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 头脑的两种类型

豆友1091133

来自: 豆友1091133
2007-06-14 15:15:29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元创

    元创 (我的专业是打酱油) 2007-06-15 08:01:20

    小学的时候,我应该是最早背完课文回家的人。但初中时的考试,三角题的计算和证明,我都是临时推公式。 大学我从未记笔记,现在也没学会。 现在工作中,别人说的,在我看来常常毫无道理,别人常常有道理的东西,我也常常忘不住。我常常说的论证,别人不知所云,我说的结论,别人倒也觉得似是而非。 这篇文章,初看一下写了几句,我还要仔细学习几遍。

  • 元创

    元创 (我的专业是打酱油) 2007-06-15 08:02:46

    这么好的文章,这么好的推荐,顶!!!

  • 丹意

    丹意 组长 2007-06-15 12:21:53

    这可由一个半开玩笑的说法来证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就是把所学知识忘掉大半的人。这种低下的记忆力,可能正是判断力十分重要的引导者。 ------------------------------------------------- 这话岂不是太给我安慰了?:) 的确是这样,“困惑型”的头脑或许更有自己的创造力,博闻强记更可能造就的是优秀的学者,而思想家来自于他们自己独特的困惑与解惑; 哈耶克后面说到的对录取大学生的制度质疑很令人深思; 另外,我以为文中最后三段是对于那些正在求学又不甘平庸的人的非常好的激励,尤其欣赏和相信以下这段话—— “最伟大的成就和名望皆来自自律者,他们一心追求自己选定的目标,而将大部分其他娱乐弃之一旁—牺牲许多人类的其他价值,不少伟大的科学家在其一生最富创造力的阶段,皆不得不如此。”

  • 元创

    元创 (我的专业是打酱油) 2007-06-15 12:54:13

    这不是过软件开发中臭名昭著、惨绝人寰的封闭式开发呀。哈哈。 还不走呀,楼上。

  • 狄奥尼索斯

    狄奥尼索斯 2007-06-15 17:47:55

    个人选择的价值不同罢了。一个人不会从事他认为不会获益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其他东西而放弃优厚物质条件的也是大有人在。 他所选择的对他来说就是最优厚的。

  • 元创

    元创 (我的专业是打酱油) 2007-06-15 18:05:51

    Ross可能才真是这样的人。

  • 狄奥尼索斯

    狄奥尼索斯 2007-06-15 21:15:24

    俺刚才没说清楚,俺其实也是困惑者,因为困惑久了,也就只好装做是狐狸。虽然是困惑者,但一直都在本文所提制度之外,呵呵,也一直都想有这样的机会能在制度中深造。        为了这个制度中的对象和关于它的价值,俺心甘情愿。但愿俺没错过深造的机会,也忠心希望国家能向俺提供这种机会。

  • 鏡影

    鏡影 2007-06-16 09:07:59

    据说怀特海(A . N .Whitehead)曾言,“独立思考之前的状态就是头脑糊涂”①。这正是我本人的体验。我记不住在别人看来一目了然的答案,于是我经常不得不为某个在头脑更有条理的人看来并不存在的问题思考出一个答案。存在着这种知识并非十分罕见,这可由一个半开玩笑的说法来证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就是把所学知识忘掉大半的人。这种低下的记忆力,可能正是判断力十分重要的引导者。 ------------- 这种低下的记忆力,可能正是判断力十分重要的引导者。 真的是這樣。因為任何傳達方式(語言或文字)很難要求到百分百的精確度。在加上人在接受訊息時多數非常主觀。 所以糊塗的態度可以幫助避掉鑽牛角尖的陷阱,讓中心思維與真理更顯而易見。

  • Kat

    Kat 2009-08-04 07:55:34

    http://berlin.wolf.ox.ac.uk/published_works/rt/HF.pdf <刺猬与狐狸>原文

  • 廖波

    廖波 2009-08-11 08:52:25

    ---无可怀疑,这些在知识现状方面公认的大师,也包括一些最具创见性的头脑,但我拿不准的是,这种特殊的才能是否真正有助于创新。 ---这可由一个半开玩笑的说法来证明: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就是把所学知识忘掉大半的人。这种低下的记忆力,可能正是判断力十分重要的引导者。 很有意思的文章。记忆型的学者有点像知识搬运工,他们习惯于将自己研究领域的有关知识、结论装进大脑的记忆仓库里;相对而言,困惑型的学者则像是个知识检验员,他们的大脑主要用来判断知识本身的纰漏,这个工作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它需要创新,有时来自一种直觉。爱因斯坦是个典型,他声称自己连声速是多少也不知道,因为如果有必要的话,这可以在随便一本书上查到。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133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