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收藏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看完两集,感觉陈寿和罗贯中都有一万句MMP要留给这部剧。其罪有三:其一,称谓混乱。其二,时间线迷离。其三,人物脸谱化严重。 我们先来说称谓,当着儿子和下属的面儿,卞夫人叫病中的曹操“阿瞒”,不会直接被曹操一巴掌扇死吗?(刘涛的张春华也挺辣耳朵,明明家...
来自:豆瓣日记
今天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看到这个话题,突然很想参与一下,算是对老爸的一个致敬。 我爸是个地道的读书人,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他也是个踏踏实实生活的老实人,是书籍的忠实拥趸,相信着书里的牛人和伟人,恪守着书里学来的信念与知识,也把书当做娱乐和探索世界的主要媒介。 从我能记事起,老爸在周末的早晨,一边赖床,一边舒服而愉悦的大声吟诵古诗词,这成为了小小年纪的我对于老爸的记忆里最深刻的一幕。在此后的岁月里,每当想起读书这件事,就不由自主的回想起这场景、这画面,甚至连他吟诵过的岳飞《满江红》和欧阳修《醉翁亭记》...
来自:豆瓣日记
熊逸的~ 1.我这篇序言,要从一百多年前的另外一篇序言谈起。 为一本书作序,常规的做法不外是发掘一下这本书的优点,尤其当这本书的作者和你是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过分吹捧就已经非常难得了。但凡事总有例外,在光绪二十年,当郭庆藩把自己辛苦编纂而成的《庄子集释》委托王先谦作序的时候,后者却令人惊讶地没有给出任何一句好评。当然,王先谦的牢骚主要发在庄子本人身上,倒不是对郭庆藩有什么意见——如果有的...
来自:豆瓣日记
有一天,我专程向一位大作家请教写作的方法,他反问:谁说写文学作品有方法?难道这是木匠做桌子吗?我当时颇为气馁。后来一想,文学创作虽然不比做桌子,但也一定有基本方法,就开始自己寻找,找到了一鳞半爪就连忙告诉朋友,心得稍有系统了就连忙写出来公之大众。 这完全出于一项假设,以为社会上有许多像我一样寻求写作方法的年轻人,放一些东西让他们找到,他们快乐,我也快乐。 以上内容,出自王鼎钧先生回答别人关于写作技巧的一个问题。 由这些问题,王鼎钧先生写了一套关如何写好作文的书,叫“写作四书。”分别是《文学的种子...
来自:豆瓣日记
傅国涌:新语言和胡适的“得寸进寸”社会演进思路 选项 摘要:晚清以来,从梁启超到胡适最终获得突破的新语言,至少包含了这些层 面,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民间语言替代庙堂语言、公民语言代替权力语言、常识语 言代替革命语言、开放性语言代替封闭性语言。梳理胡适自少年时代办《竞业旬 报》到提倡《大公报》和政府公文使用白话文的线索,新语言可以说是胡适倡导的 “得寸进寸”道路的第一个支撑点,他从倡导语言方式的变化入手...
来自:豆瓣日记
---------------1------------PO的梦境开场--------------- legend tells of a legendary warrior whose kung fu skill were a stuff of legend . he traveled the land in search of worthy foes I see you like to chew , maybe you should chew on my fist the warrior said nothing for his mouth was full . then he swallowed , and then he spoke : enough talk let's fight . he was so deadly in fact that his enemie...
来自:豆瓣日记
许多人觉得,古龙的风格很易学。因为一个普通读者读古龙,乍看之下,不会觉得他有金庸或梁羽生那么厚的功底——你可以轻松从金庸书里读出他喜欢《水浒》、熟稔《红楼》,他对希腊戏剧、莎士比亚、大仲马、《三言二拍》、《史记》、诗词歌赋等无数东西,都烂熟于心。而古龙,乍看只能说,这位对诗挺熟,尤其体现在人名儿上,比如白玉京,比如叶孤城。 但稍微看看他的随笔或评述,就会发现,这厮对福楼拜、海明威、杰克伦敦这些19...
来自:豆瓣日记
泛读看看这篇就够了。下面讨论需做笔记的研究性精读。这也是我果断放弃kindle4的原因。 刷书、查资料、点白文、分析版本异文的同学比较用得到;研究印次、用纸的同学,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古籍部提书。 这个话题为啥值得单独拎出来说说? 一、得书快。 二、刷书快。 ...
来自:豆瓣小组
自己写的开源免费kindle期刊投送网站。
目前只支持mobi格式。
欢迎使用,可以免费投送图片。
http://zhred.net
谢谢支持!!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