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笔记

疏林

来自: 疏林
2021-06-24 14:15:42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4 14:21:18

    00.绪论 生物界的划分 1⃣两界系统: 植物界和动物界 18世纪 林奈 Carolus Linnaeus 瑞典 2⃣三界系统: 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1866年 赫克尔 E·H·Haeckel 德国 3⃣四界系统: 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1938年 考柏兰 H.F.Copeland 4⃣五界系统: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1969年 惠特克 5⃣五界分类系统:两总界五界分类系统 陈世骧 • 原核总界(分为细菌界和蓝藻界) • 真核总界(分为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6⃣六界分类系统: 沃斯(C·R·Woese) • 原核生物分为两界:古细菌界、真细菌界; • 真核生物分为四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分类真的很多,可见大家都还没有统一意见,都很有道理的样子!书上采用的是林奈的,真好,只要记两个就行了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4 14:29:01

    🧮五界的比较表格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4 14:34:37

    ⭐林奈两界分类法 植物的特征: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植物多行自养生活及有无限生长的特性。 根据以上特征,可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由此—藻类、菌类、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都属于植物 📌两界分类法教会我们根据特征判断哪些是植物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4 15:05:25

    🎍植物的多样性 定义:植物的多样性是来自连续不断的种的形成过程,这是植物有机体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经过长期不断的遗传、变异、适应和选择等一系列的矛盾运动,有规律地演化而成的。因此,植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植物种类多样性——根本 定义:植物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可以是某一区域内物种多样化,也可以指全球范围内物种的多样化 ① 植物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② 植物生活习性和生态适应性的多样性 ▪ 水生植物:浮水、沉水、挺水 ▪ 陆生植物:湿生、旱生、中生 ③ 植物营养方式和生活周期的多样性 ▪ 自养植物 ▪ 寄生植物 ▪ 腐生植物 (2)植物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基础 定义:是指每一个物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基因和基因型多样性(或遗传变异的总和),是植物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和进化成新物种的重要基础。 (3)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多样性由生物群落和生境类型共同决定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4 15:09:02

    🎍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1.参与生物圈形成,推动生物界发展 2.合成有机物,贮藏能源 3.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4.是天然基因库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资源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4 15:25:39

    🀄中国特有珍稀植物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4 15:28:15

    📈学习植物学的步骤: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5 21:45:21

    第一章 植物细胞 概述 ⭐定义: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特点: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细胞的遗传、生理上所担负的功能及对环境的适应。而且伴随着细胞的长大和分化,往往也发生着形状上的相应改变。 分类:根据细胞核的有无,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5 21:45:35

    ⭐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 •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 • 原生质体:细胞内由原生质组成的各种结构的统称。 原生质的化学组成 • 蛋白质是原生质的结构物质,也是调节各种代谢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 核酸是遗传物质(DNA),并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RNA); • 脂类参与膜结构和细胞壁的形成; • 糖类是原生质的结构物质并提供原生质生命活动的能源。 原生质的胶体性质 • 原生质是具有一定粘度与弹性、半透明的亲水胶体。 • 原生质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原生质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反应的开放系统。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5 22:27:26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为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动植物都是真核细胞! 相同点:有细胞膜细胞质,均有核糖体,均以DNA为遗传物质。 不同点: 1、细胞壁成分:原核细胞为肽聚糖、真核细胞为纤维素和果胶; 2、细胞器种类: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真核细胞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 3、原核细胞无染色体,真核细胞有染色体; 4、细胞大小:原核细胞小、真核细胞大。 5、真核细胞含有细胞核,含有至少一个染色体,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原生质流动和变形运动; 而原核细胞没有核膜,且不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6 16:12:03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6 16:24:07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显著特征之一。它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对细胞起保护和巩固支撑的作用 细胞壁的结构 • 胞间层:相邻两细胞共有的一层薄膜,主要由果胶质组成,又称中层或中胶层。 • 初生壁:在细胞生长增大体积时所形成的壁层,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 • 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加在初生壁内侧的壁层,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一般认为,细胞分化完成后,仍保持有生活原生质体的细胞不具有次生壁。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多糖、蛋白质 构成细胞壁的结构单位是微纤丝 细胞壁的生长与特化 • 初生壁的生长是随细胞生长而增加面积,以填充生长的方式进行。 • 次生壁的形成常发生于细胞停止生长时,以附加生长的方式进行。 • 细胞壁的特化有:木质化、角质化、栓质化、矿质化和黏液化等 纹孔:细胞壁上不形成次生壁的比较薄的区域。 纹孔具有一定形状和结构,而且形成纹孔时相邻两个细胞壁上的纹孔往往成对发生,形成纹孔对。 按纹孔的结构特征,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单纹孔和具缘纹孔。 胞间连丝:相邻细胞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丝。 胞间连丝使植物体中的细胞连成一个整体,是植物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 • 通过胞间连丝结合在一起的原生质体,称共质体。 • 共质体以外的部分,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死细胞的细胞腔,称质外体。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6 16:25:55

    细胞膜 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和脂类,形成单位膜结构。 功能:具有选择透性,使细胞维持稳定的胞内环境。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6 16:31:11

    细胞核的组成 1、:进行物质交换 2、核仁:合成和贮藏RNA的场所 3、核质 • 染色质:遗传物质 • 核基质:充满核内空隙的无定型基质,是核的支架 ⭐细胞核的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6 16:47:16

    细胞质 一、胞基质 定义: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称为细胞质既包围着细胞器的细胞质部分 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二、细胞器 1.质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一类合成和累积同化产物的细胞器。 尚未分化成熟的质体称为前质体或原质体。前质体存在于幼嫩的细胞(分生组织)中。 质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概括地讲,质体是一类合成和累积同化产物的细胞器。 2.线粒体 • 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细胞器 • 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中心,被称为细胞中的“动力站”或“动力工厂” • 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3.内质网 • 由单层膜构成的管状或片状结构; • 是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的合成、贮藏和运输系统; • 分粗糙型内质网和光滑型内质网。 4.高尔基体 • 由一叠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组成; • 高尔基体常呈弧形,其凸面称形成面,凹面称成熟面; • 参与多糖的合成、细胞壁的形成和分泌作用。 5.核糖体 •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其主要成分是核酸(RNA)和蛋白质。 6.溶酶体 • 由单层膜围成的囊泡状结构,以酸性磷酸酶为其特有的酶。 • 能分解所有的生物大分子,对细胞内贮藏物质的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7.圆球体 • 圆球体是由单层膜包围的球状小体,含有脂肪酶,能积累脂肪 • 圆球体是一种储藏细胞器,是脂肪积累的场所。 8.微体 • 过氧化物酶体:执行光呼吸的功能。 •乙醛酸循环体:与脂肪代谢有关。 9.液泡 • 具有大的中央液泡是成熟植物生活细胞的显著特征。 • 液泡膜具有特殊的选择透性。 • 调节细胞的水势与膨压,参与细胞内物质的积累和移动、贮藏和消化等方面。 10.细胞骨架 • 微管与微丝和中间纤维(中间丝)组成细胞骨架,在细胞中起支架作用; • 微管与细胞壁纤维素分子的定向沉积和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移动有关; • 微丝与物质运输和原生质流动有关; • 中间丝与微管、微丝一起维持细胞形态和参与胞内运输。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6 16:49:35

    后含物 定义: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贮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和废物等。它们可以在细胞生活的不同时期出现和消失,后含物在结构上是非原生质的物质。 主要成分:淀粉、蛋白质、脂类、无机盐结晶等。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6 16:54:04

    细胞这块也太难了!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6 22:48:12

    细胞的全能性: 指植物体的全部组成细胞都具有与合子相同的染色体或整套的遗传信息,因而每个活细胞应与合子一样,具备发育成整个植株的潜在能力。 ⭐即植物体的大多数生活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都能由单个的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细胞全能性是细胞工程创立的重要理论基础。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6 22:50:39

    植物细胞的分裂主要有三种方式 1、有丝分裂 2、无丝分裂 3、减数分裂 📌画图噩梦

  • Emmaaaa

    Emmaaaa (知足且上进) 组长 2021-06-28 15:24:16

    请按组规完善帖子哟,谢谢~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8 16:59:36

    细胞周期:持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为止的整个过程。 📌自己画了个示意图 1、间期 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开始的一段时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时期,主要是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和有关物质的合成,积累能量。 根据在不同的时期合成的物质不同,一般把整个间期分为三个阶段: • DNA合成前期(G1) :合成RNA和蛋白质 • DNA合成期(S):合成DNA和组蛋白 • DNA合成后期(G2) :某些合成作用仍在进行 2、分裂期:进行细胞核和细胞质分裂(M)。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8 17:28:58

    📌补一个染色体图示 上课做太后面了,总感觉主缢痕那里好像画错了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8 17:37:13

    无丝分裂 过程: 核伸长➡中部凹陷➡断裂成为两个子核➡子核间形成新细胞壁➡形成两个子细胞 由于无丝分裂不能保证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子细胞,因此不能保证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 染色体分裂无规律 • 整个过程看不到纺锤丝 • 高等植物某些生长迅速的部分可以发生无丝分裂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8 18:21:00

    ⭐有丝分裂 分裂期包括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个过程。 1、核分裂 🚩核内出现染色体是进入前期的标志。 • 前期:出现染色体,随后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丝开始出现。 • 中期:染色体排列到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纺锤体非常明显。 • 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两个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 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伸展延长而呈细丝状,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新的子核 2、胞质分裂 新壁的形成一般始于细胞分裂的晚后期。当染色体接近两极时,许多小囊泡(由高尔基体分泌)汇集在赤道板上,微管的运动使其排列成行构成成膜体,(所谓成膜体,是染色体移到两极后,在赤道板上变了形的纺锤体区域。与之相互融合的小泡可能是来自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成膜体进一步完整化形成细胞板,果胶和少量的纤维素分子不断地填充和渗入而构成胞间层,在其两侧陆续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物质沉积形成初生壁。 ⭐有丝分裂的意义: 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8 21:33:32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的特殊的细胞分裂,也称为成熟分裂。 ⭐结果: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 受精作用可以保证物种染色体数恒定 • 减数分裂的前期要注意区分姐妹染色单体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8 21:50:01

    减数分裂的意义 ① 生物生活周期和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必要阶段 ②最后形成雌雄性细胞,各具半数染色体 ③在中期Ⅰ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在后期Ⅰ染色体是随机分别拉向两级自由组合 ④n对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可能的组合数为2n次方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8 21:50:34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8 21:50:55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 细胞生长:指细胞体积的增大,重量的增加。 • 细胞分化:指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 • 脱分化:植物体内某些生活的成熟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分裂机能转化为分生组织过程。 细胞在生长分化过程中形态结构的主要变化: • 体积明显增大,重量增加,初生壁也伴随细胞体积的增大而生长增大; • 质体发育成熟(前质体 → 叶绿体、有色体或白色体); • 液泡化程度明显增加(小而分散的液泡→中央大液泡); • 内质网由稀网状→密网状。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8 21:52:12

    植物细胞的衰亡 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两种形式; 1、细胞凋亡(主动、生理性) 细胞凋亡也叫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和对环境信号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发生的积极死亡,是一种有选择地除去不需要细胞的生理性死亡。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在内外因子的诱导下,由基因控制的一种细胞主动死亡途径; 2、细胞坏死(被动、非生理性) 细胞坏死是由于外界环境剧烈的损伤条件造成的细胞死亡,是一种非生理性的死亡过程; 细胞坏死是一种外界环境造成的细胞被动死亡的途径。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4:13:40

    减数分裂的图怎么掉了!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4:18:39

    第二章 植物组织与组织系统 一、植物组织的类型 植物组织定义: 植物组织是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同、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类型: 1、分生组织 2、成熟组织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4:24:19

    分生组织 定义: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进行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 特点:分生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细胞器丰富。 ⭐按位置不同分: • 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茎顶端的生长点部位。 • 侧生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的侧面,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 居间分生组织:位于成熟组织之间。 按来源和性质分: • 原分生组织:来源于胚,性原始细胞。 •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 • 次生分生组织:由成熟组织经过脱分化,重新恢复细胞分裂能力形成。 由分生组织衍生的大部分细胞,逐渐丧失分裂的能力,进一步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其它各种组织。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4:27:45

    成熟组织: 定义:完全分化了的,在结构上特化并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组织。 分类: 1.保护组织 2.基本组织(薄壁组织/营养组织) 3.机械组织 4.输导组织 5.分泌结构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5:34:22

    1.保护组织 定义: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2018填空] ①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 一般为单层的生活细胞,排列紧密,表皮细胞常不含叶绿体,外壁常角质化 ②周皮——次生保护结构,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 • 木栓层细胞壁高度栓化,成熟时原生质体解体; • 木栓形成层是次生分生组织; • 栓内层为少量的薄壁细胞。 保护组织的一般特点: • 细胞排列紧密; • 细胞壁常角质化(表皮)或栓化(木栓层)。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5:35:47

    2.基本组织(薄壁组织/营养组织) 在植物体内分布最广、分量最多的组织,由生活的薄壁细胞组成,故称薄壁组织或营养组织。 分类:①.同化组织 ②.贮藏组织 ③.吸收组织 ④.通气组织 ⑤.传递细胞 基本组织的一般特点: • 细胞壁薄、分化程度相对较低; • 有发达的细胞间隙; •有潜在的分裂能力。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5:36:41

    3.机械组织 定义: 在植物体内起支持作用,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特点:细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 ① 厚角组织 • 细胞壁在细胞的角隅处加厚,属于初生壁性质; • 组成厚角组织的细胞是生活细胞,细胞中常有叶绿体; • 有潜在分裂能力。 ② 厚壁组织 • 具有均匀增厚的次生壁,并且常常木质化,成熟细胞原生质体解体而为死细胞。 按形状分:石细胞和纤维 • 石细胞通常成群聚生,细胞形状多近等径,细胞腔极小; • 纤维是两端尖的狭长细胞,细胞腔小,纤维细胞多成束或成片分布于植物体中,大致可分为韧皮纤维和木纤维;韧皮纤维较木纤维稍长。 Ⅰ韧皮部中的纤维称韧皮纤维,细胞壁富含纤维素,坚韧而有弹性; Ⅱ木质部中的纤维称木纤维,细胞壁高度木质化,厚而坚硬,抗压力强;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5:40:42

    4.输导组织 定义: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 按运输物质分: • 导管、管胞:运输水、无机盐 • 筛管、筛胞:运输同化产物 特点: Ⅰ导管、管胞 • 导管由很多导管分子纵向连接而成的细胞行列; • 管胞是单个的细胞,是独立的输导单位; • 导管分子和管胞都是厚壁的伸长细胞,成熟时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次生壁具有各种形状的木质化增厚; • 由于导管分子的端壁形成穿孔,管腔比管胞的大,因此导管的输导能力比管胞强。 Ⅱ筛管、筛胞 • 筛管是由很多筛管分子纵向连接而成的细胞行列; • 筛胞是单个的细胞,是独立的输导单位; • 筛管分子是薄壁的伸长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核解体,细胞器退化消失,含特有的P-蛋白质,其端壁特化成筛板,筛板上有许多筛孔。 • 筛管分子是植物体中特殊的无核生活细胞,在其侧面有一至数个伴胞。 筛胞的端壁不特化为筛板,筛孔分散存在,侧面不形成伴胞。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5:42:13

    5.分泌结构 定义:植物体中产生、贮藏、输导分泌物质的细胞或细胞组合。 根据分泌物是否排出体外分: • 外分泌结构:腺毛、腺鳞、蜜腺、盐腺、排水器等。 • 内分泌结构: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等。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5:45:38

    分生组织 定义: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进行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 特点:分生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细 分生组织 定义:具有持续性或周期性进行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 特点:分生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细胞器丰富。 ⭐按位置不同分: • 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茎顶端的生长点部位。 • 侧生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的侧面,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 居间分生组织:位于成熟组织之间。 按来源和性质分: • 原分生组织:来源于胚,性原始细胞。 •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 • 次生分生组织:由成熟组织经过脱分化,重新恢复细胞分裂能力形成。 由分生组织衍生的大部分细胞,逐渐丧失分裂的能力,进一步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其它各种组织。 ... 疏林

    补图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5:50:36

    维管组织 • 由同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简单组织,如分生组织、薄壁组织; • 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复合组织或结构,如表皮、周皮、树皮、木质部、韧皮部、维管束等 木质部和韧皮部合称维管组织。 • 木质部:包括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 • 韧皮部:包括筛管、筛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 由于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主要组成分子都是管状结构,因此称为维管组织。维管组织的形成,在植物系统进化过程中,对于适应陆生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蕨类植物开始,已有维管组织的分化,种子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则更为发达进化。⭐通常将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合称为维管植物。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5:50:59

    维管束 定义:木质部与韧皮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束状结构。 特点: • 根据维管束内有无形成层可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 根据维管束中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情况可分为: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等。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6-29 15:51:22

    组织系统 定义:植物器官或植物体中,由一些复合组织进一步在结构和功能上组成的复合单位,称为组织系统。 通常可分为: • 皮系统:表皮、周皮、树皮 • 维管系统:木质部、韧皮部 • 基本组织系统:各类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01 15:33:19

    第三章 种子与幼苗 🌱种子: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由胚珠发育而成。 一、种子的基本结构 1、种皮:种子的保护结构 2、胚 ①胚芽:茎和芽 ②胚轴:茎的一部分 ③胚根:主根 ④子叶:贮藏养料,出土时能暂时进行光合作用 3、胚乳:贮藏养料的结构 二、种子的基本类型 ⭐根据成熟种子胚乳的有无将种子分为: 1、有胚乳种子 ①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②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2、无胚乳种子 ①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②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01 15:44:00

    三、种子的寿命及萌发 1、种子的休眠与寿命 种子的休眠:大多数植物的种子成熟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萌发,这种现象称为种子的休眠。 即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处于适宜的发芽条件下仍不萌发🆚区别于由于条件不合适而处于不能发芽状态(不活动状态)。 ⭐休眠是植物长期对外界条件所形成的一种适应,是有益的生物学特征。 种子休眠的类型 (1)初生休眠:种子形成后所具有的先天性休眠,分为外源休眠和内源休眠 Ⅰ外源休眠 定义:指种子发芽所必须的外部环境条件都适宜,但因种子本身原因不能很好利用具备的发芽条件所造成的休眠。如羽扇豆、 苹果、 白蜡树等 原因:种皮或果皮过千坚实引起不透气不透水 Ⅱ内源休眠/胚休眠 定义:指来自种皮或胚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休眠,种子吸水后也不发芽 原因:胚未发育完全, 生理休眠。 (2)次生休眠: 某些种子在初生休眠解除后,若遇到某些不利环境条件,又重新转入休眠状态而不发芽的现象。次生休眠可视为后熟作用的逆转,再给予其全部适宜的发芽条件也不会发芽,必须再度解除其休眠才能发芽 2、种子萌发的条件 (1)内在条件:①完整的结构 ②生理性成熟 ③充沛的活力 ④丰富的营养 (2)外部条件:①充足的水分 ②足够的氧气 ③适宜的温度 ④适当的光照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01 15:49:12

    3.2 幼苗 一、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 🌱种子萌发首先是胚根最先突破种皮。 二、幼苗的类型 1、子叶出土幼苗 2、子叶留土幼苗 三、栽培管理 1、子叶是否出土主要与下胚轴是否伸长有关。 • 上胚轴:子叶之上到第一片真叶之间的部分。 • 下胚轴:子叶之下到胚根之间的部分。 2、子叶出土幼苗播种时宜浅播,子叶留土幼苗播种可稍深一些。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02 15:25:59

    第四章 根的形态与结构 ⭐根是植物长期适应陆生生活的产物,是被子植物的三大营养器官之一。 一、根的生理功能:吸收、固着、输导、合成、贮藏、分泌和繁殖。 二、根的基本形态 根的类型 1、定根:①主根 ②侧根 2、不定根 根系的类型 1、直根系 2、须根系 根据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有深根性和浅根性之分; • 直根系常为深根性 • 须根系常为浅根性 但两者不能等同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03 14:28:48

    根尖是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部分的一段,这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分,根的生理功能主要在这个部位进行。 一、根尖的分区 1.根冠:由薄壁细胞组成的帽状结构。 • 保护幼嫩的分生区; • 分泌粘液,促进物质吸收及减少摩擦力; • 与根的向地性有关。 2.分生区:由分生组织组成 • 顶端为原分生组织; • 稍后部分为初生分生组织,可分为原表皮、原形成层和基本分生组织; • 许多植物在分生区的中心有分裂活动甚弱的细胞群,称“不活动中心”。 3.伸长区:主要由初生分生组织组成 • 分生组织到成熟组织的过渡区域; • 伸长区中许多细胞同时迅速伸长是根尖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 4.根毛区:由各种成熟组织组成(根据图片进行讲解) • 根毛区又称为成熟区; • 根毛是根毛区部分表皮细胞外壁向外突起形成的顶端封闭的管状结构。 由初生分生组织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初生生长主要是植物的伸长生长。经初生生长所形成的成熟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初生组织构成初生结构。 根的伸长是根尖进行初生生长不断形成和积累初生结构(初生组织)的过程。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03 14:46:53

    双子叶植物 根的初生结构 ①表皮:单层生活薄壁细胞,排列紧密 ②皮层:由多层生活的薄壁细胞组成 • 最外层称外皮层 • 最内层称内皮层。内皮层上有凯氏带。 ③中柱: Ⅰ中柱鞘 Ⅱ初生维管组织 ○ 初生木质部 § 原生木质部:最初成熟的部分,导管管腔较小(外) § 后生木质部:较迟成熟的部分,导管管腔较大(内) ○ 初生韧皮部 § 原生韧皮部:通常缺少伴胞(外) § 后生韧皮部:主要由筛管和伴胞组成(内) Ⅲ薄壁组织 要点: • 表皮细胞壁薄,无气孔; • 皮层细胞层数较多,有明显的内皮层和中柱鞘,皮层和中柱的界限明显; • 内皮层上有凯氏带; • 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发育方式为外始式。 • 根据初生木质部的束数不同可分:二原型、三原型……,六束以上称多原型。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03 14:48:42

    禾本科植物 根的特点 1. 表皮:与双子叶植物相似。 2. 皮层:由薄壁细胞组成;内皮层的大部分细胞在发育后期常呈五面增厚,横切面呈马蹄形。. 3. 中柱:常为多原型,中柱鞘在根发育后期常木化,中央有发达的髓。 ⚠注意:禾本科植物的根只有初生结构 水稻、甘蔗等老根的皮层,有明显的气腔,根、茎、叶气腔相通,形成良好的通气组织。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03 14:49:41

    一张偷偷保存的神图 绝了! 🌿 根尖和茎尖结构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03 14:50:47

    侧根 • 侧根发生于根毛区内中柱鞘的一定部位; • 由于侧根发生于母根内部的组织,所以属内生源(内起源); • 发生的位置与母根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的位置有关; • 侧根是根的一种类型,具有根的一般结构。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06 15:22:21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 次生生长:由于形成层的活动而使根和茎加粗的生长过程。 • 次生结构:次生生长所形成的次生组织构成的结构。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 ①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转变为形成层。 ②形成层最早产生于每一初生韧皮部束的内方,随后形成层片段向两侧扩展,最后对着初生木质部放射角的中柱鞘细胞也恢复分裂转化为形成层的一部分。 ③维管形成层分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周皮的形成 ①根的木栓形成层最早由中柱鞘的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 ②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向内分裂产生栓内层,由这三层结构共同构成周皮。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06 15:24:23

    根瘤和菌根 一.根瘤 ⭐• 根瘤是豆科植物与根瘤细菌的共生结构 • 根瘤菌分泌纤维素酶,溶解根毛细胞壁侵入根毛最后到达根的皮层细胞内,迅速分裂繁殖并刺激根的皮层细胞迅速分裂形成瘤状突起,就是根瘤。 • 根瘤菌有固氮能力,能把空气中的氮和细胞中的糖合成含氮化合物,除对其共生的植物有益外,一部分含氮化合物分泌到土壤中,可提高土壤的含氮量,提高土壤肥力。 二.菌根 ⭐• 菌根是高等植物根部与某些真菌共生形成的共生体。 ⭐• 菌根的形成比根瘤更普遍。 • 菌根不象根瘤菌那样有严格的专化性,有时,几种不同的真菌可与同一种植物形成菌根。 类型: ①外生菌根 ②内生菌根 ③内、外生菌根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10 14:31:23

    第五章 三大营养器官—茎 • 茎的主要生理功能:支持、输导 •茎的一般功能:贮藏、繁殖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10 14:43:02

    🌱芽 芽是未发育的枝、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未发育前的雏体。 1 芽的基本结构 枝芽的结构包括:生长锥、叶原基、腋芽原基和幼叶。还有叠生芽、并列芽和柄下芽;正芽与副芽;高位芽、地上芽、地面芽和地下芽等。 2 芽的类型 • 按位置分 ①定芽 :顶芽、腋芽 ②不定芽 • 按生理状态分 ①活动芽 ②休眠芽 • 按结构分 ①裸芽 ②鳞芽 • 按性质分 ①枝芽(叶芽) ②花芽 ③混合芽 3 芽的特性 • 生长锥、叶原基、腋芽原基和花部原基是芽的主体,由分生组织组成; • 各种芽都有保护分生组织的结构; • 活动芽和休眠芽可随环境条件和体内生理状况而相互转换。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10 14:47:23

    茎的形态特征 节、节间、枝条(长枝、短枝)、皮孔、叶痕、叶迹、芽鳞痕 ⭐⭐茎的分枝 1.单轴分枝(总状分枝):主茎的顶芽的活动始终占优势,形成一个直立、粗壮的主干。 2.合轴分枝:主茎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枝联合组成。 3.假二叉分枝:具有对生叶的植物,顶芽停止生长,其下方的两个对生的腋芽同时生长形成叉状侧枝 4.分蘖:禾本科植物的分枝方式。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10 14:50:56

    茎尖的结构(看根尖那个神图) 一、茎尖分区及其生长动态 ⭐茎尖也可分为三区: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 分生区主要由原分生组织的原套、原体组成,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 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并开始分化; • 成熟区细胞分化基本完成,形成茎的初生结构; • 顶端生长也就是初生生长,使茎伸长。 原套—原体说: 茎的生长锥(分生区)由原分生组织(胚性细胞)的原套、原体组成。 ①原套:生长锥表面一至数层排列较规则的细胞,进行垂周分裂,扩大生长锥的表面 ②原体:原套内的一团排列不规则的细胞,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而扩大其体积。 原套与原体的分裂活动是互相配合的,因此茎尖顶端始终保持原套、原体结构。 分生区后部周围有叶原基和腋芽原基。 茎的初生生长 茎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初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初生生长。初生生长主要是植物的伸长生长。 经初生生长所形成的成熟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初生组织构成初生结构。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13 15:28:37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①表皮:由原表皮发育而来的单层生活细胞组成,为典型的初生保护组织。 ②皮层:由基本分生组织分化而来,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在紧帖表皮处常有厚角组织分布,常含有少量的叶绿体。 ③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组成。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13 15:31:08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一、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及其活动 维管形成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构成次生结构的主要部分。 二、木栓形成层的来源及其活动 •木栓形成层有的起源于表皮(苹果🍎梨🍐),多数起源于皮层(桃🍑),绝大多数植物木栓形成层的活动期有限,最终木栓形成层可由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细胞产生。 •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三者共同构成周皮。 •皮孔——木质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三、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特点 •年轮: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地区,维管形成层在一年中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构成一个生长轮,就称为年轮。 •假年轮:有些植物(柑橘属),维管形成层的活动一年出现几次周期性的变化,产生几个生长轮,称为假年轮。 树皮的两种含义: • 狭义:新形成的木栓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包括木栓层及木栓层以外的死亡组织 •广义:维管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包括次生韧皮部、周皮及周皮以外的部分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1-07-13 15:33:13

    单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特点 一、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 • 禾本科植物的茎没有皮层和维管柱的区分,结构大体可分为表皮、机械组织、基本组织和维管束等部分; • 表皮由长细胞、短细胞和气孔器有规律地交替排列而成,外覆角质膜; • 维管束分散分布于基本组织之中,没有束中形成层,为有限维管束; • 维管束外围有由厚壁组织组成的维管束鞘。 维管束有两类: • 在水稻、小麦等作物的空心茎中,维管束大体上排成内外两环,外小内大。 • 在玉米、甘蔗等作物的实心茎中,维管束分散于基本组织中,外小内大。 二、单子叶植物茎的增粗 • 禾本植物茎的伸长是居间分生组织和幼苗的顶端分生组织共同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 • 有些禾本科植物有由初生增厚分生组织所进行的初生增厚生长; • 少数单子叶植物的茎有异常的次生生长。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2-08-16 20:08:09 江苏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明天见

    对,我这已经是旧书了,现在好像都用第三版了

  • 疏林

    疏林 楼主 2022-08-16 20:14:01 江苏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明天见

    115

  • 火烧银杏田

    火烧银杏田 2023-09-18 22:17:50 江苏

    姐妹,可以求一下嘛🥹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883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