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无法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

Shrike

来自: Shrike
2022-03-11 07:12:4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Shrike

    Shrike 楼主 2022-03-11 17:54:32

    谢谢大家的回复,我有认真看下来。其实在本科时期我就意识到了已经不存在曾经那样单一体系的竞争了,我的视线里更多是“我”和“知识”两者,那时也尝试和自己应试教育的烙印割裂。这个帖子可能看上去更多偏向这个内容,但其实我想讲的更多还是偏向内在动力和个人价值体系这方面?我觉得一个“不普通”的人,应该对于自己的认知更为清晰透彻,明白自己真正热爱什么,什么对自己的人生是真正有价值的,并且坚定地按照这些认知规划人生,偶有迷茫很正常。不过反观我自己,离这个标准还很远,所以就觉得自己“资质普通”了。如何认知自身,包括能力、喜好、局限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个人价值体系,是我目前的迷茫,不过我认为这也是对我个人唯一有价值的。

  • Shrike

    Shrike 楼主 2022-03-11 19:32:49

    有遇到过🙋🏻‍♀️不仅仅是自己有类似的经历,我还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阶段,都听到别人 有遇到过🙋🏻‍♀️不仅仅是自己有类似的经历,我还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阶段,都听到别人对我说你考不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所以我会更加以成绩为目标。到研究生阶段突然发现,自己再也做不到以大家认为的好工作为目标了,关于“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说法又在我身边出现。我现在的理解是,虽然我承认自己的有限性,但是如果“普通人”这三个字带给我的只是自我设限的话,那么我真的只想拒绝这三个字。 ... 秦岭秋风

    没错。同样我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但是抗拒一切外界的否定,比起“普通人”这个标签,我更无法接受被定义为某种典型和“普通”的人生。

  • Shrike

    Shrike 楼主 2022-03-11 19:35:31

    我学到的知识以及知识的建构和运用并不足以使我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的一些难题,因为是语言文学类 我学到的知识以及知识的建构和运用并不足以使我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的一些难题,因为是语言文学类专业,我总希望能有批判性思维,或者希望自己有很多子技能,包括写作,即时演讲等方面,我只知道我应该去追求什么,而并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擅长,而优势我自认为是灵感的迸发某一瞬间,有时候会在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体会到,平常的时候,只是记忆力比较好,并没有总结的能力以及纲举目张的思考,总是在实践运用中先犯错再记住它们,对人生进行清晰的规划,并坚定不移地执行,画一幅超大地图,如果uu想喜欢复盘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并记录下来有一本功能性很强的书叫子弹笔记,就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都可以串联起来,让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某一特质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 ... 薇薇安

    谢谢回复!我也有相同的感受,在灵感迸发的一瞬间,解决困难问题的那一刻,感受到自己的能力。我听说过子弹笔记,不过可以详细讲讲是怎么用它来记录并串联起自己思维方式的呢?我一般习惯于记长篇的困惑、感悟和思考,不太善于使用这些工具。

  • Shrike

    Shrike 楼主 2022-03-11 19:38:13

    人生不是靠打分过完的,有时候觉得宇宙这么大,整个人类的历史对于宇宙来说不过是转瞬之间,个人 人生不是靠打分过完的,有时候觉得宇宙这么大,整个人类的历史对于宇宙来说不过是转瞬之间,个人的所谓平庸或非凡相比之下又算得了什么呢? ... 给自己来个昵称

    从宏观上来说的确如此,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还是觉得从狭义来说,我的人生体验就是个人的全部意义,所以想不断探索自身价值,努力让自我充实吧。我懂你的意思,有时也需要跳脱出某些执念。

  • Shrike

    Shrike 楼主 2022-03-11 19:39:38

    我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感觉,先是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之后的摆烂(先前外部评价体系和信念的崩塌) 我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感觉,先是接受了自己是个普通人之后的摆烂(先前外部评价体系和信念的崩塌)然后慢慢回头开始审视自己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本身,开始纯粹享受学习和知识本身带来的乐趣,不是赢过谁或者获得谁的认可,而是我学到了我就很开心,我知道作为普通人的我学到的内容只是沧海一粟,也知道自己一辈子都无法做出什么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这不影响我继续努力下去,我妈妈跟我讲人最好的目标就是垫一垫脚就能碰到的目标,我自己就在这垫一垫脚的目标中一点点前进着。抛开宏大的叙事其实生活中充满了平平无奇的瞬间,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这不影响我努力,努力才能成长,不是为了外部什么人或标准在成长,而是我的生命本身需要成长,我的个体在努力中迸发出来不断的生命力,这是我努力的意义 ... 机械猫⚙️

    “我的个体在努力中迸发出来不断的生命力,这是我努力的意义” 讲得真好!谢谢!

  • Shrike

    Shrike 楼主 2022-03-11 20:21:23

    我们把一系列任务、事件以及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是可以反复看的。这样可以形成,不同时间, 我们把一系列任务、事件以及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是可以反复看的。这样可以形成,不同时间,对同一个事件思考的纵向对比;还有同一个时间,各项事件之间的横向联系。 ... 薇薇安

    听上去应该很帮助,我试试,谢谢!

  • Shrike

    Shrike 楼主 2022-03-12 19:52:43

    和楼主有过类似的经历。楼主是不是有点不够爱自己呀?就是以外界成就和别人认可来评价自己价值。 和楼主有过类似的经历。楼主是不是有点不够爱自己呀?就是以外界成就和别人认可来评价自己价值。其实你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很好的了。 ... 不操心的地球人

    比起接纳全部的自己,我还是习惯于解构自己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去分析,优点缺点的因果🤔希望能把缺点的部分尽可能铲除,是这样的思路

  • Shrike

    Shrike 楼主 2022-03-12 20:10:07

    在你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有时候就是对自己期望太高,然后想做圣人。而且我有时候低自尊,同理心 在你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有时候就是对自己期望太高,然后想做圣人。而且我有时候低自尊,同理心又强,会变得内耗,有点像隐形的讨好型人格了。就是想说一定要爱自己,假如我们的全部自我价值由他人或他物所决定,那么我们的自尊心会「以物喜,以己悲」,被肯定的时候就高兴,被否定的时候就痛苦,随着他人或他物而起起伏伏。 ... 不操心的地球人

    我可能是一个比较自我的人,所以很少去迎合他人的标准,反而因为用自己那套理想的尺子来衡量自己和他人。我对自己认同度低,大多还是由于这种苛刻吧,就是感觉自己没有达到我认为的预期和标准,其实慢慢地外界的影响可能不大了。

  • Shrike

    Shrike 楼主 2022-03-12 22:33:15

    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了,我既会受别人影响,又不会受别人影响。像你说的这种很自我的情况也有,比 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了,我既会受别人影响,又不会受别人影响。像你说的这种很自我的情况也有,比如表现得独来独往,或者别人说的八卦一些消息不甚灵通。有时候比较固执,一意孤行撞南墙。有时候对别人好,希望别人能像我一样对我好,给予同等的重视。也有时候觉得我能做到的一些事情,感觉挺简单,而且是常识。为什么别人偏偏做不到很不靠谱。 ... 不操心的地球人

    哈哈也是我的状态了,尤其是最后这一点🥲觉得理所应当的事,在别人那里怎么就做不到。一方面自己缺乏自洽的体系,一方面对外界和他人包容度很低,就是一种拧巴的状态🤝握手

  • Shrike

    Shrike 楼主 2022-03-12 22:46:04

    现在已经自洽的多了,也懂得不要干涉别人的事情,不要老想着改变别人。以前会觉得对方是自己的家 现在已经自洽的多了,也懂得不要干涉别人的事情,不要老想着改变别人。以前会觉得对方是自己的家人和亲近的朋友(觉得朋友有缺点不指出来不算是诤友),老是为他们操心,想让他们变得更好改造他们,但其实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你说多了人家还觉得烦。自己瞎操心,没有界限感。 ... 不操心的地球人

    是的,界限感是相互的,我也近几年意识到需要尊重他人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因为背后都有他个人的逻辑和生活经历。

  • Shrike

    Shrike 楼主 2022-03-12 23:05:14

    对,我也在想是不是我有点看不起我的朋友,然后自己其实是比较自负的。有时候要多发现对方的闪光 对,我也在想是不是我有点看不起我的朋友,然后自己其实是比较自负的。有时候要多发现对方的闪光点。最好的沟通是赞美和理解。最解气的争吵是包容。 ... 不操心的地球人

    我还在慢慢学习包容,因为总是不由自主地用自己的价值体系来评判他人,我甚至觉得不应该评判任何人,不论是以什么体系什么角度出发,那样就好了。

  • Shrike

    Shrike 楼主 2022-03-13 20:41:58

    中国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乃至社会的大环境为孩子们塑造了诸如此类的认知:学生时代,学习好的 中国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乃至社会的大环境为孩子们塑造了诸如此类的认知:学生时代,学习好的孩子会被表扬;工作之后,挣钱多又体面的工作会被羡慕。 诸如此类的价值观从小到大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根深蒂固。 这种单一片面的精英教育很容易在埋没孩子本身的个性和优点的同时,将孩子的性格引入两个极端:渴望被认可的孩子严格的要求自己,自暴自弃的孩子则很放纵自己。 前者在达不到别人的要求时,因为很在意外界的看法,所以会从外界感受到很多压力,当压力大到超过心里能承受的正常负荷时,会将压力以两种方式进行转移:向内转移苛责自己,向外转移苛责别人。 上述两种转移方式都是具有很强的心理攻击性,无法和自己以及外界环境和谐相处,这是导致自己不快乐的根源。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放过,放过自己,放过他人。 这个世界以及活在其中的人是复杂多变的,承认自己有很多做不到的事,也承认别人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承认人会勤奋也会懒惰,有时很聪明,有时会很笨,承认之后慢慢的去接纳,接纳了之后就不会那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会觉得每个人的行为表现就是他自己的样子,放平心态和合拍的性格愉快的相处,和不合拍的性格磨合,慢慢的学会和这个世界自然的相处。 别忘了在心中承认并接纳自己和他人的同时,朝着自己心中希望的样子努力。 ... 不操心的地球人

    最近在这个小组看到另一篇关于自我接纳的帖子,我想到当面临一些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或看到自己的缺点时,我脑海里评价自己的那些话,都很严苛,而且伴有人身攻击。我想这样的话我是不会对别人说的,因为太伤人了,但是我却习惯性地这样打压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在自我接纳方面可以从这点开始,先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停掉这个声音吧。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16367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