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寺1-3-2

镜湖医庄

来自: 镜湖医庄
2023-08-08 21:28:52 北京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镜湖医庄

    镜湖医庄 楼主 2023-08-08 21:30:45 北京

    “我再去砍一些就是了。”张塞向孟婆屈服。虽然他知道孟婆动不动说要一把火烧掉其实只是威胁而已,但是他并不想去试探这个神秘莫测的老太婆的底线。 “按我教你的方法运功,就不会冷了。”孟婆说。 “不用,我不冷!”张塞倔强地回答,然后深吸一口屋里温暖的空气,把两手缩到袖子里,再次冲入外面的冬夜。 凛冽的江风穿越云岩寺的院墙,也轻易地穿透了张塞紧裹的薄棉衣。张塞的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有那么一瞬间张塞想运起孟婆教他的内功御寒,但是最终还是忍住了。 去年谷雨节的姑苏城外,张塞从周远那里拿到了须弥芥子斛,然后义无反顾地一路追随孟婆。为了孟婆的那一个承诺,他愿意付出一切来交换。 张塞其实很清楚,这个承诺可能只是一碗鸩酒,一座海市蜃楼,但是他忍不住。孟婆说出来的话,表现出来的能力,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仿佛她真的是奈何桥边那个煮汤的孟婆,仿佛她真的可以让谢雪莹在黄泉路上折返,起死回生。 他想念谢雪莹。在每一个迟睡的夜晚和每一个早醒的清晨,在每一个行路的白天和每一个呆坐的黄昏,他都会想起谢雪莹。从第一眼的见面到最后一刹的分离,每一个相逢的点点滴滴。她每一次温婉的笑容,每一次转身的背影,甚至每一次抢白,每一次揶揄,张塞都会反复在脑海中回味。 他悔恨自己的畏缩,悔恨自己任由短暂的相处时间在犹疑和沉默中白白流逝。他心疼她的倔强,她的不顾一切,他心疼她不甘地逝去,心疼她孤独地留在一处也许永远也找不到的荒冢。 这种想念和心疼,是难以排遣的,是无法舒缓的。只会变得越来越刻骨,让来生的慰藉显得不值一提。他只想要这一世,只想要一次重来。他愿意用一切去交换,换取这样一个奢望…… 但是孟婆一直让他保持耐心,等待时机。在时机到来之前,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去完成。张塞知道自己做了一笔交易,只是这笔交易的代价他还不知道是什么。 孟婆先让张塞跟着她学习武功。这听上去完全不是坏事,在如今危机四伏的江湖,倘若能够升级一下他泰山武校的武功根底肯定是件好事。孟婆先教了他几样速成的招式,果然非常管用,几次跟朝廷围剿的军队短兵相接时,张塞都是靠着这些新奇的招式化险为夷。于是在一段时间里,张塞满怀热情地习练孟婆教他的武功。 但是随着孟婆的传授开始越来越系统化,开始带上运功方法和内力修习之后,张塞发现孟婆逼他学的武功很古怪。不需要周远那样的理论高度,他也能知道这种武功和经典的武学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张塞找不出合适的语言来形容这种武功的怪异邪门,最为接近的词汇,或许就是阴寒、暗黑,但和九阴白骨爪、玄冥神掌这些武功又不是同一种阴寒,跟幻阴指,虎爪绝户手那样的武功又不是同一种暗黑,总之不是同一个原理。 更让张塞不安的是,孟婆所教的运功方法,通过改变他的吐纳和周天运转,似乎也在逐渐影响他的心智,每次使用这套武功,他的心里会生出许多阴暗的情绪,而如果自己心生冷酷,对招式的运用也会变得更强,仿佛这套武功由内到外,从身体到精神是一个整体,需要他全副身心一起去接纳。 这种武学上身与心的联结是一种有大量实证却尚未有理论解释的现象——比如少林七十二神功境界的高低和使用者佛法的修为有着明显的关联。 张塞很直接地问过孟婆,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武功?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对他的身心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而孟婆总是用一副意味深长的诡笑作为回答。张塞于是对这种武功变得很矛盾,既有被迫的依赖,又有本能的抗拒。 在躲避官军和习武的间歇,在等待孟婆有一天可以兑现她的承诺的煎熬中,张塞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倾注到了《武林史·当代卷》的写作中。 面对谷雨节的惊变和弃誓行动的浩劫,有的人选择抗争,有的人选择背叛,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遗忘……而张塞选择了记叙,把一切化为文字,记入历史。而这文字也将通过《晓生评论》在整个江湖中流传。 这起初让张塞感到有些惶恐,但过去的一年多里他跟着孟婆颠沛流离,让他以最近的距离感受到谷雨节之变后整个轩辕朝发生的剧变,让他能够亲眼目睹武林传统的中断,信任的崩塌,侠义的沦丧。 他想起黄毓教授在临终前鼓励他的话:你现在正生活在当代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中啊。 他也经常回想起隐市里谢雪莹点中他穴道之后说的话:你就留在这里,用笔记录即将发生的惊天动地和激烈悲壮吧,这才是你最擅长的。很快这个世界会重新充满了谎言和背叛,充满了颠倒黑白。用笔记录下那些真相,记录下那些善良与忠诚吧,把这些保存下来,留给后人…… 那时的谢雪莹恐怕已经下了自尽的决心,这是她给张塞做好的安排。他们一共只相识了半年,这六个月里张塞总是畏畏缩缩,几乎从未对谢雪莹袒露过心迹,可是她却像多年的知己那样读懂了他的志向。 在他们这一代人里,张塞大概是对这场武林浩劫最有心理准备的。从姑苏城里浴血而出的时候,他一路上看到很多青年侠客脸上那种毫无准备、完全无法接受现实的痛楚,他们从小徜徉在武林最美好的时代里,沐浴在太祖轩辕的恩泽之下,享受着武校师长的宠溺与世俗社会的艳羡,完全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灭顶之灾。 但张塞是学历史的,他深知一百七十多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路上只是短短的一瞬,泰极生否,是历史逃脱不了的宿命。燕子坞危机解除时,他从来没有觉得这是胜利,朝武联会的波谲云诡、未央宫禁令的意味深长以及姑苏城里的暗流涌动都让他知道危机在步步迫近,从黄毓教授笔记里面读到的许多从前不曾知道的史实更是让他越来越悲观。 不过他也明白,就算他比一般人更能预见局势的发展,他也无力去阻止或改变任何事情。他只是一介书生,武功低微,越是重要的事情他会办得越糟糕,更何况是去面对这种天翻地覆的大事。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把这些刀与剑、血与火的片段记叙下来,把真相留给后人,这是他参与到这段历史中的唯一方式。 一直以来他都是这么想的,直到遇到孟婆以后,他开始不那么肯定了。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61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