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

梅子酱酒
来自: 梅子酱酒 (北京) 2023-04-08 23:27:00创建   2024-06-08 09:58:18更新
来自:豆瓣小组
上瘾不上心 478人喜欢
今年已经28岁啦,但是我想的是要是中级没考过,我就去试试考研啦,反正...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少年臆想症 9人喜欢
意识到好友结婚后,我们两人的关系很难和过往一样亲密了。 因为巨大的...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Hawkins 687人喜欢
考上南大外文系因为怀孕辍学。。。和少爷做派的老公搞不到一块儿去。。...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Nagine的广播: #在成为妈妈之前# 我关注了一个美国四胎妈妈,她还收养了一个中国女孩。家里一共五个孩子,母亲节这天,她po了很多亲子照片,包括她刚生产完时候的,收养中国女孩时候的,写了很多文字,感觉不管是照片还是文字,都感觉她很幸福,她真的很享受做母亲,被亲情围绕这件事。生活肯定不是一帆风顺,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完美,但是她积极乐观,包括花了很多年花了很多钱给收养的中国女婴治病。肉眼可见她平时的生活也很幸福,住在大house里,孩子们都很优秀,她记录每一个孩子的点滴成长过程。她的生活里从来没出现过婆家,更没有婆媳矛盾,她有自己的私人生活空间,会和朋友出去登山,没带孩子。她的丈夫会一起带娃,一起推着婴儿车,她丈夫肩上扛着孩子去迪士尼排队,晚上在house里弹钢琴陪孩子唱歌……后来我发现,其实,母亲可以很幸福,前提是,一,她的孩子不会被“掠夺”,她对孩子的抚养有自主权。二,她得到尊重,三,有钱。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妮娜 28人喜欢
结婚当天,婆婆对我说“结了婚这边就是家了,你家那边是亲戚。” 我提...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的广播: #指引我人生的女性人物# #苏姿丰#问题越难,你就越能有所作为。走出去,真正改变世界。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木兰的广播: 说起来50—70后特产女强奴,一定得说说刘晓庆,这位女士的彪悍事迹大家应该都知道,那份“拾粪也要挣第一”的气势应该可以压倒亿万男人,但是刘女士一直是有老公的,虽然她的老公对她好像没啥用她也一直要嫁人,老公宛如造型配件也一定要有。刘晓庆明明自己就是食物链最顶端的母老虎、大姐头,心里还有个挥之不去的“丫头梦”……虽然刘晓庆活出了自己,绝对不能算女强奴,但还有这个瑕不掩瑜的时代特点,这可能真是时代钢印了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momo 51人喜欢
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才来这里寻求姐妹们的意见了,我的原生家庭非常窒息...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苏明玉的广播: #恋爱关系中的自我审视# 看到了两个故事。这是一位男性的再婚感悟,离过婚,再婚了,现在已经生了小孩。 一,离婚是短板。所以如果想恋爱结婚,自己去找会比等人介绍容易些。 他是城里独生子,离异无孩,高学历,稳定工作,一年三十多万。 父母那边有两套房,自己有两套房,一部车五十多万。 所以这个条件,给他介绍的人,是很多的。 有一些,他听了条件,见都不见。 比如给他介绍的离异女性,他一听人家有小孩,就表示:不合适。 有时候中间人会劝,说:这位女性收入也不错,养得起小孩的。不会是你们的负担。 他心里想:养都养得起,但一个人,给小孩买一百万的孩子,是养;两个人,给小孩买两百万的房子,也是养。结了婚,两个人合在一起,怎么来说也要出钱的。 通通婉拒。 之后他自己在婚恋软件上玩,颇遇到一些女性,看动态很好,聊天感觉也很好,见面都很好看,交往过一定时间,发现对方是离过婚有小孩的。 而他自然地发现这样的女性有优点,会比较懂事,不像没有结婚过生育过的女性那么敏感那么挑剔。 有过生育经验,也对生育没那么大抵触与恐惧。 当然也有人表示:不想再生育。 那就玩玩了。 不生育就没必要结婚了。 他目前的太太,也是离婚女性,是在婚恋网站上认识的,交往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知知道对方有小孩。 这时已经有感情了,想法就变成“不就是钱吗?男人赚钱不就是给女人花的吗”? 这种自己认识和人家介绍,各有好处。 人家介绍的,知根知底,条件都摆在明面上,被骗的概率不高。 自己认识,大家都不说真话,所以要自己筛选。 但是相应的,人家介绍的,上来就看条件,谈不到感情。 自己认识的,是可以谈感情的。 二,人过三十,一定要会做家务,会做饭,不反感家庭生活。 他最开始并没有想过“会做饭”的重要性。 因为他会做饭,他留学美国,在英国和国内一些城市工作过,所以自理毫无问题。 他不觉得家务难,也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最开始他想的是:如果他爱人不喜欢做家务,他做也可以,请人也可以。 而且他的朋友同学也说过:自己的爱人,都是结了婚才学会做家务的,这个容易。 但是渐渐地,他发现了“做家务”的重要性——这代表了,一个人对家庭生活的基本态度。 他交往过一个女孩子,当时28岁,小他八岁左右。 女孩研究生毕业,月薪一万上下,漂一族,每个月房租两千,不做饭也不做家务,都靠外卖和钟点工。 他们交往期间,女孩反复表示:自己不会生小孩,将来家务要两个人分摊,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那一份转包给钟点工或者保姆。 开始他还试图沟通:不生小孩不做家务,那么你对婚姻的贡献是什么?纯粹是性生活吗? 也别说什么“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美貌如花”,我可以保持赚钱到六十岁甚至六十五,你呢?你能美貌到六十吗? 结果演变成吵架,女孩声称:不能让婚姻降低她的生活品质。 他开始纳闷:和他结合,只会是生活品质上升呀,因为他赚的比女孩多多了。 后来明白了:让女孩做家务,就是降低生活品质。 他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做到每天工作之余还做家务伺候大小姐——第一做不到;第二女孩真不是什么大小姐。 就分了。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大空的广播: 如果你眼盯着社会中下游,好像男女差异不大,反正大家都过得不好不坏大差不差。可是你要是放眼所谓的社会精英阶层,律师也好,医生也好,商人也好,政治家也好,通通都是男人的天下。没错,的确有女律师女医生女商人女政治家,但是在顶端的永远是男人,心脑外科医生一溜的男性,要价最高的律师一溜的男性,顶级商业峰会政治峰会大家排排坐又是一溜的男性。就连不起眼的教师,厨师,虽然相对而言男女平衡点,但是你往最顶端看一看,金牌名师依旧是男性,五星大厨仍然是男性,女人从来都只是在当中作为点缀的插花。 #普通人如何清醒地活# ##女性在职场中遇到的玻璃天花板#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丸子里里 281人喜欢
一直到25岁之前,我都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父权制度拥护者。我想不仅是我,可能中国绝大多数的女性,其实都是隐性的父权制度拥护者,其中不乏我们至亲,他们可能是老师,医生,单位领导,也可能是你的母亲,外婆或奶奶。 这种价值观的单一很大程度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我们的世界充满主流价值观的声音,而那些声音来自于我们每日所接触的书籍,报纸,新闻,评论,电影,连续剧…. 那些声音背后无一不是由男性为主导,想想我们读过的“世界名著”,我们看过的“经典电影”,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发言人,你脑海中都浮现出了哪些面孔?确实,其...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糯米排骨 1517人喜欢
写在前面:东电女职员事件是出现在上野千鹤子老师《厌女》这本书里的案例。我认为和这件事真的非常类似,完全可以比较着说 我看到昨天的新闻之后马上就想到的两点真的很想给大家分享 1.女人一定要正视自己的欲求 2.女人需要找各种方法去满足自己缺失的认同感,而非从男人身上去寻找 首先声明一点,就是我本人是非常认同“不沾男”这个理论的,但下面的话我是针对大多数或许无法做到完全不沾男的女性朋友们说的,作为人类有生理欲望真的是再合理不过的事了不是吗? --------------------------------------------------------------------------------------------------------------------------- 第一点的意思是,女人不要因为社会的规训而否认自己作为女性也是有欲望这件事,女人绝对有探索自己欲望的权利,女人也可...
回复
来自:豆瓣日记
人间theLivings 124人喜欢
一个合格的娘家是女孩的底气,大姑没有底气,才飞蛾扑火般地拥抱一段千疮百孔的婚姻,辛苦地维持所谓的体面,这些拖垮了她。 作者:路得 1 我爷爷年轻时荒唐不正混,唱戏、做买卖、闯关东,除了糊自己的口,挣不回一分钱,倒落下一身的病。他哮喘发作时,整个人宛如猛烈拉动的风箱,急促的咳喘声能从胡同头传到胡同尾。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会一言不合暴打老婆孩子。 我奶奶手脚笨拙,做事没谱,既把不住家,也照顾不好孩子。家里穷,一堆孩子经常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她煮一锅地瓜干,用大盆子盛了,冷冰冰地放在炕上,任由孩子们上...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我是最美的女生 41人喜欢
我引以为傲的工作,最近在降薪。我的房子高位入的变成了负担。我...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嘿呀 1764人喜欢
亲戚来家,吐槽他闺女这么大了心机多的很,出去挣的钱都自己偷偷留着也...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电击科杨主任 427人喜欢
常看到一些“子女从不探望,老人把财产留给保姆”之类的新闻,但大家有...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紅豬手黃藤酒的广播: 我三十岁之前,脑子还裹着裹脚布,真的是频繁相亲,相亲对象好的看不上我,差的我看不上。 我一直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我不是他们喜欢的女人类型,不够好看,家境一般,脾气没有那么顺从(虽然在职场受了欺负会很懦弱,但是本质是害怕强权,想要安全生存才妥协,这种生存法则在婚恋里用不上。) 那种所谓的“优质男”,一般都家境特好,长得也不差,工作不错(除此之外也没什么了,全国 99.999% 的男的把女的当性资源),肯定看不上我。 现在才明白是全国男的有病。 就我现在的眼光,这几代中国男的都不行。感谢他们当初看不上我。要真看上我了,结婚了,那我死了。 友邻精准总结:像咱们这种女的,在交配市场都不合格,脾气烂条件一般家庭不给力,徒有一个子宫还不想生。你说我们该不该被淘汰?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Riesling的广播: 很多男人就像被吹大了的气球,其实只需要用一根很细的针就能把他们戳破。很多针对女性的话都源于男人深度的自卑,他们卑鄙的躲在“女人”这块挡箭牌后面掩饰自己的弱小已成为一种习俗。比如,说女人要求高是因为他们自卑了觉得自己条件太差高攀不起,说女人3040如狼似虎是因为他们自己x能力衰退不行了满足不了对方,说女人拜金是因为他们自己太穷还嫌女人穷,说女人要在外面给男人面子是因为他们没本事给自己挣面子只能让女人给。以此类推。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愚人船船长的广播: 从22岁到现在感觉每年都在长脑子,同龄的朋友说她也有这种感觉。从吞咽和重复知识的人形机器长成了具有更清晰认知能力的能思考的人。 大脑中的前额叶皮层到30岁还在发育,也就是我们进行复杂决策,过滤信息,抑制冲动的能力会越来越好。(如果你不用短平快的多巴胺刺激来抑制它的成长) 不懂唱衰30岁女人的论调是如何形成的,也许仅仅是因为子宫的生育价值开始走低了,作为大写的人应该很容易能堪破这种论调是如何在历史中形成的。他们总是以子宫来等同于女人。 《疯癫与文明》中提到威利斯关于歇斯里底的论述:“如果一个妇女患上一种莫名其妙的病,我们既查不出原因,又不能确定治疗方法,我们马上就会归罪于子宫,而其实子宫往往受到冤枉。” 如果18岁指向肉体或子宫成熟,那我的30岁一定会指向精神丰盈。前两天看《恰恰丝滑》,又回忆起了那种野蛮生长时的痛。回想十几岁的自己很像一个幼年期生物,盲目模仿着成年世界的各种抽象概念,急于成为一个女人或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陷入迎头棒喝的悲伤和他者带来的情绪海洋里,没有重组能力,艰难地生长着。 三年前我做过一份很摧残我的工作,当时和我交接的姐姐说她感觉这两年自己平和了很多,那时她刚三十岁出头,表现出我当时所不具备的包容性。 感谢我遇到的这些人,让我从没畏惧过任何年龄,让我不敢想再多长几年脑子以后我们会有多好。 {观Redfem区热门讨论议题有感}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Media naranja的广播: 爱是什么? 爱是常觉亏欠,爱是自觉矜贵 真正的爱情决对不是权衡利弊之后,觉得你适合过日子,而是因为你是你。喜欢一个人是会愿意为她做出牺牲的,他会照顾你的情绪,在意你的感受,将你的开心做为"第一优先项"。 威廉.肖特说:“真正的爱情不是迷失自己,而是在彼此的陪伴中找到更完整的自我。” 爱的感觉就是我知道你愚笨,倔强,性格敏感,然而我爱你。 罗翔老师曾说:要去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具体的爱,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若即若离,忽远忽近,忽冷忽热,而是放下所有的伪装,向你展示最真挚的情感。 • 我不喜欢争 也不喜欢抢 如果身边围绕你的人太多,而你不够坚定,我自己退场…”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嘉恩呢(减肥中 498人喜欢
我今天27岁,本人是坚定的不婚不育不恋的。但是我学历不高,只有中专,...
回复
来自:豆瓣广播

momo的广播: 冠姓权到底该不该争取 一直以来女权都在灌输一个观念,那就是冠姓权在婚姻中很重要,冠姓权是男人对女性压迫的一种体现,我们要争取冠姓权。 然而当真的有人准备结婚,准备争取冠姓权的时候,女权又说:就凭你也能争取到冠姓权?进入婚姻的都是lv 如果进入婚姻的女性都不配说自己女权,那么冠姓权这个权利是不是就跟女权一点关系都没有?女权在抨击别人的时候就不应该拿冠姓权说事?

回复
来自:豆瓣小组
自由不自在 261人喜欢
以前会觉得做女孩子每月来月经好麻烦,激素还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变化,要...
回复
<前页 1 2 3 4 后页>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梅子酱酒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