内心认同那样一种生活状态,并且愿意追随——但这样的权威在今日应该是愈发少见的,因为似乎很少有人能逃脱异化的改造,但实际上即使是异化的情况下,也会有权威不是吗? - - 弗洛姆在下面也提到了异化后的权威——【从真实或宣称的能力转化为制服或头衔,外在的表示能力的符号就取代了真实的能力和素质。】 - - 进一步地,异化的权威需要麻痹群众,削弱他们的批判精神和实事求是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毫无警惕乃至醉心地跟随于种种符号,而从不怀疑背后的内容。 - - 而这符合今天大量的,被选择性投放出来的信息/广告/热点所构建的线上环境——每一次使用互联网产品,除非有意识地加以觉察和思考,否则我便是在任由外部建构对自己进行洗脑,其结果往往是“我的生活还不够好,我需要那个,为什么我的另一半不是这样的,怎么才能让我的孩子变成那样......”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24 11:26:22 广东

    金钱是我们的造物,但我们却反过来被金钱定义三六九等,并因此焦虑;与此同理,大到教育体系、宗教、建构出来的种种社会价值取向,小到某牌子的手机,某种身材甚至某个滤镜。 . . 我们或许需要多加考虑,我们是“真的”在主动使用、追求它们,还是在被它们所驱动,所束缚,并认为“这就是我想要的!” . . 但这种“看清”很不容易,或许恰因其如此,我们才需要“抓紧”。弗洛姆提到过:去除外在的锁链和束缚是相对容易的,譬如独裁、暴政、奴隶制,因为它们是可见的,我们知道自己的敌人在哪里;但今日的问题在于,各种锁链束缚纷纷内化为“我想要”,我们如何能打败一个“看不见”的对手,又或者说,如何能“打败我自己”呢? . . 在《学会提问》一书中对批判性思维做出过这样一种区分,或许能给我们灵感:弱批判性思维——批判的目的是维护自身,即带着“自我肯定”进行信息搜集与批判;强批判性思维——自我也是批判的对象之一,并且因其“狡猾”与“不易觉察”,往往需要格外重视。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28 12:21:37 广东

    为什么我没空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部分的原因在于我们并且深受各式各样营销内容的影响(从兜售商品的传统意义广告,到代表了特定生活方式、工作、美食之美好的资讯……譬如小红书)这各式各样的内容并不只是告诉我们“这个好”,其没说出来,我们可能也没意识到,但的的确确接收到的潜台词是“现在还不好,得拥有了它才好。” . . 于是在日夜的暗示下,我们觉得生活充满了问题,需要先去做各种“必要”的修补——譬如达到多少薪资,买到某件衣服,用上最新的ipad……等到迫在眉睫、让我们日夜焦虑的种种问题修补完,我们才能抽空去做自己真正喜欢,想要做的事情。 . . 但往往这种修补不会结束,一方面是各式引导数不胜数(当我们看完或许毫无引导意味的一个美食探店视频,难道不会对晚餐的粗茶淡饭或没有夜宵的十一点增加了几分不满吗?) . . 另一方面是当我们将生活用于修补,做着自己并不热爱的工作来换取物质时,我们的不满足也会与日俱增,于是我们想通过更多的修补来弥补这些不满足,而自然而然地,更多的修补需要我们去做更多我们不喜欢、不认同的工作 . . 【转变心态的重点在于,你要清楚,某样东西是否能让你的生活更圆满,由你自己说了算,和别人告诉你它圆不圆满无关。 …… 我的生活从一些小事开始慢慢改变,我开始每周为自己多留出一点儿时间。我再也不用‘物质’奖励拼命工作的自己,而是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天,我都花至少一个小时做我真正喜欢的事。 …… 一小时变成了两小时,两小时又发展到三小时。等我回过神来,我已经把精力全都放到我想做的事上,这些事情才能让‘我为什么来这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实现圆满。】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5-28 12:21:59 广东

    我为何在此? 定义自己存在的意义,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探索,靠近它(直至目标更替)。 . . 留意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的种种阻碍 . 它们或来自外部,往往给人以巨大压力,但胜在清晰可见。 . 它们也常常来自内部,制造心中的割裂,自我批判、怀疑、设限......并由于其内部性而往往难以辨识。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6-07 16:07:38 广东

    开创性的一点是,泰勒指出了“同一性”实际上是那些抽象价值、意义、想法观念的同一性,而如果(并且几乎是必然)这里面存在着需要其他人扮演的角色,那么他人就成为了我同一性的一部分——譬如一个守门员不可能“独立”地觉得足球运动很有意思。 实际上,泰勒之前所举出的头发的例子便说得很好了——头发的例子之所以不成“自我定义”,原因是他不具有“人类重要性”,不具有“特殊的故事”,而无论重要性还是故事,都必然是与他人相关的。 由此,主观主义遭到剧烈的攻击——主观主义认为我们能够自主地决定什么是有价值的,但泰勒指出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认为的这种或那种的有价值,必然是与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连接了才能实现。 相对主义也是,当开放性滑向所有选择都有同样的价值,只要是选择,也就是说,价值在乎选择这件事情,而不在乎选项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选项背后的“视域/故事”被放弃了,被边缘化了,而泰勒形象地称之为“自挖墙角”——因为我们的意义,无论是基于这些故事,还是基于对这些故事的改造,乃至反抗,都需要这些故事的存在,而取消这些故事意味着一切的轰然倒塌,也包括我们试图建筑于其上的自我。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6-09 03:04:52 广东

    本真性看似矛盾,也意味着需要兼顾的两面 --创造、原创、对社会规则乃至道德的反对 --在对话中实现自我定义,重要性视野/背景的开发,不然就会沦为琐碎无聊 前者要求独立乃至反叛,但后者又要求连接——泰勒认为尼采,以及尼采之后的解构主义者,过于看重第一面而忽视了第二面,从而导致了空中楼阁般的本真性,被误解为自我放纵的自我实现。 过度极端的前者实际上是自我削弱的,最终导致一个乏味的,扁平的世界。 自决的自由过度强调其本身的价值,以至于任何选项都不能对之加以限制,于是出现除自身之外的价值平庸,最终当自决的自由脱颖而出的时候,却发现眼前不再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可选,或者说所有东西都一样地无价值/有着相对的,主观的价值。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6-18 10:18:54 广东

    价值判断≠道德判断,这个观点格外亮眼,我可以做出价值判断,但表达的是自己的观念,理由,以及对于对方所选内容的考虑/担心;而不是“你不对”的判断。 ——读《非暴力沟通》

  • 归一

    归一 楼主 2024-06-19 11:17:45 广东

    思考非暴力沟通中区分感受和种种想法,评价的意义的时候,想到了自己。 当我说“我感觉自己很想点外卖”的时候,其实我是在说自己的想法/自己想采取的行动,而如果我以为这就是自己所觉察到的“感受”,那么就只有满足这个感受和不满足这个感受(有可能是转移注意力,未必是压抑)两个选项了。 但事实上,这不是我的“感受”,我的感受更有可能是“空洞与焦虑”。 一旦实现了这种更精确的辨识,我就会意识到,其实“想点外卖”已经是大脑无意识中替我做出的决定了,那往往来自惯性,而惯性源自环境和经验。换句话说,我的过往和所处时代,身边环境替“超越性的我”做出了决定。 进一步地,我可以获得一种解放,这种解放 来自于 我不再需要硬是顶着想点外卖的“感受”,在“打断省钱计划”和“放弃感受的满足”中二选一;而是可以永远对那个真正的感受(空洞、焦虑)说“是”,然后去满足它,并且意识到不只有外卖这种选项,同时,外卖在众多可能选项里也并不算是比较好的那个。 并且在做其他事情(譬如阅读、呼吸、听歌)的时候,我那种“虚假”的内在冲突/撕裂,即“我是在压抑‘想吃外卖’的感受,做我不想做的事情”,或许也会大大减轻。 这种内在的冲突/撕裂,以及由于“错认感受”带来的“虚假性”,似乎能相当好地解释“道理都懂,口嫌体直”这类情况。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6056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