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来自:豆瓣小组
我在《心中有数》这本书中发现一种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练习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主动预测+从差距中学习”
这是什么意思呢?
书中举了如下几个例子:
1. 看电视剧也可以练习
他说:“我看电视剧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例如看《甄嬛传》,我和我老婆经常在甄嬛遇到某个危机时把电脑暂停一下,然后讨论一下,如果我们是甄嬛,要如何解决当前的难题。讨论完再接着播放,看看电视剧里甄嬛是如何做的。这样一对比,就知道我...
来自:豆瓣小组
我写了两篇关于学习和思考方法的帖子,一种可以增强记忆和学习效果的学习方法 (douban.com)、发现一种练习独立思考能力的高效方法 (douban.com),都收到了不错的反响,感谢大家的鼓励。我并没有发明任何方法,这些方法都来自于我阅读了大量学习方法和学习科学类的书籍后,过滤出的最核心的概念和技巧。
我想把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有启发的书籍分享出来。同时,这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罗列书单,我会把每本书给我的启发点一一说...
来自:豆瓣日记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有点乱,整理一下微博笔记。 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写的「不可能的技艺:巅峰表现入门」(The Art of Impossible: A Peak Performance Primer)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调整学习方法: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学习习惯。普通人也许也能超越自我。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 好奇心。怎么摸索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学习要循序渐进什么是心流。有些状态下学习效果最好。写作和写代码都有可能有心流。 ================== 有些人有特长,但是有病。这类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校教育方法只适用多数人。想起看过的一个有精神疾病的翻译家的故事。 普通人也许特长不明显,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找到自己的特点,针对自己的特点来学习,应该效果更好。用错误的方法费心费力效果不好。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结果越差。 这个被自己父亲送上热搜...
来自:豆瓣电影评论
进击的巨人里,艾伦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和自由这一概念深深捆绑在一起。而对于自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这也导致了读者对于艾伦这个角色,产生了巨大的争议。 为什么这个曾经的热血少年,随着剧情的进展,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这究竟是不是人设崩塌呢?或许可...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当下,网络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网络社会文明形态。然而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发觉,网络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便捷,更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也便包括“ 群体性孤独”。这一病症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对科技的依赖越来越多,彼此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换句话说,是网络让很多人陷入一种对虚拟世界高度依赖的病态。 雪莉•特克尔教授的新著《群体性孤独》,把关注的重点投向交往行...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1、要建立好的知识体系: 缺乏纵深、单一化、松散无联系、不自洽的知识体系,无法打穿现象与底层规律的通道。 宏观层面:T型 在某一专业纵深,同时具有多学科的广泛视野 微观层面:Y型:将两种学科以上的知识刻意合并使用 2、使用二手知识 你精力有限,你是菜鸟,二手知识能帮助你让现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知识产生连接。二手好过“无” 3、什么知识值得你学 实用主义:能提高你的技能吗?能与你现有的知识体系产生交集或者碰撞吗...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逃避自由》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埃里希·弗洛姆的代表之作,一本以精神分析心理学为切入点剖析极权主义和批判现代社会的惊世力作,与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并称为反极权主义三大经典著作。如果想要了解这位一生致力于批判现代工业社会的哲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开创者,本书无疑是一个最合适的起点。 书名“逃避自由”,本身已经令人思量。需知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一直以来都...
来自:豆瓣读书评论
在现在这个信息高速流转的时代,我们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看两分钟的书就要去玩半小时手机?或者好不容易坐在电脑前准备把报告写好,却不停地被微信的“叮咚”声打断?再或者,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multitasking的人,但实际上一天下来,脑子里乱...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