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暴者的道歉毫无意义(愿大家都能深谙其害,免遭暴力)

一半

来自: 一半
2022-02-23 23:02:23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鳕鱼堡

    鳕鱼堡 2022-02-27 09:00:02

    你写得很好,谢谢你的思考

  • 千宁

    千宁 2022-05-27 19:21:01

    。。。。。。。。你能这样想就好

  • Joanan

    Joanan 2023-04-03 08:46:49 广东

    可以问你一些问题吗?你当时为什么能够想到用那些手段就可以实现伤害他人的目的呢?以及是什么契机让你决定对那个人施加这些手段呢?

  • Joanan

    Joanan 2023-04-03 08:47:03 广东

    可以问你一些问题吗?你当时为什么能够想到用那些手段就可以实现伤害他人的目的呢?以及是什么契 可以问你一些问题吗?你当时为什么能够想到用那些手段就可以实现伤害他人的目的呢?以及是什么契机让你决定对那个人施加这些手段呢? ... Joanan

    想了解一下行为背后的逻辑

  • 一半

    一半 楼主 2023-04-04 17:32:06 浙江

    可以问你一些问题吗?你当时为什么能够想到用那些手段就可以实现伤害他人的目的呢?以及是什么契 可以问你一些问题吗?你当时为什么能够想到用那些手段就可以实现伤害他人的目的呢?以及是什么契机让你决定对那个人施加这些手段呢? ... Joanan

    其实太遥远了,底层逻辑就是欺凌弱者来彰显自己的强,而作为年少时的人,知晓伤害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但当你站在一个霸凌者的角度来看待后,不会去指责自己的行为,反而若是一定要指责就只会是指责弱者的软弱。 人本身就是一个熙攘的群体,一件霸凌事件的发生绝对不是一个人形成完成的,而是由当时多数人一起造成的,面对熙攘的人群时,你是一粒沙,也是一座塔,无法置身事外,也无法遗世独立。

  • Joanan

    Joanan 2023-04-08 16:56:41 广东

    其实太遥远了,底层逻辑就是欺凌弱者来彰显自己的强,而作为年少时的人,知晓伤害别人的行为是错 其实太遥远了,底层逻辑就是欺凌弱者来彰显自己的强,而作为年少时的人,知晓伤害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但当你站在一个霸凌者的角度来看待后,不会去指责自己的行为,反而若是一定要指责就只会是指责弱者的软弱。 人本身就是一个熙攘的群体,一件霸凌事件的发生绝对不是一个人形成完成的,而是由当时多数人一起造成的,面对熙攘的人群时,你是一粒沙,也是一座塔,无法置身事外,也无法遗世独立。 ... 一半

    我大概能想象到,那我尝试着还原一些背后的逻辑吧,不情绪化的,理智的。如果中间有什么分歧,还望指正。

  • Joanan

    Joanan 2023-04-08 17:19:56 广东

    其实太遥远了,底层逻辑就是欺凌弱者来彰显自己的强,而作为年少时的人,知晓伤害别人的行为是错 其实太遥远了,底层逻辑就是欺凌弱者来彰显自己的强,而作为年少时的人,知晓伤害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但当你站在一个霸凌者的角度来看待后,不会去指责自己的行为,反而若是一定要指责就只会是指责弱者的软弱。 人本身就是一个熙攘的群体,一件霸凌事件的发生绝对不是一个人形成完成的,而是由当时多数人一起造成的,面对熙攘的人群时,你是一粒沙,也是一座塔,无法置身事外,也无法遗世独立。 ... 一半

    霸凌者在未进行霸凌之前,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优越感。但经历过第一次霸凌后,被霸凌者选择了忍耐,选择了屈从,这便使霸凌者自己出现了强者心理。因为是第一次,第一次尝到了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甜头,这份甜蜜驱使霸凌者去验证,这种优越感是否是真实的? 于是出现第二次的霸凌,此时在霸凌者眼里的被霸凌者,拥有两个选择,除了忍耐以外就是反抗和拒绝,如果被霸凌者选择后者,霸凌者戾气受挫,可能出现两种心理:放弃或者变本加厉。倘若是变本加厉,那么被霸凌者采取的手段越强硬,比如告诉学校上级或者家长等调用各种社会资源的手段,霸凌者就越能意识到这个人不能惹,最后也会放弃。 然而,倘若被霸凌者在第二次霸凌中依然选择忍耐,那么霸凌者可能会默认这段关系的成立。因为在霸凌者眼里,这个被霸凌的人明明有另一个选择,但是ta非不选,那ta不是也默默地认可了我的行为吗?因为如果ta认为我的行为是错误的,ta可以选择指出我的错误。对方不反对自己的做法,加上自己还能从这种关系获得优越感,理性思考,百利而无一害,于是这段关系将会发展成长期的霸凌,并且愈演愈烈,没有终点,因为欲望没有尽头,实行霸凌次数的叠加,实行霸凌的手段的更换,被霸凌者无声的默许,都能让霸凌者虚荣心爆棚,而这样一种强者的傲慢,催生出更多次数的霸凌,层出不穷的手段。 总的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循环。因为视角偏差,还希望能够指正或者补充,我相信这会是一段有益的对话,如果可以,我想将我们这次的对话发帖,让更多人了解霸凌事件的本质和逻辑。

  • 一半

    一半 楼主 2023-04-12 18:00:15 浙江

    霸凌者在未进行霸凌之前,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优越感。但经历过第一次霸凌后,被霸凌 霸凌者在未进行霸凌之前,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优越感。但经历过第一次霸凌后,被霸凌者选择了忍耐,选择了屈从,这便使霸凌者自己出现了强者心理。因为是第一次,第一次尝到了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甜头,这份甜蜜驱使霸凌者去验证,这种优越感是否是真实的? 于是出现第二次的霸凌,此时在霸凌者眼里的被霸凌者,拥有两个选择,除了忍耐以外就是反抗和拒绝,如果被霸凌者选择后者,霸凌者戾气受挫,可能出现两种心理:放弃或者变本加厉。倘若是变本加厉,那么被霸凌者采取的手段越强硬,比如告诉学校上级或者家长等调用各种社会资源的手段,霸凌者就越能意识到这个人不能惹,最后也会放弃。 然而,倘若被霸凌者在第二次霸凌中依然选择忍耐,那么霸凌者可能会默认这段关系的成立。因为在霸凌者眼里,这个被霸凌的人明明有另一个选择,但是ta非不选,那ta不是也默默地认可了我的行为吗?因为如果ta认为我的行为是错误的,ta可以选择指出我的错误。对方不反对自己的做法,加上自己还能从这种关系获得优越感,理性思考,百利而无一害,于是这段关系将会发展成长期的霸凌,并且愈演愈烈,没有终点,因为欲望没有尽头,实行霸凌次数的叠加,实行霸凌的手段的更换,被霸凌者无声的默许,都能让霸凌者虚荣心爆棚,而这样一种强者的傲慢,催生出更多次数的霸凌,层出不穷的手段。 总的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循环。因为视角偏差,还希望能够指正或者补充,我相信这会是一段有益的对话,如果可以,我想将我们这次的对话发帖,让更多人了解霸凌事件的本质和逻辑。 ... Joanan

    可以发布。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交行为和思想不仅仅在青春期或儿童时期,哪怕成年后的相处中也依然会有如上所诉的情况出现。最重要的也许是和一个人的性格以及生长环境有关,逃避和忍耐成为了生存本能。

  • 小田切不烂

    小田切不烂 2023-04-13 03:49:06 北京

    霸凌者不配被原谅

  • 小田切不烂

    小田切不烂 2023-04-13 03:50:04 北京

    希望你后半生活在愧疚中

  • 笨笨熊🐻

    笨笨熊🐻 2023-04-22 17:36:17 新疆

    说不定人家也没原谅你,只不过不想和你纠缠

  • 🐠苏白白

    🐠苏白白 2023-04-25 09:57:00 宁夏

    弱者道歉就是示弱,示弱就感觉对方更好欺负了

  • 辉

    2024-05-13 17:17:51 广东

    作为一位校园霸凌的的亲历者,几乎所有和我一样的被霸凌者都无法原谅霸凌者。平等的恨每一个霸凌者。

  • 辉

    2024-05-13 17:19:23 广东

    毫不避讳的说,我希望霸凌者死在我面前。最好发出点惨叫。

  • 辉

    2024-05-13 17:20:36 广东

    我最近在做这一方面的数据新闻,希望有一点霸凌者的视角。有偿进行访谈。有意加我

  • 豆友jSRCYMLhF8

    豆友jSRCYMLhF8 2024-05-20 23:22:18 北京

    帖主您好,我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学生,想做一个关于校园霸凌的毕业作品,请问您方便聊一下吗?非常感谢!

  • 一半

    一半 楼主 2024-05-25 22:14:43 河南

    帖主您好,我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学生,想做一个关于校园霸凌的毕业作品,请问您方便聊一下吗? 帖主您好,我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学生,想做一个关于校园霸凌的毕业作品,请问您方便聊一下吗?非常感谢! ... 豆友jSRCYMLhF8

    可以的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306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