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
来自:豆瓣广播
1、永远不要急于对任何人掏心掏肺!记住,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不谙世事,天真(愚蠢)!要留有余地,当你在别人面前如同一张白纸的时候,就等于一个白痴!
2、永远不要去考验、试探人性,比如用金钱或者爱情这些玩意儿去考验!这个世界上最经不起考验的就是人性!
3、为什么好人没好报,我说:因为坏人就是专门算计好人的!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4、尽量远离那些过于完美没有缺点的人,不要和他们深交,他们有多完美,就有可能有多冷酷无情!
5、跟人交往,不要急于深入交心,要等一等,再看一看,不要着急。
6、如果不幸遇到人渣,不要全盘否定人类,不要极端,不要自我封闭,记住,只要是人,就有可能有渣的一面(也包括你!),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7、这个世界还是美好的,只要你愿意在现实生活去尝试,去拓展。而非紧紧在这里听我瞎扯蛋!面对现实,面对十分不如意的现实,少看点网络那些似是而非的表面正确实则狗屁的大道理,当然,也包括这一篇!
来自:豆瓣广播
别跟同事做朋友,别和老板谈感情,这种大家都熟知的职场套路我就不重复了,聊点除此之外的东西。
别轻易接手职责范围外的工作
很多初入职场的小伙伴,容易变成职场“便利贴”。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同事的请求,所以每天给这个帮点忙,给那个做点事。等到下班时间,别人的工作因为她的“帮助”都完成了,她却要加班加点忙到深夜。
长期下来,全公司最忙的是她,业绩最好的却一定不是她。因为每天被一些琐事占用了太多时间,她根本没有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技能,还会经常因为忙中出错而被同事抱怨。
还有就是,也许你不是职场“便利贴”,但千万不要因为“好心”就去帮熟悉的同事做她的工作。公司里面分工明确,她的工作你不一定做得好,就算你觉得自己能做好,也避免不了粗心、算错等一系列无法预知的问题。如果你经手的数据出了什么问题,那么责任是谁的?她可能告诉自己的上司是你帮她做的这份数据吗?不可能,这不是摆明了承认自己不负责任嘛。
所以她就只能硬扛下来,你们的关系也会因此变得尴尬。你帮她是“好心”,办错事是“无意”。她没有立场怪你,可是她又确实是因为你的错误受到的惩罚,那心里能不骂你两句吗?以后关系还怎么处?得不偿失啊。
所以,学会对同事的请求适当地说不,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午餐时间是培养人际关系最好的机会
午餐时间是公司聊八卦的惯例时间,而聊八卦则是最快拉进一群人关系的方法。人脉管理畅销书《别独自用餐》里也曾提到,吃饭时非常易于轻松的交流。
平时工作压力那么大,吃饭的时候肯定聊的都是轻松的话题,在这种气氛下,平时严厉的上司、冷漠的同事,都会变得很好说话。你就能利用午餐时间,快速地拉近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在你需要前,就打造好有用的人际网络。
但要注意,你得把这些人当做是朋友,而不是潜在的客户。目的性太强,是得不到好的反馈的,毕竟常年混职场的那都是人精啊。
入职工资决定以后的涨薪
社会上有一种观点,刚入职时不要太在意工资的高低,只要有能力后期是会涨起来的。但是,能成长为高管,工资一下提高几个档次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靠着每年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涨薪,那这百分之二十的基数是什么,就是你的入职工资。
基数越少,涨的工资也就越少。所以别再觉得入职工资不重要,应该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地多争取一下。
辞职也要留下好印象
无论在辞职时有多少怨气需要发泄,也要有始有终地把工作完成。HR其实都是有自己的小圈子的,他们相互之间很有可能是认识的。所以如果你在上个公司有没交接完的工作,或者给上个上司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就会很容易传到新公司的人事那里。
善始善终不仅仅是做人的原则,也该被当成一种职场准则。
多学习多总结,自我提升很重要
都说工作三年是职场的分水岭,是能够升职加薪还是原地踏步,基本都能够看出端倪了。
而这期间能力的提升,已经与学历无关,靠的是你在这段时间的自我学习和复盘能力。
很多人善于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来学习和提高自己,虽然一天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并不多,但三年五年之后,量变就会引起质变。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进公司时和你同等水平的同事能力越来越高,你和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也许没几年,她就升职加薪,变成了你的上司,让你再也高攀不起。
能力决定未来,积累催生成功。
之所以把自我提升放在最后一点写,是想告诉大家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而默默学习自我提升,一定是同事最不愿意告诉你的“职场套路
来自:豆瓣广播
真的遇到不止一次两次……好几回了……就是各方面条件都挺好的男生,够文艺,够有范,但是,自我感觉也非常的好,或者说,只允许、只接受夸奖和称赞。
他们的眼里和心里,只有他们自己,以及他们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他们非常的自恋,有着极高的自尊,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心里还埋藏着自卑。
因为他们是理想主义,完美主义,所以对己对人都异常挑剔,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生活,异常大的脑洞,精神上过得很唯心,现实里却也很精明。
有浪漫的情怀,但也一直压抑着;高度自律,但不会主动去争取没有足够把握的机会。
他们永远在等着足够的把握,能够有百分百的胜算,收获一段回报不少于付出的关系,遇到一个愿意先走出第一步、给他们百分百承诺的人。
只是他们都难以接受: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刚刚好的关系,天时地利人和不会那么容易降临在他们身上。就像他们每天买彩票,可能这辈子也中不到大奖。什么时候,他们能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去看看别人的世界,读一读别人的感受,了解一下别人的想法,体察一下别人的付出呢?
他们的孤独,更多时候是来源于自我中心,以及单一的视角和立场。
前男友是这样,以及认识过的好几个男生也是这样,自视甚高,内心脆弱。这种人在感情上,不够成熟,是无法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的。
来自:豆瓣日记
我不会说我已经完成了自我认同,但是目前的我超自信,超笃定。我不焦虑了,我可以平淡地接受失败,认定目标从头再来了。 这一切都因为我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认同。 如果你不知道怎样去自我认同,你就接受不了成长中的失败,你不自信、恐惧、浑浑噩噩,甚至会陷入自卑、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 为什么我不说我已经完成了自我认同,是因为我觉得自我认同是一辈子的事,这一段时间你也许肯定了自己,给予自己足够的肯定和爱,但往后肯定会碰到各种事情让你否定自己,听见许多人说你不行、你做不到、认命吧……你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
来自:豆瓣广播
当对方愿意花时间来陪你、愿意看见你、考虑你的感受、取悦你的时候。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一个人呆着。除了工作接触,兴趣爱好圈子的交际,感情上,若有合适的来找我,我就陪一陪若没有,就自己消遣打发。
村上春树说:谁会喜欢孤单,还不是害怕失望。
当你开始信任一个人,对他产生期待的时候,就给了他让你失望的机会,任何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影响你的情绪,改变着你对亲密关系的看法。
失衡的关系,光凭一个人的努力是没有办法修复的,对方无所谓,怎样都可以,或者找借口放鸽子,或者突然邀约。这种不把你也不把和你的关系当成一回事的,连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怎么给人安全与信任?
如果有人愿意和你达成一个承诺,隔多久来陪你一次——不是为了急吼吼的满足自己,而是与对方过上一段惬意放松的时光。那么这种承诺,这种陪伴,言必行,行必果,才会给人以信任感。
关系是需要持续维护的,必须花时间精力心思去经营,付出和沟通缺一不可。
来自:豆瓣广播
嘴乖,多笑,态度好。
嘴乖,小时候的家教如此,路上看见长辈不喊人,是缺家教要挨揍的表现,习惯了我在小区碰见扫地阿姨一天喊三四遍,我办公室的阿姨每周来打扫三次,我不在办公室她一定会问一下,特别习惯碰见就喊声“阿姨”问候下吃饭了没。
多笑,笑容真的是特别有力量,膜拜客户,第一印象很重要,很多客户都告诉我优点就是笑起来有感染力,所以一起做事很舒服。跟陌生人打交道,多笑能争取很大的优势。
态度好,有话好好说,生气时尽量压着点脾气,最大化控制自己的态度,态度最最提现一个人的弹性。我用社交网,一直训练自己不跟陌生人生气,真被惹到了先自己退一步,习惯了自己就态度越来越好。
以上三点,做到就能好好说话,好好说话最方便跟陌生人建立信任。
来自:豆瓣日记
任正非访谈里的朴素人生。 作者:刘娜 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 5月21日,认真看了华为老大任正非先生接受媒体两个半小时的全采访。 在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听这样一个大格局、大视野也面临大困境、大考验的中国企业家,在暴风眼中朴实客观、理性冷静的访谈,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内心充满敬畏和感动。 访谈中,任正非先生关于坚守、困难和出路,关于人才、教育和科技,关于孩子、爱人和家庭的诸多论点,不仅仅适用于他和他的华为帝国,更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指引普通你我。 我从任正非先生的访谈中,删减整理出20个段落,提炼出20句话,和正在赶路、正在做事、正在困境中奋斗、正在逆境中爬坡的读者分享。 虽然,今日中国只有一个任正非,但你我平凡的人生,同样不能被浪费。 01 真正的牛人,第一是做好自己,第二是尊重对手。 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借此机会要讲一下,...
来自:豆瓣广播
1,早点开始涂眼霜
真正有了细纹之后,再进行保养就晚了。
2,早出去看世界
看到不同的人之后,你会发现,你内心挣扎地一些事情,是非常九牛一毛的事。
3,不要费力去讨好那些不会喜欢你的人。
之后你会发现,那些人只是你生命中最不重要的一群人。
4,友情需要呵护和经营,不是朋友圈点个赞就好。
不要做被动的那个人。 朋友与自己失去交集,是因为彼此不再分享。
5,人是拿来爱的,东西是拿来用的。
东西做不了情感寄托。不要本末颠倒。
6,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7,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穿成什么样的人。
尤其对职场来说,要给人职业的感觉和气场。
8,找到属于自己的减压方式。
对我来说是阅读,陪女儿一起玩。
9,不要找压抑你的人作伴侣。
10,永远不要觉得……太迟。
不用想太多,尽情发挥自己就好。
搬自YouTube cali_Kallie
来自:豆瓣日记
每年农历新年,都是一段静下心来,总结和反思的时间。 2018年,我26岁,不同于25岁的慌张和焦虑,26岁这年,生活和工作的转变让我想通了一些事情。 过去一年,我也在网上发布了很多感悟的碎片,今天精选出10条来自不同维度的感悟,分享给大家。 人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频道,相似频道的人才可以互相吸引。我们生活中遇见的大多数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基本可以判断这个人是否跟你同频。 第一眼就喜欢不起来的人,以后无论经历了什么,还是很难喜欢起来。 自我审视 与人交往有一项隐形福利:以人为镜,照清自己。 我...
来自:豆瓣日记
你为什么不想发朋友圈了? 在网上慢慢形成这样一个默契:不发朋友圈的人似乎更有生活体验,不需要用朋友圈去表演、伪装、花里胡哨的搞社交颜面工程那一套油腻的「自我化妆」。 很多人因此禁用朋友圈。就跟嫌弃被智能手机占用时间影响生活而一刀切直接禁用智能手机一个道理其实都有点儿矫枉过正了,稍微看点历史,大概都明白堵不如疏,闭关锁国是下策。 作为销售,从销售的角度给大家讲讲朋友圈的必要性吧。 但凡是销售,大都要先跟客户培养信任关系,从陌生变熟络,没有微信前,这段关系的建立很麻烦的,要n几拜访、吃饭、喝茶、送礼物,才能慢慢给客户留一个印象,往往还是一个很油腻的印象。但有了微信,朋友圈互相关注一段时间,有自己风格的朋友圈展示,你来我往,谈不上多熟,但隐隐约约总有个印象,信任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不是每个人都要做销售,可每个人都要跟陌生人建立信任关系。尤其是同事、上级、客户、甲方、供应商,谁又能逃离整个社交圈呢...
来自:豆瓣日记
很久之前看过收藏的一篇日记,分享出来看下吧。 有的人左右逢源为的是为自己多捞点好处,久而久之,人人嫌弃。职场做人不可太过精明,左右逢源不过讲的是如何和大家处好关系,好的工作关系有助工作顺利展开,提高个人魅力。 因为我们和人交谈,往往要考虑整体的环境、别人的心理、事情的效用,否则你很有可能会显得格格不入,尤其是在中国人比较多的企业。这些说话技巧做不是为了虚伪、巧言令色,而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1、该说话时就说话 这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很多人都是该说不说,不该说时反而说多了。如果时间和对...
来自:豆瓣日记
这年头好流行斜杠青年,好像现在走出去打造个人品牌的时候,自我介绍没有好几个标签都抬不起头。真可怕,我真的没有那么多标签可以写,我曾经在豆瓣自我介绍里写了一堆,后来羞愧得删除了。听了一些品牌课程、副业课程,觉得很多思路不错,介绍一些写标签的方法给大家。 标签1:身份标签 身份标签主要是我们从职场、专业和生活三个维度出发,寻找自己身上的标签。职场上,比如你是互联网运营总监,这是一个很好的岗位身份,其他创始人、CEO就不用提了。探索副业的朋友,如果职场上有更高的职位可以升,千万不要放弃。担心职位不是很...
来自:豆瓣广播
三十岁
关于事业:事业是唯一付出就有回报的事,认认真真,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不怕吃亏,3-5年之后,总能有你的一片天地。设定职场的长期目标,向行业内最好的公司看齐,设定晋升目标,找到对标的,你想成为的对标人,不断学习他,成为他,取代他。
关于创业:创业之前先想好自己能承载的最大“止损点”,到了止损点,无论赔了多少钱,也要立刻抽身。其次要看清行业的发展趋势,再次就是有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你共担风险,共同思考。
关于爱情:轰轰烈烈的爱情值得怀念,但不一定适合结婚过日子;门当户对不是科学,但是是基础(原生家庭、成长环境、教育环境、所在城市、工作单位)相近好过相远,毕竟灰姑娘只是童话故事,而王者就算爱上了青铜,时间也长不了,相近勿相远。
关于父母:我们在长大,父母在老去,尽可能的多陪伴与关心。
关于婚姻:婚姻没有早晚之说,就看你有没有准备好,无论是思想,还是身体,还是角色的转换。
关于朋友:朋友在精不在多,当你最绝望,最难过的时候,想到的那个人就是你的真朋友。
关于理财:不求一夜暴富,只求抵御通货膨胀,不跟风,不盲从,不懂的不碰。
关于健康:你不找病,病会找你,好好保重身体,加强体育锻炼。
关于学习:在这个时代,学习是终身的事,毕竟有几亿人在和你竞争,要给自己不断的赋能,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规划:设立月度目标、季度目标、年度目标、5年计划,虽然不一定能完成,但如果细化到一定程度,一定会让你有所成长和突破。
关于读书:读书别太过功利,按着自己的喜好去读书,想学习书也是辅助,报班会来的更快更有效果,一方面是你花钱了,另一方面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有人教你,总比书本来的要更加生动有效。
关于出行:如果有能力就买一辆代步车,它会延伸你的生活半径,提升你的生活品质,极大的方便你的生活。
关于购物:别太亏待自己,也别太惯着自己,垫脚能够到的,喜欢的就买回来,毕竟花钱就能让自己快乐的事不多了。
关于房子:有能力就上车,能力不够就等等再上车,毕竟房价是不可逆的,除非中国的一二三线城市人口出现大规模的迁移和负增长,否则,只算上通胀房子每年也能涨5%。
关于旅行:如果是同等价位,那么优先出国看看,去看看发达国家、再去看看发展中国家,看看他们都在怎样的生活,这对你确定自己这一生应该怎么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极大的帮助。
来自:豆瓣日记
这两天她怎么不理我了呀? 是不是我做错什么惹她生气了呢? 不会吧?我记得前两天我们还有说有笑的呢! 那是不是我上次吃零食没给她分? 还是昨天因为她不在我和另一个女生说说笑笑去吃饭被她看到了? 但是我问她她又说没什么呀? 那为什么突然间对我这么冷淡? 耶?她什么时候又和她好起来了呢? 。。。。。。 没错~这就是大部分女生之间的情感,微妙而脆弱,会因为一件屁大点儿的事情呕气半天,导致绝交,所谓的友谊也是两极分化状态,好的时候恨不得穿连体裤,突然间变得不好了,彼此之间就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真正体会到这种情感纠葛的时期是大学,因为是从大学才开始住校,一开始我还觉得这些人和事真TM神奇,某某总是戴着耳机,寝室里大多数时候喊她她都听不到,突然有一段时间她与××好了起来,依然戴着耳机,但是她竟然不“聋”了,因为××随随便便小声喊她她也能听见,原来并不是听不到,只是不想听到,或者说只是不想听到你;某某和...
来自:豆瓣日记
朋友聚会,最怕的一句话就是别人问你混得么样,说实话吧,确实不咋地,还欠了许多债,说假话吧,又没有底气,怕露馅,惹人笑话,这时是最尴尬的时候,让人很难受,所以索性就不去参加什么朋友聚会,同学聚会了。 但是我们又不能怪朋友们这样说,毕竟朋友还是朋友,有感情在里面的,他们不会真的嘲笑你,只是鼓励你好好生活下去,活出个人样儿,以后发达了,不枉有这个朋友曾经鼓励过你。 其实都知道,朋友只是关心你而已,你混得好,他陪你高兴,你混得不好,他替你难过,但是一个人的成功最终还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无关乎他人,你只有脑...
来自:豆瓣日记
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拆解为4个方面: 1、动机:你为什么要长时间高效学习? 2、身体:你必须具有足够强大的身体机能去支撑。 3、方法:如何长时间?如何高效? 4、反馈:给你的学习增加一些反馈机制。 一、动机 在开始之前,你必须问自己:为什么要长时间高效学习?并且找到真正能够说服自己的答案。 有太多人喜欢一开始就给自己的行动找一个宏大的动机,比如“我要做更优秀的自己”又或者“我不想平凡地度过一生”,诸如此类。 个人认为,这种抽象的动机,是很难真正让一个人长时间坚持学习的。最重要的...
来自:豆瓣日记
中美文化差异比较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差异就是社交聊天沟通上的差异。 在国内,由于我以前所处的环境不鼓励和陌生人说话,所以许多人也很少主动和陌生人交流。很多时候,这种氛围也会让主动交流的人吃闭门羹,也会让我们拒绝别人的善意接触。 但事实上,根据我的观察,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其实是想交流的,只是不知道如何进行。 在这种氛围里,我也很少主动说话。 但转机就出现在我来美国留学后。 总的来说,美国的文化在交流上,更加主动,更加外向,更加健谈的 (conversational)。当然也有地域和个人差异。 所以...
来自:豆瓣广播
那些20岁不信,30岁却深信不疑的道理——
一、相信命。
我反而认为信命并不是极致的悲观、灰暗和迷信,而是理性又成熟深刻的价值观。知道山外有山,才能云淡风轻,这个世界本质的是不公平,每个人的起跑线是不一样,个体的差异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最终的结果大不相同,是客观事实,明白这个现实我们才能更好的活自己。
三十岁之后的使命是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二、趁早买房。
越早越好,那些告诉你生活还有诗和远方,通通都是错的,害人不浅。在买房这件事上的错误判断让我需要多付出很多年的代价。只要经济在发展,城市化进程还在走,也许买房可能是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三、越早理财越好。
有人说没有几十万就不要理财,去享受生活,去看看世界,去旅游,这些观点通通都是错的,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存钱,在没有结婚之前,把收入分成几个账户:消费账户,应急账户,储蓄账户。
把50%以上的收入存起来,少折腾股票或其他投资,股市那点本金基本收益率和货币基金差不多,没必要折腾,老实存起来,你的账户数字越来越多,你的自信就会越来越多,你的思维就会越来越广。
四、自我预期管理。
降低自我预期的阈值,没有人可以随便成功,降低预期能让自己好过不少,至少在你失败的时候能够舒服一点,小的时候认为自己是最牛逼的,自己能够改变世界,长大世界的现实是残酷的,没有什么鸡汤,奇迹是不会发生在你身上,学会接受失败和面对现实。
五、恋爱要参照最优停止理论。
也就是说,前37%的人如果都不合适,那么之后的每一个只要比前37%的要好,就果断的去结婚,爱情是有情饮水饱,真正的婚姻是门当户对。家庭合伙制是婚姻的本质,一定要选性格好的。
六、不要和老板做朋友。
很多时候打工的思维在于拼命的把事情做对,而老板更多的是做对的事情,所以在层次和思维上是不可能成为朋友的,跟老板称兄道弟那就犯了大忌,表面越好,后面撕逼的结果就更严重。开始很美丽,结束的没道理。
七、不要裸辞。
一不爽就裸辞,会让自己的生活陷入一片慌乱,而后面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辞职的前提一定是你学习不到任何东西了,没有任何成长,公司很垃圾,否则万不得已,必须要找到下一份工作再考虑辞职。
八、少买知识付 费的课程。
市面上99%以上的课程本质上都是垃圾,对你没有任何好处,所有的方法论和成功方式都不适合你,基本连可应用的场景都没有。
知识付 费本质上是在贩卖焦虑,收智商税,省下的钱不如加入一些优质的社群,重复读几本经典的书并做总结来的划算。
九、买保险。
重要的事情要想三遍,保险不是骗子,保险是你人生变故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是人生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你的经济实力不是特别的好,一定要买保险特别是重疾险,买消费型不买分红型,如果是家庭一定要给家庭中经济实力最强的人以及家庭的老人买好保险,人的一生中大概率是会得癌症。
十、练习写作。
好的文笔比好的数学重要多了,数学本质上来讲学到高中基本可以用来闯荡社会,你想想你这些年的数学丢到哪去了,数学老师的棺材板压不住了。
而写作是人生的必修课,而且每个人都需要写作,工作中你写的总结,计划,报告,邮件,微信等等都是写作,好的文笔能让你有更多的收入可能,说改变人生都不算夸张,见过很多原本普通的人,靠写作最后财富自由。
十一、学习一项特长。
你回头想想,你最牛逼的技能是什么?搜肠刮肚都想不到的时候,那么真的要趁早开始刻意练习了,在竞争领域,垂直擅长的领域,你的特长能够让你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和优势。而且不觉得有特长的人特别的酷吗?
十二、及时止损。
很多事都需要成本代价,很多事没有任何的必要,及时止损的思维是为了不陷入损失黑洞陷阱,不一错再错,捡了西瓜丢了芝麻,错了就错了,失败了就是失败了,及时抽离。
十三、明白人生而孤独。
孤独的人并不可耻,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享受孤独,人不能真正的去理解另外一个人,能明白自己的只有自己。
十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当下信息泛滥的时代,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极其重要,做事之前多想想,事情真相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这样?还有什么其他可能性吗?多种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别让你的脑子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十五、锻炼身体。
好的身体绝对是本钱,高手的对决中,笑到最后的是看谁身体好,能够把对方熬败,好的身体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职场上更加如此,拼实力以外更多的是拼精力和体力,你想想再不锻炼能拼的过90后00后吗?你还能通宵吗?
十六、尽量选择买贵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断舍离》的本质,除了让我们明白人和物品的关系以外,更重要的是,物品是有能量的,如果你享受不了贵的物品,本质上是你内心觉得配不上这个物品,贵的东西能让你更加的自信,吸引力法则,你敢买宝马3以后一定买的起保时捷卡宴。其他东西同理。
十七、学会演讲。
无论在哪种场合我们需要演讲,开会发言,谈话,谈判,社交等都是演讲,生活中高频接触使用的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