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寺1-3-1

镜湖医庄

来自: 镜湖医庄
2023-08-08 21:19:15 北京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镜湖医庄

    镜湖医庄 楼主 2023-08-08 21:21:10 北京

    同一轮圆月也挂在寿州城郊外、白鹭江边著名的云岩寺的大雄宝殿的檐角。 白鹭江是淮河的一条支流,和整个江淮地区一样,这座古寺历史很长却命运多舛,曾十三次被毁,又十三次重修。最近的一次是在轩辕朝光华教作乱的时候,但这一次重修始终没能再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大雄宝殿西北角的整段屋檐依然断裂着,成片的屋瓦仍残留着火焚的痕迹。 张塞哆嗦着抱着两捆柴禾小跑着冲进法堂旁边一间非常简陋的禅房。 屋子中央有一个破旧的火炉,已经行将熄灭,完全无法抵御门窗屋角四处漏进来的寒风。张塞迫不及待地塞了几根大木头进去,差点把火给压灭了,他蹲下来使劲吹了几口,火才终于重新燃烧起来。他赶紧用手心和手背轮换着贴近火炉,温暖已经冻僵的手。 “这点柴禾烧到半夜就不够了,再去砍一些来!”前方的黑暗中响起一个苍老干涩的声音,来自紧贴屋角的藤椅上深陷着一个枯槁的身形。在炉火闪烁的光照下可以隐隐看到一张布满皱褶的脸,正是张塞在隐市里遇到的孟婆。 张塞强忍着心中的不满。从姑苏城逃出来的一年多里他一直跟着孟婆,这个神秘的老太婆性格乖僻,行为怪异,常常把他当佣人一样颐指气使。 “之前不是还剩了一些的嘛。”张塞顶了一句,他继续蹲在火炉旁暖着身子,不想这么快再回到外面的严寒中去。 “那到时候没了柴禾,就只能把你的《武林史》稿子烧了!”孟婆说道。 张塞吓得站起身来,与孟婆斜对着的角落里有一张破旧的桌子,上面放着一叠《武林史·当代卷》的书稿。去年谷雨节,孟婆帮他从官郎浦把黄毓教授尚未完成的《武林史》最后一卷的手稿全部抢救了出来,这些成为了张塞最珍视的宝贝。但在动荡的时局下,这一箱子书稿搬来搬去十分累赘,孟婆几乎隔三差五就威胁着要将书稿全部付之一炬。 后来张塞找到了一个办法——在江淮辗转的最初的一个月里,他惊喜地发现,在弃誓行动那么残酷的时节里,《晓生评论》居然还一直按时在出版和发行。 所谓江湖三大传媒,《武林日报》肯定是最大众化的,《江湖周刊》则以其深度报道出名。谷雨节之变后,《武林日报》和《江湖周刊》的两位主编都是武校的毕业生,都不肯弃誓,结果一个死在官军冲进报社的当场,一个半年后饱受折磨死在狱中。 而《晓生评论》却因其一向神秘的风格躲过一劫。《晓生评论》多年来定时发布武林的各类排名和武学进展,为了保持其排名的客观公正,三百多个“制榜编审”从来都是隐匿四方,不对外透露身份。所以尽管江武营在谷雨节当天就包围了枫桥边的报社总部,却一个编审都没有找到,而其主编百遥据说也隐匿在八百侠客之中逃出了姑苏城。 谷雨节之变后,报社不复存在,也失去了常规的发行渠道,但是这些制榜编审除了继续秘密进行排名调研和武学论文约稿之外,也担负起了秘密发行的工作,使期刊得以按时出版,并在民间和江湖流传。 像燕子坞这样的武校,各院系当然一直常年订阅《晓生评论》,张塞也曾经帮助黄毓教授对接过一位制榜编审处理约稿事宜。张塞一直不知道这个制榜编审的姓名,也完全没有他的联系方式,但是张塞跟着孟婆在江淮漂泊期间,这位制榜编审却在一个深夜主动找到了他,给了他最新的两期《晓生评论》。之后无论张塞辗转到哪里,这位制榜编审总能找到他,给他送上最新的期刊。 张塞于是灵机一动,提出请《晓生评论》连载《武林史·当代卷》。《晓生评论》并没有刊登史学文章的传统,但是这位制榜编审消失三天后,带回来主编百遥同意连载的消息,同时还附上条件——张塞必须负责把《武林史·当代卷》续写下去。 张塞虽然感到有压力,但还是毫不犹豫应允了,这是他对恩师的承诺和责任。张塞于是逐渐把整理好的《武林史·当代卷》交给这位编审,黄毓教授的遗作从此开始在《晓生评论》上连载。张塞手里的稿件逐渐减少,现如今黄毓教授的手稿已经基本上都整理好交付了,他手头的都是他续写的从轩辕一七四年开始的历史。

  • 子曰白

    子曰白 2023-08-17 12:41:41 四川

    哎哟,这不贴吧吧主吗

  • 镜湖医庄

    镜湖医庄 楼主 2023-08-17 14:01:06 北京

    哎哟,这不贴吧吧主吗 哎哟,这不贴吧吧主吗 子曰白

    哈哈,记性真好

  • 神经病无药可救

    神经病无药可救 2023-11-13 19:03:46 陕西

    哈哈,记性真好 哈哈,记性真好 镜湖医庄

    你好,可以让陈大在微博上宣传吗?我看见微博上还有好多朋友在等待姑苏城但是好像他们不知道陈大在豆瓣更新了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60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