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贾宏声,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青春终结

水木丁

来自: 水木丁(复杂到一言难尽,简单到不值一提) 组长
2010-07-15 22:48:4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joy

    joy (在路上) 2010-07-15 23:15:15

    愿他在天堂可以自得其所。。。

  • 喜悦的小米

    喜悦的小米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2010-07-16 03:05:49

    “人们只是习惯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会对一个人的全部产生兴趣。贾宏声的死,也许让我们有机会更详细地去了解他的一生。 ”看着心酸啊~

  • julie

    julie (她说 独立) 2010-07-16 06:50:38

    那个他们起初所构建出的纯粹艺术世界破碎了,但恰恰贾宏声钻进了这个世界,这让他很痛苦,每当有外力想把他拉回到现实世界中,他都会用相同的力量去抵抗这种侵蚀,唯一能排斥这种力量的自身动力就是让他表现得越来越偏执。

  • 静静的秋天

    静静的秋天 (不能歌唱,那就随音乐起舞吧。) 2010-07-16 09:20:36

    可怜他的父母啊

  • 亮眼睛的少年

    亮眼睛的少年 (女孩儿变成女人要走过的路) 2010-07-16 10:45:03

    很认真的读完了。

  • 梦想之城

    梦想之城 (For dream city) 2010-07-16 15:10:06

    北京,这个文化多样性的城市,对于偏僻点地方来的人,有完全的侵略性,能完全控制你,你要是内心没有特别坚定的东西,不知道就被什么击中,暗合了情绪中什么东西,就被带走了。 这段话很有意义。

  • 一切都还好

    一切都还好 (像是遗失了什么,遍寻不得) 2010-07-16 17:16:24

    我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仿佛隔了50年的时间在听一个人回忆另一个人,回忆另一个时代。 感觉生活里因其繁忙,慢慢慢慢“敏感”就会消失不见了,除非内心有着独自的世界,会有意识地去培育它。慢慢学会了看电影时神游其中,就能很敏感地领会其中的意思,一部电影就是一场人生,所以对这种感觉就很是喜欢·· 所以我觉得大家都是或多或少有些精神病的,对某一物事的执着也是。那也就是精神病并没有必要那样存有偏见,不定是谁更活的真实。这在哲学上也是说的通的· ·· 不止北京,觉得任何新的环境新的东西,特别是在主流舆论影响大的地方,人都是这样不知不觉就变了,倘若心里不放着座岛····

  • Mr Doggie

    Mr Doggie (像死一般,活着) 2010-07-17 06:33:08

    是选择在变老之前远去么? 我想我也一定会是。 是的,一定会是。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6715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