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桑
来自: 桑 (大理) 2023-07-20 01:22:31创建   2024-06-10 21:47:50更新
各种和教育有关的社会学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大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资本流动、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未来等
1人
23 人关注
来自:豆瓣读书
7.4 (1486人评价)
作者: [美]劳伦·A·里韦拉
出版社: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9
评语:社会不公和人才选拔制度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0 (225人评价)
作者: 谢爱磊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4-5
评语:作者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对“小镇做题家”的家庭背景、学业表现、社会适应、就业出路等情况作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翔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结合受访者口述,呈现农村与小镇青年社会流动征程中的内心世界,并力求揭示在精英大学中,个人的生命历程如何与宏观的社会进程相缠绕。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1 (1344人评价)
作者: [美] 马赛厄斯·德普克 / [美] 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出版年: 2019-6-1
评语:从美国到中国,无论富裕抑或贫穷,不管男孩还是女孩,世界各地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有所成就。然而,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却千差万别。美国和中国的父母越来越权威、专断,“育儿战争”日益激烈;而北欧的父母相比之下更为宽容。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从美国、英国、北欧到中国和日本,本书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研究了经济激励和约束如何影响了不同国家的育儿习俗,以及什么才是好的教养方式。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实现机会平等和教育公平,帮助孩子立足未来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7 (138人评价)
作者: [美] 安德鲁·阿伯特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3-3
评语:安德鲁·阿伯特是美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将自己绝大部分的生涯投入对知识体系的研究当中,本书收集的一系列文章正展现了其近年来对大学、学术生活以及知识所做的思考。在这些文章中,阿伯特探寻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各自的价值,追问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面对当下过剩的知识和令人存疑的知识的未来,辨析出版社、图书馆、学术界的应对策略;他还对三位闻名于世的中国社会学家陈达、瞿同祖、费孝通的作品进行评析,展现其对“教育”作为一种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关注。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7 (190947人评价)
作者: 塔拉·韦斯特弗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9-10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4 (1751人评价)
作者: [美] 罗伯特·帕特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7-5
评语:在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寒门为什么再难出贵子?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理解美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的,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组织研究团队,以数年之功,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呈现出美国社会在过去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图景,书写了一则关于“美国梦之衰落”的警世恒言。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7 (1957人评价)
作者: [美]安妮特·拉鲁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6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4 (1247人评价)
作者: [美] 安妮特·拉鲁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2
评语: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书中那些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及富有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颇具思想性地展示了不同社会分层的人们占有不同的资源,这种不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养育子女的点滴例行上,并有可能对孩子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实现美国梦的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5 (408人评价)
作者: [美]赫布·柴尔德里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3-9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0 (505人评价)
作者: [英]马修·诺特(Matthew Knott)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3-8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8 (972人评价)
作者: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 / [法]帕斯隆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02-11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3 (1455人评价)
作者: 西莫斯·可汗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
评语:本书是一部参与式观察研究的范本,作者通过考察一所美国精英高中的日常,研究精英意识和行为是如何一步步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易得的情况下,这些年轻人在接纳美式勤奋观的同时,不再比拼知识的占有。他们淡化了对“高尚情趣”和“你认识谁”的重视程度,取而代之关心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在这个世界里扮演的角色。这条成为精英的道路很特别,奇妙地结合了当代文化习俗和古典价值观。像圣保罗和常春藤这样的院校看上去越来越不像一个排外的游艇俱乐部,而是越来越接近我们多样性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包含细致具体的社会规则的微观世界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8 (5327人评价)
作者: [美]迈克尔·桑德尔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21-9-1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5 (450人评价)
作者: [美]克里斯托弗·卡特林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3-9
评语:据估计,93%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无法获得终身职位,但许多人仍然将终身教授的职位视为自己博士学位获得成功的唯一结果。在这样的学术就业市场危机中,《离开学术界》帮助研究生和任何学术领域的学者在高等教育界之外找到满意的职业。本书简短而务实,为准备寻求新机会的客座讲师和兼职讲师、陷入“终身教席陷阱”的学者、对非学术工作感兴趣的研究生,以及希望更有效地为学生和担任临时教职的同事提供支持的学者提供了宝贵建议。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269人评价)
作者: [英]乔·莫兰 (Joe Moran)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3-5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9.4 (125人评价)
作者: [法]布尔迪厄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20-11
评语:经典,值得反复诵读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2 (206人评价)
作者: [英] 斯蒂芬·科利尼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3-6-9
评语:直面当今大学教育的困境,探究人文学科的本质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8.4 (6115人评价)
作者: 郑雅君 / 熊庆年 主编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3-1
评语:自中国教育社会学重建与高校扩招以来,探究大学入学公平问题的研究在不断增长。郑雅君往前迈了一步,将重点从入学转到了学生经历大学生活与“探寻出路”的过程。她从国际知名的社会学家那里汲取了有力的概念工具,深入到中国的具体情境中去理解农村贫困学生的大学经历,探究了价值话语、机会结构与个人动力如何在家庭主义传统与市场经济交织着的社会转型期塑造他们的观念和决策。这本书是对中国教育社会学的重要贡献。内容上,通过对位于京沪的两所重点高校毕业班学生的深度访谈,揭示了大学生在上大学过程中遭遇的一种隐性的挑战:是否洞察大学场域的“游戏规则”,掌握其中“默认”为常规的一系列认知和实践模式。本书指出,家庭背景优势不仅带来了雄厚的物质支持,更意味一整套关于“上大学”的文化技艺的传承,这使得出身优渥的大学生得以在白热化的出路竞争中抢占先机,而家境平平者却更容易与机会失之交臂。本书也关注了意义感在出路获得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内化主流价值信念、扩充“文化工具箱”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生涯目标迷失的困境,从而更高效地利用大学资源,获得生涯出彩机会。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9 (2014人评价)
作者: 林小英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3-7
回复
来自:豆瓣读书
7.6 (753人评价)
作者: 槙原久美子
出版社: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1-9
回复

什么是书单  · · · · · ·

书单是收集图书的工具,创建书单后,在豆瓣看到符合书单主题的图书时可以将它放入书单,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看看其他人的收集,关注你感兴趣的书单。

这个书单的标签  · · · · · ·

教育 人文

桑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