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先生给《文史知识》写文章

iii

来自: iii
2022-07-25 10:51:47 已编辑 福建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小馬過河

    小馬過河 2022-08-02 11:56:40 山西

    錢先生上面這封信刊於哪一期《文史知識》?

  • iii

    iii 楼主 2022-08-02 12:06:36 福建

    錢先生上面這封信刊於哪一期《文史知識》? 錢先生上面這封信刊於哪一期《文史知識》? 小馬過河

    回这位朋友的话,钱先生的这封信没有刊载于《文史知识》。而是出自一本书,杨牧之的《论编辑的素养》。杨从北大毕业后就到了中华书局,至今还是《文史知识》的编委

  • iii

    iii 楼主 2022-08-02 12:13:09 福建

    应该是钱先生的亲笔。更了两张照片,施蛰存和周振甫二位先生的信件照。这本书里面有不少前辈学者写给杨牧之(其实就是《文史知识》编辑部)的信件

  • 小馬過河

    小馬過河 2022-08-02 18:02:11 山西

    回这位朋友的话,钱先生的这封信没有刊载于《文史知识》。而是出自一本书,杨牧之的《论编辑的素 回这位朋友的话,钱先生的这封信没有刊载于《文史知识》。而是出自一本书,杨牧之的《论编辑的素养》。杨从北大毕业后就到了中华书局,至今还是《文史知识》的编委 ... iii

    謝謝。謝謝。

  • 小馬過河

    小馬過河 2022-08-02 18:11:41 山西

    回这位朋友的话,钱先生的这封信没有刊载于《文史知识》。而是出自一本书,杨牧之的《论编辑的素 回这位朋友的话,钱先生的这封信没有刊载于《文史知识》。而是出自一本书,杨牧之的《论编辑的素养》。杨从北大毕业后就到了中华书局,至今还是《文史知识》的编委 ... iii

    您這本《論編輯的素養》是大象舊版還是中華新版?新版與舊版比較,不知有何不同?請教。

  • iii

    iii 楼主 2022-08-02 18:27:05 福建

    您這本《論編輯的素養》是大象舊版還是中華新版?新版與舊版比較,不知有何不同?請教。 您這本《論編輯的素養》是大象舊版還是中華新版?新版與舊版比較,不知有何不同?請教。 小馬過河

    我看的是中华书局版的,是从图书馆借阅的,图片也是当时拍下来的,手头上并没有这本书。不太清楚是否存在增订

  • 小馬過河

    小馬過河 2022-08-02 18:43:20 山西

    我看的是中华书局版的,是从图书馆借阅的,图片也是当时拍下来的,手头上并没有这本书。不太清楚 我看的是中华书局版的,是从图书馆借阅的,图片也是当时拍下来的,手头上并没有这本书。不太清楚是否存在增订 ... iii

    謝謝!

  • 故人思故国

    故人思故国 2022-08-04 08:30:55 北京

    这不是钱先生亲笔,判然有别。

  • iii

    iii 楼主 2022-08-04 10:49:13 福建

    这不是钱先生亲笔,判然有别。 这不是钱先生亲笔,判然有别。 故人思故国

    也有这个可能,感谢这位朋友的回答,我结论下得武断了些。我是看见信纸上方社科院文学所打头就直接推定的,没怎么看过先生的信札,也有可能是代笔。应该不会是假的吧?伪信收进书风险还是蛮大的

  • iii

    iii 楼主 2022-11-18 22:34:54 福建

    这边更个信息:中华书局曾经出过一本《文史知识30年总目》,可以查这本刊物自1981年创刊到2010年的文章。自己有点钝,竟然不知道查查这种出版社自己弄的图书总目。钱先生生前在《文史知识》貌似就只有这一篇文章,也可能是我看漏了……

  • iii

    iii 楼主 2022-11-18 22:48:21 福建

    《30年总目》这本工具书应该还是值得一读的,网上收的《文史知识》文章不太全,有几篇还不好找。例如余嘉锡先生的长女余淑宜写过小文章介绍《四库全书总目》跟其父的《四库提要辨证》,刊登在《文史知识》上,这条信息对我这种消息闭塞的人来说就是福音啊

  • 中禅寺夏彦

    中禅寺夏彦 (凡夫) 2023-05-23 17:02:54 湖南

    补文: 孟郊:“赠远累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又“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亦云:“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此寄远之折柳也。《古诗十九首》有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未言何“树”,而“感别经时”,“攀”“折”遗远,则犹寄柳尔。 李贺诗正言折枝远寄,非言“攀树远望”。“主父不归”,“家人”折柳频寄,乃致枝凳树秃;犹李白诗之言“长相思”而“折断柳枝”,孟郊诗之言“累攀折”而“柔条不垂”、“年多”“别苦”而“枝”为之“疏”。李白、李贺谓杨柳因寄远频而“折断”,与白居易、鱼玄机谓杨柳因赠行多而“折尽”,殊文同意。盖送别赠柳,忽已经时,“柳节”重逢,而游子久羁,怀人怨别,遂复折取寄将,所以速返催归。园中柳折频频寄,堪比唱“陌上花开缓缓归”矣。行人归人、先后处境异而即是一身,故送行催归,先后作用异而同为一物,斯又事理之正反相成焉。 越使、驿使“寄梅”事,久成诗文典实,聊因李贺诗句,拈“寄柳”古俗,与之当对云。 —————————— 钱锺书来稿附言:“徐××同志:屡承来信,未能应命,甚歉。寄来今年第一期《文史知识》,内容花样很多,也很扎实,读后增添不少知识。刘永翔同志的《‘折断’新解》精细准确,更使我感觉兴趣。我因中华书局要求,正改订旧作《谈艺录》,在新添的论释李贺诗的几节里,恰好有一段可为刘文帮腔助兴,特此钞送。文言写的,很可能不合适,但在我算是还了债、交了卷了。专致敬礼。八二年十一月十日。”

  • 中禅寺夏彦

    中禅寺夏彦 (凡夫) 2023-05-23 17:10:47 湖南

    这不是钱先生亲笔,判然有别。 这不是钱先生亲笔,判然有别。 故人思故国

    以我看来是钱亲笔无疑。83年,钱时年73,《管锥编增订》82年出版,其当年起即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对照其同时期手书风格,应该没有什么疑问。

  • 中禅寺夏彦

    中禅寺夏彦 (凡夫) 2023-05-23 17:32:02 湖南

    附图一钱锺书写给《文史知识》编辑部的信: 文史知识编辑部: 十六日由所内转到贵处来函并稿酬十五元收据,云已於十二日汇出。截至今午,所内电话来告,当未收到汇款通知。是否遗失,请查。我於送稿时曾函告徐公恃同志,不受稿酬,再查明后,勿再寄来,以免周折(敝寓距文学所较近,邮局甚远,挂号退回太费事也)。 至感,即致。敬礼! 钱锺书书上,二十一日午。

  • iii

    iii 楼主 2023-05-23 22:36:44 福建

    附图一钱锺书写给《文史知识》编辑部的信: 文史知识编辑部: 十六日由所内转到贵处来函并稿酬十 附图一钱锺书写给《文史知识》编辑部的信: 文史知识编辑部: 十六日由所内转到贵处来函并稿酬十五元收据,云已於十二日汇出。截至今午,所内电话来告,当未收到汇款通知。是否遗失,请查。我於送稿时曾函告徐公恃同志,不受稿酬,再查明后,勿再寄来,以免周折(敝寓距文学所较近,邮局甚远,挂号退回太费事也)。 至感,即致。敬礼! 钱锺书书上,二十一日午。 ... 中禅寺夏彦

    感谢这位朋友录出信件全文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1075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