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的由来和逻辑学原理

云卷云舒

来自: 云卷云舒
2022-02-26 11:53:46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云卷云舒

    云卷云舒 楼主 2022-02-27 17:09:31

    解释一下为什么“金生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也查询了网上的各种回答,全部觉得非常的牵强附会,好不容易从自己的角度想通了“金生水”的含义,在这里分享给大家。“金”的定义很广泛,除了石头、金属、玉器之外,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种类,就是各种矿物质,矿质物包含很多无机盐矿或者是土里包含的无机盐,比如碳酸钙、碳酸钠、盐酸、硫酸等等。这些无机盐相互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最简单的酸碱中和或者无机盐和酸碱的反应。如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产水,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也产生水,自然界中能产生水的无机物实在是数不胜数,这也是水最早诞生的原理。因此,“金生水”反应的是一个自然界中水如何诞生的本质原理。这个“水”,我们也可以不用当成纯净水,我们可以当成是富含无机盐的矿物质水,植物的生长需要的就是这种水,而不是纯净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是古人根据对自然界物质产生和变化最本质的观察产生的结论。自然界中除了木、火、土、水,其他的物质都可以统一的归类为金,金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如果算上所有无机物的种类的话。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无论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还是“金生水”,只可能是化学变化,不可能是物理变化,所以所有以物理变化来解释“金生水”的逻辑都是错误的。

  • 云卷云舒

    云卷云舒 楼主 2022-02-28 16:44:57

    我最近研究出了阴阳的本质,阴阳其实一种相对关系的两个极端属性。也就是说,大相对小、多相对少,奇数相对偶数,刚健相对阴柔,光明相对阴暗,温暖相对寒冷,释放物质和能量相对吸收物质和能量,排泄相对收纳。所有一切事物对立的两面,都可以是阴阳。阴阳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逻辑学的代号,正如金木水火土的抽象属性一样,阴阳也可以涵盖所有对立面的属性。所有的事物,区分出阴阳以后,就可以用阴阳这个逻辑去计算他们正反两面的逻辑互动关系,从而研究一切事物的逻辑关系。之所以这么理解是因为我看到阴阳在不同的领域,概念范围非常之广,而最典型的阴阳在于天干的阴阳属性。天干的阴阳属性用在自然界的事物上,阳就代表大,阴就代表小。可是到了抽象属性上,阳就代表刚健,阴就代表阴柔,这两者之间完全没有任何联系。大和刚健,小和阴柔实在没有太多的本质联系,但是大相对于小、刚健相对于阴柔之间的对待关系就相当明显了。他们之间唯一可以产生联系的就是他们是事物的两面,代表事物的两个完全极端的不同属性。比如关于甲木是大树,乙木是小树的说法非常普遍,实际上看起来也是这样,但依然有其他人讲了一大堆有形和无形的理论用来区分阴阳,在我看来实体现不了任何逻辑学的原理。甲木确实是大树,乙木确实是小树。戊土确实是大的建筑物,己土确实是小的建筑物,其他五行也一样。所以大小确实是天干的阴阳属性的主要区分点。至于干为甲木,枝叶为乙木,那就是另外一个阴阳的角度了,我认为也完全合理,只要两者体现了一个明显相对关系即可。因此除了大海是壬水,小溪是癸水之外,热水我们也可以认为是壬水,而凉水也可以认为是癸水,因为冷暖也是一个很明确的相对关系。既然大小、冷暖、刚健、阴柔以及更多的范围都可以作为阴阳的两面,那么就说明了阴阳是相对的概念属性,而不是什么明确固定的定义。所以中医上的阴阳属性范围就更广了,有吸收和消化,排泄和收纳,上升和下降,太多太多了,用在不同的领域具体概念也不一样。理解阴阳时,只要明白他们是相对的,然后去挖掘他们在实际定义上的相反两面,就可以知道阴阳的本质概念是什么,这是最好的理解方式

  • 云卷云舒

    云卷云舒 楼主 2022-03-01 11:05:50

    前面说到划分阴阳的角度可以有很多,只要是对立关系即可。所以现在来解释一下八卦的阴卦和阳卦的阴阳划分依据是什么,这种阴阳划分法又和西方心理学的外倾和内倾有什么区别。 MBTI的内外倾指的是心理能是导向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或者简单的认为是一个注意力的导向。具体而言,我们可以理解为姜老说的“熵流”,外倾型人格从外部世界消耗能量,能量流向外部世界。内倾型人格从内部世界消耗能量,能量流向内部世界。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外倾型的人通过社交或者接触外部世界获得身心的平衡,而内倾型的人通过自身的娱乐喜好需求或者修身养性来获得身心的平衡。也就是说外倾的人需要很多时间花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上,内倾的人需要花很多时间在个人独处上。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的心理需求。所以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而言,认知格代表的就是这种“熵流”,即能量的流动,阳性认知格代表释放能量,也就是将能量释放到外部世界;阴性认知格代表吸收能量,将能量释放到个人内部世界变相的等于在吸收能量。实际上,无论外倾还是内倾,本质上都是能量的释放过程,唯一的区别在于对外界释放能量,在易学的范围属于“阳性”,对个人自身释放能量,在易学范围属于“阴性”,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体现了一阴一阳的两个极端属性。所以,阳爻越多,就说明对外释放能量的倾向更大,所以两个阳爻以上的认知格的都是外倾的。反之,阴爻越多,就说明对内释放能量的倾向更大,所以两个阴爻以上的认知格都是内倾的。 现在来说,八卦的阴卦和阳卦又是什么概念。在易学上,乾、震、坎、艮是阳卦,分别代表老父、长男、中男和少男。坤、巽、离、兑是阴卦,分为代表老母、长女、中女和少女。很明显,八卦的阴阳属性没有直观的采用阴爻和阳爻的多少来区分,反而和西方心理学的内外倾划分标准完全不一样。说明了易学的阴阳,划分的角度和西方心理学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我们来看一下后天八卦对应的天干属性,乾-庚金;震-辛金+甲木;坤-己土;艮-戊土;坎-壬水;兑-癸水;离-丁火;巽-丙火。很明显,乾震同属金宗人格,坤艮同属土宗人格,兑坎同属水宗人格,离巽同属火宗人格。而乾为阳金,震为阴金;坤为阴土,艮为戊土。其他类似。由此可见,易学中八卦的阴阳属性,是用来区分同宗类似人格属性的阴阳强弱的,即乾比震更刚健,坤比艮更阴柔。前面说过,阴阳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很多,主要看需求是什么。很明显,易学很好的区分出了一个人的性格本质特征,是刚健还是柔顺,又分别属于五行的哪种性格。比如同是阳性外倾认知格的巽卦和离卦,巽卦的阳性就高于离卦。如果只研究是内倾还是外倾,体现出来的意义太渺小了,甚至意义不大。很明显,上坤虽然为内倾认知格,但却是阴柔认知的天花板,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认知格,而某些上震,在合适内禀的作用下,也非常优秀。只考虑内倾和外倾,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一味的追求外倾认知,也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对于不同内禀而言,只要和内禀搭配得当的认知格,都是优秀的认知格。 所以,纠结于周易人格的认知格对应MBTI的内倾还是外倾的人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和区别了吧

  • 云卷云舒

    云卷云舒 楼主 2022-03-01 11:18:56

    前面说到划分阴阳的角度可以有很多,只要是对立关系即可。所以现在来解释一下八卦的阴卦和阳卦的 前面说到划分阴阳的角度可以有很多,只要是对立关系即可。所以现在来解释一下八卦的阴卦和阳卦的阴阳划分依据是什么,这种阴阳划分法又和西方心理学的外倾和内倾有什么区别。 MBTI的内外倾指的是心理能是导向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或者简单的认为是一个注意力的导向。具体而言,我们可以理解为姜老说的“熵流”,外倾型人格从外部世界消耗能量,能量流向外部世界。内倾型人格从内部世界消耗能量,能量流向内部世界。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外倾型的人通过社交或者接触外部世界获得身心的平衡,而内倾型的人通过自身的娱乐喜好需求或者修身养性来获得身心的平衡。也就是说外倾的人需要很多时间花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上,内倾的人需要花很多时间在个人独处上。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的心理需求。所以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而言,认知格代表的就是这种“熵流”,即能量的流动,阳性认知格代表释放能量,也就是将能量释放到外部世界;阴性认知格代表吸收能量,将能量释放到个人内部世界变相的等于在吸收能量。实际上,无论外倾还是内倾,本质上都是能量的释放过程,唯一的区别在于对外界释放能量,在易学的范围属于“阳性”,对个人自身释放能量,在易学范围属于“阴性”,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体现了一阴一阳的两个极端属性。所以,阳爻越多,就说明对外释放能量的倾向更大,所以两个阳爻以上的认知格的都是外倾的。反之,阴爻越多,就说明对内释放能量的倾向更大,所以两个阴爻以上的认知格都是内倾的。 现在来说,八卦的阴卦和阳卦又是什么概念。在易学上,乾、震、坎、艮是阳卦,分别代表老父、长男、中男和少男。坤、巽、离、兑是阴卦,分为代表老母、长女、中女和少女。很明显,八卦的阴阳属性没有直观的采用阴爻和阳爻的多少来区分,反而和西方心理学的内外倾划分标准完全不一样。说明了易学的阴阳,划分的角度和西方心理学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我们来看一下后天八卦对应的天干属性,乾-庚金;震-辛金+甲木;坤-己土;艮-戊土;坎-壬水;兑-癸水;离-丁火;巽-丙火。很明显,乾震同属金宗人格,坤艮同属土宗人格,兑坎同属水宗人格,离巽同属火宗人格。而乾为阳金,震为阴金;坤为阴土,艮为戊土。其他类似。由此可见,易学中八卦的阴阳属性,是用来区分同宗类似人格属性的阴阳强弱的,即乾比震更刚健,坤比艮更阴柔。前面说过,阴阳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很多,主要看需求是什么。很明显,易学很好的区分出了一个人的性格本质特征,是刚健还是柔顺,又分别属于五行的哪种性格。比如同是阳性外倾认知格的巽卦和离卦,巽卦的阳性就高于离卦。如果只研究是内倾还是外倾,体现出来的意义太渺小了,甚至意义不大。很明显,上坤虽然为内倾认知格,但却是阴柔认知的天花板,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认知格,而某些上震,在合适内禀的作用下,也非常优秀。只考虑内倾和外倾,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一味的追求外倾认知,也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对于不同内禀而言,只要和内禀搭配得当的认知格,都是优秀的认知格。 所以,纠结于周易人格的认知格对应MBTI的内倾还是外倾的人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和区别了吧 ... 云卷云舒

    发现没有说完整,从天干的角度,各个卦也有不同的阴阳属性。而乾、震、坎、艮阳卦,坤、巽、离、兑的划分标准,应该是按照认知格的综合特征来划分的。乾、震、坎、艮会更偏男性化的性格,更适合男性;坤、巽、离、兑因为比较柔和,会更偏女性化的性格,更适合女性。所以男性和女性调整认知格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各个卦象的男女倾向,再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调整。

  • 云卷云舒

    云卷云舒 楼主 2022-08-31 09:37:50 福建

    最近看了《黄帝内经》,发现里面有最基本五行相生相克之道,60甲子,五运六气的基本法则。感觉姜老的八卦60甲子原理是错误的,我的理解比较接近古人的本意。因为黄帝内经里详细记载了60甲子的原理是基于五行,而不是八卦。也详细解释了60甲子的由来、推导和对应的节气特征。对五行基本原理有兴趣的人可以研习《黄帝内经》。倪海厦的人纪讲座还有59年初版、81年再版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都是比较好的黄帝内经解读版本

  • 云卷云舒

    云卷云舒 楼主 2023-03-18 10:37:06 福建

    我最近重新在理解周易64卦的由来,既然三生万物,也就是任何事物根据基本要素阴阳属性的最基本分类都可以是64种,那么气候的变化方式最后也应该有64种没错,除掉姜老说的那4种我无法理解为什么需要排除的卦象,剩下60种分类,符合60甲子的运作规则。虽然和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推导方法不一样,但是结论是一样的。所以我现在可以理解姜老的推导方式是科学的,而黄帝内经里五运六气的推导方式也是科学的。他们的结论最后都一样

  • 江戈

    江戈 2023-06-01 11:54:18 湖南

    楼主,可以问你一个问题问题吗? 我看书上说按三元九运推,最后能推到一万多年,一万多年是具体多少年呢? 我找了古代纪大时间的,那个元会运世,但是跟三元九运不一样,可是他们可以联系起来,最后可以推出一个大的一万多年,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 血

    (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2023-06-03 13:02:00 福建

    無所謂,神經網絡會出手,最基本的邏輯結構就是「點-連接」,其他都是科學,而科學需要實效驗證。天天抱著古人的東西不放,哪怕你是Ne也要小心變成極端保守派。

  • 云卷云舒

    云卷云舒 楼主 2023-06-29 19:38:13 福建

    补充一下关于这些中国古代形象思维符号为什么是科学的原因。要理解形象思维的科学性,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康德先验哲学。康德先验哲学认为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客观经验为基础,经过实践发展起来的验知性格,另一种是以纯粹理性分析为基础,独立于任何经验之外,和经验没有任何关系的悟知性格。悟知性格通过感性直观和纯粹理性分析,经过统觉思维最后得出结论,属于形而上学的一种模式。形而上学并非空想,经过严谨的思考和分析,得到的纯粹理性经验是所有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科学发展的最高深理论支持系统。中国传统的八卦、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的概念是基于纯粹理性分析结合感性直观抽象出来的形象符号,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是纯粹理性分析的逻辑条件,符合康德先验哲学形象统觉思维模式,所以是非常高深以先验哲学为基础创立的科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关于先验知识这点讲了一整本书,三言两语无法说清,感兴趣的请看康德先验哲学以及关注“科学与神学”公众号里面关于康德先验哲学的介绍以及《直觉思维逻辑推理》这篇文章。

  • 云卷云舒

    云卷云舒 楼主 2023-06-30 13:47:43 福建

    所以针对阴阳五行系统的生克关系的逻辑,可以参考我最早的留言,这是一个基于事物之间关系的先验逻辑构造模型,可以用于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针对八卦的复卦模式,这是一个在时间相互并存下,事物属性结构组成的构造模型,可以用于分析不同事物的同一性样态特征。所以这两者都是非常科学而高深的先验知识理论构造体系。在这个理论构造体系下,将世间万物根据同一性原则建立的形象特征,找到对应的五行或者八卦属性,就可以将世间万物的同一性原则进行一个分类、归纳和总结,用于分析世间万物的同一性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先验哲学脱离于经验之外,和我们普遍理解的直观公理一致,无法被经验证明。但可以根据在先验科学指导下的实践经验,去感受先验哲学的准确性。由于先验哲学需要极高的悟知性格,不是人人可以掌握的,所以在应用先验哲学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对于适合学习先验哲学的人一定要精挑细选,选择高悟性的人,以免因为悟知能力不足而出现重大失误。对于无法理解先验哲学的人,我们无需强求,因为先验哲学不适合所有人学习和理解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564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