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经

没肉包子
来自: 没肉包子 (上海) 2021-12-27 10:48:09创建   2021-12-28 15:48:03更新
1
来自:豆瓣日记
没肉包子 2人喜欢
1.1 现在开始我们的瑜伽指导。 1.2 瑜伽是约束心的波动。 1.3 (一旦约束了心的波动,)见者就安住在其自身的本性中。 1.4 不然,见者(依然)认同于心的波动。 1.5 心的波动有五种,有些是痛苦的,有些并不痛苦。 1.6 它们分别是:正知、谬误、想象、睡眠和记忆。 1.7 正知的来源是直接感觉、推论和经典证言。 1.8 谬误是基于错误的认识,并不符合事物或现象的真相。 1.9 想象是一种知识,它只依据言辞,脱离任何外在对象。 1.10 睡眠是缺乏思想支持的心的波动。 1.11 记忆是未遗忘却经验到的对象。 1.12 通过修行和不执可以约束这五种波动。 1.13 修习就是努力达到心的稳定。 1.14 经过长期不间断的虔诚专心,修习的基础将非常稳固。 1.15 不执是一种自我掌控,它摆脱了对所见所闻之物的欲望。 1.16 认识了原人,对三德的任何表象都无欲无求,这事最高的不执。 1....
回复
2
来自:豆瓣日记
没肉包子 2人喜欢
2.1 苦行、自我研习和顺从自在天构成了克里亚瑜伽。 2.2 它帮助我们减少痛苦,达到三摩地。 2.3 这些痛苦是无明、有我、贪恋、厌弃和惧怕死亡。 2.4 无明产生出其他所有的痛苦。那些痛苦可能是潜伏的、微弱的、简短的或活跃的。 2.5 把无常、不净、苦和非我认同为常、净、乐、我,这就是无明。 2.6 见者认同所见,这就是有我。 2.7 贪恋就是总想着欢愉。 2.8 厌弃就是总想着痛苦 2.9 惧怕死亡就是渴望生命独自永驻,甚至对于智者也是如此。 2.10 当这些痛苦变得细微时,就可以通过返回...
回复
3
来自:豆瓣日记
没肉包子 1人喜欢
3.1 专注是将心固定在某一点上。 3.2 冥想是持续地认知。 3.3 在冥想中,似乎没有个体意识,只有对象显现,这就是三摩地。 3.4 专注、冥想和三摩地这三支合在一起就是专念。 3.5 掌握专念之法,可开启智慧之光。 3.6 这种掌握必须循序渐进。 3.7 和前面五支相比,这三支更加内在。 3.8 但是,相比于无种三摩地,这三支依然是外支。 3.9 潜在的印迹升起时,就要有意识地约束它,以便让心再次回到受控状态。 3.10 潜在的印迹得到了约束,心也就处于平静之流中。 3.11 消除了所有的精神焕散并且能够心注一处,此时就朝向三摩地迈进。 3.12 进而,当过去减弱的潜在印迹和现在升起的潜在印迹变得一样时,就是心注一处。 3.13 根据上述,五大元素和五个感官中的性质、特征和状况之转变已经得到了解释。 3.14 原质的本性分为潜在的、升起的和未显现的。 3.15 各种进化都是由这些持续...
回复
4
来自:豆瓣日记
没肉包子 1人喜欢
4.1 特别的力量可能与生俱来,也可以通过药草、念诵曼陀罗、苦行和三摩地获得。 4.2 一种生命形态转换成另外一种生命形态,是因为原质的流动。 4.3 农夫清除水渠里的障碍物以便让水自然流过;助因不会直接引起自然进化,它们只除去自然进化中的障碍。 生命的进化就是清理障碍的过程,而退化就是增加障碍的过程。科学的生命管理就是要有效地清理障碍。 4.4 个体化的意识即心,源于有我。 4.5 尽管心的活动多种多样,但那个最初的有我是它们的起因。 瑜伽士的生命管理,就是要管理好个体化的意识(心)如何不执着于现象本身,而通过瑜伽实践回归纯粹意识本身。这个“有我”是问题的根源。只有解决了“有我”问题,才能实现瑜伽的终极目标。 4.6 在各种心中,只有经过冥想净化的心才能脱离潜在印迹。 4.7 瑜伽士的业,既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其他人的业则有三种:白的、黑的及两者的混合。 4.8 由这三种业产生的习性,...
回复

什么是豆列  · · · · · ·

豆列是收集好东西的工具。

在豆瓣上看到喜欢的内容,都可以收到你自己的豆列里,方便以后找到。

你还可以关注感兴趣的豆列,看看其他人收集的好东西。

这个豆列的标签  · · · · · ·

没肉包子的其它豆列  · · · · · ·  ( 全部 )