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国内那套social norm&value太深入人心
别拽我红领巾
2021-04-27 23:47:17
已编辑
就单纯聊聊回国的感受叭……回国总是有得有失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偶尔感觉不开心,感觉卷,感觉到压力是因为国内那套东西实在是已经刻进DNA了。
比如落户买房买车养娃等等………感觉这样人就一直会卷下去,工作被卷,然后催婚也是。
但是在国外感觉就是躲开了这一切,我有时候感觉自己在国外那几年特别像是一个,失去了在国内建立的一套社会价值判断的人。比如看到商场里巨热情帮你试妆的BA,看到送货司机,看到水管工等等。就感觉这只是一份职业,薪资啊什么起码能保证人活下去,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比普通上班族更好……
而国内那套价值体系基本会判定一个上过学读过书坐写字楼的人>以上提到的职业。这个>的意思是社会地位,薪资(别杠,我说大多数)等等……
总之这种感觉还是蛮强烈的,可能是我待的时间不够久才会这么说,在海外工作很久的uu可以批评指正。
所以经常在国外觉得挺恍惚的,因为对每个人的职业和社会地位都失去了判断,所以每天仿佛活在真空……
另外,虽然焦虑着,但偶尔觉得很庆幸。因为现在非常明显的感到,国外大城市所谓的自由,其实只是nobody gives a shit。不结婚没人care,不社交没人care,取向没人care,反正只是个外国小透明。在国内虽然处处焦虑,除了那套东西深入人心之外,还有周围家人亲戚朋友不断地叨叨,现在竟然也觉得这是一直幸福吧………
最赞回复
-
虫虎兽 (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 2021-04-28 04:17:40
同意 我觉得这个是主要原因 我在美国前五年基本也是不认识什么人 周围和中国同学玩的多 和美国同事交往也不深 所以觉得好像很自由 但其实跟一些美国人深交之后 发现他们也卷啊 中产也会互相比自己赚多少钱孩子上什么学校 结婚也会看对方家庭 可能就是因为人与人的边界感 不熟的人不会冲过来judge你罢了
-
Mintmojito 2021-04-28 03:49:58
很多技术工人赚的可太多了,卡车司机十几万的年薪很常见,秒杀多少硕士博士,水管工来一次至少两百多美元,人家时间还自由,有点头脑的再招俩工人自己成立个小公司,可比一般上班族强多了。
-
Mintmojito 2021-04-28 03:49:58
很多技术工人赚的可太多了,卡车司机十几万的年薪很常见,秒杀多少硕士博士,水管工来一次至少两百多美元,人家时间还自由,有点头脑的再招俩工人自己成立个小公司,可比一般上班族强多了。
-
虫虎兽 (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 2021-04-28 04:17:40
同意 我觉得这个是主要原因 我在美国前五年基本也是不认识什么人 周围和中国同学玩的多 和美国同事交往也不深 所以觉得好像很自由 但其实跟一些美国人深交之后 发现他们也卷啊 中产也会互相比自己赚多少钱孩子上什么学校 结婚也会看对方家庭 可能就是因为人与人的边界感 不熟的人不会冲过来judge你罢了
-
kevinn_ (若无所求) 2021-04-28 05:55:41
同枫叶国,程序员,955。压力主要来源于房价有点贵(咬咬牙靠自己也买得起,不至于啃老)。其余项目比如小孩,医疗,养老,真的没啥好焦虑的... 上学:这边高中均分80分左右就能上个不错的大学,85分读个UT/Waterloo/UBC没问题,多伦多温哥华的学区房其实也只有东亚人在炒... 在我看来并非刚需。养老金的话光CPP+OAS+GIS部分每个月就有1k多,再来点儿公司给的pension和rrsp,退休后收入2-3k正常水平。医疗:大部分公司都给enhanced health care,就算没有上班也享受全民医保。不幸失业还可以领8-10个月的失业保险,一个月2k... 生存压力枫叶国肯定比国内小的多,内卷我也几乎感受不到... 也可能因为我看我国内的朋友上班比较惨 就觉得自己挺幸运吧,反正对比下来枫叶国工资比国内高两档,还不用996,不香嘛
-
凌烟 2021-04-28 06:25:20
也是看行业吧,IT类在枫叶国还是比较好的。我们俩都是PhD毕业,就业范围不广,很多雇主觉得我们overqualified, 但真正对口工作不好找,机会太少。我是天坑专业(生化环材)之一,他是教育学,在枫叶国和我们相关的industrial job真心不多。至于tenure, 这几年很难,特别是疫情之后,很多大学都不招教职了。
-
CosmoBeagle 2021-04-28 07:08:11
Can’t agree more,国内有国内卷和社交和成见的压力,但是国内也有温馨和连结。国外就感觉自己自由自在,但是会感到渺小孤独人情冷漠。根本没人在乎自己。
-
kevinn_ (若无所求) 2021-04-28 22:00:22
同意!对事业追求不大的话,旁边枫叶国更轻松,小孩刷刷水就能读个QS100的学校,养老医疗福利系统相对完善,活儿少工资高... 真找不出什么地方能卷起来 orz 硬要找,可能是全世界富人都来多伦多温哥华买房,把房价给炒起来了....
-
绵绵 (宿命相连的人总能找到彼此) 2021-04-29 14:01:37
你说的这种卷还是有区别的,我姐一家本来有回国发展的计划,她老公去国内分公司出差了一次,见识到加班强度后,放弃计划,坚决不回国了。
-
Longwaytogo 2021-04-30 00:18:50
国外也有social,只不过大部分华人喜欢扎堆儿,和国外的社会链接不深,所以觉不出来罢了。 打个比方,可能这个比喻不恰当哈.一个越南人到中国工作,他的收入比在越南本国高很多,但是他或许就是在中国做一个特别普通的基层的工作,比如敲电脑.这样的人在中国需要social吗? 你会轻易的让这个人挤入圈子吗? 同样的道理放在国外也适用. 美国人之间的内卷多的去了,你找的什么老公,去哪里度假了,孩子在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这些白人之间都攀比的.只不过她们会把这些潜规则告诉你一个需要都不是那么通的人么? 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social.
-
Longwaytogo 2021-04-30 00:19:41
国外也有social,只不过大部分华人喜欢扎堆儿,和国外的社会链接不深,所以觉不出来罢了。 打个比方 国外也有social,只不过大部分华人喜欢扎堆儿,和国外的社会链接不深,所以觉不出来罢了。 打个比方,可能这个比喻不恰当哈.一个越南人到中国工作,他的收入比在越南本国高很多,但是他或许就是在中国做一个特别普通的基层的工作,比如敲电脑.这样的人在中国需要social吗? 你会轻易的让这个人挤入圈子吗? 同样的道理放在国外也适用. 美国人之间的内卷多的去了,你找的什么老公,去哪里度假了,孩子在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这些白人之间都攀比的.只不过她们会把这些潜规则告诉你一个需要都不是那么通的人么? 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social. ... Longwaytogo更正: 需要=语言
-
不愧是我 2021-04-30 01:25:55
国外也有social,只不过大部分华人喜欢扎堆儿,和国外的社会链接不深,所以觉不出来罢了。 打个比方 国外也有social,只不过大部分华人喜欢扎堆儿,和国外的社会链接不深,所以觉不出来罢了。 打个比方,可能这个比喻不恰当哈.一个越南人到中国工作,他的收入比在越南本国高很多,但是他或许就是在中国做一个特别普通的基层的工作,比如敲电脑.这样的人在中国需要social吗? 你会轻易的让这个人挤入圈子吗? 同样的道理放在国外也适用. 美国人之间的内卷多的去了,你找的什么老公,去哪里度假了,孩子在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这些白人之间都攀比的.只不过她们会把这些潜规则告诉你一个需要都不是那么通的人么? 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social. ... Longwaytogo是这样的,国人在国外感受不到那么大的压力是因为没有那么强的社会联系,实际上美国社会和国内社会没那么大差别,老美之间也是会互相攀比的…
-
椰壳呢 2021-04-30 03:22:31
其实很多华人出国后就只关注自己家门口那一亩三分地了,除了比较close的几个家庭偶尔节假日一起聚会,平时邻居和同事根本不care他们的生活。这就等于自动跟社会大环境隔绝了,当然不会有压力,因为他们看不到,也没人跟他们比较。我记得我爸妈来加拿大好几次之后,跟我说这边华人看着丧眉搭眼的,没有精气神。我一开始不理解,后来才明白,那是因为他们只有自己的生活可以关注,少了跟社会链接的人味。
有一个cbc朋友为了跟local白人做生意,前期为了融入他们的生活圈子,不知道砸了多少钱喝酒social。。。所以,国外这种小生活适合深宅人士和无欲无求的人。没有压力是因为他们自动放弃了,并不代表不存在。
-
椰壳呢 2021-04-30 03:34:26
国外也有social,只不过大部分华人喜欢扎堆儿,和国外的社会链接不深,所以觉不出来罢了。 打个比方 国外也有social,只不过大部分华人喜欢扎堆儿,和国外的社会链接不深,所以觉不出来罢了。 打个比方,可能这个比喻不恰当哈.一个越南人到中国工作,他的收入比在越南本国高很多,但是他或许就是在中国做一个特别普通的基层的工作,比如敲电脑.这样的人在中国需要social吗? 你会轻易的让这个人挤入圈子吗? 同样的道理放在国外也适用. 美国人之间的内卷多的去了,你找的什么老公,去哪里度假了,孩子在私立学校还是公立学校,这些白人之间都攀比的.只不过她们会把这些潜规则告诉你一个需要都不是那么通的人么? 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social. ... Longwaytogo真的,同事之间不也会暗搓搓比较假期去哪里度假了,谁谁买了房子在哪儿,谁谁换了车嘛。。。除非就躺平,做个两耳不闻天下事的人,别人自然不会来招你。这点其实在哪里都能做到,只不过在国内有家人亲戚朋友在旁,很难彻底隔绝哈哈
-
Longwaytogo 2021-04-30 03:43:02
其实很多华人出国后就只关注自己家门口那一亩三分地了,除了比较close的几个家庭偶尔节假日一起 其实很多华人出国后就只关注自己家门口那一亩三分地了,除了比较close的几个家庭偶尔节假日一起聚会,平时邻居和同事根本不care他们的生活。这就等于自动跟社会大环境隔绝了,当然不会有压力,因为他们看不到,也没人跟他们比较。我记得我爸妈来加拿大好几次之后,跟我说这边华人看着丧眉搭眼的,没有精气神。我一开始不理解,后来才明白,那是因为他们只有自己的生活可以关注,少了跟社会链接的人味。 有一个cbc朋友为了跟local白人做生意,前期为了融入他们的生活圈子,不知道砸了多少钱喝酒social。。。所以,国外这种小生活适合深宅人士和无欲无求的人。没有压力是因为他们自动放弃了,并不代表不存在。 ... 椰壳呢对!国外也很讲究人际关系的。什么私校校友会,这种组织多了去了。你们以为就是简单的组织啊……其实拼的都是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
-
Longwaytogo 2021-04-30 03:44:39
北美学术圈,那卷的都不能再卷了。各种关系都明着来,不像国内,什么什么关系还的放在桌面下用。人家美国上层,各种关系明着来。
-
Hazel🌰 2021-04-30 04:48:31
加拿大税高的让人想死好吗…一个月工资小半都交税了每年还退不了多少,公校教育质量不行私校学费贵的一批,医疗就是等家庭医生refer几个月都约不到专科医生,急诊六个小时都等不到医生…
-
原来是这样 2021-04-30 05:38:01
其实很多华人出国后就只关注自己家门口那一亩三分地了,除了比较close的几个家庭偶尔节假日一起 其实很多华人出国后就只关注自己家门口那一亩三分地了,除了比较close的几个家庭偶尔节假日一起聚会,平时邻居和同事根本不care他们的生活。这就等于自动跟社会大环境隔绝了,当然不会有压力,因为他们看不到,也没人跟他们比较。我记得我爸妈来加拿大好几次之后,跟我说这边华人看着丧眉搭眼的,没有精气神。我一开始不理解,后来才明白,那是因为他们只有自己的生活可以关注,少了跟社会链接的人味。 有一个cbc朋友为了跟local白人做生意,前期为了融入他们的生活圈子,不知道砸了多少钱喝酒social。。。所以,国外这种小生活适合深宅人士和无欲无求的人。没有压力是因为他们自动放弃了,并不代表不存在。 ... 椰壳呢有这个原因。国外其实就是下限高,上限低。一方面想进upper class很难,另一方面,想让孩子不上高中,想因病致贫(美国除外)也很难。 本身在中国有底子的人看不上国外生活非常非常正常,因为高下限对他们来说没任何意义,他们高出下限太多了,而另一方面缺乏社会关系降低了他们的上限。对于没任何家底的人来说,在国外混要简单得多,因为在国内拼命想要努力的有些东西不过是这边生活的标配。至少孩子不用从幼小衔接就开始补习才能上个211...
-
momo (AKA No Need) 2021-04-30 09:32:52
加拿大私校比美国便宜多了。我们这里公校质量也相当好,French Immersion, Charter School,Traditional Learning Center, 各种教育资源丰俭由人。BC省医疗资源可能有点紧张,但我们省约专科没有那么久的,去急诊如果是真的很紧急不会等六个小时的,我把手切了马上就让我进去手术了。地税便宜,孩子以后上大学也便宜,全民免费医疗,这都是交税的好处啊,这税我交得心甘情愿。加拿大除了气候不好别的方面我都挺满意的,追求高工资的一帮奋斗X都去美国卷去了挺好的。
-
Hazel🌰 2021-04-30 10:17:05
加拿大私校比美国便宜多了。我们这里公校质量也相当好,French Immersion, Charter School,Trad 加拿大私校比美国便宜多了。我们这里公校质量也相当好,French Immersion, Charter School,Traditional Learning Center, 各种教育资源丰俭由人。BC省医疗资源可能有点紧张,但我们省约专科没有那么久的,去急诊如果是真的很紧急不会等六个小时的,我把手切了马上就让我进去手术了。地税便宜,孩子以后上大学也便宜,全民免费医疗,这都是交税的好处啊,这税我交得心甘情愿。加拿大除了气候不好别的方面我都挺满意的,追求高工资的一帮奋斗X都去美国卷去了挺好的。 ... momo地税便宜?我问了我美国的朋友她在俄亥俄买的house每年地税只是我在bc买的condo的四分之一😅
-
Hazel🌰 2021-04-30 10:26:20
加拿大私校比美国便宜多了。我们这里公校质量也相当好,French Immersion, Charter School,Trad 加拿大私校比美国便宜多了。我们这里公校质量也相当好,French Immersion, Charter School,Traditional Learning Center, 各种教育资源丰俭由人。BC省医疗资源可能有点紧张,但我们省约专科没有那么久的,去急诊如果是真的很紧急不会等六个小时的,我把手切了马上就让我进去手术了。地税便宜,孩子以后上大学也便宜,全民免费医疗,这都是交税的好处啊,这税我交得心甘情愿。加拿大除了气候不好别的方面我都挺满意的,追求高工资的一帮奋斗X都去美国卷去了挺好的。 ... momo是有质量好的公校但是那些公校不也是要划分学区要去求在学校附近买房或者租房?(反正bc是这样不知道你们)好的学校附近必定房价贵租金贵啊,加拿大领低保的穷人可以租得起一个月两三千刀的学区房吗?我家周围就是好学区每次有新房挂出来卖都基本是被秒走…
-
kevinn_ (若无所求) 2021-04-30 11:58:31
个人所得税的话,我在安省的收入换算成人民币,国内税交的比加拿大多,这还没算RRSP之类的避税工具加持。
可以自己对比:https://ca.talent.com/tax-calculator?salary=95000&from=year®ion=Ontario
公校质量的问题,我本人上的是Rick Hansen SS,安省700个高中里稳定在200-300名,妥妥的普通公校,甚至用国人眼光看只能算是垃圾公校,然而我还是轻轻松松拿了UTSG CS,UW Math Co-op的offer,身边同学拿的offer也差不多。医疗效率慢是真的,但仅限于非紧急的病。急病大病如癌症,至少在疫情前,专家会诊、手术和愈后还是很给力的(身边朋友妈妈的经历),而且对比国内可以说几乎不怎么花钱。 -
kevinn_ (若无所求) 2021-05-02 22:31:46
"工资小半都交税了” 敢问您工资是有多高啊?或者你理解的“小半”是多少?40%?35%?不会低于30%也能算小半吧?除去Quebec,大部分地区的平均税率到30%左右你需要税前年薪15w加币左右,这已经是妥妥的top 10%的收入了。如果你真的小半收入都交税,假设40%,大概需要年入35w加币以上,那样的话... 求带!
-
Hazel🌰 2021-05-02 22:39:29
我工资多少关你什么事啊笑死😂我就是觉得税高不行?我就是觉得30%以下也算小半不行?为啥非要你觉得35%以上才觉得是小半啊😂我车房好工作都有就是觉得这边过的不爽准备全卖掉回国了你要是觉得什么这边好你就继续待着呗
-
已注销 2021-11-23 03:22:39
很赞同lz的观点 国外感觉不到很大部分原因是跟社会的链接少 主流社会不会care 基本都是华人跟华人自己抱团玩 回国之后你就是主流中的一部分 不可避免的要因为各种社会关系产生接触和比较。觉得国外躺平好就留国外 喜欢国内灯红酒绿就回国 。我是没办法接受自己在别的国家当个二等公民的所以我麻溜的拿了身份就回国了。(ps 防止有人杠我说好前提,我回国也就是个普通人 但至少学历背景语言让我有了在大平台竞争的机会。在澳洲or别的国家除非非常优秀否则肯定是没办法竞争的,连机会都不给你。我觉得很正常,在哪里就要遵守人家的游戏规则,接受不了的就换个地方玩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职择业|Tencent 腾讯|云智2026校园招聘火热进行中,内推... (机灵小布丁)
- 生活杂症|就想问一句 到底有普通海龟 (非继承者们或领导子... (平静如海)
- 求职择业|30岁了,回不回国感觉都是个坎 (樱桃没有丸子)
- 30+想辞职回国gap (大师救苦救难)
- 那些从🇨🇦回国的人有没有后悔呀 (s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